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眾所周知!自我國殲15服役以來,殲15已成為中國海軍航空兵第一代艦載機,其總體作戰水平已達到世界同類艦載機的一流水平,性能與美軍現役 F/A-18C/D戰機非常接近。在現階段來說,殲-15作為我國唯一一型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從全壽命周期的成本以及配套設備的成本來考慮,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將是中國各型航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殲15艦載機還沒有隱身能力,所以殲15現在也面臨著要改進的問題。儘管殲15本身就是一款優秀的三代機,但是由於在執行任務時不能隱身,殲15的劣勢開始凸顯,因此改進殲15也是唯一可以提高航母戰鬥能力的方法。
據報導,由於殲15是從T-10K-3論證機演變而來的,所以如果殲15想要實現再改進,那麼殲15就必須重新設計氣動布局,這樣才能實現隱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國殲20戰機的隱身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把殲20的隱身技術移植到殲15艦載機上,那麼殲15艦載機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隱身,而且由於殲15的整體機身比殲20稍小,因此殲15的隱身移植技術難度也不算大。
事實上!現在全世界有5種艦載戰鬥機,分別是陣風 M、米格29 K、超級大黃蜂、殲15、F35B/C,而在蘇33艦載機退役之後,殲15是唯一的重型艦載機,而陣風 M、米格29 K、超級大黃蜂都是中型艦載機,起飛重量不超過30噸。前期殲15的雷達和飛彈系統還沒有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水平,而且採用了滑躍起飛方式,不能發揮起飛重量的優勢,所以綜合性能比超級大黃蜂要差一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美國大型艦載機F-18 「超級大黃蜂」。這種艦載機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成功的艦載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通用性、空戰、超視距空戰、對地攻擊、對海攻擊、航程、雷達和控制系統,都可以用來對付普通艦載機。除了核武器之外,F-18還可以在空中攜帶武器,你可以讓F-18艦載機執行任何任務,這是F-18的優勢。
近幾年來,美軍還對上世紀服役的艦載機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升級,目前超級大黃蜂的航程已超過3500千米,機載設備也在不斷升級,隱身性能和低阻力設計也大大增強。F-18 「超級大黃蜂」目前屬於第四代戰機,但是這種戰機過於強調通用性,雖然各方面的性能都說得過去,但還是有些寬泛,不夠精巧,許多武器專家對F-18的評價並不高,但在美軍看來,它是一種非常適合美軍需要的艦載機。
而說起我國殲15艦載機的發展,雖然算不上上網紅裝備,但毫無疑問,在明年新一代艦載機問世之前,殲15仍然是目前唯一的艦載機。此外,據可靠消息稱,殲15很有可能將與003航母並駕齊驅。新殲15機身顏色呈大面積墨綠色,即使垂直尾翼也呈現綠色,這表明殲15廣泛採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
而殲10 C僅在機身中間和機翼之間使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而殲15則明顯增加了碳纖維複合材料的使用。與普通金屬材料相比,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強度高、重量輕、耐腐蝕等優點,在保證殲15機身強度的前提下,能降低殲15的整體重量,增強其機動性。
具體地說,以其獨特的三翼面布局判斷,這一新型的殲15艦載機,與現有的殲15艦載機至少有3個不同之處:取消了雷達罩的空速管,放棄了翼尖的梯形掛架,機身呈現墨綠色,這意味著新型殲15的雷達、火控、機身材料都得到了改善,性能將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水平。
最明顯的就是機頭的速度管段。你可以看一看前殲15的圖片,很明顯,前批的殲15艦載機都是機頭帶空速管的。實際上!許多戰機,包括殲15,殲10 A,殲11,F16,幻影2000,都會在雷達罩的前端設計一個針形的管子,這個管子叫做空速管,它是中空的,裡面裝有壓力傳感器,當飛機飛行時,它能感覺到氣流形成的氣壓變化,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高度,迎角等數據。
據《中國航空技術發展報告2012-2013》稱,殲15是首批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戰機,因此大致判斷,殲15在首次改進後的航電設備仍應與殲11 B、無源相控陣雷達等同類。
而且,取消空速管後,很可能要為主動相控陣 AESA讓路,它被設計在機身的表面或集成進嵌入的大氣數據傳感器。F-15取消了雷達罩上的空速管,表明該雷達已升級為有源相控陣雷達,與以往使用的平縫天線機械掃描雷達相比,有源相控陣雷達具有檢測頻率快,抗幹擾能力強,可靠性高等優點。
也表明殲15航電系統深度改進採用了殲16成熟技術。新航電發射的PL15可以取代PL12,從而大大提高了殲15的作戰能力,從而使三代機的超視距打,或預警機的4代隱身打,都能達到無壓力的效果。一是更換了殲16所用的主動相控陣雷達,並採用相同的航電系統和火控系統,因此也可以使用殲16所用的不少新的空戰武器。
具體地說,原始的梯形掛架與霹靂8空對空飛彈相匹配,由於霹靂8飛彈機翼較長,翼尖掛架的寬度要求較高,所以採用了這種設計。新一代殲15改用梯形翼尖懸掛,說明殲15的火控系統已升級,能發射更先進的霹靂10飛彈。
霹靂10飛彈採用紅外凝視成像導引頭,具有更強的抗幹擾能力,射程可達30公裡,將大大提高殲15的空戰能力。在更換源相控陣雷達之後,殲15很可能還具有發射霹靂15遠程空對空飛彈的能力,這種飛彈的射程超過150千米,使得殲15在超視距空戰中具有領先優勢。
此外,一大最重要的改進之處,就在於發動機上更高的匹配度,前款AL-31F發動機終於可以告別老款,改用太行動力,即之前流傳的WS-10B,現在至少有殲10 C、殲16和殲20採用,這款發動機已經很成熟了。而且艦載機之所以最後更換,也是因為在海戰這種相對孤立的作戰環境中,穩定可靠總是第一位的。
關於太行改的優點就不多說了,實際上它採用的 FADEC系統對艦載機最有利,能讓推力曲線平滑,在加速方面很好,因為艦載機著陸失敗後,需要很好的加速能力才能復飛。此外 FADEC還非常省油,這對於作為標準的海上作戰航程來說,大大提高了艦載機的打擊能力和生存能力。
整體而言,在這一深度改進之後,殲15對於F-16V、超級大黃蜂BLOCK2、陣風F3R等世界上大量的所謂3.99代艦載機,即使是依靠PL15這樣的武器也有著不小的優勢。殲15與美國F-18 「超級大黃蜂」相差無幾,預計航程可達3000公裡以上,與F-18一樣,殲15也能搭載中國本土製造的所有空載武器。
但是,在性能上,殲15可以不強調通用性,而是加強它的海上攻擊,特別是反艦能力,這是中國海軍當前的實際需要。殲15與中國現有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相配合,進行超視距作戰。就機動性而言,由於殲15是用鴨翼設計的戰機,自然要比F-18具有更強的空中戰鬥能力。就直言不諱地說,中國殲15擁有後發優勢,是F-18升級後無法超越的。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看不上殲15,一定就要認為四代艦載機是好事,畢竟美國等西方大國的海軍使用的是三代艦載機。4代隱身艦載機的發展速度並不快,因為我們的下一代艦載機也是按著自己的節奏前進的,不會落在人後面,而且有能力抗衡,大家靜靜等待下一代艦載機與殲15深度改進的完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