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加繆憑藉《局外人》一舉成名,而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時法國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作品「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
「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195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如是寫道。
法國作家、哲學家薩特曾說過:"加繆在20世紀頂住了歷史潮流,獨自繼承著源遠流長的醒世文學,他懷著頑強、嚴格、純潔、肅穆、熱情的人道主義,向當今時代的種種粗俗醜陋發起了勝負難卜的宣戰。"
荒誕文學的巔峰之作,滿是冷漠的《局外人》,為什麼如此受歡迎?
《局外人》作為加繆的代表作,被稱為二十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說之一。以自述的形式,講述了主人公默爾索的一系列經歷:母親的去世,參加葬禮,再到與女友和鄰居的相處,直至在海灘上殺死了一個阿拉伯人,最後自認為是無辜的默爾索被宣判死刑。
故事沒有跌宕的情節,也沒有激烈的衝突,有的只是一個人真實的感受和內心,和他同整個世界的無聲對抗。《局外人》是一本一本講述人與社會,人與現實之間關係的書。在這本書裡,主人公默爾索通過自己離經叛道的做法和思想為我們體現了荒誕這個詞的意義。
小說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通過對人性的了解和解讀,用默爾索這樣一個麻木且離經叛道的人來充分揭示了這個社會的荒謬性以及人與社會的對立狀況。
不是誰都有勇氣和整個世界為敵,也沒有人能夠以一己之力來與現行的社會體系以及道德體系做鬥爭。
對於我來說,活在自己的世界,將自己孤立起來是我唯一可以和這個世界叫板的機會。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覺得我活出了自己,而不被道德體系和一些無形的約束所捆綁。
那些和我一樣的局外人,其實他們和我一樣的孤獨,生活在人來人往的鬧市,可內心卻就像生活在一個牢籠裡。
我們不能夠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不能和別人表現得不一樣,親人去世不想哭會被說沒良心,親人去世第二天去看電影會被罵,這種種的道德束縛,足以讓一個人被現實所逼瘋。
小說的內容與其書名一般,主人公默爾索就像是與身邊的許多人和事情都無關聯一般,看似冷漠無情,實則始終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用心地對待這個世界。
《局外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默爾索的這一句:「人生在世,永遠也不該演戲作假。」可以說這正是他人生哲學的根基,也是他的悲劇根源。
這個世界不缺少虛偽的人,但這個世界一定缺少局外人。荒誕的經歷,荒誕的結局,荒誕文學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局外人造就的從頭再來。
加繆說過:一切特立獨行的人格,都意味著強大。
羅蘭·巴特:《局外人》是出現在歷史的環節上完美而富有意義的作品。
格格不入的人並不是無法融入群體,而是主動選擇了孤獨。他們早就下好了決心,要按照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而活。
跟今天這個主張合群、圓滑的時代相比,這樣格格不入的一群人,顯得無比寶貴。
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讀《局外人》!一部偉大的經典,值得被更多的人閱讀和喜歡。
一本32元的書,不過是一頓飯的支出,卻可以點亮你的人生!
點擊下方連結,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