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讀者對「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不是有些過譽了?

2021-02-13 網文拔草君

義大利女作家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自出版後就越來越火。這個由四本長篇小說組成的鴻篇巨著在ins上追隨者眾多,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5,位列2019豆瓣年度書單第一,被HBO買下版權搬上屏幕。作者因這本書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之一,更有評論家稱其為「繼荷馬和奧維德之後的史詩作者」。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些追捧過於浮誇,知乎上就有這樣的問題:「對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不是過譽了?」

每年都有好的作品脫穎而出,「那不勒斯四部曲」所講述的故事其實不算太新奇,關鍵是作者的敘述角度和語言,稱其「前所未有」應該不太誇張。總結長篇小說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太難了。這部小說在亞馬遜的「一句話推薦語」是:「兩個女人長達五十年的戰爭與友誼」——編輯為了突出其「女性史詩」的特點,也是比較拼了,但用上「戰爭」就略微誇大其詞了,因為作品的兩位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更接近一種帶著競爭性的愛;拔草君覺得,這部小說有點像同樣描寫義大利人的《教父》,但它完全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而且故事背景是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而不是美國,所以這麼說也不是特別貼切;反而是看HBO改編的電視劇,彈幕裡一句吐槽有點精準:「全篇都在講男女關係,但又好像沒男人什麼事。」

「全篇都在講男女關係」,是因為兩個女主在戀愛和婚姻中都有所收穫和成長,「沒男人什麼事」,是因為這部作品是完全的女性視角,突出的是「成長」,而不是教女性怎麼戀愛結婚,怎麼一門心思琢磨男人。戴錦華教授說:「女性的生命是生產性的,所以女性的生命經驗當中包含的並非消耗性的、佔有的、徵服的東西,也許我們整體的生命經驗會給我們提供一種去打開未來的可能性。這是女性文學和女性文化最富意義的部分。」

故事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後的義大利那不勒斯老城區。納粹的陰影還沒散去,共產主義的力量充滿活力,但卻十分微弱。兩個女主,莉拉和萊農就出生在被暴力和死亡籠罩的老城區,互相依靠互相安慰,一起玩耍上學,成為畢生的至交好友。如果按照傳統的男性視角敘述,這兩個女主都是命運多舛的可憐人:莉拉家庭貧困,小學五年級畢業就輟學,嫁給肉食店的小老闆後過了一段富裕的日子,但因為愛上了一個英俊瀟灑但又不負責任的男人,離婚後單身生育,不得不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來養育孩子,一身病痛;萊農15歲就被老男人猥褻,受過高等教育,嫁入書香門第,但生了兩個女兒後也是愛上一個英俊瀟灑但又不負責任的男人,離婚後懷著這個男人的孩子,才看透這個男人的真面目,於是單身養育三個女兒……如果看到以上描述,你腦海中浮現出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這樣的?

但事實上通過作者從容的講述,讀者會發現她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遭遇才漸漸認清了真實的自我,發掘出個人價值,體驗到人生的美好。反而是在別人眼中她們最「風光」的時候,才是她們最痛苦的時候:莉拉出嫁的時候「就像埃及王妃」,婚後的日子「就像電影明星」,但她那時候每天都面臨丈夫的侮辱和家暴,內心抑鬱悲傷;萊農嫁入書香門第,實現了階級的跨越,但是喪偶式育兒令她鬱鬱寡歡,跟無趣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令她的生命力都開始凋零。而在莉拉離婚後在肉食廠做苦力時,雖然工作艱辛,但晚上可以投入地學習計算機,讓她的聰穎和創造力得以發揮,找到了生命的熱情,創辦了最早的IT公司,成為富有的女老闆;萊農離婚後重回那不勒斯,儘管仍然居住在破敗的老城區,卻激發了她的創作欲,原本只是寫類似獵奇小說的她逐漸意識到寫作的力量,最終成為真正的作家。整部作品中,她倆最快樂的時期,應該就是住上下樓,互相幫忙看孩子,搞事業的時期。有評論說,這部作品的意義在於,它對女性的刻畫超越了victim-subject,即擺脫了女性的「受害者」視角。可以看到,莉拉和萊農都沒有把婚姻關係的解除看作失敗,反而是通過從婚姻中解放,獲得了自由,向著逐漸清晰的人生目標邁進。

而這部作品的語言則是義大利標準語參雜了那不勒斯方言。儘管完全翻譯成中文有難度,但作者在敘述中不斷解釋著兩種語言所代表的階級、身份,也是在不斷提醒讀者注意說話者的立場和態度,引導讀者不完全沉迷於敘述者的話語中,而是產生自己的判斷。因此,很多人看完原著表示,被倆女主(尤其是莉拉)恨得咬牙切齒的反派索拉拉兄弟,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惡。在HBO改編的電視劇中,編劇神一般地給尼諾這個角色加了幾句臺詞,讓他對萊農解釋了《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敘述方式:不斷引導讀者去質疑講述者,讓讀者在懷疑中產生自己的判斷。可見HBO有如今的地位是有原因的,編劇是對原著十分了解,領會到了作者的深意才會讓角色說出這樣的臺詞——連對作者(敘述者)都要有所懷疑,那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風俗中又有多少不應該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呢?

作者甚至借莉拉之口,說出了前陣子微博上討論很火的「子女隨母姓」的問題。萊農有三個女兒,莉拉有一兒一女,但因為都是同母異父,所以孩子們的姓氏各不相同。莉拉覺得這種做法很荒謬,同一個母親的孩子應該都隨母姓,這樣才是家庭的本來面目。而作品對於那不勒斯這個老城區的一些設定也頗具隱喻。代表「善」的女教師奧利維耶羅,不僅引導了莉拉和萊農,甚至影響了反派索拉拉兄弟。直至她去世很多年後,索拉拉兄弟的錢「足以買下全國的圖書館」,但還是鼓勵孩子去老城區的圖書館借書。而代表「惡」的同樣是一位女性,即索拉拉兄弟的母親,在老城區經營高利貸的曼努埃拉﹒索拉拉。她的用來記帳的紅本子仿若一件兇器,貫穿故事始終,引發死亡和墮落。

書中還有很多女性人物,作者只是幾筆帶過,但仍能看出來人物形象刻畫之用心。「那不勒斯」紅成這樣,但讀者們至今都不知道作者到底是男是女,據說除了經紀人,沒人見過作者。這更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從作者使用的筆名來看,這部小說應該帶有一定的自傳色彩,作者大概率是一位女作家。我們老說女性應該用自己的語言書寫,但是能做到的女作者其實很少,包括所謂的「大女主」「女尊」文其實也有很多是從男性視角出發,遵循了男權體系的表達規則。但這本書真的是徹底擺脫了男性視角——說「擺脫」其實也是局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說「超越」也不準確,從作者的角度看,她完全無視舊的男性體系中的文學表達,並沒有將其作為「對手」或者競爭者,而是自顧自地建立了一種全新的女性主義的表達方式,而且展示出這種寫作手法的強大的魅力。有評論說她是「繼荷馬和奧維德之後的史詩作者」,拔草君覺得不是過譽。——不光不是過譽,可能她在寫作史上的意義還遠高於此。這部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大概要過個一二十年,才能被客觀地描述出來。

相關焦點

  •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翻譯陳英:那不勒斯優美,卻讓人不安
    埃萊娜 · 費蘭特通過書信向讀者解釋了其之所以一直拒絕 " 露面 " 的原因。而隨著 HBO 劇集《我的天才女友》2018 年 11 月的開始播出,影像化的 " 那不勒斯四部曲 " 第一部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吸粉,小說被譯成 40 餘種語言後在全球售出至少 1000 萬冊,有很多讀者和劇粉因此前去那不勒斯旅遊。
  •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部風靡全球的女性史詩
    兩個女人 50年的友誼和戰爭全球暢銷近千萬冊,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過去五年,幾乎所有歐美讀者都在談論它這套書以極其細膩入微的文字帶人重新去體會女性的敏感、細膩、偏執和嫉妒,重新回到二戰後的義大利,感受混亂的、暴力的、頹廢的甚至男權傾向的社會背景下,兩個那不勒斯女孩的命運掙扎。 「那不勒斯四部曲」豆瓣評分高達9.2,在全球被翻譯成了40多種語言,售出五六百萬冊。
  • 那不勒斯四部曲
    全球暢銷近千萬冊,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  窮盡友誼對一個人最極致的塑造  義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費蘭特(Elena Ferrante)  希拉蕊·柯林頓、 喬納森·弗蘭岑、詹姆斯·伍德、詹姆斯·弗蘭科都是她的粉絲!
  • 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女性的愛與困惑
    說到女性,無法繞開義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書封「那不勒斯四部曲」對於女性人生的探索和深入挖掘,似乎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 「那不勒斯四部曲」何以成為現象級作品?來聽聽譯者陳英怎麼說
    而隨著HBO劇集《我的天才女友》2018年11月的開始播出,影像化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吸粉,小說被譯成40餘種語言後在全球售出至少1000萬冊,有很多讀者和劇粉因此前去那不勒斯旅遊。「我覺得作者可能是『他們』,但主筆的應該是『她』。」
  •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一場始於痛楚自我認知的女性啟蒙
    「那不勒斯四部曲」英文版封面至今,「那不勒斯四部曲」已經被翻譯成近四十種語言在多國出版,四本書全部登上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兩位主角萊農和莉拉的友誼與人生與費蘭特的真實身份一樣,也在全世界的讀者群中掀起了經久不息的討論和層出不窮的解讀
  • 《那不勒斯四部曲》:講出女孩間的秘密
    記得還是18年的年初,在翻看豆瓣的年度讀書榜單時,瞥見了《那不勒斯四部曲》這部小說,當時立馬入手了。小說情節精彩緊湊,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前三本(《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然後盼著第四本《失蹤的孩子》的出版。
  • 女人敏感的神經末梢——那不勒斯四部曲
    這部劇改編自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是一位神秘的義大利作家,真實身份至今成迷。她的小說作品全部以義大利那不勒斯為背景,因為在其中強烈的「自傳性」寫法,很多媒體和評論家推測其為女性。這部作品的傑出不僅僅在於其恢弘的時代背景,更在於作者過於真實、細緻的描寫,讓見慣了歲月靜好的讀者們初看之時,會感到非常的不適甚至厭惡
  • 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四:失蹤的孩子
    作者:[義大利]埃萊娜·費蘭特《失蹤的孩子》是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
  • 《那不勒斯四部曲》: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那不勒斯四部曲》以及HBO改編拍攝的劇集《我的天才女友》,也許會告訴你答案。劇集讓女孩們的形象鮮活,有了客觀形態。而書則揭示了那些面對面交流時無法言說的內心活動,讓每一次行動的意圖都昭然若是,人物開始有了靈魂。看《那不勒斯四部曲》時,我就像當代吃瓜網友一樣,牆頭草順風倒,一會兒特愛莉拉特煩萊農,一會兒又完全反過來。
  • 那不勒斯四部曲之階級局限性
    好書薦讀之—— 《那不勒斯四部曲》那不勒斯很遙遠嗎?不是的,你可以隨意把其中一條街道、一個廣場換成在我們身邊出現的任何一個你熟知的地名而毫無違和感;它是小說,但它也是真實的人生,真實到甚至有點可怕。有太多的主題詞在這套書裡值得做一番認真思考,今天想說的是:階級。「我的整個生命,只是一場為提升社會地位的低俗鬥爭。」書的末尾這樣寫道。
  • 那不勒斯四部曲:這就是生活,無論你生活在哪裡總有許多的不如意
    我是一口氣看完了《那不勒斯》四部曲,看完有很久都不想讀書,不想有其他的書籍打擾了我回味書中的內容:兩個女孩的一生,從出生到衰老,見證了那不勒斯一個時代的變更。說實話,我很震撼,書中主角內心的感受太真實了,主角生活的時代背景太真實了,反而是故事精不精彩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當然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
  • 第470期 那不勒斯四部曲NO.4令人慾罷不能的大結局 原著有聲書&電子書
    2011年至2014年,埃萊娜•費蘭特以每年一本的頻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蹤的孩子》,這四部情節相關的小說被稱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們以史詩般的體例,描述了兩個在那不勒斯窮困社區出生的女孩持續半個世紀的友誼,尖銳又細膩探討了女性命運的複雜性和深度。「那不勒斯四部曲」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費蘭特熱」。
  • 那不勒斯四部曲:那些彼此成就又相互毀滅的友誼,究竟是什麼樣的?
    本文作者:狐小仙那不勒斯四部曲,HBO才推出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豆瓣打出9.3分,即便是這樣的分數
  • 《那不勒斯四部曲》——一部女性史詩
    那不勒斯四部曲備受美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確實是一部讓人回味無窮、暗自神傷的作品,有國外媒體甚至評論稱這是一部史詩級的作品,我也認同,儘管我不太懂什麼樣的作品可以稱之為「史詩級別」,但這部小說流暢自然的敘事手法,獨有的冰冷堅硬的語言風格,讓我十分著迷。這是一部適合女性讀者閱讀的作品。
  • Newsstand147 | 《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開播,那不勒斯四部曲持續升溫
    《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改編自義大利作家埃琳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說《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則改編自「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說《新名字的故事》。從2011年開始,義大利當代作家埃萊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接連出版了《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蹤的孩子》四部小說,講述了一對女性朋友從童年直到老年、持續半個世紀的故事,由於故事發生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貧困社區
  • 《那不勒斯四部曲》:醒來的女性,不願再沉睡
    《那不勒斯四部曲》埃萊娜·費蘭特 著1兩個女人莉拉與埃萊娜,她們之間長達50年的友誼和戰爭,見證了那不勒斯貧窮破敗的生活、動亂的政治鬥爭,摧古拉朽的時代變遷。莉拉,是那不勒斯這個破敗的城區上空唯一閃亮的星。因為莉拉過於突出與耀眼,這個封閉城區的所有同齡人,包括莉拉最好的朋友埃萊娜,都會在她看不見的地方,聚成一團,討論她,諷刺她,挖苦她,咒罵她,唾棄她。尤其是最靠近莉拉的埃萊娜,常常因為莉拉的高人一等,喪失掉所有的自信。
  • 名著導讀·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
    「那不勒斯四部曲」No.1:《我的天才女友》,埃萊娜·費蘭特蠻喜歡的一本書。看似瑣碎的敘述讓人讀得流暢且舒服。PS:《那不勒斯四部曲》一直都在我的待讀書目裡,最近聽一個朋友說追完劇以後買了書來看,於是我也開始咯~那不勒斯的海,應該是挺浪漫的吧。
  • 全球千萬人追的天才女友,居然是個壞女孩
    沒錯,我說的就是蜚聲全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但最近,很多讀者疑惑地問:怎麼沒有新動作了?久等了!就在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個重磅好消息——四年之期,人民文學出版社正版新作上市:《那不勒斯四部曲》精裝臻享全集四年之期,秘語首發「只有你身為女人才會知道的醜陋秘密」👇 戳下圖搶購👇
  • 那不勒斯四部曲:教育是女性通向掌控自我命運之路的金鑰匙
    如今,《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前兩部已被拍成了電視劇,並分別在豆瓣獲得9.3和9.5的高分。電視劇如此,原作當然更是出色,自2011年發表後便引起轟動,成為國際暢銷書。而其作者埃萊娜·費蘭特,2016年曾入選《時代周刊》評選的「當今世界100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榜單。然而,由於埃萊娜從不出席公眾活動,至今沒人知道其真名和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