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愛「擠眉弄眼」 不是調皮是抽動障礙

2020-12-23 騰訊網

中西醫結合科醫生為患兒做針灸治療。 通訊員提供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薛源 記者黎清)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 「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

家住漢陽的小天(化名)今年7歲。半年前,媽媽發現他總不停地眨眼睛。起初,小天只是在寫作業時頻繁眨眼,媽媽以為他是故意不想寫作業,之後,媽媽發現他在看電視時也會不停眨眼。

家人帶他到醫院眼科檢查,可檢查結果顯示小天的眼睛並無異常。近一個月來,小天眨眼的症狀越來越明顯,甚至逐漸擴展到口角等面部肌肉經常不由自主地抽動。

近日,媽媽又帶著小天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小天患了一種兒童時期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稱為兒童抽動障礙,需要儘早幹預治療。

但小天不願意吃西藥,該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湯建橋針對穴位施針,對小天進行三個療程的針灸治療後,小天的面部不再抽動。

抽動障礙是兒科常見的非癲癇發作疾病之一,屬於兒童期起病的神經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如頻繁眨眼、擠眉、聳肩、嘴巴抽動;其次為發聲性抽動症狀,如尖叫、發出怪聲、清嗓、說髒話等;還有一種較為少見的感覺性抽動症狀,孩子會感到脖子、肢體難受等。這些抽動症狀可以起伏波動、反覆交替出現。

湯建橋介紹,門診中碰到最多的是學齡前或學齡期的患兒,以男孩居多,一般不會出現器質性病變,但經常被當作眼科、五官科、呼吸科等疾病求醫。該院神經內科醫生表示,家長要注意多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一旦懷疑有抽動障礙的表現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請專業醫生進行診治。

來源:武漢晚報

相關焦點

  • 7歲男童愛「擠眉弄眼」 原來是患上抽動障礙
    記者徐睿捷 李文秀,通訊員薛源,編輯溫碧瑩孩子總是愛擠眉弄眼「做鬼臉」、搖頭聳肩、沒事還總清嗓子,不少家長認為這些「小動作」是孩子故意調皮,家長制止無效後甚至責罵。武漢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這些愛「擠眉弄眼」的小孩並不是故意調皮,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家住漢陽的小天(化名)今年7歲,就讀小學二年級,半年前,媽媽發現他總在不停地眨眼睛。起初,小天只是在寫作業的時候頻繁眨眼,媽媽以為他是故意不想寫作業,便好好教育了他一番。之後,媽媽發現他在看電視的時候也會不停地眨眼。
  • 孩子經常擠眉弄眼 也可能是病
    門診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大夫,我的孩子最近常常擠眉弄眼,就像是要打噴嚏打不出來的樣子,其他人都說是孩子淘氣,我在網上查了一下,不會是抽動症吧?」家長有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兒童的行為表現是需要根據年齡特點和所處環境來具體分析的。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
  • 小男孩擠眉弄眼,父母規勸不成!醫生:不是調皮,是病
    本應快快樂樂、健康成長的陽光少年卻在八年前開始經常出現擠眉弄眼,同時還發現喉嚨時不時發出「哼哼」或「咳咳」的聲音。這種情況在遊戲、情緒激動或生氣時特別明顯,而在安靜或睡覺時則極少出現。隨後,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老師也經常反映上課時間經常擠眉弄眼。漸漸地又發現呲牙咧嘴、甩頭扭脖子,同時還伴隨肩膀和上肢的舞動,身體東搖西晃,小動作不斷!
  • 孩子擠眉弄眼說髒話 可能是得了抽動症
    N海都記者 章微 通訊員 李政 海都訊 男生好動,有點搖頭晃腦的小動作,很多家長都覺得是調皮。可是原本不多話的孩子突然話多,而且愛罵人,還擠眉弄眼,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很可能是患上了抽動穢語症候群。近日,福州6歲的男孩飛飛(化名)就在福州總醫院兒科診斷出該病。 男孩原本話不多 突然髒話連篇 飛飛今年6歲,家住福州市鼓樓區。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當然有些有見識的大人會把這種狀況當作是「小孩多動症」;還有另外的大人也因此會聯想到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叫做抽動障礙。對於孩子的這些行為,我們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所處的環境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3到6歲的孩子正處於活潑、好動的階段,表現為好奇心強、貪玩、調皮、注意力分散的情況,這屬於孩子的正常現象。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這可能不是可愛,是一種病
    這其實是另一種需要家長引起重視的疾病——抽動障礙,又叫抽動症。什麼是抽動症?抽動症是一種起病於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以頭面部、軀幹、肢體等多部位肌肉的突發性的、不自主的、刻板的、重複的、快速的、非節律性的動作,同時可伴或不伴爆發性咽喉部、鼻咽部或胸腔的發聲,或不自主出現汙穢的言辭等行為特徵的,一種複雜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我們如何識別?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抽動症臨床醫案一則
    可伴有諸多行為問題,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等,這增加了病情的嚴重性和複雜性,為提高人們對抽動症的意識,爭取早期治療改善患兒狀況,從2012年起,將每年8月3日定為「中國兒童抽動症日」。 我國的抽動症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升高,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顯示,中國內地抽動症患兒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診斷發現和有抽動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
  • 孩子愛「擠眉弄眼」?警惕抽動症
    專家顯露,這些愛「指手劃腳」的小孩大概不是存心頑皮,而是得了一種易被誤診、名叫「抽動症」的疾病。在我國,抽動症的發病率為5%擺布,此中2歲到芳華期的男孩非常易患抽動症。抽動症要緊闡揚為不自立的、呆板的行動,如頻仍眨眼、擠眉、聳肩、嘴巴抽動;其次為發聲性抽動症狀:尖叫、發出怪聲、清嗓、說髒話等;另有一種較為少見的感受性抽動症狀,孩子會感應脖子、肢體痛苦等。
  • 【警惕】孩子經常「擠眉弄眼」,面露「怪相」,當心小兒抽動症!
    這些異常動作,家長有時會認為是一種怪毛病,但其實是一種抽動障礙的表現。 3.過敏性鼻炎會引起抽動嗎? 過敏性鼻炎不是抽動的直接原因。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主要包括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充血和其他鼻部症狀,以及一些鼻外症狀,例如喉嚨發癢,耳朵發癢和眼睛發癢。
  • 警惕兒童抽動障礙!
    可能不是「熊孩子」,而是生病了。 開啟今天的小科普前,請大家先看下面幾張圖片,寶貝眨眼睛是不是非常萌、非常可愛?約有一半患兒伴有強迫症,一半患兒伴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並有部分患兒伴有自傷行為、情緒障礙或學習困難。 四、如何診斷抽動障礙? 乍一看抽動障礙的表現多種多樣,那只要有這些表現的寶貝就有抽動障礙嗎?當然不是,抽動障礙的診斷是有嚴格診斷流程的。
  • 南平一7歲男孩經常擠眉弄眼、聳肩……小心患上這種病!
    近一個月,南平的陳先生發現7歲多的兒子小浩(化名),經常無緣無故地使勁眨眼、還做些擠眉弄眼的表情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神經發育門診劉詠秋副主任醫師接診後發現,小浩除了上述所說的症狀外,並沒有其他異常表現,隨後又對小浩進行輔助檢查,也沒有發現異常,因此,初步診斷短暫性抽動障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抽動症。
  • 北京天使醫院 抽動症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危害?
    核心提示:抽動症患兒很多時候都會因為一些怪異表現遭受很多歧視,比如擠眉弄眼、搖頭聳肩、甩手點頭、踢腿扭動身體、愛說髒話等,嚴重的患兒還伴有喉頭作響,常不由自主地發出「哼」、「啊」、「咳」等異常聲音。隨著病症加重,孩子將多動、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甚至傷害自己。
  • 成年妥瑞氏症(一)驚擾後的抽動障礙
    因為當你的一心一意做的越好、越專注,也就是意味著此刻你身心處於非常好的平衡狀態,抽動障礙是源於身心不平衡而出現的症狀(動作),當你的身心是平衡的狀態,症狀自然沒有。但是這樣的練習年輕人多半堅持不了好久,現在的年輕人,不僅是一心二用了,一心三用、五用都有可能。一心多用的結果就是人會越來越煩躁,無法安靜下來,對抽動症人而言,直接會導致症狀增多。
  • 抽動和多動是姊妹病,共病對孩子心理健康會有多大的影響?
    當患兒表現出頻繁擠眉弄眼、甩胳膊、眨眼睛,反覆發作,不能自控,很多人會覺得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其實這是抽動症的表現,不過有近一半的抽動症患兒會合併多動症的表現,所以這兩種疾病可以稱為「姊妹」病了。抽動症是一種慢性神經精神障礙的疾病,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可以隨著年齡增長,逐漸緩解,但需要正規治療,也有部分患兒症狀難以緩解,會伴隨到成年。
  • 朱進忠:擠眉弄眼
    導讀:據小編觀察,小孩不斷擠眉弄眼、張嘴咬牙的毛病可是不少,應該和現在的「抽動穢語症候群」有很多重疊之處,朱老先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不效,後改十味溫膽湯而有效
  • 暑假過半,省中醫院兒科門診半數以上患兒來看抽動症
    這是一位抽動症患兒,也是陳玉燕的老病人,近一個月來病情控制得不錯,怎麼突然出現抽動爆發呢?一番抽絲剝繭,陳玉燕判斷,誘因很可能出在3隻榴槤上。猛吃3隻榴槤後突然在上課時尖叫男孩名叫貝貝,今年9歲,患抽動症已有3年,最主要的症狀是眨眼、甩頭、清嗓子。
  • 總擠眉弄眼 發出怪聲……杭州不少孩子得了這種病
    杭州日報訊 這兩天,無論是在家做作業,還是與爸爸對弈,二年級男孩明明一著急,就忍不住擠眉弄眼,嗓子裡還發出怪聲。李女士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兒子明明的抽動症有了復發的跡象!二年級男孩抽動症復發明明是個小棋迷,專業教練也特別喜歡他。但這麼懂事的孩子,卻患上了身體抽動的怪病,這讓媽媽李女士既發愁,又心疼。「兩年前,我就發現孩子不時眨眼睛,清嗓子,有時候還會歪嘴巴,一開始以為只是壞習慣,後來才知道是小兒抽動症。」
  • 孩子愛擠眉弄眼,別大意,很可能是抽動症!
    隨著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抽動症兒童被發現,經過調查發現抽動症病例也在逐年上升,雖然被發現了,但是治癒率卻不高這正是因為很多家長對於兒童抽動症的誤區,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兒抽動症沒什麼危害,以後長大了自己就好了,導致很多自閉症兒童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有些孩子成年後不但沒有自愈,反而更加嚴重了。
  • 抽動穢語綜合症
    (一)抽動穢語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TS ),又叫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或多種性抽動症或多發性抽動症或衝動性抽動症,科學的定義為抽動穢語綜合症是以多發性運動性抽動伴有不自主發聲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1825年由一位法國醫生歸納整理確定為一種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