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論到巴西,這個在地球另一端的遙遠國家時,我們的腦海裡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熱烈而刺激的足球比賽、盛大且瘋狂的狂歡節、奇裝異服的熱情桑巴女郎,還是海灘上性感的比基尼女孩?
當一個國家以開放多元的性文化和其人民對「性」自由不羈的態度而聞名時,當媒體有意或無意地將展示焦點放到女性身體上時,人們對巴西的想像很難不被某種特定的語境所牽引。閉上眼睛,仿佛能看到欲望與狂歡的天堂在向自己敞開大門。然而,不管是心馳神往、魂牽夢縈,還是不敢恭維、欲拒還迎,對巴西性開放的過度渲染,本質上是一種超脫現實的、充滿男性主義色彩的幻想。
巴西的性文化當然不等於傳說中的所謂「放蕩」,也不止局限於性行為這一單一視角。性文化由各種各樣的社會議題所構成。它既關乎巴西社會多樣的群體構成、觀念的歷史變遷,也關乎打破禁忌和文化的多元性延伸。
或許只有親自踏上這片土地,我們才能看見其「自由」的真正形式。
當巴西人對討論女權主義的熱情日益高漲時,評判一位巴西女性的穿著顯然是不理智的行為。儘管穿衣風格是個因人而異的話題,但在一個常年高溫的熱帶氣候國家,人們普遍傾向於能不穿什麼就不穿什麼。對巴西女性來說,世俗眼光並不能阻礙她們穿著打扮的自由。在校園裡,她們穿著吊帶上衣授課,優雅地捋捋長裙盤腿而坐,絲毫不介意它勾勒出自己胸部和乳頭的輪廓;在沙灘上,她們穿著布料最少的比基尼,悠然地享受著日光浴——不管是小女孩還是老婦人,不管是何種身材和膚色——她們的自信能讓在泳衣外還加件披風的外國遊客都忍不住自我反思一番。沒有人應該為穿著而被肆意評判或指責,然而不管在世界哪個地方,總有人認為「女孩這樣穿就意味著邀請」。在巴西南裡奧格蘭德州,當一位男司機試圖以「她當時穿著一條『Anitta* 式短褲』」為由,為自己性騷擾 17 歲女乘客開脫時,巴西社交網絡上掀起的抗議活動並沒有給他絲毫機會。巴西女性們紛紛穿上熱褲拍照發到網上,配上「Anitta 式短褲」的 tag 表達抗議與批判,Anitta 本人也對此在媒體上發表了對司機的譴責。*註:Anitta,巴西知名流行女歌手,身著熱褲是她的經典形象之一自此,「Anitta 式短褲」成為了巴西女性為身體自主權和女性權益鬥爭的又一個標誌,如同她們所發起的#我不活該被強姦(I don't deserve to be raped)、#我第一次被性騷擾(My First Harassment)和參與的#MeToo 等等話題一樣。巴西女演員 Bruna Linzmeyer 的抗議照片:
「熱褲和張開大腿的姿勢並不意味著任何邀請!」
沒有人應該因為穿著而被肆意評判,
包括狂歡節上的巴西男性。
圖源:ins
在對待性、身體與關係的態度越來越多元開放的今天,巴西的年輕人們是如何挑戰傳統價值觀的?他們的約會文化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這或許是巴西式搭訕的最經典開場白,通常流行於夜店和酒吧裡躁動的年輕人中。Ficar 這個詞微妙而複雜,只能放在巴西約會文化的語境中理解。通常情況下,它意味著兩個人在短暫的派對上聊天調情,伴隨著接吻、擁抱等親密的身體接觸。如果不來電,兩人愉快告別,狩獵下一位;如果感到強烈吸引,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Ficar 可以發展為一夜情,甚至是更進一步的約會關係。當然,放輕鬆,請求 Ficar 並不等於暗示想要發生性關係,接受 Ficar 也不意味著性同意,大家交流的氛圍是輕鬆且互相尊重的,氣氛好到甚至能讓你交到知心朋友。只不過在酒精、音樂和舞蹈的作用下,本來就不愛拐彎抹角的巴西年輕人們在表達好感上變得更加直接,夜店派對變成大型「戀愛速配」現場(誠實點說,是約炮速配現場),而Ficar的過程就像是約會軟體配對功能的線下版,是年輕人們欲望宣洩的另一個出口,尋覓新歡的另一種方式。重點在於享受荷爾蒙氣息的圍繞,而不一定非要得到某種結果。在浪漫關係呈現多樣化並不再被傳統觀念定義的今天,Ficar 只是巴西年輕人各種各樣關係中的一種。一個典型的巴西派對青少年可以同時與幾個人保持浪漫關係,並根據親密程度為其冠以不同的稱號。又或者,他們能在一場派對上和數十人接吻——如果這也能稱為他們建立「關係」的一種方式。當一個才認識五分鐘的巴西人問你「我可以吻你嗎」的時候,對方很可能並沒有任何冒犯或者是暗示的意思。與之相反,TA 是想讓你感覺到熱情與真誠。親吻仿佛是巴西人刻在基因裡的需求。無論是朋友之間問候的貼面吻,還是在舞池、派對,或狂歡節裡和陌生人擁吻,都是極其自然的舉動。在我們需要恰當時機和氣氛才能鼓起勇氣親吻的時候,巴西青少年可能已經定下了在節日派對中親夠一百個人的目標*。畢竟在一個馬路邊也能自發開起派對的國度裡,每時每刻都是「恰當的時機」。「我們首先接吻,然後再互相認識。」巴西男孩笑嘻嘻地向我們解釋道。看起來玩世不恭,然而一旦接受了這個文化設定,你會覺得在巴西親吻陌生人就像握手打招呼一樣稀鬆平常,毫無負擔——這似乎只是一種更直接的示好方式罷了。畢竟,排除掉那些故意佔便宜的行為,這種吻的含義顯得意外純粹:我喜歡你,我很快樂,我想和你接吻。不加掩飾的好感,不拘一格的態度,使傳統價值觀中親密身體接觸的意義得到重塑。「擁抱我 & 親吻我」
圖源:聖保羅 Tokyo Club
自由且包容的性文化塑造了巴西人對性與性行為開放的態度,並使性這一話題在他們的生活中自然化、平常化。
2014 年杜蕾斯全球性行為調查顯示,在巴西的 1004 位介於 16-65 歲的調查者中,有幾乎一半的人(49%)稱一周之內擁有超過三次性行為。39%的女性和 58%的男性認為在第一次見面就發生性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同時有 17%的被調查者持中立態度,但不反對「讓其發生」。在另一項杜蕾斯關於全球性滿意度的調查中,巴西位列第四,次於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對性的態度坦誠且明朗的社會氛圍,不僅能讓人們更加自由地享受性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社會中營造對「性」更加積極的討論環境。這尤其在青少年性教育中有著重要作用。根據 Face of Global Sex 2012調查,巴西人首次性行為的年齡最小,平均為 17.3 歲;而同時巴西也是首次性行為保險套使用率最高的國家(66%),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齡平均為 12.9 歲。在巴西的校園裡,能夠看到免費安全套領取點顯眼地佇立在教學樓走道旁,在沒有人會投以異樣眼光的環境裡,伸手領取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除了狂歡節,如果說還有第二個在巴西絕對不能錯過的盛大活動,那一定會是 LGBT+遊行。
身披彩虹旗的相互擁吻的人們,綁滿彩色氣球的遊行卡車,車頂上跳舞跳得假髮都甩掉的變裝皇后,在舞臺上激昂宣講的各種 LGBT+群體組織……六月,巴西全國各地的主幹道和中央公園充滿了斑斕的色彩。
在巴西,驕傲遊行也得到了政府機構和官員的支持,在每一年使 LGBT+群體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其中,自 1997 年起在聖保羅大街舉行的聖保羅驕傲遊行規模最大,2011 年參與人數達到四百萬人,為歷史最高峰。其主要宗旨是「爭取權利,反對性少數群體恐懼」。「我們有家庭和驕傲」、「我生來如此,我成長如此,我永遠將是如此:請尊重我!」都曾是遊行有力的主題口號。自 1978 年國內開始出現同性戀平權運動以來,巴西在為性少數群體爭取權益的道路上立下了許多裡程碑,例如同性戀去病理化、同性婚姻合法化、變性手術納入醫療體系、允許跨性別者在民事登記中使用「社會姓名」等。在一個融合了無數不同民族與人種的國家,多元開放的態度已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和老師在課堂上討論文化差異之下女同性戀的處境,他們為兩國女孩在驕傲遊行上接吻而高聲歡呼,人們不覺有必要刻意提及性取向或性別身份,亦不認為需要刻意隱藏真實的自己。已成為父母的 LGBTQI+群體創立的「多樣性母親」組織
「巴西人也不是對所有人都熱情似火,我們也看人的。」在討論文化刻板印象的課堂上,巴西學生調侃道。歡迎關注Sex&LoveArchive
你曾面臨的性與性別的困惑、問題與思考
讓我們一同探索並試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