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家庭中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你的排序正確了嗎?

2020-12-23 白咖啡H

今天,我看了一本《為何家會傷人》的書。書中的主要內容寫了夫妻關係在家庭中起著核心地位。家庭中最重要的兩種關係,一個是夫妻關係,一個是親子關係(其中親子關係不是簡單的父母與未成年幼兒的關係,對女性來說可以再細分為公婆與丈夫,丈夫與孩子,妻子與孩子三種關係),如果把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處理好的話,家庭中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迎難而解。為什麼說夫妻關係是享有優先權的?這是因為穩定和諧的夫妻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父母的行為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所以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和焦慮強加於孩子身上,這樣會讓孩子失去了方向和目標,容易增加孩子無形的壓力,從而會出現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本書的作者武志紅是國內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後來又取得了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專業的碩士。他除了從事心理諮詢工作,還《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

①父母過多的幹擾讓孩子失去方向

我們今天就來舉最近人們都在追的一檔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吧。節目選擇了8名律師實習生,讓他們通過一系列考核去爭取2個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名額。其中出身農村的丁輝,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華東政法大學,成為法學碩士。但在8名實習生當中他的背景屬於最墊底的,所以一開始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看到丁輝的逆襲,畢竟優秀的人太多了。而今天要重點來講的是在這個節目中,最能體現出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重要性的要數這位女孩賀鑫磊了。

賀鑫磊她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就讀於人大,不論是學歷還是能力,都非常優秀,各項指標都符合應聘的要求。可最後她落選了。原因在於下面面試官對她的提問 ,面試官問:在找工作嗎?賀鑫磊的回答卻讓面試官大跌眼界:我已按照父母所期盼的方向考上了公務員。面試官再次對她提問:父母在她選擇方向的時候,起了多大的作用?賀鑫磊回答:佔了60%。在面試過程中的她表現出那種非常緊張說話顫抖,在面對選擇公務還是法律的時候她猶豫不決,一個沒有多大主見又沒有方向的人,固然在眾多優秀者中會被淘汰的一個,這是一個很正常又現實的結果。

②父母把意願強加給孩子的危害

曾經一度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劇中女主角英子了。英子是一個成績優秀又溫順的女孩子,她的媽媽宋倩是一位教師。但是宋倩對英子的佔有欲非常的強,從英子一出生就給她計劃好未來,說她以後要到哪裡去上大學,一定要考清華北大,如果沒考上就認為英子辜負了她的一片期望。英子是一個比較有主見的孩子,她有自己的理想大學——南京大學(天文系)。英子沒有按照宋倩的要求去填報考的清華北大,而是偷偷地填上了自己嚮往的大學。事情被宋倩知道後兩母子發生了爭吵,一氣之下英子跑出去跳河。在宋倩的管制下,英子感覺到了重大的壓力,還得了抑鬱,宋倩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宋倩作為一名教師來說,她的方式並沒有錯,作為一位母親她是失敗的。她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英子,本著一顆「我是對你好」的心 ,打造出理想的莘莘學子。

從而導致了英子承受了巨大壓力,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孩子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寶,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更不要以「愛的名義」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愛的另一種方式叫「放手」。

相關焦點

  • 《為何家會傷人》:這3條扎心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家原本是我們溫馨的港灣,為何有時候會讓我們感覺受到了傷害?直到最近我看了《為何家會傷人》這邊書,作者是武志紅,他是知名心理學家、諮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已有二十多年,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家會傷人》、《為何越愛越孤獨》等多部心理學暢銷書籍。
  • 【電影心理學】《向陽的日子》——重組家庭中的親子關係
    雖然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繼父母與繼子女的關係並不好,情感上疏離甚至是敵對,但現實中重組家庭中繼任的親子關係是多種多樣的。很多重組家庭中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很好,以至於甚至在重組家庭再度解體之後,他們依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 家庭排序有講究
    而一個家庭成員的排序,也就是他在這個家庭的順序排列,對這個家的家風和家庭幸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主導人物變成了我和我老媽,愛人反饋說,在這個家裡他是很不自在的,我都這麼大了,現在買個東西,吃個東西都要被嘮叨,受到限制。
  • 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不要做《帶著老爸去留學》中的劉敏濤
    我是紅紅,有個幸福家庭熱愛生活的二胎媽媽。今天我要說的話題是《我的愛情觀》之婚姻中請注意,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前段時間看過一個電視,由孫紅雷、劉敏濤等主演的《帶著老爸去留學》。還有就是像文首中《帶著老爸去留學》中的劉若瑜一樣,很多家庭指望孩子有很好的學習環境,送孩子到國外上學,一方在國外陪讀,而另一方在國內,長期分居。
  • 奧斯卡短片《包寶寶》背後,是對中國式親子關係的映射
    所幸這不過是一場夢,夢中的一切是現實中她和兒子的真實衝突。最終,父親找來兒子,母子倆重歸於好,一家人圍著飯桌包包子,其樂融融。這部僅7分鐘的影片表面上講述的是一位母親的夢境,實際上則以生動形象的方式隱喻了中國式親子關係的幾種典型表現。如何正確地處理中國式家庭中成長與愛的問題,這一短片觸發給我們很多思考。
  • 《囧媽》戳痛中國婚姻真相:失敗的親子關係皆因不幸福的夫妻關係
    電影的主題圍繞著徐伊萬父母的失敗婚姻、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之間不和諧的親子關係,以及徐伊萬和妻子張璐之間的失敗婚姻,用這三段感情向我們揭示了中國家庭中,輪迴鏈條造就了中國家庭重親子,不重夫妻關係的弊病。03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應是親子關係,而是夫妻關係。
  • 從"思維模式"的角度,解讀《囧媽》中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走向
    影片在喜劇公路片的外衣下,明晃晃地揭開了中國式的家庭關係。很多人看完影片感同身受,並開始思考:是否也要通過一場旅行來挽救夫妻或者親子關係?下面,我會從"思維模式"的角度,解讀《囧媽》中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走向,剖析"和解"背後思維模式的轉變。
  • 心理學:親人之間,關係也不要太好,因為愛也會傷人
    總結一下,親人之間關係太好,往往意味著關係之間的距離太近,衝破了彼此的邊界,於是就會引發兩個人自我的衝突,矛盾由此而來。2、親人之間,關係也不要太好,因為愛也會傷人我見過愛會傷人的現象,最多的是在家庭關係中,特別是在親子關係中,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
  • 從《囧媽》的中國式親情關係中解讀親子關係
    以情感為基礎的家庭生活,包含夫妻之間的親情關係和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夫妻之間的親情關係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石,而親子關係則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傳遞和延續。在家庭中也極少體驗幸福的親子關係。儘管他長大後,憑藉自己的智力因素,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家庭生活裡,他的情感生活是空白的,他也沒有可複製的幸福生活。這是很多中國家庭中孩子的現狀,也是中國親情關係中因愛的缺失導致了很多問題家庭和孩子的原因。他們要麼被親情忽略而放任自流,要麼被親情綁架,為討好父母,按照他們的心願成長,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意願。
  • 安楊正升、庭中奇樹:夫妻、親子、父母三者之間的關係公益課程!
    安楊正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上臺開講,讓臺下聽眾無不歡聲雀躍,他說: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夫妻關係第一、親子關係第二、父母關係第三,一定要記住鐵的定律,否則早晚出現問題。一個家庭裡,夫妻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要想家庭幸福穩定,夫妻關係必須是第一位,夫妻兩人都要把自己的配偶放在第一位,經營好夫妻關係,夫妻恩愛,兩人關係和諧,是孩子和家庭最大的財富,也奠定了整個家庭的基調。
  • 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
    摘要: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現代社會,親子間難免會因為一些瑣事發生爭吵,如果吵得過於激烈偶爾也會出現要斷絕關係的話語,但一般情況下也就是說說而已,並不會成為事實。不過,在日本江戶時期,斷絕關係,或者說斷絕血緣關係卻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事實上,背後的原因卻很無奈。最經常見到的就是「人別帳」,斷絕關係後將會從人別帳上刪除姓名。在當時的日本,人別帳是由設置在町內的居民組織或者負責管理的町役人,進行徹底調查所轄區域內的狀況後製作而成的,副本由町保管,正本則由町奉行所保管。如果家庭成員中父子需要和兒子斷絕父子關係時,就需要使用到人別帳。
  • 看《囧媽》談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不無關係
    比如:「按我說的做,否則我不再理你。」巧妙控制,常見的是「幫手型」父母。他們會安排子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經常製造一些狀況,讓子女&34;他們的幫助。原生家庭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因而受母親盧小花&34;的徐伊萬也不自覺地&34;著妻子,可是徐伊萬沒有想過,自己受不了母親的控制,妻子也一樣受不了自己的控制。他的&34;導致兩人的婚姻亮起紅燈,最終以離婚告終。
  • 教你如何才能正確處理婆媳關係!
    如果遇到老婆抱怨,你應該多給她解釋和安慰,讓她為了夫妻原諒老人,讓她擺脫怨恨。只有兒子充當調解人,做好緩衝工作,婆媳矛盾才能日益好轉,家庭和諧才能實現。俗話說:「婆媳、家和」。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婆媳關係的和諧直接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其他關係,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兄弟姐妹關係和孫子孫女關係。二是婆媳關係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最微妙、最困難的關係。
  • 為什麼有些家庭會傷人?有些家庭會傷狗?
    (10) 為什麼有的家庭會傷人,有的家庭會傷那些獨孤的單身狗? 因為人的認知,是有梯差的。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認知明犀的人。腦子裡有個完整的「我們」概念,他在愛情中尋找「我們」,他在婚姻中與「我們」相處。
  • 胡可節目中崩潰大哭:婚姻的崩潰,往往是從錯誤的家庭排序開始
    在沙溢的解釋和之前的種種跡象中,我們不難看出端倪——家庭關係的錯位是導致愛情產生裂痕的主要原因。兩人結婚後,一開始忙於拍戲,兩人見面的機會很少,後來,有了孩子,胡可漸漸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整天圍著孩子轉。就連沙溢想兩個人單獨出去旅遊,胡可都不放心孩子,要帶著孩子一起。最後,兩個人的旅遊又變成了家庭集體旅遊。親子關係的越位導致夫妻關係由濃轉淡。
  • 家務工資,把親子關係變成僱傭關係合適嗎?
    我想說,把工資發到家裡,把親子關係變成僱傭關係,這合適嗎?家務勞動應該是家庭成員最基本的一種義務,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做家務是一項義務,完全不必給工資。
  • 孩子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而不是絆腳石
    難道我要讓孩子像我小時候那樣總想逃離這個家嗎?我和先生就不能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嗎?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學會彼此相愛,彼此包容呢?當我問完這三個問題後,我深深明白只有父母相愛,孩子才能看見父母相愛的樣子,才能學會愛,被愛滋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22(孩子不應是夫妻的較力點)
    喬衛東趁宋倩早上出去買菜的空隙,藉口來拿相冊,偷偷來見喬英子,不巧被宋倩撞到,宋倩發了一頓火,趕走喬衛東後,覺得女兒與喬衛東的關係甚至比與自己還親,非要逼問喬英子是不是不想和她在一起生活了。經常會有人說,夫妻離婚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其實就算在正常家庭裡,只要夫妻間爭吵不休,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如果涉及到孩子,都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曾經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 《金霄大廈》:靈異劇情折射親子夫妻關係和成年人的社會壓力
    她的婆婆是個傳統的女人,認為女人應該好好照顧家庭和孩子,經常跟兒子抱怨媳婦。何太太來到這個家之後,一方面巴結徐太太的婆婆,另一方面對徐太太的丈夫體貼關懷。表面上,她好像很關心徐太太,可是一直在破壞徐太太和家人的關係。
  • 從案例中看親子關係認定——以子女最佳利益出發
    否認親子關係之訴系對確定的身份關係、家庭穩定予以推翻,立法原則上應當謹慎。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鑑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規定,將提起否認親子關係的權利僅賦予夫或妻即子女法律推定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