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徵西大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2021-01-14 情懷與歷史

魏延,字文長,是蜀國著名大將,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的時候,魏延因為和楊儀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被馬岱斬殺。在一些人看來,如果魏延沒有被殺的話,那麼,魏延或許會取代姜維,以此來北伐中原。

之所以存在這樣一個判斷,一是基於魏延的能力,不管是鎮守一方,還是南徵北戰,魏延都表現出一流的作戰水平,二是基於魏延的官職。建興八年(230年),魏延蜀漢丞相諸葛亮被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從官職上來看,魏延確實成為當時蜀國武將的佼佼者了。那麼,問題來了,魏延的「徵西大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首先,建興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也即在公元230年,諸葛亮不僅積極防禦曹魏的進攻,還派遣魏延等人反擊曹魏,以此達到攻勢防禦的效果。在這場戰役中,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後主劉禪提拔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其中,就徵西大將軍來說,成為魏延在蜀漢的最高官職。對於徵西大將軍來說,屬於四徵將軍的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武將官職,從高到低依次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四方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也即按照東漢時期的官職,四徵將軍是低於前後左右四方將軍的。不過,在三國時期,這一情況出現了改變。

《宋書·百官志上》中記載:「四徵,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 「四徵,魏武帝置」,即曹操重置了四徵,此後的四徵將軍不再是「漢舊諸徵」。曹操在掌權後所置的四徵將軍皆為重號將軍,並且,四徵將軍的地位更是僅次於三公。在三國時期,一般以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個最顯赫的官職為三公。因此,非常明顯的是,三國時期的四徵將軍,自然是在四方將軍之上的,也即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比如在蜀漢武將中,諸葛亮逝世後,宗預受命出使孫吳,得到孫權的讚賞。遷後將軍,出督永安,又升任徵西大將軍,並受封關內侯。對於宗預這位武將,先擔任後將軍,然後升任徵西大將軍。由此,對於魏延擔任的徵西大將軍,地位應該也在四方將軍之上,在蜀漢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此外,就徵西大將軍和徵西將軍來說,地位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存在一字之差,主要是前者一般授予給資歷較為深厚的武將,比如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就在曹魏擔任徵東大將軍。

同時,在魏延擔任徵西大將軍的時候,蜀漢的大將軍一職是一直空缺的,直到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才成為蜀漢第一位大將軍。至於當時的車騎將軍以及衛將軍,也是空缺的,蜀漢建立之初,劉備冊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張飛去世後,該官職長期空缺。當然,在公元230年的時候,諸葛亮上表後主劉禪,將李嚴晉升為驃騎將軍。由此,在當時的蜀漢武將中,魏延作為徵西大將軍,僅次於驃騎將軍的李嚴。

李嚴作為劉備的託孤重臣之一,在地位上高於魏延,無疑是非常合理的。不過,相對於在前線徵戰的魏延,李嚴的驃騎將軍更偏向於榮譽官職,也即其沒有直接參與到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役中。對此,在筆者看來,按照魏延當時的官職,等到丞相諸葛亮去世後,魏延如果沒有被殺的話,那麼他完全有機會成為蜀國武將之首,比如被晉升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

最後,除了徵西大將軍這一官職,魏延在公元230年還被蜀國冊封為南鄭侯,在爵位上,南鄭侯的南鄭,指的是漢中郡的治所南鄭縣,也即南鄭侯是一個縣侯。在漢末三國時期,侯爵分為縣侯、鄉侯、亭侯、關內侯這四個檔次,比如黃忠曾被封為關內侯,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張飛被封為西鄉侯,也即當時的縣侯,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魏延的南鄭侯,自然是一個含金量較高的爵位了,這也是蜀漢對魏延戰功的高度肯定。此外,在南鄭侯、徵西大將軍之外,魏延生前還被授予了「假節」的權力。假節,假(通「借」)以符節,持節。是皇帝將節借給執行臨時任務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一方,當這個臣子臨時任務完成後,這個節將會被收回。古代使臣出行,持節為符信,故稱。

在漢末三國時期,獲得假節的文臣武將,無疑都是受到皇帝極為信任的,比如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正式建立蜀漢,就立即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總的來說,不管是從官職,還是從爵位等方面來看,魏延生前都可以說是蜀國武將的佼佼者了。等到丞相諸葛亮去世後,如果魏延沒有被殺的話,那麼他很可能更進一步,從而主導蜀國之後的北伐曹魏之戰,也即會取代姜維之後的地位。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關羽的「蕩寇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在劉備獲得立足之地的背景下,關羽被拜為元勳,受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由此,就蕩寇將軍來說,成為劉備冊封給關羽的第一個武將官職。那麼,問題來了,關羽的「蕩寇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首先,蕩寇將軍,武將官名。東漢末年設立,為雜號將軍,統兵出徵。三國兩晉、南朝沿置,魏、晉、宋皆八品 (一說魏為五品)。
  • 張飛的「車騎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從而在民間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對於蜀漢五虎上將來說,關羽早在公元220年就去世了,也即在劉備稱帝時,關羽已經不在了。在此基礎上,劉備自然無法給關羽冊封官職了,至於另外一位將領——黃忠,也在公元220年病逝了。
  • 漢水之戰,黃忠比趙雲官職高,為何還要聽趙雲的?
    漢水之戰,是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過程中的一次精彩之戰,此戰,曹軍主帥是曹操,參戰將領有張郃、徐晃等人,蜀漢軍主要將領是趙雲和黃忠,那麼,問題是,黃忠和趙雲究竟誰才是主帥
  • 馬岱斬殺魏延,為蜀漢立下大功,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由魏延、姜維負責斷後。不久,諸葛亮在軍營中去世。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安排,秘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諸葛亮的安排比較完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爆發,還是差一點讓蜀漢大軍陷入險境。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不僅爭奪兵權,還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這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意思就是:諸葛亮已經考慮到了魏延可能會拒絕聽從命令,因此安排了兩人斷後。魏延在最後面斷後,姜維次之。換句話說,即使魏延有什麼想法,姜維在後面還可以抵擋一陣。當時楊儀為丞相府參軍長史,加綏軍將軍,魏延為徵西大將軍。楊儀精於軍務,魏延驍勇無敵。兩人一文一武,堪稱絕配。
  • 劉備用人藝術有多高?從魏延守漢中、張飛守閬中的安排就能看出
    論關係,張飛是劉備的創業元老,「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深得劉備信任,被任命為右將軍並獲得假節的權力,地位超乎諸將之上。論能力,張飛智勇雙全,長坂坡據水斷橋盡顯其勇,義釋嚴顏盡顯其智,大破張郃則智、勇發揮地盡致淋漓。《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他不僅是「萬人之敵、為世虎臣」,而且有「國士之風」。所以在蜀漢集團內部,張飛出鎮漢中的呼聲最高,張飛也認為這一重任非自己莫屬,大有捨我其誰的意思。
  •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後來果然造反了,是諸葛亮將他逼反的嗎?
    說到魏延,可能大家印象中最深的莫過於「腦後有反骨」了。魏延最後也沒有「辜負」腦袋上的反骨,在諸葛亮死後終於謀反,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有人說魏延的死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因為諸葛亮不重用魏延,導致他懷才不遇,最後才憤而造反,所以說是諸葛亮逼反了魏延。
  • 天蓬元帥的官職很大嗎,豬八戒在天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北極紫薇大帝麾下有北極四聖,北極四聖之首就是天蓬元帥,天蓬元帥不是豬,他叫做卞莊,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勇士,化而為神之後統率百萬仙神,專職剪滅天下妖魔,不但徵伐陽間,並且都統陰間,與北陰酆都大帝的職權又有重疊之處。  那麼,豬八戒這個「天蓬元帥」官職到底有多大?  《西遊記》中完全沒有提及「北極四聖」這個名詞,也就是說,天蓬元帥就是玉皇大帝的直屬大將。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彼時,劉備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所以,尚書令可以說是法正在蜀漢的最高官職了。那麼,問題來了,法正的「尚書令」,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一首先,尚書令這一官職,始於秦朝,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
  • 法正在蜀漢官至「尚書令」 ,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彼時,劉備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所以,尚書令可以說是法正在蜀漢的最高官職了。那麼,問題來了,法正的「尚書令」,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一 首先,尚書令這一官職,始於秦朝,本為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
  • 年羹堯被罷免了大將軍,被貶為杭州將軍,這個官職有多大權力?
    在劇中年羹堯有很多虛構的部分,本身他是官宦家庭,在康熙時期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 而在劇中他卻是皇四子胤禛的潛邸奴才,正是由於他的特別出身,使得他跟隨著雍正逐漸水漲船高,成為威震一方的大將軍。
  • 電視劇常出現的「副官」到底是多大職務?在軍中的地位有多高?
    但是直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民國時期的「副官」到底是個什麼官職。仿佛從民國電視劇誕生開始,副官就一直存在,作為軍閥的狗腿子,什麼事情都做,那麼副官的職務到底有多大?在軍隊中的地位又有多高?首先是「副官」這個稱呼的由來,最早在清朝末年,朝廷編練新軍時誕生。據清朝統計的書籍記載,新軍分為「鎮、協、標、營、隊」這五種規制,每種規制都有兩個高官,分別稱為「統制」和「統領」。
  • 魏延之死—諸葛逼人太甚
    到了後期,才有六出祁山,對中原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這樣一來,與他隆中對中搜提出的軍事策略要保守得多。隆中對提出雙管齊下的軍事戰略意圖,荊益兩地同時出兵。而諸葛亮的隆中藍圖幻滅後,他對魏進行軍事行動,往往是經過一段休養後,行動單向而且效果不佳。諸葛亮面對早先計劃的全盤失效,只好穩紮穩打。為了完成匡扶漢室,一統天下的願望。
  • 歷史真相之蜀將魏延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隨同諸葛亮北伐,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遭到謹慎的諸葛亮反對。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
  • 三國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關羽僅排第四,第一讓人意外
    有呂布,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也有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樣的文將,他們各自為自己的主公奉獻自己的一身,或身居高位,或埋入黃土。那麼在三國亂戰之中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是哪位呢?top 6 徵西大將軍魏延魏延陣亡時,官職徵西將軍,因資深顧為徵西大將軍,屬於重號將軍。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
  • 古代最常見四十個官職,到底是多大的官?
    人們在閱讀古代傳記和文學作品中,經常會見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職位名稱,他們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負責開閉城門的小門候(實際就是現在的負責看大門的門衛),古代官位門類
  • 魏延之死·諸葛亮的安排·時年33歲的姜維
    以至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羅貫中誇人,經常誇劈叉了。史書上諸葛歸天,魏延鬧事,自己作死,死了。羅貫中覺得不過癮,要加戲,顯得諸葛亮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為了顯得劉備得人心,在襄陽就讓魏延出來要投劉備。為了讓魏延有作用,在長沙設定讓魏延救黃忠投劉備。
  • 郭嘉的官職是軍師祭酒,那這個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郭嘉劇照郭嘉,字奉孝,是三國裡曹操最為倚重的謀士,有「算無遺策」之稱,只可惜英年早逝,曹操對他三聲嘆息,大哭不已。三國裡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之說法,也就是說郭嘉的才能可以與諸葛亮並駕齊驅甚至超過諸葛亮,如果郭嘉不死諸葛亮就無法出山。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一個三國不允許同時出現這麼厲害的兩個人。當然這些描述有後人添油加醋的成分,不過也足以看出郭嘉的厲害之處。言歸正傳,繼續說郭嘉的官職軍師祭酒,我們知道軍師這個詞倒是很好理解,譬如後來諸葛亮就是軍師,而軍師後面加個祭酒又是什麼意思呢?
  • 鷹派魏延之死
    220年曹丕登基稱帝,考慮到多年來西線無戰事,就提拔夏侯懋做安西將軍持節駐守長安,官位高而風險低,是個肥缺。鎮守關中八年,40多歲的夏侯懋不改紈絝本性,治軍備戰一竅不通,貪財好色卻是一把好手,差一點被忍無可忍的清河公主夥同他人設計踹死。
  • 康熙給韋小寶封的「一等鹿鼎公」,地位有多高?
    當初康熙命韋小寶率兵與羅剎人作戰,不僅加封他為撫遠大將軍,還賜爵「一等鹿鼎公」。許多人對故事情節了如指掌,卻並未深究韋小寶的這個「一等鹿鼎公」是多大個爵位。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需要明確一個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細節:古代的官職和爵位是兩碼事。有個成語叫做「加官進爵」,官職是職位、爵位則是貴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