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的女兒,為何在學校跳樓?

2021-02-08 驥望兩岸

臺灣是一個新聞富礦。第三次來臺駐點,剛剛到達臺北那天,下了飛機,打開塵封半年的Facebook帳號,海量的諮詢潮水般湧來,國民黨的「朱上柱下」、關於明年初選舉的種種政治口水,足以讓人眼花繚亂。

一條幾乎被這些「重大事件」淹沒的社會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就在我到達的前夕,臺南一個14歲的初三女生小彤,在她就讀的學校,從5層教學樓頂跳下,生命垂危。

讀完這條新聞,我的心顫抖了一下。因為,這一個跳樓女生的母親,是一位16年前從東北嫁到臺灣的「陸配」。有不少人指責,是學校「歧視霸凌」陸配子女,導致孩子憤而跳樓。

作為來自「娘家」的記者,看到這裡,我不能無動於衷。


(臺灣媒體對小彤跳樓事件的報導)

媽媽,是一位「單親陸配」

「那天一早,她是開開心心去上學的!」臺南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住院部三樓ICU病房外,小彤的母親孟靖縈對我說道,長期在臺灣的生活,讓孟靖縈話語中幾乎已經不帶有東北口音。

孟靖縈的家鄉是吉林省吉林市。16年前,與一位在當地工作的臺商韓先生相識相愛並結婚,隨後跟隨丈夫來到臺灣臺南市生活。很快,他們有了一雙兒女。

但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並沒有維持太久。孩子尚小,孟靖縈和丈夫就離了婚,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

於是,她成了一位「單親陸配」。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是臺灣社會最弱勢的群體之一。


「她很不容易,一個人養兩個小孩,付房租,維持生活基本開銷」,孟靖縈的同事、朋友黃士豪說道,孟靖縈在臺南市議會為一位議員做助理,薪資十分微薄,卻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

令人欣慰的是,兩個孩子都十分乖巧,學習用功。15歲的兒子今年初中畢業,考入臺灣名校臺南一中(大導演李安的母校),14歲的女兒則在臺南頗為知名的崇明「國中」(相當於初中)讀初三。

「她是班上的開心果,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孟靖縈說,雖然自己是一個單親媽媽,同時又是一位生活拮据的「陸配」,但是,她並不認為自己的女兒與別的臺灣孩子有任何不同。

早上,開開心心上學;中午,跳樓噩耗傳來

悲劇,發生在10月16日。孟靖縈說,早晨上學的時候,女兒心情很好。頭一天(10月15日)晚上,小彤告訴她,當天白天,班上的康老師和一個男同學發生了不快,是她居中調解,讓康老師消了氣。

另外,第二天是孟靖縈的生日,小彤上學前跟喜滋滋地告訴媽媽:「我已經給你訂了一個生日蛋糕!」

中午,正在臺南市議會上班的孟靖縈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傳來:女兒跳樓了。


悔過書,為什麼變成了遺書?

根據孟靖縈和她的幫助她處理事情的同事、朋友黃士豪的描述,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10月16日中午,小彤是班上的值日生,負責為同學的午餐領取水果;在大家用完午餐之後,再把吃剩的蘋果收回來。「大概是那天有不少同學沒有吃蘋果,老師看到收回來的蘋果很多,就責怪她:『你拿那麼多蘋果乾什麼?』」黃士豪說,就這樣,老師就與小彤發生了言語衝突。

必須說明的是,這位康老師,就是前一天與一位男生發生衝突,小彤調解後消了氣的康老師。

接下來,康老師說要給小彤記警告處分,並用十分嚴厲的語氣批評了她。

片刻之後,採彤激動地說道:「你不要侮辱我媽媽!」並且憤怒地用蘋果扔向康老師。

康老師究竟說了一句什麼話,讓採彤有這樣激烈的反應,監控錄像沒有聲音,目前尚沒有準確的答案。但無疑的是,康老師的話語讓小彤這個陸配的女兒認為,她的媽媽受到了侮辱。

康老師隨即告訴小彤,要給她記警告,並把她帶到了學校的學務處。「當時老師在哭,孩子也在哭」,黃士豪說,學務處主任忙著安撫康老師,一位男老師則要求小彤填寫悔過書。

悔過書的內容,後來通過網絡流傳出來,採彤寫道:「(康老師)侮辱到我媽媽」;「我對媽媽感到很抱歉」;「罵我的過程,因為被記警告我很不爽她,所以用不好的口氣回她話,然後她就在過程中一直提到我媽」。

最後一段,小彤是對媽媽寫的:「我對不起我媽媽,她花這麼多錢在我身上,我是個壞女孩,請你用栽培哥哥,我們下生再見!」

顯然,小彤把悔過書寫成了遺書。

隨後,小彤一路小跑登上行政樓5樓樓頂,在頂樓邊沿坐了片刻之後,縱身跳下。


(小彤在學校寫的當成遺書寫的「悔過書」)

為何沒人拉孩子一把?

在警察局觀看了事發時的監控錄像之後,孟靖縈的心情格外沉重。「有無數個機會可以救她,但是……」她用顫抖的聲音說道。

監控顯示,小彤寫完悔過書之後,往桌子上一丟,就離開了。此時,如果有一位老師看一看悔過書的內容,就可以發現事情不妙。可惜,沒有人那樣做。

小彤離開學務處,往樓頂跑,沒有人注意到她。

即使小彤已經到了樓頂,坐在邊沿時,監控錄像顯示有一位老師在她身邊出現,但是,徑直從小彤身邊走過,失去了最後阻止她跳樓的機會。

「臺灣的教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傲慢、冷漠?」孟靖縈追問道。

更加重要的是,康老師究竟怎樣讓小彤感覺自己的母親受到了侮辱?校方至今沒有給出說法。「我要真相,希望學校給我一個交待」,孟靖縈說。

臺灣人情的溫暖和臺南「有關部門」的冷血

不幸中之萬幸,小彤經過全力搶救,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腦部嚴重受傷,骨盆粉碎,康復治療可能將伴隨一生。巨額的費用對這個家庭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

越是在這種艱困的時候,我們越是能夠體會到人情的冷暖。一方面,孟靖縈的很多同事、朋友,半個多月來全力以赴為她的事情多方奔走,傾情相助。孟靖縈的同事、在臺南某民間文化協會兼任理事長的黃士豪,自己的女兒車禍骨折,顧不上照顧,連日奔走在學校、醫院、警方、教育局之間,為孟靖縈和小彤討說法;並且在Facebook上建立了「為10·16臺南事件韓妹妹祈福」粉絲團,讓小彤跳樓事件成為最近半個多月臺灣網絡上持續發燒的話題。

採小,慰問孟靖縈。臺北的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就在陸配姐妹們當中募集了新臺幣近20萬元,為孟靖縈和採彤聊補燃眉之急。


(黃士豪在病房看望小彤)

……

與這些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臺南市「有關部門」的冷漠。臺南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長,在臺南市議會為此事舉行的記者會上,態度十分傲慢地否認學校對陸配子女存在歧視、霸凌,對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失隻字不提,此後再無任何表態;崇明「國中」方面,截至目前,除了由家長會送來新臺幣1萬元慰問金,在醫療、康復費用方面再無表示,對採彤家人、朋友關於事件真相的追問,更是沒有任何答覆。

「如果沒有歧視,為什麼如此輕忽傲慢地對待整個事件真相?」11月3日,網友卓先生在Facebook上發表評論說。

駐臺七日談

單親陸配和子女,臺灣最弱勢的一群人

就在我這篇稿件即將完成之際,從臺南傳來了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11月4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專程上門,看望了孟靖縈,對採彤的遭遇表示慰問,並願意提供幫助。


(朱立倫看望孟靖縈)

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臺灣政治人物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是令人遺憾的。從10月16日至今,除了朱立倫和臺南市議會林燕祝、林美燕兩位議員,臺灣政治人物對此事件再無任何表態。

特別是臺南市市長,據說具有很高的民望,並且是醫生出身,對這樣惡劣的事件至今無動於衷。這讓我對「醫者父母心」這句老話產生了懷疑。

除此之外,還有臺灣媒體,半個多月以來,專注於政治口水和「女星跨國賣淫」等新聞,對於這樣一件「人命關天」的事情,卻著墨甚少。

當然,作為娘家人,我也許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婆家人。但作為一個對兩岸都有感情的媒體人,我還是希望臺灣社會能給陸配,特別是單親陸配更多的關愛,防止更多的悲劇發生。

根據臺北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的統計,臺灣目前陸配人數大約近40萬,而其中一半左右是單親媽媽。

這麼高的單親率,也許是兩岸通婚早期雙方在信息、年齡、家庭條件等方面的不對稱造成的。如果讓數量如此眾多的單親陸配家庭,長期處在容易受傷的地位,對臺灣社會的和諧,對兩岸的未來,無疑都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這些家庭的子女,他們是兩岸共同的血脈,應該得到兩岸同胞共同的呵護。作為來自娘家的媒體人,我會繼續關注採彤事件,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原文刊登在《晶報》11月6日「獨唱團·驥望兩岸」版面,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氛圍不友善,陸配子女有陰影,有初中生氣憤跳樓
    對於傳出陸配子女在小學遭到霸凌,被同學罵「共諜」等事,從廣東嫁到臺灣的臺灣婦女聯合會秘書長張彩霞表示,陸配小孩受歧視、霸凌時有所聞,對成長一定會有影響,誰都不希望再發生5年前的陸配小孩跳樓事件。她嘆,教育如果參雜政治,那就變味道了,不只同儕而已、老師學校、社會氛圍都是問題。
  • 廣西初一女生疑遭校園欺凌後跳樓自殺 校長:和學校沒關係
    4月23日,針對廣西北海合浦縣公館中學女生陳琪琪(化名)墜樓死亡一事,該校校長張灑向上遊新聞記者回應稱,學校認為公安機關查明的陳琪琪系跳樓系自殺,所以她跳樓和學校沒任何關係,「她是自殺,家長要求賠償,我們覺得不合理,讓他們走法律程序。」
  • 讓陸配、臺農在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其中,又與在臺大陸人陸配(大陸新娘)的接觸最直接。綜上說明,為數約34.5萬的陸配(大陸新娘)在臺灣及為數幾萬人的臺農(含季節性赴陸者),他們作為兩岸關係中特殊的一員,理應多關照他們,讓他們為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盡一份心力。
  • 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符合法律衡平原則
    國民黨與民進黨在陸配入籍所需定居年限,是否比照外國配偶標準,兩黨政策立場南轅北轍。臺灣內部政黨並無一致性共識。    首先,國、民兩黨對陸配政策分歧。國民黨贊成縮減年限,而民進黨則反對之。根據臺灣「國籍法」規定:外籍配偶在入籍臺灣之前,須在臺灣合法居留連續三年,加上取得永久居留權之後一年,始能申請歸化入籍、取得身份證。
  • 仍有約2000名陸配和650名「小明」無法返臺
    民進黨當局已陸續開放陸籍學生、部分陸配子女以及持有依親證、專案居留證的陸配返臺,但目前仍有約2000名等待申辦團聚證的陸配、以及約650名沒有臺灣學籍的陸籍子女無法入境。臺商徐正文25日再次偕同陸配家庭舉行記者會,呼籲民進黨當局開放陸配與陸籍子女返臺與家人團圓。
  • 臺當局禁止陸配子女入臺,馬英九:有歧視之嫌
    針對臺灣限制陸配子女入臺的政策,27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批評「外僑還是可以回來,可陸配子女卻不行,這明顯的不公平」。本月12日,臺當局在24小時內經歷4次修改後,公布了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由原本的「準許陸配子女入臺,只要居家隔離14天」到最終版本的「禁止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不具備臺灣籍的陸配子女入臺。」政策一變再變,引發島內輿論批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辯解稱,撤回該決定是為了島內防疫優先。
  • 被國民黨提名 她成為臺灣第一位參選議員的陸配
    由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南投縣議員的陸配史雪燕,6月30日應邀出席第二屆兩岸婚姻議題研討會,上臺分享作為全臺首位參選陸配的心路歷程。
  • 16歲女兒跳樓身亡,對女兒假關心的媽媽目睹全過程
    16歲女兒跳樓身亡,對女兒假關心的媽媽目睹全過程。「媽媽,你愛我嗎?」說完這句話,林茉莉毅然決然的跳下了陽臺,當場身亡……林茉莉是全校第一,是爸爸媽媽們的驕傲,可就在她16歲那年選擇自殺身亡。茉莉的爸爸是學校系主任,媽媽是留美碩士,林茉莉出生在書香世家。林茉莉一直是媽媽的驕傲,家庭聚會、家長聚會,林茉莉的成績一直是媽媽們談論的點。「我也沒有採用什麼方法,主要是孩子爭氣,作為家長關鍵是用心。」每次茉莉的媽媽發言都是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做媽媽的成功。
  • 陸配子女是「病毒」?臺當局說法1天4變只為不讓他們進入臺灣!
    自2月3日第一批滯留湖北疫區的臺胞返臺後,第二批返臺加班機就遲遲沒有起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臺當局認為第一批回臺的人員中竟然有50名左右的臺胞配偶(下文稱「陸配」)及其子女。11日下午,臺陸委會先是透過一紙新聞稿表示,基於人道考量,12號開始,陸配的子女可以入境臺灣,但11日傍晚19時,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度開記者會,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稱,開放陸配子女赴臺必須有3項條件:申請入境者須為原居住臺灣者、該子女未滿二十歲且在大陸無親人可提供照顧。而11日深夜,臺陸委會發布的新聞稿第3度調整規定,再增加「父母皆在臺灣」的限制。
  • 監控視頻顯示疑跳樓 學校:系從二樓翻下
    事後,資陽教體局對此事做出回應,表示並非跳樓,而是學生打鬧時不小心從二樓墜落。不過,事件很快發生反轉。12月14日,有段疑似事發學校的監控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一名學生從教室跑出後,徑直翻過走廊欄杆,該學生消失在畫面中。12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墜樓學生母親處確認了網傳視頻的真實性。目前,其女兒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 深圳:年輕的母親在失去女兒後跳樓身亡,網友熱議:可憐兩條活命
    深圳:年輕的母親在失去女兒後跳樓身亡,網友熱議:可憐的兩條活命"生活中的意外太多太多,有時悲傷卻來得那麼突然…"每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 作弊被抓跳樓自殺,怪監考老師沒安慰,若是仝卓也這樣,怪誰呢?
    事發以後,跳樓女生的家屬將事件曝光,在接受採訪時他們發出了自己的心聲——作弊是事實,跳樓也是她個人的選擇,家人有錯,但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學校的,她是在學校跳的樓,學校就沒有錯嗎?她被沒收考卷後,哭了20多分鐘,但監考老師並沒有對其進行教導和規勸。家屬還稱,如果校方第二天再通報作弊一事,我相信孩子不會跳樓。
  • 女子跳樓自殺被救起,警方卻在浴室裡發現她一歲女兒的屍體
    據泰國The Thaiger新聞網7月6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5日,一名住在泰國的俄羅斯女子在殺死了自己1歲大的女兒之後試圖跳樓自殺。跳樓女子安娜·葉菲莫娃(左一)據報導,事情發生在泰國芭提雅。當地時間7月5日下午2點左右,班拉蒙地區的一棟公寓樓傳來一聲巨響,一名女子從三樓陽臺上跳了下去。
  • 陸配家屬能否回臺灣,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
    臺灣「大華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對於陸配及其家屬是否能搭加班機回臺,蔡當局政策一夕數變,轉彎轉得又快又急,讓人見識到了蔡當局的決策風格。臺灣方面陸委會本來認為「基於家庭團聚、共同生活倫理、及人道考量」,準予陸配及其子女入境標準,從「未成年」、「親人無能力照顧」、「父母皆在臺灣」、「專案審查準駁」,到最後被「衛福部陳時中部長」一句話變成全部不準,真是冷血無情。此一政策之所以一變再變,完全是因為蔡當局只是跟著網絡走,根本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 臺團體:以平等、包容方式對待陸配與陸生
    以「如何建立大陸同胞在臺友善環境,取消陸配、陸生身分歧視」為主題,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當天在臺大集思會議中心主辦第二系列「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受邀分析大陸配偶來臺遭遇的身分歧視及臺灣相關政策。
  • 蔡英文遲來的陸配「返臺」政策
    遲來的陸配「返臺」政策直到現在,臺灣當局才慢慢悠悠地出臺有關政策,允許臺灣民眾的大陸配偶重新返回臺灣。不過,這些大陸配偶來到臺灣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辦理團圓證,然後依照當局的政策辦理繁雜手續,才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中,這令人不甚唏噓,難道臺灣當局的「政治操弄」可以光明正大地拆散合法夫妻嗎?
  • 殺死妻子、兒子、女兒後,男子跳樓身亡!
    經偵查,初步認定犯罪嫌疑人管某通將妻子李某燕、6歲兒子、1歲女兒殺害,後管某跳樓自殺身亡。23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趕到位於郟縣城關鎮某小區案發現場,發現該小區共有兩棟高層住宅,而管某通系住2號樓1單元21樓西南戶。案發後,現場及該樓嫌疑人房屋已全部被警方封鎖,並責令門衛嚴禁外人進入。
  • 高年級女生受不了男友騷擾跳樓身亡表妹追究學校責任可行嗎
    根據「時間視頻」披露的最新信息,這位高級女表妹表示,學校和李某將被追究責任。  據說,跳樓女孩的表哥告訴媒體,她的表妹活潑開朗,事發前就買了回家過年的機票。他認為,女學生跳樓自殺是李某持續騷擾的直接原因。  據澎湃新聞早前報導,2時,大四女生從樓裡摔下來10多小時前,她的朋友看到朋友家裡的女孩接到男友的電話,男友李某嘲笑她。
  • 香港:名媛「單親媽媽」疑產後抑鬱,抱著5個月女兒赤裸跳樓身亡
    羅女士跳樓時全身赤裸,同時身亡的是其5個月大的女兒。據悉,羅女士患有產後抑鬱,正在接受治療。據悉,羅女士墮樓時全身赤裸,屍身受到猛烈衝擊,多處血肉模糊、面目全非,特別是才5個月大的女兒,更是摔得讓人不忍直視,潸然落淚!羅女士4歲時因父母離異從成都來到香港生活,並跟隨母親姓羅。成年後的羅女士沒有依靠家裡的實力,而是憑藉自己努力在香港打拼出了一片天,所以人緣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