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一個新聞富礦。第三次來臺駐點,剛剛到達臺北那天,下了飛機,打開塵封半年的Facebook帳號,海量的諮詢潮水般湧來,國民黨的「朱上柱下」、關於明年初選舉的種種政治口水,足以讓人眼花繚亂。
一條幾乎被這些「重大事件」淹沒的社會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就在我到達的前夕,臺南一個14歲的初三女生小彤,在她就讀的學校,從5層教學樓頂跳下,生命垂危。
讀完這條新聞,我的心顫抖了一下。因為,這一個跳樓女生的母親,是一位16年前從東北嫁到臺灣的「陸配」。有不少人指責,是學校「歧視霸凌」陸配子女,導致孩子憤而跳樓。
作為來自「娘家」的記者,看到這裡,我不能無動於衷。
(臺灣媒體對小彤跳樓事件的報導)
媽媽,是一位「單親陸配」
「那天一早,她是開開心心去上學的!」臺南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住院部三樓ICU病房外,小彤的母親孟靖縈對我說道,長期在臺灣的生活,讓孟靖縈話語中幾乎已經不帶有東北口音。
孟靖縈的家鄉是吉林省吉林市。16年前,與一位在當地工作的臺商韓先生相識相愛並結婚,隨後跟隨丈夫來到臺灣臺南市生活。很快,他們有了一雙兒女。
但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並沒有維持太久。孩子尚小,孟靖縈和丈夫就離了婚,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生活。
於是,她成了一位「單親陸配」。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是臺灣社會最弱勢的群體之一。
「她很不容易,一個人養兩個小孩,付房租,維持生活基本開銷」,孟靖縈的同事、朋友黃士豪說道,孟靖縈在臺南市議會為一位議員做助理,薪資十分微薄,卻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
令人欣慰的是,兩個孩子都十分乖巧,學習用功。15歲的兒子今年初中畢業,考入臺灣名校臺南一中(大導演李安的母校),14歲的女兒則在臺南頗為知名的崇明「國中」(相當於初中)讀初三。
「她是班上的開心果,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孟靖縈說,雖然自己是一個單親媽媽,同時又是一位生活拮据的「陸配」,但是,她並不認為自己的女兒與別的臺灣孩子有任何不同。
早上,開開心心上學;中午,跳樓噩耗傳來
悲劇,發生在10月16日。孟靖縈說,早晨上學的時候,女兒心情很好。頭一天(10月15日)晚上,小彤告訴她,當天白天,班上的康老師和一個男同學發生了不快,是她居中調解,讓康老師消了氣。
另外,第二天是孟靖縈的生日,小彤上學前跟喜滋滋地告訴媽媽:「我已經給你訂了一個生日蛋糕!」
中午,正在臺南市議會上班的孟靖縈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傳來:女兒跳樓了。
悔過書,為什麼變成了遺書?
根據孟靖縈和她的幫助她處理事情的同事、朋友黃士豪的描述,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10月16日中午,小彤是班上的值日生,負責為同學的午餐領取水果;在大家用完午餐之後,再把吃剩的蘋果收回來。「大概是那天有不少同學沒有吃蘋果,老師看到收回來的蘋果很多,就責怪她:『你拿那麼多蘋果乾什麼?』」黃士豪說,就這樣,老師就與小彤發生了言語衝突。
必須說明的是,這位康老師,就是前一天與一位男生發生衝突,小彤調解後消了氣的康老師。
接下來,康老師說要給小彤記警告處分,並用十分嚴厲的語氣批評了她。
片刻之後,採彤激動地說道:「你不要侮辱我媽媽!」並且憤怒地用蘋果扔向康老師。
康老師究竟說了一句什麼話,讓採彤有這樣激烈的反應,監控錄像沒有聲音,目前尚沒有準確的答案。但無疑的是,康老師的話語讓小彤這個陸配的女兒認為,她的媽媽受到了侮辱。
康老師隨即告訴小彤,要給她記警告,並把她帶到了學校的學務處。「當時老師在哭,孩子也在哭」,黃士豪說,學務處主任忙著安撫康老師,一位男老師則要求小彤填寫悔過書。
悔過書的內容,後來通過網絡流傳出來,採彤寫道:「(康老師)侮辱到我媽媽」;「我對媽媽感到很抱歉」;「罵我的過程,因為被記警告我很不爽她,所以用不好的口氣回她話,然後她就在過程中一直提到我媽」。
最後一段,小彤是對媽媽寫的:「我對不起我媽媽,她花這麼多錢在我身上,我是個壞女孩,請你用栽培哥哥,我們下生再見!」
顯然,小彤把悔過書寫成了遺書。
隨後,小彤一路小跑登上行政樓5樓樓頂,在頂樓邊沿坐了片刻之後,縱身跳下。
(小彤在學校寫的當成遺書寫的「悔過書」)
為何沒人拉孩子一把?
在警察局觀看了事發時的監控錄像之後,孟靖縈的心情格外沉重。「有無數個機會可以救她,但是……」她用顫抖的聲音說道。
監控顯示,小彤寫完悔過書之後,往桌子上一丟,就離開了。此時,如果有一位老師看一看悔過書的內容,就可以發現事情不妙。可惜,沒有人那樣做。
小彤離開學務處,往樓頂跑,沒有人注意到她。
即使小彤已經到了樓頂,坐在邊沿時,監控錄像顯示有一位老師在她身邊出現,但是,徑直從小彤身邊走過,失去了最後阻止她跳樓的機會。
「臺灣的教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傲慢、冷漠?」孟靖縈追問道。
更加重要的是,康老師究竟怎樣讓小彤感覺自己的母親受到了侮辱?校方至今沒有給出說法。「我要真相,希望學校給我一個交待」,孟靖縈說。
臺灣人情的溫暖和臺南「有關部門」的冷血
不幸中之萬幸,小彤經過全力搶救,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腦部嚴重受傷,骨盆粉碎,康復治療可能將伴隨一生。巨額的費用對這個家庭而言無疑是天文數字。
越是在這種艱困的時候,我們越是能夠體會到人情的冷暖。一方面,孟靖縈的很多同事、朋友,半個多月來全力以赴為她的事情多方奔走,傾情相助。孟靖縈的同事、在臺南某民間文化協會兼任理事長的黃士豪,自己的女兒車禍骨折,顧不上照顧,連日奔走在學校、醫院、警方、教育局之間,為孟靖縈和小彤討說法;並且在Facebook上建立了「為10·16臺南事件韓妹妹祈福」粉絲團,讓小彤跳樓事件成為最近半個多月臺灣網絡上持續發燒的話題。
採小,慰問孟靖縈。臺北的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就在陸配姐妹們當中募集了新臺幣近20萬元,為孟靖縈和採彤聊補燃眉之急。
(黃士豪在病房看望小彤)
……
與這些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臺南市「有關部門」的冷漠。臺南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長,在臺南市議會為此事舉行的記者會上,態度十分傲慢地否認學校對陸配子女存在歧視、霸凌,對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失隻字不提,此後再無任何表態;崇明「國中」方面,截至目前,除了由家長會送來新臺幣1萬元慰問金,在醫療、康復費用方面再無表示,對採彤家人、朋友關於事件真相的追問,更是沒有任何答覆。
「如果沒有歧視,為什麼如此輕忽傲慢地對待整個事件真相?」11月3日,網友卓先生在Facebook上發表評論說。
駐臺七日談
單親陸配和子女,臺灣最弱勢的一群人
就在我這篇稿件即將完成之際,從臺南傳來了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11月4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專程上門,看望了孟靖縈,對採彤的遭遇表示慰問,並願意提供幫助。
(朱立倫看望孟靖縈)
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臺灣政治人物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是令人遺憾的。從10月16日至今,除了朱立倫和臺南市議會林燕祝、林美燕兩位議員,臺灣政治人物對此事件再無任何表態。
特別是臺南市市長,據說具有很高的民望,並且是醫生出身,對這樣惡劣的事件至今無動於衷。這讓我對「醫者父母心」這句老話產生了懷疑。
除此之外,還有臺灣媒體,半個多月以來,專注於政治口水和「女星跨國賣淫」等新聞,對於這樣一件「人命關天」的事情,卻著墨甚少。
當然,作為娘家人,我也許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婆家人。但作為一個對兩岸都有感情的媒體人,我還是希望臺灣社會能給陸配,特別是單親陸配更多的關愛,防止更多的悲劇發生。
根據臺北中華婦女聯合會理事長何建華的統計,臺灣目前陸配人數大約近40萬,而其中一半左右是單親媽媽。
這麼高的單親率,也許是兩岸通婚早期雙方在信息、年齡、家庭條件等方面的不對稱造成的。如果讓數量如此眾多的單親陸配家庭,長期處在容易受傷的地位,對臺灣社會的和諧,對兩岸的未來,無疑都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這些家庭的子女,他們是兩岸共同的血脈,應該得到兩岸同胞共同的呵護。作為來自娘家的媒體人,我會繼續關注採彤事件,同時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
(原文刊登在《晶報》11月6日「獨唱團·驥望兩岸」版面,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