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No.266
「樣本」就好比是一個「陳列館」,
可以看到人生不同的活法和無限的可能性。
所謂「人生大不同」,
便是發現自己,成為自己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佳禾日語學習
ID:jhedu528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日本這對已經故去的夫婦。
日本著名搖滾音樂人內田裕也在今年3月17日因肺炎去世,享年79歲。
他的妻子是去年過世的著名演員樹木希林,二人結婚45年,分居43年。
現在想和大家說說他們的女兒,內田也哉子在父親葬禮上的悼詞。
說起悼詞,我想大家第一印象應當都是充滿了思念與悲傷的吧,然而這位女兒的悼詞卻非常的硬核。
致悼詞全文如下:
坦白的講,我對我父親幾乎一無所知。我根本不可能了解他,這不僅是因為從我出生到現在,我們相處的時間加起來不滿幾周,還因為,就像我母親所言,他本來就是個不好懂的人,不可能有人讀得懂他。
內田裕也這個人本質上就是個矛盾集合體。
我所知道的他,就像不定期爆發的火山,但同時又像熔巖邊上不同時期綻放的野花一般,潔淨無垢。
坦率地說,直到我父親咽氣,屍體冷卻,裝棺入殮,焚燒火化成灰,我都還很困惑我為什麼會那麼難過。
我想一定是因為這場父女之緣尚未展開,就已落幕了吧?
但是今天,此時此刻,我眼前的這副場景,對我來說,並非僅是一場儀式。諸位曾與我父親交好,為送別他而聚集於此,所有人真摯的情感匯集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噴薄而出,衝破會場。
雖然他作為父親的這個概念並不明晰,但是內田裕也這個人曾叫囂過,交往過,爭辯過,歡喜過,失敗過,沉默過,相信大家都能深切感到,他所帶來的那種不斷在內心翻湧的震動。
「這些還不夠嗎?你還想知道什麼?」我猜父親肯定會這麼問我。
我自問,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什麼。雖然聽著可能有些誇張,但因為他,我懂得了對世間萬物的敬畏。他這樣的人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極難相處,但又絕非偷奸耍滑之輩。我雖無地位名聲,但卻有像他這樣的良師益友,無論我身處怎樣的風暴之中他總能鞭策我前行。
「活著就夠了,你還貪求什麼?」我仿佛又聽得到父親這麼說。
母親在晚年的時候,總嘟囔著自責,沒為丈夫做些什麼,妄擔了妻子的虛名。她常常會望著遠方說,「他被我束縛住了啊。」
在他們將近半個世紀的婚姻裡,她還會以各種形式感謝父親身邊那些不斷變化的情人。我過去覺得母親淨說些漂亮話,我討厭這樣的母親。但現在我認為這些都是她的肺腑之言,雖然聽著有些難以置信。
她從未覺得丈夫是自己的所有物。
當然,人生來就是獨立的個體,而非他人的所有物。世人雖然都懂這個道理,但人一旦在某種緣分下與另一半邂逅相遇,並結為夫妻,就會認為,雙方應該對彼此完全負責。但是,母親選擇了自由的婚姻模式。父親也同樣選擇身心的獨立自由,不願被一個女性拴住。
我知道他們給周圍的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在此向大家道歉。雖然事已至此,但我個人現在已經接受了他們帶來的混亂。他們的人生宛若大夢一場,但他們確實曾在這世上真實地活過。而我就是他們存在過的證據,他們的基因會世世代代延續下去。遺傳規律也被裹挾在這團混亂之中,還真是有趣啊!
我父親長達79年的人生給各位添麻煩了,真是抱歉。
最後,我想以一首內田裕也式的詩為他送別:
去他媽的內田裕也
不要安息
起來搖滾!
這是翻譯後的版本,原文最後一句話也同樣振聾發聵。
讀完這份悼詞,我相信很多人會和我一樣,覺得很酷,又覺得這份家庭關係十分微妙。
能培養出寫這樣悼詞的女兒,這對夫妻我想一定是很獨特的吧。
樹木希林,(1943年1月15日-2018年9月15日),日本演員,畢業於千代田女學園高校,因出演電視劇《七個孫子》而大受歡迎,被稱為日本的國民奶奶,也是導演是枝裕和的御用演員。在《小偷家族》以前,他們已經合作了《奇蹟》、《如父如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以及《步履不停》共5部作品。
作為演員的樹木希林成就毋庸置疑,而她本人也是非常有個性和人格魅力的。
在樹木希林去世前一年,由於和癌症對抗多年,最後她想要「以一個美好的方式道別」,就同意了NHK的跟蹤採訪拍攝。
在拍攝過程中,樹木希林會抱怨片酬太低、會聊家庭瑣事、會帶自己家的醬菜去工作片場、會面對鏡頭坦言:「我是為了生計才不得不當演員的」……
總之是一個真實又可愛的老奶奶啦!沒有面對鏡頭表現出一絲對於癌症的恐懼或者慌亂,心態也是很優秀的吧。
用現在的話說,樹木希林和內田裕也其實是閃婚,兩人在樹木希林30歲那年相識,從相識到結婚,總共不超過五個月。
但猶如女兒悼詞所說,內田裕也實在算不上什麼好男人,與多名女性有染,甚至還會家暴樹木希林,然而外界問她為什麼還要維持這份婚姻的時候,樹木希林的回答也是讓人心情複雜。
「把這種人放出去只會給大家造成更大的麻煩,就是因為有我在,他才不敢跨越人生最後一道底線。」
這算是什麼呢?人生底線的愛?
這種僵硬扭曲的夫妻關係,直到晚年才有所緩和,大概是彼此都已老去,熱情和精力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揮霍得過於鋪張,就連身體的技能都在緩緩的衰退,兩個老人相濡以沫互相照顧,度過餘生吧。
兩人結婚45年,分居43年,卻還詭異的維持著夫妻的關係,甚至內田裕也在因為非法入侵和恐嚇女性(50歲的前女友)被捕釋放的時候,來到樹木希林的住處,雙手合十地道歉。
面對「為什麼不離婚」這樣的問題,樹木希林的回答頗象戀愛中智商為0的女人。
「緣分吧,好不容易碰上適合自己的人。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喜歡他的全部。」
可樹木希林明明又不是愚蠢的,她是強硬和偉大的,就連內田裕也也會這麼說。
「我當然喜歡希林,不過她真的很「可怕」。她是最強的母親、最強的女優、也是最強的妻子。我雖然不會下跪,但會秉承最搖滾的精神、由衷地向她道歉。」
即使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樹木希林最想見的人還是丈夫內田裕也。在她去世前一個月,因大腿骨折接受緊急手術。在醫院她每晚都會說「想見裕也」。
在生命的最後,她選擇回到家中,和家人度過最後的時間。樹木希林的女婿本木雅弘還記得,「當她聽到內田裕也在電話中,對她說『喂喂!振作起來!』的時候,手突然握緊,有了力量。」
比內田裕也年幼的樹木希林最終還是先一步離開了人世,2018年9月15日,樹木希林去世。內田裕也坐著輪椅出席妻子的葬禮,對她說:「你很美。我從前就認為你是美人。」
在樹木希林葬禮當天,女婿本木雅弘接受採訪稱,樹木希林最後的臨終願望,是想與丈夫內田裕也見面。然而,最終還是沒能來得及見上面。
在樹木希林離世後的第二天,內田裕也登門瞻仰遺容。並在妻子火化之後,用手巾包起妻子的顎骨拿回了家。樹木希林辭世半年後,內田裕也離開了人世。
「讓我盡情愛吧,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這份世人難以理解的愛,陪著樹木希林走完了一生。
正如女兒在悼詞中所說,母親從不覺得自己是父親的所有物,即使愛得如此扭曲甚至卑微,她依舊是獨立的。
她這一輩子都如此瀟灑獨特,硬核到酷,她的女兒也如她一樣的酷。
至少從她的悼詞就可以看出一二。
父母互相折磨了四十餘年,或許也是以他們獨特的方式愛了四十餘年,朋克又硬核的一家。但還是希望,她們能早一些開始珍惜眼前人,能留下的美好回憶也會更多一些。
她們的女婿本木雅弘憑憑藉《入殮師》聲名鵲起。她們的孫子,1997年出生的星三代內田雅樂,身高超過190cm,繼承了家族的優質基因。因為祖母樹木希林的一句話「衣服是反映內心的一面鏡子,可以讓你客觀地審視自己。」成為了一名模特。
樹木希林曾說:「雅樂根本不適合當藝人。這麼不會表達……明明我和裕也都這麼聒噪也沒遺傳到他。既然有這身高,直接利用這點當model吧。真找不到事做,雅樂找個有錢的對象就好了……」。
能夠遇上豁達的長輩,讓孩子做自己,也是小輩的幸福。
實際上,世界上並不存在統一的個性模版,可以複製到每一個孩子身上。父母應該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尊重孩子原有的「形狀」,告訴孩子們:做自己就很酷!
接下來,將會有一位腦洞大開很酷的大男孩要來上海啦!他會跟大家聊一聊,做自己,會是件多麼酷的事。特別是聽了他在TED上的演講,大不同君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一見這位有著尋常名字但又很不尋常的麥克了,你呢?還不快來報名?提出你想問他的任何問題。
▼
麥克·巴內特:大人來說「孩子的書」
● 時間:4月21日\上午9:30-11:30
● 地點: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88號5樓(朵雲軒杜比全景聲影城1號廳)
● 主辦:信誼圖畫書
● 報名方式: 活動免費
1、轉發至本文至朋友圈
2、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少年大不同」
2、在後臺輸入二個字:「形狀」
3、填寫報名表
特邀嘉賓 陳默
著名青少年心理專家、少年大不同親子教育導師陳默老師,也將出席當天的活動,做開場講座《家長如何看待不同個性的孩子?》
天哪,這場活動未免太乾貨了!絕對手慢無!記得報名時留言,向嘉賓們提問,會被優先選中哦。
▼
/多元人生的實踐平臺/
人生大不同
發現自己 成為自己
長按二維碼識別
開啟大不同的人生
網站:www.renshengdabutong.com
新浪微博:@人生大不同公益行動
合作洽談:rsdbt20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