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到三國志11這款十幾年前的老遊戲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那自然是通過編輯器去直接修改年份和人物所在的勢力國家,看看能否改寫歷史了。例如就有老玩家嘗試過讓司馬懿也跑到蜀國協助諸葛亮,看看臥龍冢虎共同聯手,是否能夠打贏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諸葛亮不得不作出的以小博大的嘗試,畢竟就這麼和平發展下去,遲早都會被準備充分的魏國先給衝垮,倒不如一直騷擾,直到找著機會瞬間擊潰魏國更好。不過因為街亭戰敗、劉禪管不了內政,在內憂外患的影響下,諸葛亮不僅沒能北伐成功,而且自己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在三國志中把另一位屬性相當的司馬懿拉到蜀國感覺就能解決問題了。
諸葛亮作為三國志11裡最強的智將,他除了武力以外的屬性都非常高,智力更是為滿額的100,而司馬懿則有著全遊戲最高的統率,帶兵能力比起諸葛亮可謂是更勝一籌,不過兩人肯定不能同時一起出戰,不然內政就沒人管了,而諸葛亮的情義高,所以就讓他主管內政,司馬懿就負責伐魏即可。
不過魏國可不是沒了司馬懿就沒法打了,魏國此時還有郭淮、曹真、張郃等一眾大將,反觀蜀國則只有區區趙雲一人,廖化和羅憲對不善帶兵,難以擊退魏國大軍,而司馬懿的特技「深謀」僅僅只是增加計略的攻擊距離,傷害完全比不上諸葛亮的「神算」,然而司馬懿情義低、不能讓大臣信服,所以諸葛亮出來打仗、司馬懿去管內政也確實不契合實際。
這一來一回,結果就是司馬懿依然救不了蜀國,因為蜀國此時人才奇缺,根本不是一個軍師就能解決的,內政方面,馬謖死後、姜維沒來時,諸葛亮繼承者的問題一直都讓許多大臣明爭暗鬥,所以司馬懿的到來,不過是延緩了蜀國滅亡的時機,最有趣的是,在蜀國投降後,司馬懿歸順魏國,居然還是政變成功,把政權篡奪到手,令三家歸晉!
如此看下來,蜀國其實在前三次最有機會的戰鬥失敗後,其實早就走上悄然湮滅的道路,四出祁山開始面對司馬懿不過是加速滅國而已,畢竟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遊戲裡,蜀國和魏國的差距都不是一般地大,就如在最近開啟了全新測試的SLG榮耀新三國中,蜀魏兩國就因為角色技能特徵明顯,出現了令玩家兩極分明的玩法。
蜀國的文武官就分為兩大類,武官就是最極致的輸出流,沒有抗性,缺乏強力控制,即便是有一定控制能力的孟獲和關羽,也不過是針對單一目標,且還是有機率觸發失敗的控制效果;謀士們就比價搜奇特,劉備是為所有隊友不斷回復兵力,黃月英可謂智力高的武將增加智力,但對於武力更高的蜀國,黃月英卻只能給他們普攻汲取兵力的能力,這追求高傷害卻沒有合適輔助的陣容,自然無法弄出一整支蜀國隊。
相對而言,魏國則全面許多了。魏國既有典韋、許褚這類純輸出的武將,也有于禁、龐德這類穩定控制的角色,而且前排的鄧艾、夏侯惇也都是抗性不俗的將領;謀士這邊魏國也是相當全能,甄宓可讓殘血角色獲得極高閃避與續航能力,郭嘉、荀攸則是強力的範圍控制,更有曹操曹老闆這樣的為全隊增加戰鬥屬性與普攻回復兵力的好輔助,所以全魏班的穩定性與進攻性比起蜀國更是好上不少。
就算是在遊戲,北伐也註定會失敗,更何況歷史上兵力僅有魏國十分之一的蜀國呢?那麼各位小夥伴,你們認為北伐失利是單單一個司馬懿就能解決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