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司馬懿跑去蜀國,北伐能否逆轉嗎?諸葛亮:蜀國無藥可救!

2020-12-25 榮耀新三國

要問到三國志11這款十幾年前的老遊戲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那自然是通過編輯器去直接修改年份和人物所在的勢力國家,看看能否改寫歷史了。例如就有老玩家嘗試過讓司馬懿也跑到蜀國協助諸葛亮,看看臥龍冢虎共同聯手,是否能夠打贏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諸葛亮不得不作出的以小博大的嘗試,畢竟就這麼和平發展下去,遲早都會被準備充分的魏國先給衝垮,倒不如一直騷擾,直到找著機會瞬間擊潰魏國更好。不過因為街亭戰敗、劉禪管不了內政,在內憂外患的影響下,諸葛亮不僅沒能北伐成功,而且自己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在三國志中把另一位屬性相當的司馬懿拉到蜀國感覺就能解決問題了。

諸葛亮作為三國志11裡最強的智將,他除了武力以外的屬性都非常高,智力更是為滿額的100,而司馬懿則有著全遊戲最高的統率,帶兵能力比起諸葛亮可謂是更勝一籌,不過兩人肯定不能同時一起出戰,不然內政就沒人管了,而諸葛亮的情義高,所以就讓他主管內政,司馬懿就負責伐魏即可。

不過魏國可不是沒了司馬懿就沒法打了,魏國此時還有郭淮、曹真、張郃等一眾大將,反觀蜀國則只有區區趙雲一人,廖化和羅憲對不善帶兵,難以擊退魏國大軍,而司馬懿的特技「深謀」僅僅只是增加計略的攻擊距離,傷害完全比不上諸葛亮的「神算」,然而司馬懿情義低、不能讓大臣信服,所以諸葛亮出來打仗、司馬懿去管內政也確實不契合實際。

這一來一回,結果就是司馬懿依然救不了蜀國,因為蜀國此時人才奇缺,根本不是一個軍師就能解決的,內政方面,馬謖死後、姜維沒來時,諸葛亮繼承者的問題一直都讓許多大臣明爭暗鬥,所以司馬懿的到來,不過是延緩了蜀國滅亡的時機,最有趣的是,在蜀國投降後,司馬懿歸順魏國,居然還是政變成功,把政權篡奪到手,令三家歸晉!

如此看下來,蜀國其實在前三次最有機會的戰鬥失敗後,其實早就走上悄然湮滅的道路,四出祁山開始面對司馬懿不過是加速滅國而已,畢竟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遊戲裡,蜀國和魏國的差距都不是一般地大,就如在最近開啟了全新測試的SLG榮耀新三國中,蜀魏兩國就因為角色技能特徵明顯,出現了令玩家兩極分明的玩法。

蜀國的文武官就分為兩大類,武官就是最極致的輸出流,沒有抗性,缺乏強力控制,即便是有一定控制能力的孟獲和關羽,也不過是針對單一目標,且還是有機率觸發失敗的控制效果;謀士們就比價搜奇特,劉備是為所有隊友不斷回復兵力,黃月英可謂智力高的武將增加智力,但對於武力更高的蜀國,黃月英卻只能給他們普攻汲取兵力的能力,這追求高傷害卻沒有合適輔助的陣容,自然無法弄出一整支蜀國隊。

相對而言,魏國則全面許多了。魏國既有典韋、許褚這類純輸出的武將,也有于禁、龐德這類穩定控制的角色,而且前排的鄧艾、夏侯惇也都是抗性不俗的將領;謀士這邊魏國也是相當全能,甄宓可讓殘血角色獲得極高閃避與續航能力,郭嘉、荀攸則是強力的範圍控制,更有曹操曹老闆這樣的為全隊增加戰鬥屬性與普攻回復兵力的好輔助,所以全魏班的穩定性與進攻性比起蜀國更是好上不少。

就算是在遊戲,北伐也註定會失敗,更何況歷史上兵力僅有魏國十分之一的蜀國呢?那麼各位小夥伴,你們認為北伐失利是單單一個司馬懿就能解決的問題嗎?

相關焦點

  • 姜維上臺後,司馬懿為啥一次都沒進攻過蜀國?是他怕姜維嗎
    蜀相諸葛亮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發起了北伐曹魏之戰,為實現一統中原、復興漢室的宏偉目標進行衝刺,發起了六出祁山之戰。遺憾的是,諸葛亮雖然曉暢軍事,神機妙算,然而六出祁山的戰果還是不盡人意。蜀漢連年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連續發起戰爭,卻收效甚微,戰果極為有限,可以說寸土未得。
  • 為蜀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就是完美的人嗎?他身上又有哪些優缺點?
    圖片:劉備三顧茅廬劇照 一、諸葛亮神機妙算救後代 陳壽曾在《三國志》中用一段話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他認為諸葛亮是一個政治鬼才
  • 在三國志11給關羽續命蜀國能否稱雄?老玩家:二爺你還不如死了
    作為三國局勢正式開始,孫劉聯盟分崩離析的導火索,關羽的陣亡引發了太多連鎖反應: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戰敗、孫權正式稱帝、諸葛亮北伐開始等等,都是因為關羽戰敗所導致的,所以就有老玩家想在經典SLG三國志11中嘗試讓關羽多活幾年,看看蜀國能否有逆轉的可能。
  •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那麼,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龐統,出生於179年。他是當時的荊州人,作為能夠跟水鏡先生混到一起去的「人才」,我們大約可以知道,他應該也是當地的一個豪族,或者是沒落的豪族。據說當時水鏡先生與他談了幾天之後,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評價——「統當南州士之冠冕」。
  • 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就再也沒有伐蜀了?
    諸葛亮是劉備成就霸業的最重要貴人。可以這麼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三國時代的蜀國。西蜀建立以後,諸葛亮解鎖了北伐模式,而六出祁山則就是他的代表之作。然而這位蜀漢名臣的伐魏事業卻不是一帆風順。因為無論在《三國志》的記載裡,還是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魏國總有一位狡猾的對手擋住了孔明先生的進攻。他就是「鬼才」司馬懿,司馬老爺子堪稱是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給皇帝劉禪,正式開啟了北伐模式。戰爭初期,諸葛亮揍得曹魏大敗,然而「重出江湖」的司馬懿立馬扭轉了戰爭的局勢,最後擊退了蜀軍的進攻。
  • 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北伐會成功嗎?
    然而殊不知,諸葛亮早已在上方谷安排好引火之物,又在山頂安排伏兵。司馬懿父子進入上方谷以後,孔明縱火燃燒,火光沖天。正在司馬懿父子萬念俱灰之際,卻天降大雨,將大火澆滅,魏軍得以逃脫。諸葛亮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然而有人便心生疑問,如果諸葛亮在上方谷燒死司馬懿,北伐能否成功?個人認為,即使燒死司馬懿,北伐也基本不會成功,以下依據演義相關內容,做簡要分析。
  • 李嚴意圖分裂蜀國,諸葛亮為除李嚴:先斬了馬謖吧
    李嚴想著你我都是託孤重臣,你都當益州牧了,我要個刺史不過分吧,諸葛亮卻沒有答應,你這不是明著搞分裂嘛。 李嚴要官不成,又慫恿諸葛亮封王、加九錫,據史料記載: 《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集有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亮答書曰:"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復相解!
  • 關羽長命反而成蜀國累贅?三國志11老玩家給二爺續命,卻差點滅國
    作為東漢正式分崩離析的導火索,關羽戰敗麥城實在是引發了太多連鎖反應:劉備貿然發動夷陵之戰慘敗、孫權奪回荊州正式稱帝、諸葛亮攝政率師北伐等等,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關羽麥城戰敗歸神,所以就有不少老玩家想嘗試在經典SLG三國志11中嘗試讓關羽多活幾年,看看蜀國能否有逆轉的可能
  • 諸葛亮連年挑戰曹魏,對蜀國傷害有多大?諸葛亮一句話說出實情
    他死之後,諸葛亮繼續堅定不移地繼承了他的遺願,要把復興漢室、北伐中原的戰略目標進行到底。從公元228年開始,諸葛亮先後六出祁山,以小打大,掀起了北伐曹魏收復中原之戰。諸葛亮死後,他的得意門生薑維繼續秉承其既定方針,挑起了北伐曹魏的千鈞重擔,先後多次向曹魏發起猛攻。從某種意義上說,姜維的北伐之戰,實際上是對諸葛亮的北伐國策的延續和保持。
  • 諸葛亮和司馬懿誰的軍事才能略勝一籌?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包含《兵法》《兵法秘訣》《作木牛流馬法》《八陣圖法》《軍令》《便宜十六策》等軍事著作,其中包含諸葛亮一生的軍事總結,如果不是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寫不出如此大作,相比之下,司馬懿在這方面就差一些。
  • 諸葛亮逝世後司馬懿不再攻打蜀國,他真的這樣想嗎?其實很機智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想必都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之間的爭鬥可謂是熱血沸騰,同時很多人會對孔明之死些許有點遺憾。不過可能大家會沒注意到,在三國演義中孔明逝世後,重心就到了曹魏吳蜀的政權上了,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了呢?
  • 諸葛亮北伐目的是什麼?諸葛亮北伐真正原因揭秘
    其實有很多人都弄不清楚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當時蜀國國力根本打不贏曹魏,為什麼諸葛亮要堅持一個無用功呢?其實這裡幫大家分析諸葛亮北伐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以守代攻、二是為了完成先帝留下的遺願,這種使命感和壓力讓諸葛亮完全不能懈怠,就算打不贏也要上。諸葛亮知道蜀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且曹魏也不傻不看眼睜睜看著你休養生息,而無作為。
  • 聽聞諸葛亮去世,此人大喊: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
    每次提到諸葛亮,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有著過人的才能,劉備為了請他幫助自己三顧茅廬。最終,劉備也如願以償,而諸葛亮也不負眾望,為蜀國打下了一片江山,後來,在劉備身死前,他在白帝城託孤,把他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為了蜀國的江山兢兢業業,延緩了蜀國的滅亡。
  • 北伐時孟火在哪裡?當老玩家在《三國志11》中找到時
    諸葛亮打了無數次仗,孟火的七次抓捕是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畢竟這是七戰勝利的結果,他逐個擊敗了雲南的所有部族,首領孟獲被打得跪下。孟獲清楚地認出了諸葛丞相,後來孟火為什麼不幫忙呢北伐戰爭?很明顯,南蠻有很好的戰鬥力參加北伐,魏國將很難用許多黑色技術抵擋野蠻人的入侵。
  • 【諸葛亮之七】諸葛亮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
    當時魏朝有議論稱,可乘諸葛亮在漢中,出兵討伐。曹叡亦有此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險阻,大舉興兵必導致天下騷動,費力過大,提出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待魏國強大,蜀、吳必自降,於是曹叡暫緩出兵。諸葛亮認為,曹魏政權更迭,新君剛立,是北伐的良機。同時,北伐曹魏,重返舊都,也是諸葛亮早在隆中對策中定下的目標和多年宿願。
  • 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的是啥?
    阿湯哥就不去佔祖國母親免過路費的便宜了,也不去給景點添堵了,送來阿湯哥品三國。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開始主政,軍事外交策略做了重大調整。由大耳後期的向東吳威逼侵吞原來關羽丟失的荊州西部,改為北伐曹魏。諸葛亮出兵祁山,討伐曹魏,名為匡復漢室,羅貫中演義描繪為,也歷來被後世理解為意圖消滅魏國,其「六出祁山」,身死北伐途中,因此被賦予「鞠躬盡瘁」的美譽。
  • 諸葛亮北伐的最大對手是魏明帝曹睿
    與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司馬懿比起來,曹睿簡直是籍籍無名。其實在那個時代,曹睿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司馬懿的領導,他後來被尊為魏明帝,這個「明」字,那可不是白給的。曹睿的遺傳基因好得沒話說,他是曹丕和超級大美女甄氏的兒子。據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句子,描繪的就是甄氏。
  • 諸葛亮北伐時,司馬懿為何守而不攻?四川發現一蜀漢遺址揭開秘密
    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與司馬懿一共有過三次交手,但司馬懿儘管手握重兵,卻總體守而不攻。
  • 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為何不再伐蜀!司馬昭很清楚其中原因
    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東漢中後期演變成了魏國和蜀國的兩國鼎立,吳國漸漸沒落了。以劉備為首的蜀國的謀士是諸葛亮,以曹丕為首的魏國的謀士是司馬懿。著名的故事——空城計就發生魏國和蜀國之間,確切的說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博弈。但是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卻停止了伐蜀,這是為什麼呢?
  • 不向蜀國進兵是司馬懿的自保之策《九州劫》中他能否重掌權勢?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三國末期天下即將歸於一統,其中諸葛亮對於蜀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諸葛亮死後蜀國也陷入了一段相對混亂的時期,按理來說這應當是魏國進攻的好時機,但是掌握一定兵權的司馬懿卻在諸葛亮死後17年未向蜀國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