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諸葛亮,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有著過人的才能,劉備為了請他幫助自己三顧茅廬。最終,劉備也如願以償,而諸葛亮也不負眾望,為蜀國打下了一片江山,後來,在劉備身死前,他在白帝城託孤,把他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為了蜀國的江山兢兢業業,延緩了蜀國的滅亡。
雖然最後的結果不是最好的,但是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幾個字來形容,最終,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就在蜀國上下都在為諸葛亮哀悼之時,有一個人大喊: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是誰會用這樣的語氣來說這樣的話?原來,他的名字叫李藐,乍一看這個名字,好像不認識,其實他也是《三國》中的人物,只是不那麼有名而已。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說:首先,先來看看這個人的生平,李藐,益州人,在當時有個一官半職,勉強能夠度日,後來,劉備入蜀攻打益州最終並佔領了益州,益州當時管理的人是劉璋,因為他不堪重任,所以被劉備取代。鑑於這個原因,李藐就指責劉備不仁不義,也順帶指責諸葛亮為虎作倀。
因為這件事,李藐就一直跟劉備和諸葛亮對著幹,而劉備為了安撫民心,對他也就沒有多加苛責,還給他封官加以任用。但是也沒有重用,在劉備看來,此人能力一般,還喜歡拔弄是非,也不想與他多做計較。其二,在諸葛亮為蜀國努力北伐時,李藐又站出來反對,李藐認為,蜀國現在的兵力不成熟,也沒有足夠的人去應對敵人,北伐這個做法只會勞民傷財。
所以,在後來諸葛亮死後,他趕緊向劉禪進諫,抨擊諸葛亮的做法,最後的結果就是他被劉禪處死。綜上所述,李藐極大可能就是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能,還有就是因為他的一張嘴害死了他自己,最後的結果也算是理所當然了。各位還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