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諸葛亮去世,此人大喊: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

2021-02-07 爆侃小哥

每次提到諸葛亮,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有著過人的才能,劉備為了請他幫助自己三顧茅廬。最終,劉備也如願以償,而諸葛亮也不負眾望,為蜀國打下了一片江山,後來,在劉備身死前,他在白帝城託孤,把他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為了蜀國的江山兢兢業業,延緩了蜀國的滅亡。

雖然最後的結果不是最好的,但是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幾個字來形容,最終,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就在蜀國上下都在為諸葛亮哀悼之時,有一個人大喊: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是誰會用這樣的語氣來說這樣的話?原來,他的名字叫李藐,乍一看這個名字,好像不認識,其實他也是《三國》中的人物,只是不那麼有名而已。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說:首先,先來看看這個人的生平,李藐,益州人,在當時有個一官半職,勉強能夠度日,後來,劉備入蜀攻打益州最終並佔領了益州,益州當時管理的人是劉璋,因為他不堪重任,所以被劉備取代。鑑於這個原因,李藐就指責劉備不仁不義,也順帶指責諸葛亮為虎作倀。

因為這件事,李藐就一直跟劉備和諸葛亮對著幹,而劉備為了安撫民心,對他也就沒有多加苛責,還給他封官加以任用。但是也沒有重用,在劉備看來,此人能力一般,還喜歡拔弄是非,也不想與他多做計較。其二,在諸葛亮為蜀國努力北伐時,李藐又站出來反對,李藐認為,蜀國現在的兵力不成熟,也沒有足夠的人去應對敵人,北伐這個做法只會勞民傷財。

所以,在後來諸葛亮死後,他趕緊向劉禪進諫,抨擊諸葛亮的做法,最後的結果就是他被劉禪處死。綜上所述,李藐極大可能就是因為嫉妒諸葛亮的才能,還有就是因為他的一張嘴害死了他自己,最後的結果也算是理所當然了。各位還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此人聽說孔明去世,撫胸大呼: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
    此人聽說孔明去世,撫胸大呼:蒼天有眼,蜀國有救矣!他是誰?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不少國號,而歷史上最讓人想要去了解的就是三國爭霸的時候吧。而在名著三國之中更是有很多讓人感到爭議的地方了。就好比,在劉備逝世之後,身為宰相的諸葛孔明該不該發起戰爭。
  • 得知孔明去世,此人撫胸大呼:蒼天有眼,蜀國有救了!此人是誰?
    可以說諸葛亮是公認的能臣、忠臣,對蜀漢有無可比擬的貢獻。但就有這麼一個人不認可這個觀點,認為諸葛亮死了蜀漢才有救!蜀國有救矣!這件事發生在公元234年,這一年諸葛亮開啟第五次北伐戰爭,先領兵出祁山駐紮在渭水邊上。
  • 諸葛亮臨死前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是誰?有什麼本事!
    在三國這麼多的人物當中,恐怕只有諸葛亮的名聲最為響亮,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十分尊崇諸葛亮。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他幫助劉備三分天下,在劉備去世以後,多次北伐,就是為了統一天下。
  • 為何諸葛亮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他是何方神聖?有何能耐?
    諸葛亮是蜀國堪稱中流砥柱的人物,可惜的是這個人物儘管足智多謀還是無法與老天抗衡,在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因為患病逝世在了五丈原,當時諸葛亮已經通過天上的星辰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這個消息,他立馬就安排自己的下屬和僕人準備器物,讓他擺了一個七星陣式希望以此能夠召喚龐德公,救自己一命
  • 陸遜是蜀國公敵,諸葛亮嶽父為什麼救他?只為給蜀國再續命幾十年
    夷陵之戰蜀吳兩國耗了一年多,最後陸遜的一把大火把蜀國的軍隊燒的所剩無幾。所以說,陸遜是蜀國公敵,這句話沒有假,陸遜後來中計,諸葛亮嶽父卻大方的救了他,這是怎麼回事? 當時劉備報仇心切,最後夷陵一戰大敗,可是吳國也沒有輕鬆多少,連續兩年的消耗,讓吳國的國力也減少不少,吳國兵將也有所傷亡。夷陵戰敗以後,劉備帶軍西撤,而陸遜則窮追不捨,想要活捉劉備。
  • 諸葛亮病重五丈原時,有一牛人可以救他的命,可惜給這兩人錯失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他27歲之前「躬耕」於南陽,27歲之後出山輔佐劉備,他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超級謀略,以「南徵孫吳、北伐曹魏」為戰略思想,經過27年的不懈努力,幫忙一窮二白的劉備佔領川蜀之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蜀國。
  • 諸葛亮在死前為何大喊:龐德公救我?而且在死後往嘴裡放七粒米?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寫成了神機妙算,無所不能。我想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大家都被諸葛亮的謀略折服了吧。而且龐德公是三國時期最有名的伯樂,即使龐德公說了「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按理說,他死後應該厚葬,可事實上,劉禪壓根就沒有為他舉行過任何葬禮。本來諸葛亮早在臨終前就有計劃,給劉禪留了一封信。信上囑託劉禪不要為自己舉行葬禮,只需四個士卒抬著裝著自己屍體的棺材,一路南下就可以了。要等到繩子把棺材磨斷才能落地,那就是自己的安葬地點了。
  • 為何諸葛亮臨終前,會大喊「龐德公救我」?龐德公究竟是誰?
    作為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人物,在謀略與智慧上,幾乎沒有人能夠勝過諸葛亮,或許也只有司馬懿可以與之相較了。諸葛亮受劉備之請出山後,一路幫助劉備,從一無所有到建立強大的蜀漢帝國。從劉備再到他的兒子劉禪,諸葛亮始終竭盡全力,一直到自己離世。歷史上,諸葛亮臨終前,為何會大喊「龐德公救我」?
  • 為蜀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就是完美的人嗎?他身上又有哪些優缺點?
    此外,他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不但有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入世後還得到重用,三國的英雄無不欽佩讚賞他。 如此一位忠君愛國、勤勉清廉的臣子,有哪位君主不喜歡他?由於諸葛亮實在是太優秀了,很多人將他當成心中的神,認為他是天下第一智者,民間如果舉辦「造神運動」,諸葛亮一定能拔得頭籌。
  • 諸葛亮連年挑戰曹魏,對蜀國傷害有多大?諸葛亮一句話說出實情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多年,對當時的各路群雄和軍閥袁紹、曹操、劉表等人毫不動心,最終卻選擇了兵微將寡、實力弱小的劉備,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與劉備有一個共同的夢想
  • 三國志司馬懿跑去蜀國,北伐能否逆轉嗎?諸葛亮:蜀國無藥可救!
    要問到三國志11這款十幾年前的老遊戲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那自然是通過編輯器去直接修改年份和人物所在的勢力國家,看看能否改寫歷史了。例如就有老玩家嘗試過讓司馬懿也跑到蜀國協助諸葛亮,看看臥龍冢虎共同聯手,是否能夠打贏北伐戰爭!
  • 他是蜀國第一軍師,開局差點被人家肢解,結局連諸葛亮都為之惋惜
    其實大家都知道他,可是呢,他第一遇見劉備的時候,名字確是叫單福,在《三國演義》中是這麼介紹的:玄德回馬入城,忽見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玄德聞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伏龍、鳳雛乎?」遂下馬相見,邀入縣衙。問其姓名,答曰:「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
  • 蜀國亡於宦官之手,為何有東漢前車之鑑,蜀漢政權還會如此?
    223年夏,天氣依舊炎熱,但對於當時的蜀國來說,卻是充滿了無數的寒冷。一天夜裡,夜如此漫長,燭火通明。此時,病榻上一位君王正奄奄一息,交代著後事。他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一位重臣,並說如果自己的兒子才疏學淺的話,他可以取而代之。這位大臣聽聞,大驚失色,並說一定會鞠躬盡瘁輔佐年輕的君王。未久,病重的帝王帶著無限的眷戀離開了這個紛爭的世界。
  • 趙雲臨死前大喊4個字,諸葛亮聽後恍然失色,劉禪聽後無地自容
    相信不少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趙雲趙子龍雖不是三國之中最厲害的武將,但是提起他的膽氣卻沒有人比得上的。就連劉備都對他說道:「子龍一身都是膽也」。銀制盔甲和銀制頭盔,一柄龍膽槍如入無人之境,單槍匹馬進入曹軍救回了阿鬥,趙雲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軍功,但是讓人比較費解的一件事是,這麼優秀的一個英雄在臨終前喊了四個字,使諸葛亮聽到了以後臉色突變,也讓後主臉上無光。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其實只是掩人耳目,馬謖之後改名滅掉了蜀國?
    在三國後期,蜀國在五虎將相繼去世之後,已經沒有能拿的出手的大將,儘管如此還是發生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也算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一批將才,武力雖然沒有關羽張飛那麼高,但是才智過人,善用計謀,是為數不多能得到諸葛亮其中的人才。馬謖和費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將他重用。
  • 蜀國在三國中最早滅亡,和諸葛亮臨終前犯下的一個大錯有關
    劉備死之前,把所有的事情交給了一向心細的諸葛亮。諸葛亮為了幫劉備達成心願,傾盡心力,讓蜀國逐漸發展起來,現在的蜀國已不是以前弱弱的蜀國了,就連曹魏都害怕它了。就在諸葛亮去世後,蜀國就成為三個國家中第一個被滅的。這裡的原因就要從諸葛亮犯的一個大錯誤說起。在東漢末那個動蕩的時期,地方豪強迅速崛起,像劉備這些人要想在一個地方強大起來,就離不開這個地方豪強們的支持。
  • 李嚴意圖分裂蜀國,諸葛亮為除李嚴:先斬了馬謖吧
    當時蜀國面臨的難題並不是曹魏政權與東吳政權,而是自家政權中心的問題,官員如果不能同心協力搞分裂則國家必亡! 恰巧李嚴的身份最為特殊,他既是中層官員中的一員,又因家鄉就在荊州,所以他跟上面說的前兩種官員都能談的來!
  • 趙雲去世,諸葛亮只哭了一會,而張苞死了,為何諸葛亮當場吐血?
    諸葛亮——劇照我們知道,此時蜀漢原本擁有的戰略要地荊州已經被東吳奪去,蜀國想要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其後勤保障就只能從漢中之地運送,但蜀地山路崎嶇,交通不便,想要維繫幾十萬大軍的日常開支,其困難猶如登天一般。但諸葛亮就偏偏要去執行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他給眾將士的任務則非常之艱巨,也至於很多骨幹人員最後因負擔太重而崩潰了。
  • 諸葛亮痛斬馬謖,其實是掩人耳目,實際上馬謖改名換姓滅掉蜀國
    《三國演義》裡面有這樣一段,是寫馬謖因為自負而丟失了軍事要塞街亭,最後諸葛亮含著眼淚殺了他。
  • 蜀國最先滅亡,與諸葛亮脫不了干係!
    他這麼厲害,可蜀國怎麼會最先滅亡呢?古有云:「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關於這句諺語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為人熟知的是:諸葛亮設計過一尊報恩寺塔,打造要求極高。不僅頂上的銅葫蘆得達到五丈高,整體重量更是超過了兩千公斤。為了探一探東吳的班底,諸葛亮到東吳作客時刻意把圖紙送給孫權,想看看他們能不能造成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