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裡面有這樣一段,是寫馬謖因為自負而丟失了軍事要塞街亭,最後諸葛亮含著眼淚殺了他。諸葛亮含著淚斬了馬謖其實只不過是為了騙眾人,事實上馬謖改名換姓以後滅了蜀國。
馬謖是襄陽宜城人,剛開始在劉備取得益州的時候,馬謖是一位特別有才能的人,所以諸葛亮特別看重他,劉備在去世之前跟諸葛亮說馬謖是一個自負的人,不可以在大的事情上重用他,諸葛亮沒有當一回事。在蜀漢建興六年的時候,諸葛亮派兵去祁山,忽略了大家的反對,一如既往的任命馬謖為先鋒。
後來馬謖違反了諸葛亮制定的制度,結果在街亭被魏將張郃打敗。諸葛亮沒有辦法,只能是殺了馬謖,這是第一次北伐失敗,不過這只是電視劇裡面演的,那麼事實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諸葛亮去世以後,蜀國的丞相費禕,是三國時期蜀漢非常有名的大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諸葛亮很是看重他。費禕在蜀漢後期的時候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雖然他的意見和蜀國大將姜維的意見不一樣,但是他的才能是大家都認可的。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後卻被郭循給殺了,那麼郭循又是誰呢?郭循在姜維攻打西平的時候被俘擄,最後投降於蜀漢。電視劇裡面的情節只是演了表面現象,但其實馬謖提前就已經觀察好了地形,並且派王平帶兵守住了其中的一條水源,但是王平在面對張郃的試探的時候,就主動放棄了攻打,結果才會導致最後的失敗。
馬謖回到蜀地以後,負責調查這件事情的人是費禕。費禕和馬謖都是青年裡面特別有才能的人,但是兩個人地位卻不一樣,最後費禕從嫉妒變成了怨恨,王平為了擺脫自己的責任,同時費禕為了為自己爭一口氣,於是就準備陷害馬謖。
結果誰能想到馬謖突然得了天花,最後士兵們也只是特別敷衍的處理了他的屍體,而這讓馬謖逃過了這一次劫難。僥倖活下來的馬謖非常恨費禕,所以後來他就偽裝成了郭循殺了費禕,但事實到底是什麼樣的?沒有人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