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原來是杜撰 ‖鷗鳥

2021-02-13 老家許昌

《三國演義》描寫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有一個著名的故事,那就是馬謖大意失街亭,司馬懿疑中空城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後來這段故事就成了京劇名段《失空斬》,久唱不衰。因為這個故事非常著名,加上戲劇的藝術渲染,其知曉率簡直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所以很多人都對其深信不疑。近年來,隨著歷史知識的普及,相當多的人都逐漸知道了:失街亭是真有其事,空城計是子虛烏有,那麼斬馬謖呢?估計絕大部分人也都會信以為真。其實,這也是杜撰。(想看看鷗鳥上回講了啥故事?歡迎點擊以下連結欣賞:說話的智慧:會說話能把人說笑,不會說話能把人說跳 ‖鷗鳥)《三國演義》為了刻畫諸葛亮的執法如山和嚴於律己,把這段故事寫得很精彩,繼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後,九十六回就是《孔明揮淚斬馬謖》,請看原文:

謖自縛跪於帳前。孔明變色曰:「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謖泣曰:「丞相視某如子,某以丞相為父。某之死罪,實已難逃;願丞相思舜帝殛鯀用禹之義,某雖死亦無恨於九泉!」言訖大哭。孔明揮淚曰:「吾與汝義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囑。」左右推出馬謖於轅門之外,將斬。參軍蔣琬自成都至,見武士欲斬馬謖,大驚,高叫:「留人!」入見孔明曰:「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這就是《三國演義》描寫的斬馬謖的全過程,很感人,一個既執法如山又有情有義的諸葛亮躍然紙上。揮淚斬馬謖後,諸葛亮又上書後主劉禪,自請貶官三級,以右將軍行丞相事,作為自己違背先主劉備遺言,用人不當,造成北伐失敗的責任處分。處分是真,但揮淚斬馬謖卻沒有其事。關於這件事,《三國志·馬謖傳》的記載是: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戰於街亭,為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從「謖下獄物故」這個記載來看,馬謖不是被殺的,而是因為兵敗被關進了監獄,後來因病(或者其他原因)死了。諸葛亮揮淚,也並非殺馬謖時痛哭流涕,而是馬謖死後因感傷而致。

關於馬謖的結局,《三國志·向朗傳》也有這樣記載:「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根據這個記載,馬謖街亭兵敗後曾經逃亡過,因為知情不報或者提供便利,還連累他的好朋友向朗受到撤職處分。但到底是先逃亡後被抓進監獄,死在獄中,還是越獄後逃亡,死在逃亡過程中,不得而知。可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是羅貫中先生的藝術虛構。那麼羅貫中憑什麼虛構出這個故事呢?純粹是空穴來風嗎?也不是,羅貫中也有依據。依據就是《三國志·諸葛亮》中的五個字「戮謖以謝眾」,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殺了馬謖並向眾人承認錯誤」,至於當場殺了馬謖還是判馬謖死刑,語焉不詳。綜合以上史實分析,馬謖肯定不是兵敗回營後當場被諸葛亮揮淚斬殺的,而是判處了馬謖死刑。馬謖呢?也並沒有像演義中描寫的那樣甘願伏法認罪,而是選擇了逃亡,也許是先逃亡後被抓死在了獄中,也許是先被抓後逃亡死在途中,因為蜀國沒有史官,也成了無頭懸案。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以打了敗仗的藉口殺大將,歷史上很少見,至於說「軍令狀」,那都是小說家之言,打仗又不是唱戲,哪有出戰前讓將領立軍令狀的道理?況且從當時的軍事形勢分析,無論諸葛亮派誰帶兵,都不可能守住街亭,因為街亭並無險可守,所遇的又是曹魏名將張郃,馬謖依山紮寨、取得居高臨下的優勢也有其道理,但無論如何,北伐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後來的發展也證明,諸葛亮在世時北伐了五次,他的繼承人費禕、姜維等也北伐多次,但每次都是空勞師旅、靡費錢糧、無功而返,這是綜合國力造成的,跟某個將領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後世很多人分析,馬謖其實是個替罪羊,諸葛亮用馬謖的死掩蓋自己的決策失誤,馬謖一個人承擔了北伐失敗的全部責任。一句話,馬謖即便有錯,也罪不至死,馬謖是冤死的。所以,諸葛亮聽到馬謖死的消息才會痛哭流涕,這是負疚的淚水,是對馬謖之死的深深慚愧!

憶老家,夢情懷,尋味道,探故事,搜笑料——如果您喜歡關於咱老家的小視頻,歡迎識別下面二維碼欣賞,「老家故事」視頻號等著您喲!

作者簡介】鷗鳥,本名彭春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作協副主席,許昌市魏都區政協學習文史委主任。

【推薦閱讀:鷗鳥(彭春嶺)作品】

*「老家許昌」優秀作者君山專輯:震驚朝野的晚清冤案:王樹汶頂兇案 ‖君山

*「老家許昌」優秀作者梁耀國專輯:想痛痛快快逛遍許昌?當然找牛氣哄哄許昌老梁!

*「老家許昌」優秀作者魏東周專輯:痴迷許昌文化,74歲老人濃厚的故鄉情結 ‖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優秀作者蔣曉雲專輯:靈井顯龍異象:許昌大儒慕甲榮 ‖老家許昌

*情溢許昌,總有一個瞬間,讓你淚流滿面!‖許昌

*震驚朝野的晚清冤案:王樹汶頂兇案 ‖君山

*200多年前,許昌「活柩子」才壓三江,為何未中進士?‖高愛許

*玩轉許昌,旅遊寶典,必須收藏!‖許昌

*許昌人交友:您好,我慢熱,但很保溫!‖高愛許

*許昌憶:離鄉多年,白髮垂地,我也不敢忘回家路!‖高愛許

*即將消失的許昌村落,飄散著我無處安放的鄉愁!‖高愛許

*許昌人探古:古鎮繁城到底有多少寶貝?‖高愛許

*許昌的她,為何辣麼喜歡到六一路吃飯?‖高愛許

*許昌此村藏十謎,謎影重重飄傳奇!‖印記

*說話的智慧:會說話能把人說笑,不會說話能把人說跳 ‖鷗鳥

*歷史上這些大名鼎鼎的才子,結局讓人嘆息 ‖鷗鳥

*這仨老頭赫赫有名,個個堪稱「老戲骨」 ‖鷗鳥

*葬在鄢陵的神童,2200多年前名震天下 ‖鷗鳥

*在許昌俺待你哪點兒不好?老百姓眼裡的歷史 ‖鷗鳥

*娘家和婆家發生衝突,女人該向誰?‖鷗鳥

*曹操為啥恁愛哭?‖鷗鳥

*三國皇帝託孤:一成功一悲情一笑話,為啥?‖鷗鳥

*34年前的高考:我曾是個幸運的考生 ‖鷗鳥

*1800年前的白馬王子 ‖鷗鳥

*男人的心思你別猜 ‖鷗鳥

*吃飯是個「局」:看似一頓飯,其實一場戰 ‖鷗鳥

*兩位千古偉人的耀世之作 ‖鷗鳥

*妙語連珠:曹操是頂級的評人專家 ‖鷗鳥

*白門樓下的呂布為何必死無疑?‖鷗鳥

*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孟郊,死於饑寒交迫 ‖鷗鳥

*撲朔迷離:曹操到底長啥樣 ‖鷗鳥

*濫竽充數的真相 ‖鷗鳥

*1700多年前的一場考試作弊案,後果嚴重 ‖鷗鳥

*北宋大臣:挨處分也光榮。到底咋回事兒?‖鷗鳥

*究竟誰是派人西天取經第一人 ‖鷗鳥

*趣聞:漢武帝稱丈母娘的小情人為「主人翁」‖鷗鳥

*殿上虎:敢當面指斥皇帝錯誤的鐵漢‖鷗鳥

*洩密者:驚心動魄的較量 ‖鷗鳥

*狡黠殘暴的大西皇帝,原來是個無釐頭 ‖鷗鳥

*八百破十萬:三國時期,誰打得東吳聞風喪膽?‖鷗鳥

*美女有約:常在紅塵走,哪能沒豔遇?‖鷗鳥

*才子縱有千般好,最不適宜做夫君 ‖鷗鳥

*你油膩了嗎?‖鷗鳥

*陪老婆買衣服,千萬別有怨言 ‖鷗鳥

*讓你成為萬人迷:男人才情趣VS女人色香味!‖彭春嶺

*曹操是個英雄,但他更是個男人 ‖彭春嶺

*藏龍臥虎的許昌寶地,流傳的故事有趣奇異!‖彭春嶺

*許昌人人皆知的七裡店,它的名字咋來滴?‖彭春嶺

*許昌有棵奇樹槐抱椿,悽美故事震人心!‖彭春嶺

*灞陵橋關帝廟的離奇故事,許昌的你聽過嗎?‖彭春嶺

*關羽塑像真有「頭在七裡店,身在灞陵橋」的說法嗎?‖彭春嶺

*怪味歇後語背後,藏著許昌五位奇人的什麼異事?‖彭春嶺

*許昌奇聞:城隍爺和路王爺為啥怕他?‖彭春嶺

*想測名算命?請你三思後行!‖鷗鳥

*出口成章企業家,許昌的他頂呱呱!‖鷗鳥

*大跌眼鏡:歷史上被活活餓死的皇帝!‖鷗鳥

*小小賣油翁,教訓狀元公,難道他吃了豹子膽?‖鷗鳥

*許昌故事這麼多,許昌的你知道幾個?‖鷗鳥

*小生意,大智慧,您服不服?‖鷗鳥

*探尋:許昌市魏都區的前生今世!‖鷗鳥

*「洗馬」故事:人可以無知,但不可沒臉!‖鷗鳥

*許昌的他,被鄧小平、李先念譽為「紅色理財專家」!‖鷗鳥

*40多年前,我當上了許昌人人羨慕的拖拉機駕駛員!‖鷗鳥

*許昌潘窯「三」坑,炫彩了多少潘窯人的記憶?‖鷗鳥

*許昌名村「潘窯」,為什麼既沒有潘姓也沒有窯?‖鷗鳥

*許昌這位才子老兄的吃法,粗放得很!‖鷗鳥

*許昌的文化特質到底是什麼?‖鷗鳥

*曹魏政權為什麼會被司馬氏輕易取代?‖鷗鳥

*拍馬屁有風險,嘗試需謹慎!‖鷗鳥

*唉,男人四十依舊惑!‖鷗鳥

*李清照竟是一位好賭、好酒、好色的女子?‖鷗鳥

*我還是我,不是我變了,是你看我的眼光變了!‖鷗鳥

*真相:關公辭曹,並非主動離開,而是因情生恨!‖鷗鳥

*打麻將的最高境界——三不怕!‖鷗鳥

*不著「潘驢鄧小閒」,男人真配不上「好色」這倆字!‖鷗鳥

*探秘:解放許昌的六次拉鋸戰!‖鷗鳥

*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曹操!‖鷗鳥

*三國時,如今的魏都區和建安區,是同一個地方嗎?‖鷗鳥

*包公的三口銅鍘從何而來?‖鷗鳥

*真相:曹操為什麼要屠徐州?‖鷗鳥

【「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離家或遠或近,累了倦了時,我們是不是特別想念家鄉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遊戲趣事……或是當年「狗蛋兒」、「小屁猴兒」這略顯低俗的外號?——叫一聲我的家鄉呀,心裡已經淚水流淌!

為此,鍾愛許昌文化的我們,於2016年1月申請成立了志在宣傳許昌文化的微信公眾平臺——「老家許昌」:「老家」隨身攜帶,情感永不落下。截止到2020年9月16日,「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已刊發原創文章4000餘篇。

此時此刻,能表達我們心情的,唯有感謝!

情懷·溫度·味道,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微信號:zgljxc

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作協主席邵麗老師為「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題字

【著名作家、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佩甫先生為「老家許昌」微信公眾平臺題字】

註:1、本文原題:《諸葛亮未曾揮淚斬馬謖》。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臺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臺立即刪除。

3、歡迎轉發微信公眾號「老家許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單位或個人需使用「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相關作品,使用之前請務必聯繫後臺,後臺郵箱:hnxc126@126.com。


情懷·溫度·味道

老家許昌:鄉憶故土,靈魂老家

砸稿信箱:hnxc126@126.com

(砸稿時,請註明「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馬謖為什麼必須死?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點擊上方「魚羊密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圖)連環畫《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之後,就上演了那出千古名劇——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雖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管子有言:「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當我們撥開歷史的雲霧,穿越一千多年的時光,就會知道,諸葛亮到底該不該殺馬謖,他最終狠心下刀的原因和用意到底是什麼了。 當時蔣琬就對諸葛亮說過,「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哉?」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其實只是掩人耳目,馬謖之後改名滅掉了蜀國?
    在三國後期,蜀國在五虎將相繼去世之後,已經沒有能拿的出手的大將,儘管如此還是發生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也算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一批將才,武力雖然沒有關羽張飛那麼高,但是才智過人,善用計謀,是為數不多能得到諸葛亮其中的人才。馬謖和費禕在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將他重用。
  • 諸葛亮執意「揮淚斬馬謖」,你知背後的原因嗎?
    自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就成了蜀漢名副其實的一把手,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蜀漢漸漸恢復國力,此時諸葛亮也已經平定了南中的叛亂,趁著魏國內亂之際他請示後主劉禪北伐,劉禪自然同意這個計劃。犒賞三軍之後劉禪親自送諸葛亮出城,由此展開了他一系列北伐戰爭。
  • 小故事大道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想當年街亭失守,諸葛亮因為派了馬謖去鎮守街亭,而馬謖覺得自己是個常勝將軍,跟諸葛亮說:「沒有關係,我一定會堵住司馬懿的兵馬的。」
  • 諸葛亮揮淚馬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文|郭清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事故,世人皆知。馬謖為何被斬?諸葛亮又為什麼「揮淚」?自古以來,人們多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認為馬謖不按諸葛亮予定的計謀行事,失了街亭,殘敗而歸,使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就失利,所以諸葛亮不得不將馬謖處斬,以震軍威。由於諸葛亮與馬謖交情深厚,「待之如子」,不忍心殺,又不得不殺,因此,諸葛亮才「揮淚」。《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斬馬謖的理由是「違亮節度,舉動失宜」,所以要「戳謖以謝眾」。
  • 揮淚斬馬謖...
    近日,觸景生情,睹物思人,讓我想起了《三國演義》中揮淚斬馬謖一事。說馬謖要先說諸葛亮。諸葛亮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能人、偉人,他的光輝形象很難被撼動,誰抹黑他,那是自取其辱。但今天,我要鬥膽評論一下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諸葛一尊。諸葛亮是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可謂光環籠罩,宇宙第一。
  • 諸葛亮斬馬謖為何要揮淚?因為馬謖是替他死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做了一系列讓人唏噓不已的事:上書自貶、趙雲降職、王平受賞和最著名斬馬謖。馬謖是街亭失利的直接責任人,他被殺的原因已經有很多學者做過分析,綜合起來,大家基本認同是諸葛亮秉承依法治國的理念同時為了平衡蜀漢政權內部的各方勢力而處死了馬謖(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講壇》上關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基本觀點個人深表贊同)。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除了街亭兵敗追責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諸葛亮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就此黯然收場。在戰後,諸葛亮為了平息眾怒,揮淚斬了馬謖。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斬馬謖,馬謖又犯下了什麼樣的罪名呢? 一、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街亭之戰是諸葛亮一生最大的隱痛。在諸葛亮帶兵打仗的戎馬生涯中,這一仗是他最大的敗仗。
  • 街亭失守,諸葛亮為什麼揮淚也要殺馬謖?
    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段故事經常會被後人所提及。馬謖,也成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誇誇其談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之所以是中華文化的經典,就是裡面深藏著太多的道理。勝敗乃兵家常事,只因街亭失守,就要被問斬嗎?答案肯定不是這樣的,哈叔給大家講一講,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斬馬謖。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只不過是掩人耳目,馬謖後來更名換姓滅了蜀國
    《三國演義》中蜀國參軍馬謖因剛愎自用而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最終導致蜀國大敗,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只不過是掩人耳目,馬謖後來更名換姓滅了蜀國?
    《三國演義》中蜀國參軍馬謖因剛愎自用而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最終導致蜀國大敗,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
  • 諸葛亮為何要揮淚斬馬謖?該如何評價他的是非功過?
    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兵出祁山的失敗,諸葛亮還差點被魏軍俘虜,馬謖幾乎成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代名詞。  據史書記載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行軍打仗時,他經常與諸葛亮促膝常談,徹夜謀劃,讓諸葛亮十分敬重他。後來馬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策略,這也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原因所在,支持了諸葛亮的北伐,保證了南方邊境的長治久安。
  • 曹仙源:「揮淚斬馬謖」之異議(雜談)
    「揮淚斬馬謖」之異議(雜談)作者:曹仙源(湖南) 在享有中國章回小說鼻祖之譽的羅貫中筆下,諸葛亮成了「智慧化身」「不破金身」,誇其一生神機妙算,運思於方寸之間影響之下,對諸葛亮的評判幾近「一邊倒」「一點論」「一刀切」,日漸固化,歷來說好不說孬,有褒無貶,使其成了「高、大、上、全」四突出的才人、超人、高人、完人、神人、聖人,輿論一律,敬上神龕,老幼頂禮膜拜,一路順風順水。對其「揮淚斬馬謖」一事公認出以公心,執法嚴明,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兼以其主動上表自貶三級,儼然早已具備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簡直成了「黨外布爾什維克」,甚至比共產黨人更共產黨人!
  • 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嚇跑司馬懿
    第二十六回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 揮淚斬馬謖,諸葛亮的真實意圖你想不到!
    至於諸葛亮為什麼非要誅殺馬謖,這些年大家也是爭論不休,不過總的來說,也大致可以分為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就是馬謖純屬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到了街亭後剛愎自用,不聽從王平的合理建議,擅自帶領大軍跑到山上駐紮。結果被張郃給全殲,導致諸葛亮北伐中原的計劃落空,還折損蜀漢將士無數,所以諸葛亮按照軍法必須殺他。
  • 孔明揮淚斬王平
    最近曾在中國京劇院實驗劇場看《失空斬》,於斬馬謖一折,頗有聯想。與此錄之,就教方家。 戲文的說法是這樣的:三國年間,魏蜀交戰,司馬懿引兵來襲。諸葛亮命馬謖鎮守街亭,令其靠山近水安營紮寨,並令王平為副將佐之。馬謖不聽丞相之言,執意要在山頂駐紮,王平苦諫未果,遂自領部分人馬別處安營。
  •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時,為何全軍跟著痛哭?因為大家感覺對不起丞相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52)街亭沒守住,諸葛亮其實有心理準備,但他最生氣的是馬謖這慫蛋打了敗仗後竟然棄軍而逃,跑沒了蹤影,甚至戰後也沒來自首,直到被抓捕歸案,才發現原來是丞相府長史向朗知情不舉,這可讓諸葛亮氣壞了。此次戰敗相當於是一觸即潰,本就暴露了蜀漢軍紀稀鬆的弱點,向朗還敢頂風作案,包庇罪犯,此人也必須嚴懲。
  • 馬謖失街亭後,真的被諸葛亮處死了嗎?別再被《三國演義》騙了
    另外,智謀過人的諸葛亮,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千百年來鮮有人出其右,堪稱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不在江湖上千年,江湖依舊有他的傳說,其魅力可見一斑。 或許羅貫中也是諸葛亮的鐵桿粉絲,文筆之下,處處體現對諸葛亮的崇拜,為此不惜無中生有,把原本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或者別人的成就,歸為諸葛亮的手筆。比如赤壁之戰,主角應該是大都督周瑜,空城計和八陣圖,是羅老先生杜撰的。
  • 李嚴意圖分裂蜀國,諸葛亮為除李嚴:先斬了馬謖吧
    揮淚斬馬謖 可似乎天意弄人,李嚴還沒露出馬腳,自己身邊的人先栽了個跟頭,於是便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自從赤壁之戰後少有出現在戰場上,一直都在鎮守後方,因此曹魏方面只知道劉備帶軍厲害,不知道諸葛亮如何! 而這一次也是諸葛亮最有勝算的一次北伐,可諸葛亮卻犯了個嚴重的錯誤,在派人前往街亭鎮守時,眾人一致推薦魏延,而諸葛亮卻看好馬謖!
  • 諸葛亮本不想殺馬謖, 一個小兵對給他看了一樣東西, 諸葛亮大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一件很有名的歷史事件。提到諸葛亮斬馬謖,就不得不說一下關於。當年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都沒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