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胡宗憲口口聲聲講不背叛恩師,為何最終卻燒掉了信件?

2021-02-23 楊角風發作

昨天插入一條平臺廣告,被罵慘了,咳,內容創作不易,混口飯吃不易,後面儘量不上廣告,大家見諒!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3篇文章)

浙江的案子就這麼結案,別說海瑞不服氣,趙貞吉其實也不服氣,可惜為了前途,他還得拼命幹。

只不過他的處境相當艱難,浙江案件最終變成這樣的結局,清流派不滿趙貞吉,海瑞也不滿趙貞吉,徽商們也不滿趙貞吉,浙江的百姓更不滿趙貞吉,他真的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甚至嘉靖帝也不太滿意他,雖然沒有明說,但兩個錦衣衛一直守著呢,顯然是嫌棄他搞不來錢。

不過相對於趙貞吉來講,胡宗憲這裡更是難……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3期:大明王朝:恩師跟天命的對決,胡宗憲為什麼最後燒掉了嚴嵩的信?

一、

復官的海瑞,讓田有祿壓著胡公子送到胡宗憲的大營,田有祿答應是不得不去,轉過彎來他就直奔浙江巡撫衙門。

本以為趙貞吉能主持公道,能把自己從淳安縣調出來,豈不知這是給趙貞吉出難題:

海瑞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不是不知道,且此事他佔理,畢竟有些事不能放在明面上講。難道趙貞吉講,這個人就是胡宗憲的兒子,是自己安排招待胡公子的?

這是官家大忌,根本不用多解釋,且又在這種時刻,趙貞吉豈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索性聽從海瑞安排把胡公子送到胡宗憲大營。

此時的胡宗憲大營內,胡宗憲正跟戚繼光在下棋,此時的戚繼光不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棋:

「再想想這步棋該下道哪裡?」

這句話其實是一語三關:

表面上倆人是下棋,實際上是在探討兵法,制定下一步的制敵政策,怎麼一戰剿滅倭寇。當然,第三層意思就不是講給戚繼光聽了,而是講給自己聽,真正讓胡宗憲犯難的不是軍事,而是朝事。

為了啟發戚繼光,胡宗憲舉了《河圖洛書》的例子:

「世間萬事萬物都只有一個理,各人站的位置不同,看法不同而已。」

角風覺得,這也是胡宗憲的心聲,對於戚繼光等將領來看,只要幹到河對岸就是了。可是對於胡宗憲來講,自己就站在河對岸,真正被幹倒的卻是自己。

二、

為什麼這麼說?

就是因為,胡宗憲太難了,雖然他曾經口口聲聲講:

「誰都可以去倒閣老,唯獨我胡宗憲不能去倒閣老!」

但這次,恐怕他要「食言」了,當然,他的「食言」,並不是真要去倒嚴嵩,而是明明知道此舉會導致恩師不利,但又不得不為之。

這就是他舉《河圖洛書》這個例子的原因所在!

《河圖洛書》其實就是古代中國遺留下來的兩幅圖案,一幅是星河圖,一幅是脈絡圖。裡面包含著宇宙的秘密,以及陰陽八卦、周易、太極的奧妙。

先人通過這兩幅圖,看天象,推斷何時下雨,何時大旱,與此同時來遷移遊牧,順應天時,得以生存。其實胡宗憲舉這個例子,就是安慰自己罷了,意思就是說,要順應天意,任何逆天而行的行為,終將被上天收拾。

戚繼光果然聰明,說出了自己的下一步棋:

「據屬下十幾年與倭寇在沿海作戰的閱歷,每年這個時令,這場大雨後都應該有一兩天的大霧,有利於奇兵突襲。」

胡宗憲讚賞戚繼光,同時也感嘆自己:

「是呀,難得的戰機呀,逐水草而居,應天時而動,這才是最大的理呀!」

說完這句話,胡宗憲就閉上了眼睛,身體也躺了下去,他當然知道此舉的結局是什麼,可惜他又無能為力。

三、

自古讀書人都是懷著理想而讀的,其實不僅僅讀書人,任何一個出門打工的普通人,也是懷著大大的夢想的。角風曾經給一個辭職的員工送行,他對我說,當初他來公司,是懷著夢想的,並不是來混日子的,這句話感想頗深。

對於胡宗憲來講,同樣如此,他為官,也是懷著理想的,但是理想的實現,或者講自我價值的實現,都是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來體現。對於胡宗憲來講,嚴嵩,也就是他的恩師,是他無法逾越的一道溝。

胡宗憲兩次進京,一次沒有見到嚴嵩,一次是帶著帳本去試探嚴嵩。在胡宗憲的心中,不管別人怎麼講,他都認為嚴嵩是高尚的,最起碼對他是諄諄教誨,教他走大路,走正道。也正是如此,他面對嘉靖帝的拉攏,他都無動於衷,因為他堅信,大家都看錯了恩師,恩師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

可惜,接連的兩封信毀了胡宗憲的美好印象……

他開始對自己所追求的真理,產生了懷疑,一個人可以貧窮,可以潦倒,但不能失去信念。如果自己一直追奉的真理,突然被撥開赤裸裸地展現在自己面前,原來是假的。這種感覺,就像我為了給你治病,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可是等我把藥遞到你手中時,你說,你沒病?

胡宗憲曾經想到了死,可是嚴嵩不讓他死,清流也不讓他死,嘉靖帝同樣不讓他死,老百姓更不希望他死。所以,他沒死,時局需要他,國家需要他,真理需要他!

「望吾弟體朝廷大局,暫休兵歇戰,以解國庫不繼之難,待鄢懋卿南下巡鹽,收有鹽稅後,朝廷再撥軍款……」

一方面天意讓他剿滅倭寇,一方面人力又在幹涉他行動,一面是真理,一面是恩師。到底真理是恩師,還是恩師是真理,胡宗憲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難題!

四、

但最終,胡宗憲回想了嘉靖帝講的那句話:

「朕也難!我們就都勉為其難吧!」

就這樣真理戰勝了恩師,胡宗憲痛下決心,一把火燒掉了嚴嵩的書信。眼瞅著信封上的「嚴嵩」二字被燒毀,也代表著恩師在他心中已死,還在活著的人是嚴嵩,但已經不是胡宗憲心中的嚴嵩了。

「立刻通令各路援軍,雨停霧起,全線出擊,一舉聚殲倭寇!」

就像角風前面講的那樣,一個人突然就失去了信念,那麼也預示著這個人也走到了盡頭。為了追求真理,胡宗憲捨棄了自己的恩師,也捨棄了自己的仕途,他病倒了。

台州大捷的消息傳到了杭州,最高興的當屬趙貞吉,浙江戰事結束,他所面對的難題至少減少一半。下一步就是執行嘉靖帝的聖旨了,所以,面對得勝歸來的戚繼光部隊,趙貞吉問:

「戚將軍,你軍中那個齊大柱在哪裡?」

實際上,胡宗憲跟齊大柱,去了淳安縣,而且是暗中走的小路,避開了所有人,他們要去見海瑞。

他去見海瑞,原因有三:

一是感謝海瑞把胡公子給捆來,畢竟他要隱退,不能最後關頭了,弄個汙點;其次就是感謝海瑞送來的義民,之所以這麼說,我覺得胡宗憲必然是聽到了一些消息,是希望海瑞保一下齊大柱;最後才是重點,他要打消海瑞辭官的念頭:

「古語云「聖人出,黃河清」,孔子也出了,孟子也出了,黃河清了嗎?」

其實他就是在勸海瑞,有些事不能遇到點阻礙就撂挑子不幹,還口口聲聲講為了天下百姓,為了江山社稷,這不是違心嗎?

說到底,他知道自己要退了,但是不希望海瑞退,希望海瑞能繼續當大明朝的利劍!

當然,胡宗憲跟海瑞的對話,將會影響到後面劇情的走向,篇幅關係,我們明天再細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相關焦點

  • 胡宗憲:《大明王朝1566》中的「小媳婦」
    劉和平創作的《大明王朝1566》是2007年01月0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同名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2007年1月8日在湖南衛視首播,獲得豆瓣9.5的好評。
  • 和《大明王朝1566》裡的胡宗憲 學學職場生存之道
    說來慚愧,《大明王朝1566》這個劇我是去年才看的。也不是因為權謀劇的設定對我這個女性觀者不友善,起初是因著看了一些海瑞的片段,實在是對於這樣的正義化身無感,所以觀劇一直沒有進度。幸運的是一直有人向我力薦此片,才使心存偏見的我沒有錯失此片。
  • 大明王朝:新安江決堤,胡宗憲騙了很多人,真正主導者其實就是他
    所以,他們死的並不冤枉,也不委屈,因為比他們委屈的人海了去了,其中就包括明知是死,卻還是被迫跳河自殺的那群最可愛的人……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4期:新安江決堤,胡宗憲騙了很多人,真正主導者其實就是他!
  • 為何《大明王朝1566》是中國最好的國產歷史劇?| 循跡曉講
    《大明王朝1566》與前作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這部劇並沒有絕對的主角,也沒有從任何一個角色個人的角度展開敘事,而是跳出角色的立場,對人物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全面地、歷史地展現故事情節和人物衝突。
  • 《大明王朝1566》到底講的是什麼?
    先介紹下劇情,這部分內容直接摘自百度百科了,需要註明的是,雖然看起來很寫實,但其實是架構的,史上並沒有「改稻為桑」這個案子,也沒有沈一石這個人,因此它某種意義上來說,講的不是歷史,而是政治和人心。我對這個話題才最感興趣。劇情是這樣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忠祥、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
  • 大明王朝:張三丰血經一出,為什麼就代表著清流勝出,嚴黨倒臺?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6篇文章)很多人認為齊大柱這個人設是多餘的,是暴露狂,這條支線對主題沒啥作用,其實不然。嚴黨為什麼非要置齊大柱於死地,主要原因並不是真的恨齊大柱,而是要維持震懾力。那麼嘉靖帝為什麼選擇相信血經為真,並最終以此為由,幹掉了嚴黨呢?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36期:大明王朝:清流派的絕地反擊,為什麼張三丰血經一出,嚴黨必倒?一、劇情走到現在這個程度,其實一直都在講一件事,那就是——倒嚴!
  • 胡宗憲 做不了名臣的忠臣
    東南一柱胡宗憲  夾在名臣和姦臣之間的大人物前段時間,號稱「神劇」的《大明王朝1566》在2007年播出不溫不火之後終於「是金子早晚會發光」,觀眾們好評如潮,豆瓣評分一度達到9.7分這樣史無前例的高分。
  • 大明王朝:躲著嘉靖帝擦眼睛的呂芳,透露官場傳話大智慧!
    一方面呂芳用茅臺酒泡腳緩解嘉靖帝的病症,另一方面不忘繼續拍馬屁迷惑皇上。都說他忠心不二,但他的這種行為也最終讓嘉靖帝找不到方向,斷送了性命!而呂芳當天的種種行為,除了馬屁拍得很以外,還有另外的目的……《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8期:大明王朝中呂芳躲著嘉靖帝擦眼淚,透露官場傳話的深深套路!
  • 大明王朝人物篇:楊金水,一個最有前途的太監
    大明王朝的權謀玩家,大致可以分為三檔:玩弄天下於股掌之間的嘉靖;三足鼎立的嚴(嵩)、徐(階)、呂(芳);以及眾多實力非凡,卻還有待磨練的中流砥柱
  • 大明王朝1566中"鳳凰男"馬寧遠替罪而死,他究竟適不適合做官?
    首先來說,《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評分特別高,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好。最為奇特的便是這部劇的命運,剛開始的時候被寄予厚望,無奈播出之後收視率慘澹,因而它的續集沒辦法拍出來。不料十幾年後,《大明王朝1566》在網絡上口碑慢慢上來,成為國產劇中的經典。回到這個問題本身上來,馬寧遠到底適不適合做官,得看標準是什麼。很多人說馬寧遠不適合做官,實際上這種觀點非常有道理。
  • 《大明王朝1566》值得看十遍的中國電視劇
    一般我們評價某個電影電視劇是否是好的,都會去看看豆瓣的評分,這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是9.7分,位列國產電視劇的首位!就問問你去不去看吧。我個人已經看了5遍了,也僅僅是理解一小部分,還得繼續反覆再看5遍才行啊。這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以國庫入不敷出為開端,眾臣和嘉靖帝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嘉靖帝,清流派,嚴黨三個派別鬥智鬥勇。
  • 在今天,為什麼人們仍懷念《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年,如編劇劉和平所說:「家國不分、朝廷不分。具體來說,紫禁城乾清宮是分界處,乾清門以外是國,門以內是家;門以外是朝,門以內是廷。明朝皇帝可以不經過法律程序直接在『廷』內、也就是在皇帝家裡,將大臣杖斃。」
  • 大明王朝19:嘉靖帝說的「我們就都勉為其難吧」,到底難在哪?
    上一期我們講了胡宗憲第一次進京面聖,這次御前會議充滿著殺機,各方勢力進一步爭鬥,最終以胡宗憲的請辭結束。
  •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畫風
    寧肯使故事性弱一點,也不虛構情節,敷演成文。這是編寫這部書遵循的一條原則。當然,在忠於史實和照顧歷史系統性的前提下,採用什麼史料,從什麼角度去反映歷史人物的活動;取什麼,舍什麼,哪些詳,哪些略,作者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但正如我在《前言》中說過,我們不能憑一則故事對歷史人物作全面的反映。」還有一則傳說,結合地方旅遊,表述更活潑。
  • 大明王朝:人稱「鬼才」的嚴世蕃,為什麼在劇中的表現如同白痴?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第178期:《大明王朝1566》全集解讀177期共45萬字,已經完畢,後面楊角風將帶大家解讀一下劇中的人物,暫且定位為大明王朝人物篇吧
  • 大明王朝:沈一石留下的帳冊,揭開明朝嘉靖帝統治下的陰暗!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1期:上一期提到了沈一石的死,他的死可以說是劇中的一個小高潮,讓人倍感惋惜。
  • 10年後看《大明王朝1566》:他們的選擇暗示了哪些「職場哲學」?
    星期五言:《大明王朝1566》在2007年首播,如今已經走過了13年。從筆者看來這13年裡,國產歷史劇沒有哪一部劇能夠超過它。在豆瓣上超過10萬的觀眾給出了9.7高分,還曾獲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最佳美術獎等獎項。另外,這部劇可謂是大牌雲集,主演都是老戲骨如陳寶國、倪大紅、王勁松、黃志忠等等。
  • 10年後看《大明王朝1566》:他們的選擇暗示了哪些「職場哲學」?
    星期五言:《大明王朝1566》在2007年首播,如今已經走過了13年。從筆者看來這13年裡,國產歷史劇沒有哪一部劇能夠超過它。在豆瓣上超過10萬的觀眾給出了9.7高分,還曾獲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最佳美術獎等獎項。另外,這部劇可謂是大牌雲集,主演都是老戲骨如陳寶國、倪大紅、王勁松、黃志忠等等。
  • 大明王朝中是誰給了嚴世藩膽子水淹九縣?
    今天還是回來繼續講劇情吧!胡宗憲把改稻為桑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快速遞到了朝廷,那麼嘉靖帝為什麼連看都不肯看一眼呢?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1:大明王朝中什麼時候事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就在嘉靖探望孫子時!一、哭鬧的皇孫時間已經到了第三集,一開始裕王府就鬧翻了天,原來嘉靖帝今天要來看皇孫。
  • 《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4集)—馬寧遠和田樸珺,相煎何太急
    《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1集)—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2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3集)—馬寧遠,有一種忠誠讓人反胃東方文化講的是天人合一,皇帝就是人間的龍頭。楊金水們的價值是什麼?就是給嘉靖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最真實的信息,沒有添油加醋的信息。因為楊金水的如實稟報,嘉靖才知道胡宗憲是真正的國士。胡宗憲。同樣是老謀深算,嚴嵩就毀在了嚴世蕃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