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也許只是個偽命題!冷門佳片推薦之《傑出公民》

2021-01-09 油叔的視界

如果得了諾貝爾獎,你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變化?紛至沓來的採訪和籤售會?各式各樣的會議邀請?還是只是單純想衣錦還鄉回家看看?

回家後必然會受到熱情款待?亦或是多年前的老情人會重修舊好?《傑出公民》會告訴你不一樣的故事。(油叔評分:8.5分)

該片拿到了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獎項

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故事,奧斯卡·馬丁內茲飾演的男主角丹尼爾是一名長期旅歐的阿根廷作家,終於他以故鄉小鎮薩拉斯為原型的小說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使得他聲名鵲起。五年後,他依然邀約不斷,但疲於應酬的他拒絕了許多大型機構和政府的邀請,卻選擇了接受家鄉鎮長的邀請,開啟了一次衣錦還鄉之旅。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來布宜諾斯艾利斯迎接他的不是熱情的豪車而是一輛開到一半便熄火的小破車,這位著名作家經過一晚的風餐露宿,甚至要通過焚燒他準備送給家鄉的親筆籤名獲獎書籍才能取暖,才來到了久違的故鄉。

焚書取暖

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鎮長大人為他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行程:

與當地的選美皇后一起在消防車上巡遊,畫風十分詭異;

三次社區學校的講座,從第一堂的高朋滿座到最後只剩四五個人;

在鄉鎮電視臺錄製訪談節目,結果主持人只對他提了一個問題,而主要目的居然是藉助他推銷果汁;

做當地繪畫比賽的評委,結果他評出的優勝作品全被換了;

他的雕像落成儀式,結果第二天便被潑紅油漆;

然而這些都只是前菜,主菜有三道:

1、年輕女子投懷送抱

在鎮長安排的課堂上,在眾多群眾演員中間,有一位年輕女子十分認真地聽講,而且引用丹尼爾以前的著作提問。在沒有得到丹尼爾滿意答覆後,晚上偷偷敲開了丹尼爾的門,並且兩人發生了關係。

女子投懷送抱

2、重遇好友和前女友

安東尼奧是丹尼爾年少時的好友,然而在一通寒暄之後,安東尼奧很自豪地向丹尼爾宣布:自己已經娶了被丹尼爾拋棄的女友艾琳為妻,並熱情邀請他晚上去他們家做客。然而安東尼奧邀請他的目的卻是在丹尼爾的面前強迫妻子秀恩愛。

老友逼迫前女友秀恩愛

順便發現了,和自己有一夜情的年輕女孩居然是他們的女兒!

3、各種人情冷暖

當年但凡和他有那麼一點點的七大姑八大姨或者隔著十幾條街的見過一面的街坊都來借錢託關係。

借錢

而同時當地藝術家協會的會員認為受到了丹尼爾的威脅,以各種理由對他進行人身攻擊,還被自己的好友像古代犯人遊街似的開車經過全鎮,最後還行刑般地由好友親手射傷。

遭受排擠

為什麼我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其實就是五個字「真實的諷刺」!

說真實,這部電影表現出了這個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的劣根性。阿根廷西班牙是這樣,我們國家其實也一樣。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同樣是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取得了零的突破,著實令人欣喜,但是屠呦呦的意義卻更勝一籌:第一個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的得主。然而正當大多數人為此歡欣鼓舞的時候,電影中相似的橋段竟然出現了,先是屠呦呦「意外」落選她獲得諾獎後的第一屆兩院院士,緊接著就是她的負面消息不斷湧出,企圖證明諾貝爾發錯了獎,應該幾十個人的團隊人人有份!

當然沒有等到院士「身份證」的又何止屠呦呦,「天眼之父」南仁東至死都沒有得到這張證明,袁隆平也多次申請也只拿到工程院院士頭銜,卻始終拿不到科學院院士名分。

以上種種和電影中的地方藝術家協會的會員對待丹尼爾的情景又是何等的相似?

當然我們也很欣喜地看到,如今屠呦呦、袁隆平、南仁東雖然仍未取得院士名分,但黨中央、國務院在去年授予了他們改革先鋒稱號,永留史冊。

另外一個更為荒誕的例子就是某位農民歌手,他在央視某選秀節目一炮而紅,然而成名後回到家鄉,幾乎遭遇到了丹尼爾一模一樣的尷尬境地。鄉裡鄉親各種套近乎,目的只有一個:借錢!東家借完西家借,今天借了明天接著借!當然,這種「借」必須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你膽敢不借?哼哼,那就是白眼狼,那就是沒良心,那就是犯了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

然而影片的諷刺還沒有結束,就連主角丹尼爾也無法倖免。影片的結尾給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反轉。丹尼爾的新書名字就叫「傑出公民」,而書中的情節就是前面100分鐘的故事!當大家問及書中的故事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虛構的?丹尼爾很詭異地撩開了衣服,露出了一個讓人看不清的傷疤。

配上這個最後意味深長而又詭異的笑容

詭異微笑

如同這個傷疤和這個笑容,世界上的真相又豈是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得清的呢?

丹尼爾自己也只是一個凡人,或許他真的回過家鄉薩拉斯,然而他回家鄉的目的究竟是思念故鄉,還是只是回去故意挑起大家的嫉妒,從而為自己的新書創造素材?

又或者說,之前的100分鐘只是丹尼爾自己的幻想,沿襲了他在之前諾貝爾得獎作品中描述的家鄉一樣,那裡只是一個充滿各種人性醜態的地方。而家鄉的真實情況是否是這樣,我們卻一無所知。也許家鄉人民只是淳樸的老百姓,平白無故被這位大作家黑化了?

丹尼爾的這本《傑出公民》的真相如何其實並不重要,電影反映出的黑色幽默般的諷刺才是發人深省的:嫉妒是人的天性,然而如何克服嫉妒,才是人轉化為人才的試金石。

最後給我們每個人自己出一道思考題:

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對手:別人家的孩子。

那個孩子總是無所不能:成績比你好,跑步比你快,身高比你高,長得比你帥,工作比你好,薪水比你多,老婆長得美,娃娃更聰慧。

如果有一天別人家的孩子如同丹尼爾一樣突然出現在你的生活中,你會如何?是會像薩拉斯居民一樣瘋狂?還是像沒事人一樣冷漠?又或者?

相關焦點

  • 傑出公民:鄉村小夥逆襲後衣錦還鄉,卻被村民集體道德綁架
    《傑出公民》就是這樣一部順應社會發展的作品。人怕出名,豬怕壯男主丹尼爾是一名阿根廷作家,並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直言拿諾貝爾會對自己的創作生涯造成障礙。然而,他擺出一幅自傲著等待掌聲的姿態,並如願以償地獲得全場的掌聲。一次偶然,他收到故鄉的邀請,接受「傑出公民」的勳章,以感謝他給家鄉帶來的榮耀,並展開為期四天的活動。富貴不回鄉,猶如錦衣夜行。
  • 推薦電影《傑出公民》
    《傑出公民》,阿根廷與西班牙人合拍。概念似乎是同一概念,但內涵與外延差別很大——「人民」屬於行政化概念;「公民」則屬於法治化概念。 用在網上,不知道「公民」是否規於當今的敏感詞,如果是,隨時可能被屏蔽掉。也許改成「gong民」比較保險,卻不倫不類了。 看運氣吧。 該片講述的是一位諾獎得主丹尼爾重回故鄉的故事。 故鄉應該是固鄉吧?
  • 《傑出公民》千萬不要衣錦還鄉
    現在,趕緊扔下手機,找《傑出公民》去看。你看這個海報上的獲獎情況,一串串看完了?我們聊聊。如果這個世界上能做這樣的片子多一些,比如一個月能找到一部,我這個號應該就是幹這個的,為你們找到類似這樣的片。可惜太少了,一年有一次不容易了,上次是《蠻荒故事》,這次還是阿根廷人的貢獻《傑出公民》。
  • 為什麼衣錦還鄉這麼不容易?《傑出公民》
    《傑出公民》講述了一個作家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作家丹尼爾衣錦還鄉的過程中。在我國古代,考取了功名,重返故鄉往往被形容為衣錦還鄉。敲鑼打鼓的回去,街道兩旁站滿了迎接的人群,是不是很令人羨慕?不要忘了考取功名往往是以官差的身份返鄉,如果的單純的掙了大筆的錢財,或者像影片中丹尼爾獲得了諾貝爾獎,也許返鄉路就成了不歸路。
  • 《傑出公民》是標杆,還是玩偶?
    一切都看似向著衣錦還鄉在發展。他高高在上,他侃侃而談,他說除了我們都出生在薩拉斯,沒有任何共同點。他是小鎮的局外人。衝突從丹尼爾淘汰一名博士的畫開始。從來被爭相稱呼的,是丹尼爾的名聲威威,關於作品是被冷然面對的,然而卻是這被冷然面對的,在衝突裡成了劍鋒的轉折,莫名其妙的被代入,被抨擊,輿論在小鎮裡爆炸,風光盡毀,丹尼爾成了眾之矢之,成了叛徒。他依然高高在上,然後倉皇而逃。
  • 推薦9部冷門佳片
    電影了沒【推薦9部冷門佳片】不是出名的才叫經典,這9部高分冷門佳片,錯過是損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電影推薦 丨十部豆瓣高分冷門佳片
    冷門佳片,即為十分好看,但是同時又很少有人看過的片子。它不同於傳統的商業大片,也許能給你更多的人生思考與啟迪,也許能讓你看完後恍若隔世。
  • 《傑出公民》:回不去的叫作故鄉
    幽默中還要帶出深刻思考並非易事,《傑出公民》繼承了西班牙語電影的眾多特點,小眾電影的導演從不會將多餘的心思放在養眼的攝影或是悅耳的配樂上,而是將重點放在講好故事的構思上,影片以章節體的小說形式敘述,沒有半點花裡胡哨的旁枝末節。
  • 《傑出公民》: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傑出公民》就為你展示了衣錦榮歸的全過程。它是這樣一部影片:一開場那些沉悶的對話、細碎的故事,幾乎隨時讓注意力游離到劇情之外,隨後漸入佳境,最後讓人情不自禁回味它的黑色幽默,和藏在細節裡的絕妙諷刺。影片上映於2016年,由阿根廷、西班牙聯合製片,加斯頓·杜普拉特、馬裡亞諾·寇恩執導,奧斯卡·馬丁內茲憑藉影片榮膺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 《傑出公民》: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這時,故鄉薩拉斯的來信吸引了他,信中邀他領取當地的「傑出公民」獎。薩拉斯是丹尼爾創作靈感的源泉,然而他半生旅居歐洲,40年間從未重返故土。似乎是聽從了某種召喚,他決定在花甲之年,獨自踏上回鄉的旅程。薩拉斯小鎮距離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車程七小時。旅程之初,丹尼爾就遭遇了尷尬的一幕——派來接他的汽車在中途拋了錨。
  • 《傑出公民》|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這時,故鄉薩拉斯的來信吸引了他,信中邀他領取當地的「傑出公民」獎。薩拉斯是丹尼爾創作靈感的源泉,然而他半生旅居歐洲,40年間從未重返故土。似乎是聽從了某種召喚,他決定在花甲之年,獨自踏上回鄉的旅程。薩拉斯小鎮距離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車程七小時。旅程之初,丹尼爾就遭遇了尷尬的一幕——派來接他的汽車在中途拋了錨。
  • 《傑出公民》演出了大衣哥朱之文的別樣人生,但現實更加唏噓
    而之前的電影內容只是丹尼爾的新書《傑出公民》的內容,鏡頭一轉是丹尼爾的新書發布會。丹尼爾在新書發布會中露出了自己的疤痕,發出疑問。那段故事是真是假,留給了臺下的記者和熒幕前的我們自行判斷。但無論真假,這段現實又諷刺的故事與「大衣哥朱之文」的悲劇人生,相似又不同。就像一個悲劇的雙面人生。
  • 《傑出公民》或許回不去的才是故鄉,到不了的都是遠方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傑出公民》就是一個關於回歸和逃離的故事。傑出公民,豆瓣8.4分,時長1h59min。40年前,丹尼爾離開了他的家鄉-阿根廷薩拉斯小鎮,來到歐洲追尋自己的作家夢。40年後,丹尼爾終於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攀登上了職業的頂峰。
  • 大衣哥朱之文家大門被踹,像極了阿根廷電影《傑出公民》
    二朱之文現在的遭遇,讓我想起了2017年看過的一部電影,這就是阿根廷電影《傑出公民》,講得是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衣錦還鄉的故事。有一天,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收到了家鄉小鎮的邀請。作家一想自己已經45年沒有回過家鄉,於是推掉了好多其他的邀約,獨自一人踏上了回家了的旅程。
  • 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的《傑出公民》,究竟有什麼魔力?
    這部電影究竟蘊含了怎樣的魔力而使得整個世界為之瘋狂?電影《傑出公民》講述了一個相見不如懷念的黑色幽默,而相見和懷念的正是電影主人公的故鄉,一座默默無名的阿根廷小鎮。電影讓我們再度關注阿根廷這個被世界遺忘的「前發達國家」,除了足球這個國家似乎沒有任何值得世人關注的地方。
  • 傑出公民:電影照進現實,影視版「大衣哥」重新受到關注
    說到大衣哥我總會想起《傑出公民》這部影片,當電影照進現實的時候,現實往往要比劇情更為狗血。影片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只是結尾的反轉讓整個故事籠上一層開放性結尾的面紗。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作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五年的時間內缺乏靈感。我們姑且稱呼這位作家為丹尼爾,他賴以成名的作品核心思想都是揭露家鄉生活的矛盾弊端,甚至是怒斥老鄉都是「一輩子走不出村子」的失敗者。
  • 阿根廷電影《傑出公民》諾貝爾文學獎遭遇
    《傑出公民》是一部由加斯頓·杜帕拉特、馬裡亞諾·寇恩執導,奧斯卡·馬丁內茲、DadyBrieva、AndreaFrigerio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旅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隔四十年後受邀重返故土的故事,於2016年9月8日在阿根廷上映。
  • 《傑出公民》豆瓣高分荒誕幽默喜劇電影,衣錦還鄉卻遭道德綁架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回到故鄉」的故事,名字叫《傑出公民》。片子開頭就是男主坐在椅子上,雖然看不到臉,但是能感覺到他特別疲憊,看了還以為他是在等著被審判,其實他是在等著領諾貝爾文學獎。可他畢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即使過了五年,他的熱度也沒有減弱仍然還是有很多活動邀約,但是他都要他的助理回絕了,只有一封邀請函吸引了他的注意來自他的故鄉,想請他回去給他頒個「傑出公民」的獎,畢竟他出名了嘛就算他20多歲離開以後就沒回去過了,但是好歹是在那裡長大的,可不得攀著點關係但是丹尼爾對他的故鄉無感
  • 骨灰級影迷的五星冷門佳片推薦,你看過幾部?
    規則很簡單,下面有20部豆瓣上觀影量2000+的骨灰級影迷推薦的五星電影,數一數你看過多少,記下看過的數字,然後就可以去文章末尾看測試結果了!因為影片相對冷門,這份片單其實也是考驗你的看片量的絕佳時刻。以下數據來源於豆瓣【選電影】工具,找電影不難,看片更容易!微信用戶可在消息頁面點擊左下角菜單「熱門影片-找電影-冷門佳片」裡嘗試新功能,快去點擊召喚選片神器吧!
  • 《傑出公民》故鄉兇猛
    莫言沒明說,或許看看《傑出公民》,我們可以管中窺豹一下。《傑出公民》是一部阿根廷電影,電影男主人公丹尼爾是個旅居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阿根廷作家。電影開場,他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是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地點)領取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國王和王后都在頒獎禮上坐著等著給他頒獎。他領過諾貝爾獎後,在致辭中說:既然我的創作能被你們這些權貴們所喜歡,我的創作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