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公民:鄉村小夥逆襲後衣錦還鄉,卻被村民集體道德綁架

2021-01-09 困獸電影

在這個榮譽為王的時代,演繹出了時代背後、社會輿論看不見的人性「消費」。《傑出公民》就是這樣一部順應社會發展的作品。

人怕出名,豬怕壯

男主丹尼爾是一名阿根廷作家,並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直言拿諾貝爾會對自己的創作生涯造成障礙。然而,他擺出一幅自傲著等待掌聲的姿態,並如願以償地獲得全場的掌聲。

一次偶然,他收到故鄉的邀請,接受「傑出公民」的勳章,以感謝他給家鄉帶來的榮耀,並展開為期四天的活動。

富貴不回鄉,猶如錦衣夜行。

在歐洲生活了40年的丹尼爾,可能是單純的思鄉之情,他最終還是決定返回故鄉。

男主決定回鄉

為了歡迎男主,鎮長親自迎接,讓他站在消防車巡遊小鎮,路人跟在他身後瘋狂拍照。

兒時的好友邀請他在家宴,初戀也前來聯繫,當地藝術協會邀請他當評委,在歡迎會上,還給他做了一個簡單的PPT短片。

這一切雖然充滿尷尬,但他知道如何在上流社會逆光先立足,更知道如何在底層社會裡放下身段。

在離開故鄉的40年生涯裡,也許是為了彌補眼前的故鄉,他破例讓大家隨意拍照,並且接受了採訪。

男主接受全村採訪

但這份忍讓,卻沒有換來鄉民們的回報。

在他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對文學並不感興趣,找他只是想利用他的名氣給飲料打廣告。

接著一個殘疾人上門,希望男主能捐贈9000美元為他買個電動輪椅,仿佛男主賺來的錢理所應當就給他一份。甚至還有狂熱的女粉絲竟然直接衝進男主的房間獻身。

丹尼爾的家鄉不斷地利用他的身份為製造噱頭,大家都把他當成了搖錢樹,靠近就能有利可圖。

女粉絲獻身

當你成為名人,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一個鶴立雞群的人物,卻即將踏上一條從人人擁簇到人人喊打的荒誕囧途。

藝術協會請男主當評委,男主將關係戶的畫淘汰,最後選了一幅背面貼著廣告的畫,為優勝作品,只因為這張畫至少還有一些奇特的諷刺感。

但當地選手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淘汰了,心懷餘悸,更在男主的公開課上詆毀他。

當得知那個狂熱獻身的女粉絲竟然是兒時好友的親生女兒時,心裡不禁無味雜陳。原來她也是有目的的,她想要男主帶她離開這個窮苦偏僻的地方。

男主為了斷絕聯繫,讓她別再來找麻煩。女孩為了報復,讓鎮上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關係。

當目的達不成時,人們立刻翻臉耍狠,把男主當成過街老鼠。旅館外被人放了槍,還撒滿了詆毀他是賣國賊的傳單,他的雕像上也被塗滿了紅漆。

自己的雕像上被潑紅漆

就算是如此,男主也不想妥協,他看不下去繪畫比賽,最終獲獎的都是關係戶。直接在臺上揭開了所有人的遮羞布。也讓他徹底得罪了鎮上的所有人,眾人紛紛對他扔臭雞蛋。

男主從衣錦還鄉的"傑出公民"變成了「故鄉的叛徒」,而這一切只用了三天時間。

深夜,死黨強行接走了男主。一路上,鄉民的面目和聲音出現在男主眼前耳畔。死黨並不想傷害男主的性命,他刻意不瞄準開槍,只是嚇唬嚇唬他,想把他趕出鄉鎮。

但是女兒的男友懷恨在心,一槍打中了男主的胸口。

傑出公民劇照

藝術成了生活預言,何其悲哀

下一秒電影突然來了個反轉。

男主換了個造型出現在他的新書發布會上,新書名叫《傑出公民》。也就是說,電影可能只有開頭的諾貝爾文學獎和結尾的新書發布會是"真實"的,其他部分都是虛構。

也許男主根本沒有回故鄉,他只是再一次對故鄉進行書寫和消費,再次獲得了小說的靈感和社會輿論的關注,為自己積攢名氣。

至於他展示的胸口上的槍傷,也難辨真假。發布會最後,他露出一副狡黠的面孔,讓人猜不透真相到底是什麼,電影也就此結束。

導演深刻的比喻了當今社會之中那些利用名譽光環從而無限消費的那些人,就如同「中國電影版的大衣哥」朱之文。

男主的新書發布會

當人們違背原則,把榮譽當作肆無忌憚的資本時,自己本身也會成為輿論的隨波逐流者。

《傑出公民》涉及兩個層面的諷刺批判。是時代背後一種習以為常的現象。

第一個層面是:底層人士的愚昧作惡。以獨特的敘事方式,把西式的「盲目崇拜」合理地融入劇情之中。一邊吃著葡萄說酸,一邊卻尋思著有利可圖。

第二個層面上是:上層人士的虛偽。男主可能從未回鄉,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在消費和詆毀自己的故鄉。

書的結尾,他死在故鄉;而在現實中,他卻可能從未回過故鄉。

就像男主所言,"這世界上沒有真相,所謂真相,只是一種操控他人的詮釋而已"。

相關焦點

  • 《傑出公民》豆瓣高分荒誕幽默喜劇電影,衣錦還鄉卻遭道德綁架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回到故鄉」的故事,名字叫《傑出公民》。片子開頭就是男主坐在椅子上,雖然看不到臉,但是能感覺到他特別疲憊,看了還以為他是在等著被審判,其實他是在等著領諾貝爾文學獎。可他畢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即使過了五年,他的熱度也沒有減弱仍然還是有很多活動邀約,但是他都要他的助理回絕了,只有一封邀請函吸引了他的注意來自他的故鄉,想請他回去給他頒個「傑出公民」的獎,畢竟他出名了嘛就算他20多歲離開以後就沒回去過了,但是好歹是在那裡長大的,可不得攀著點關係但是丹尼爾對他的故鄉無感
  • 大衣哥朱之文家大門被踹,像極了阿根廷電影《傑出公民》
    一其實,自朱之文成名以來他一直被當地的村民騷擾,大家覺得他現在是名人了,不應該忘記了家鄉的鄉親們,所以村裡但凡有個花錢的事都想讓他出來贊助一下。他給村裡修了路,村民就想著讓他給每家每戶再買一輛小汽車。也不知道這些村民哪來的臉,但是人家就是敢提出這麼不要臉的要求。
  • 《傑出公民》千萬不要衣錦還鄉
    現在,趕緊扔下手機,找《傑出公民》去看。你看這個海報上的獲獎情況,一串串看完了?我們聊聊。如果這個世界上能做這樣的片子多一些,比如一個月能找到一部,我這個號應該就是幹這個的,為你們找到類似這樣的片。可惜太少了,一年有一次不容易了,上次是《蠻荒故事》,這次還是阿根廷人的貢獻《傑出公民》。
  • 衣錦還鄉?也許只是個偽命題!冷門佳片推薦之《傑出公民》
    還是只是單純想衣錦還鄉回家看看?回家後必然會受到熱情款待?亦或是多年前的老情人會重修舊好?《傑出公民》會告訴你不一樣的故事。(油叔評分:8.5分)五年後,他依然邀約不斷,但疲於應酬的他拒絕了許多大型機構和政府的邀請,卻選擇了接受家鄉鎮長的邀請,開啟了一次衣錦還鄉之旅。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來布宜諾斯艾利斯迎接他的不是熱情的豪車而是一輛開到一半便熄火的小破車,這位著名作家經過一晚的風餐露宿,甚至要通過焚燒他準備送給家鄉的親筆籤名獲獎書籍才能取暖,才來到了久違的故鄉。
  • 為什麼衣錦還鄉這麼不容易?《傑出公民》
    《傑出公民》講述了一個作家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作家丹尼爾衣錦還鄉的過程中。在我國古代,考取了功名,重返故鄉往往被形容為衣錦還鄉。敲鑼打鼓的回去,街道兩旁站滿了迎接的人群,是不是很令人羨慕?不要忘了考取功名往往是以官差的身份返鄉,如果的單純的掙了大筆的錢財,或者像影片中丹尼爾獲得了諾貝爾獎,也許返鄉路就成了不歸路。
  • 《傑出公民》是標杆,還是玩偶?
    電影的製作拍攝,感官粗糙,開始的時候我是認定這是一部無聊至極的電影,鄉村、小鎮,荒誕喜劇的情節發展,大概就是講述了一個作家衣錦還鄉的故事,安逸的濾鏡,平和的敘述,重複的背景音樂,是真的很催眠。但越往後,不斷的矛盾,不斷的衝突,意料之外一次又一次的跌宕,給人的心靈震撼與衝擊卻意味深長,久久不散。丹尼爾作為一個作家一身功成名就,靈感瓶頸,他決定回去離開幾十年的故鄉。
  • 傑出公民:電影照進現實,影視版「大衣哥」重新受到關注
    前不久大衣哥朱之文的家門被村民踹開,所謂淳樸的農村人,在利益的驅使下也逐漸變成利慾薰心的狂徒。這件事情暴露出的現實很簡單,很多人的淳樸善良,僅僅是因為窮,當唾手可得的利益放在面前的時候,方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
  • 《傑出公民》: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傑出公民》就為你展示了衣錦榮歸的全過程。它是這樣一部影片:一開場那些沉悶的對話、細碎的故事,幾乎隨時讓注意力游離到劇情之外,隨後漸入佳境,最後讓人情不自禁回味它的黑色幽默,和藏在細節裡的絕妙諷刺。影片上映於2016年,由阿根廷、西班牙聯合製片,加斯頓·杜普拉特、馬裡亞諾·寇恩執導,奧斯卡·馬丁內茲憑藉影片榮膺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 《傑出公民》: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傑出公民》就為你展示了衣錦榮歸的全過程。它是這樣一部影片:一開場那些沉悶的對話、細碎的故事,幾乎隨時讓注意力游離到劇情之外,隨後漸入佳境,最後讓人情不自禁回味它的黑色幽默,和藏在細節裡的絕妙諷刺。沾親帶故之人競相算計、利用,在中國的「傑出公民」身上也屢見不鮮。多地上演爭奪「名人故裡」的鬧劇,還不是為了打著旗號拉動旅遊?如果這都算不得卑劣,那憑唱歌走紅的「大衣哥」,被同村人當成提款機一樣,被逼捐、「借錢」,即使他出錢建設村裡,仍不能讓同鄉滿意,甚至有村民認為他發達了,賺錢容易就該出錢!
  • 《傑出公民》演出了大衣哥朱之文的別樣人生,但現實更加唏噓
    電影《傑出公民》是由阿根廷、西班牙聯合製片的118分鐘劇情片。該片由加斯頓·杜普拉特、馬裡亞諾·寇恩聯合執導。男主奧斯卡·馬丁內茲憑藉該片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電影講述了作家丹尼爾·曼託瓦尼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回到四十年未歸的故鄉——薩拉斯後發生的故事。結尾是極妙的,丹尼爾在薩拉斯被槍殺並不是最終結局。
  • 《傑出公民》:回不去的叫作故鄉
    從2009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謎一樣的雙眼》,到2015年的《蠻荒故事》,再到2016年的《傑出公民》,西班牙語電影以知微見著的獨特切入點,用一個個荒誕諷刺卻精彩絕倫的故事反應出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這些充滿著黑色幽默的影片也讓我們明白了喜劇的至高境界,不是裝瘋賣傻、哈哈大笑,而是自黑式的詼諧和內涵深刻的思考意圖齊頭並進所製造出的那種啼笑皆非、笑中有淚。
  • 《傑出公民》| 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本片的片名耐人尋味,對丹尼爾而言,「傑出公民」的稱號更像個玩笑。「傑出」意味著讚譽與歆羨,也意味著差距和排斥。沾親帶故之人競相算計、利用,在中國的「傑出公民」身上也屢見不鮮。多地上演爭奪「名人故裡」的鬧劇,還不是為了打著旗號拉動旅遊?如果這都算不得卑劣,那憑唱歌走紅的「大衣哥」,被同村人當成提款機一樣,被逼捐、「借錢」,即使他出錢建設村裡,仍不能讓同鄉滿意,甚至有村民認為他發達了,賺錢容易就該出錢!
  • 從電影《傑出公民》聯想到純文學的意義
    電影《傑出公民》是一部西班牙語影片,由西班牙和阿根廷合拍,影片講述了一位旅歐作家丹尼爾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重返故鄉,接受故鄉小鎮鎮長授予他傑出公民身份的故事。從未回歸,也從未離開得獎後的丹尼爾接到許多邀請,有很多機構爭相要授予他榮譽稱號,或是邀請他演講,但他幾乎都拒絕了,直到助手給他看那封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薩拉斯小鎮的信。這封信中說,鎮長想授予丹尼爾傑出公民的榮譽稱號。薩拉斯是丹尼爾的故鄉,但他四十年都沒回去了。
  • 《傑出公民》:諷刺幽默隱藏悲觀 搔你癢讓你痛
    阿根廷影片《傑出公民》亮相威尼斯今天亮相的阿根廷影片《傑出公民》更是一份驚喜大禮。  《傑出公民》由加斯頓-杜帕拉特和馬裡亞諾-科恩聯合執導,這兩位導演在英文網頁上幾乎搜索不到資料,只知道兩人從2000年就開始合作,一起拍過電視劇集,一起做過編劇。而本片的編劇則是導演之一杜帕拉特的建築師兄弟。
  • 「傑出公民」的故鄉
    《傑出公民》海報  電影《傑出公民》講述的是一個接近夢魘的故事,當然也是一個主旨令人頗費思量的故事。男主角丹尼爾·曼託瓦尼是一位成名已久的作家,很年輕的時候就逃離了故鄉小鎮薩拉斯,移居國外。在此以後的幾十年裡,他以故鄉薩拉斯為創作素材和靈感,創作了他的全部作品,直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阿根廷電影《傑出公民》諾貝爾文學獎遭遇
    《傑出公民》是一部由加斯頓·杜帕拉特、馬裡亞諾·寇恩執導,奧斯卡·馬丁內茲、DadyBrieva、AndreaFrigerio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旅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隔四十年後受邀重返故土的故事,於2016年9月8日在阿根廷上映。
  • 推薦電影《傑出公民》
    今天推薦電影《傑出公民概念似乎是同一概念,但內涵與外延差別很大——「人民」屬於行政化概念;「公民」則屬於法治化概念。 用在網上,不知道「公民」是否規於當今的敏感詞,如果是,隨時可能被屏蔽掉。也許改成「gong民」比較保險,卻不倫不類了。 看運氣吧。 該片講述的是一位諾獎得主丹尼爾重回故鄉的故事。 故鄉應該是固鄉吧?
  • 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的《傑出公民》,究竟有什麼魔力?
    電影《傑出公民》講述了一個相見不如懷念的黑色幽默,而相見和懷念的正是電影主人公的故鄉,一座默默無名的阿根廷小鎮。電影讓我們再度關注阿根廷這個被世界遺忘的「前發達國家」,除了足球這個國家似乎沒有任何值得世人關注的地方。電影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著名的阿根廷作家,就像阿根廷球王梅西一樣他早早地便離開祖國前往歐洲打拼,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西班牙最大的城市巴塞隆納。
  • 《傑出公民》或許回不去的才是故鄉,到不了的都是遠方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傑出公民》就是一個關於回歸和逃離的故事。傑出公民,豆瓣8.4分,時長1h59min。40年前,丹尼爾離開了他的家鄉-阿根廷薩拉斯小鎮,來到歐洲追尋自己的作家夢。40年後,丹尼爾終於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攀登上了職業的頂峰。
  • 農民歌手朱之文走紅後,村民最初的假意愛戴,都是為日後剝他的皮
    一部Sir曾極力推薦的五星諷刺喜劇——《傑出公民》。故事不複雜:一位小鎮出身的作家丹尼爾,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海外旅居了幾十年的他,決定回到那個激發創作靈感的故土。衣錦還鄉,榮歸故裡,那叫一個春風得意。鮮花掌聲不斷,人人都是笑臉相迎,政府還給作家頒發了一枚特別勳章——咱們村的「傑出公民」。但故鄉待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