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幗傑)今年威尼斯競賽單元質量著實過硬,開幕片就讓人為之一振,日程還未過半就已經有《夜行動物》《弗朗茲》等好幾部口碑作品出爐。今天亮相的阿根廷影片《傑出公民》更是一份驚喜大禮。
《傑出公民》由加斯頓-杜帕拉特和馬裡亞諾-科恩聯合執導,這兩位導演在英文網頁上幾乎搜索不到資料,只知道兩人從2000年就開始合作,一起拍過電視劇集,一起做過編劇。而本片的編劇則是導演之一杜帕拉特的建築師兄弟。這樣一個在國際電影舞臺上尚算無名的組合,能在影片與公眾見面前,憑藉立意新穎深刻的導演闡述和拉美知名影帝奧斯卡-馬丁內茲加盟而受到期待已經很難得。沒想到杜帕拉特河科恩完全超出了我們期待,拿出了一部可以拿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和最佳影片的完美作品。
影片講述生活在巴塞隆納的著名作家曼託瓦尼,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巨大殊榮之後,拒絕了各種高大上的採訪演講和版權合作,單單接受了來自他的出生地——阿根廷小城薩拉斯市長的邀請,回到家鄉參加一個讀書會。這個他離開了四十年從未回去過的城市,是他所有作品的靈感來源,但事實證明接受這一邀請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決定。
影片開始是曼託瓦尼獲得諾貝爾獎的獲獎感言,沒有煽情的感謝,這個感言意外的尖銳,讓臺下嘉賓措手不及。事實上對曼託瓦尼來說,這個至高獎項是創作的天花板,讓他失去了超越自己的可能。因此在伴隨著榮譽接踵而來的邀約裡,曼託瓦尼單單選擇了他的靈感之地——故鄉。曼託瓦尼讓助理取消了近期行程,並囑咐不要告訴任何人行程計劃,然而「微服出行」的理想從上飛機的一刻就破滅,曼託瓦尼開始了他被圍觀的糟心旅程。
影片從一開始就表露出骨子裡的幽默因子,然而直到曼託瓦尼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滑稽而不靠譜的市長助理前來接機的段落,才讓人刮目相看起來。又老又破的汽車拋錨在荒郊野外,曼託瓦尼和司機不得不露宿野外,這時候曼託瓦尼的書稿發揮了它意想不到的功效。這個旅行剛剛開始的小插曲,似乎預示了後面的不順利。
到達薩拉斯小城後,曼託瓦尼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不顧他低調的意願,市長從他助理那裡要來了誇張的「曼託瓦尼先生行程須知」,並為他準備了和阿根廷地區選美皇后共同乘消防車巡遊這種讓人啼笑皆非的活動,以及授勳、分享會、塑像揭幕、小城畫展評選等等活動,恨不得在曼託瓦尼四五天的行程裡講這位城市榮譽象徵者的價值壓榨一空。而曼託瓦尼也在這片自己出生的地方遇到了初戀女友伊蓮娜和兒時夥伴安東尼奧,後者已經娶了前者為妻。除此之外,曼託瓦尼還在這裡遇到了狂熱的粉絲、街上尾隨的群眾、靦腆的酒店前臺服務生、「我窮我有理」用道德綁架尋求其幫助的陌生人,這些人當中,一個在他讀書分享會上唯一提問且問題尖銳的年輕女孩兒,成為揭開虛偽浮誇面紗的關鍵,同時也為曼託瓦尼的悲劇旅程埋下伏筆。
影片首先讓人折服的是極為高級的幽默,令人叫絕的片段數不勝數。影片放映中至少有四五次掌聲,爆笑更是無數次,有時候一個場景能讓人笑好幾分鐘:曼託瓦尼接受電視節目訪談,電視臺敷衍的採訪,漫不經心的準備工作,到最後突然強勢插入的飲料廣告,諷刺幽默突如其來,又癢又痛。但你會發現,從輕浮的配樂選擇上,導演已經在做伏筆了。文本幽默,剪輯製造幽默,連道具都自帶蠢萌感,導演簡直掌握了幽默的最高級表達。
同它的老鄉——同樣來自阿根廷的口碑電影《荒蠻故事》一樣,有一種一邊讓人笑出眼淚,一邊感到觸目驚心的能力。而和今年坎城另一部口碑爆棚的《託尼厄德曼》又有所不同,後者散發著德國式的冷幽默,內裡卻是溫暖的,《傑出公民》是南美式的張揚熱情,讓人爆笑,細想卻毛骨悚然的冷,藏著最深刻的悲觀。
隨著曼託瓦尼的停留,光鮮背後的世俗消費,崇拜背後的盲目,舊友內心解不開的心結都慢慢暴露出來。曼託瓦尼的成功成為一些人堂而皇之道德綁架的理由,藝術素養成了「跪舔歐洲屁股」的例證。影片後半段,雖然還是有零星笑聲,但更多時候氣氛變的沉重,一股難受和憋屈的情緒從角色到觀眾間瀰漫開。
新鮮感過去之後,盲目的英雄崇拜褪色,小城居民態度也開始轉變,曼託瓦尼的宣傳頁被燒毀,塑像被潑染料。最終曼託瓦尼對一切的虛偽徹底失望,在畫展頒獎典禮上給自我感覺良好的市長和市民們清晰的一巴掌。這一巴掌並沒有帶來清醒,而是引發了憤怒。當他坐上安東尼奧的車準備離開薩拉斯時,迎接他的是市民們冷漠恨意的臉,和一顆致命的子彈……
妙的是,這不是結局,這只是一本新著的「Fin」。曼託瓦尼的新書《傑出公民》面世,發布會上有記者質疑他醜化自己家鄉,他露出肩上的傷疤,反問道「你怎麼知道這不是真的呢?」。妙就妙在,我們也並不知道真假,它完成了一個文本套層文本的虛構。就是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讓我們全然投入其中,感受到近在身邊的真實。無論從文本上,還是從主題上,影片都贏了,讓人笑著看完影片,墜入真實刻骨的悲觀反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