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 12月22日,日前在2020網易未來大會上,網易公司CEO丁磊做了主題為「突破數位化的未來」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科技公司應當增強創新氛圍,腳踏實地,並且合理把握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
聯想到近日陷入輿論旋渦的網際網路社區賣菜,以及此起彼伏的大數據殺熟,丁磊發言提及的問題值得重視與反思。在數字時代下,網際網路企業在享受新經濟帶來的價值的同時,應當承擔起更多的義務與責任。
創新應當被給予更多審視
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公司們大多秉持著效率至上的觀念,往往更習慣於將重點放在商業模式和業務上,技術創新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誠然,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擴充業務,企業更容易在短期內以低成本獲得高營收,這在企業創立的初期是一種有效的站穩腳跟的途徑。但是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網際網路企業們也應當適度地將重心向核心技術創新轉移,而不是一味地爭奪市場和流量。
從短期來看,技術創新的所需的投入往往遠大於直接收益,也就是說從營收的角度上來講企業的研發部門一般是虧錢的。因此,注重利益的網際網路企業們對創新的重視程度通常不及其他高收益的部門。雖然目前也很多企業都設有自己的研究院,但又往往無法對研究院的資金給予充分的支持,這阻礙了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創新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丁磊在發言中提及的,現在的科技公司缺少一種追逐星辰大海的創新氛圍。想要成為領跑者,企業需要做的不僅是模仿,還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因此唯有創新才能推動企業走得更遠。
另一方面,除去公司發展本身,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大公司不光是規模大、業績大、市場大,而是責任大,擔當大和格局大。公司應當利用自己的資本與實力做出更多的科技貢獻,去探索更多的技術難題,攀得了世界科技的頂峰。
把握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
除了創新的問題,丁磊還提到,企業應該腳踏實地,尋找落地和應用的場景,真正關注對用戶、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這也是社會對網際網路企業的期待。同時他表示,應當把握好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在數位化發展的同時,讓所有人都能生活得越來越好。
就在上個月,螞蟻金服被約談,隨後宣布暫緩上市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螞蟻金服一直為自己貼著大數據算法和金融科技的標籤,實質卻是一家放貸公司。它不僅未能給社會創造價值,還培養了人們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習慣,甚至有可能吸引資本脫實向虛,為中國帶來系統性金融風險。
另一個在近期引起熱議的話題是「社區團購」。擁有著龐大的資本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沒有追逐星辰大海,而是不斷入侵原本是供很多普通人維持生活的行業,以「科技革新」為藉口與民爭利,企圖把每個行業的利潤都榨乾,甚至有可能威脅到人民的生計。
就比如網際網路企業對農產品領域的進攻,表面上來看他們整合了產業鏈,提高了效率,但實際上,菜販的生計被奪走,農產品的定價權被巨頭們掌控,群眾的利益被資本收割,這些都本不應該是網際網路企業們所追求的。
網際網路企業們應當做的是幫助人們實現夢想,通過技術的不斷積累對人類科技生活提供新的方式,而不是成為伏地的貪吃蛇,將人民的利益一點點吞入囊中。輿論反感網際網路「賣菜」,問題並非出在賣菜本身,而是我們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有著更高的期待。
更大格局,更多擔當
科技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是這兩年常被討論到的一個問題。近年來,補貼、壟斷和收網成為了網際網路企業們的盈利三板斧,在這三板斧的威力之下人們的利益被一波接一波的收割。
一開始,科技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隨著網際網路對各行各業的把控,壟斷逐漸發生,外賣的運費不斷漲價,打車的花銷越來越高,連移動充電寶都開始割起了「韭菜」,現在連菜價都可能受到影響,這與我們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期待是相悖的。
一邊,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還在不斷加劇升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更是一直加大力度進行科技研發,從短板出發布局晶片製造,致力於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為中國在科技領域上的發展自由抗爭。任正非更是親自下煤礦進鋼廠,深入基層考察。
而在另一邊,網際網路巨頭們卻為為了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爭得頭破血流。在美國最新公布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BAT等網際網路企業均未上榜,可見它們並不具有足以威脅到美國的核心技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手持資源與技術,卻並沒有用於科技創新,增強國家的競爭力,與華為相比它們實在是缺乏格局與擔當。
更何況,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股東或投資方,有相當一部分是境外投資機構,網際網路從人們手中奪取的利益很多會落入到這些機構手中,這意味著用資本收割用戶是一件損己利人的事情,必須要警惕。
只靠壟斷和資本收割獲利終究是行不通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自己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責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