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把握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 人民對網際網路巨頭有更多期待

2020-12-26 極客網FromGeek

極客網·極客觀察 12月22日,日前在2020網易未來大會上,網易公司CEO丁磊做了主題為「突破數位化的未來」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科技公司應當增強創新氛圍,腳踏實地,並且合理把握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

聯想到近日陷入輿論旋渦的網際網路社區賣菜,以及此起彼伏的大數據殺熟,丁磊發言提及的問題值得重視與反思。在數字時代下,網際網路企業在享受新經濟帶來的價值的同時,應當承擔起更多的義務與責任。

創新應當被給予更多審視

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公司們大多秉持著效率至上的觀念,往往更習慣於將重點放在商業模式和業務上,技術創新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誠然,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擴充業務,企業更容易在短期內以低成本獲得高營收,這在企業創立的初期是一種有效的站穩腳跟的途徑。但是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後,網際網路企業們也應當適度地將重心向核心技術創新轉移,而不是一味地爭奪市場和流量。

從短期來看,技術創新的所需的投入往往遠大於直接收益,也就是說從營收的角度上來講企業的研發部門一般是虧錢的。因此,注重利益的網際網路企業們對創新的重視程度通常不及其他高收益的部門。雖然目前也很多企業都設有自己的研究院,但又往往無法對研究院的資金給予充分的支持,這阻礙了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

對於科技企業來說,創新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丁磊在發言中提及的,現在的科技公司缺少一種追逐星辰大海的創新氛圍。想要成為領跑者,企業需要做的不僅是模仿,還要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因此唯有創新才能推動企業走得更遠。

另一方面,除去公司發展本身,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也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大公司不光是規模大、業績大、市場大,而是責任大,擔當大和格局大。公司應當利用自己的資本與實力做出更多的科技貢獻,去探索更多的技術難題,攀得了世界科技的頂峰。

把握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

除了創新的問題,丁磊還提到,企業應該腳踏實地,尋找落地和應用的場景,真正關注對用戶、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這也是社會對網際網路企業的期待。同時他表示,應當把握好數位化生存的尺度和溫度,在數位化發展的同時,讓所有人都能生活得越來越好。

就在上個月,螞蟻金服被約談,隨後宣布暫緩上市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螞蟻金服一直為自己貼著大數據算法和金融科技的標籤,實質卻是一家放貸公司。它不僅未能給社會創造價值,還培養了人們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的習慣,甚至有可能吸引資本脫實向虛,為中國帶來系統性金融風險。

另一個在近期引起熱議的話題是「社區團購」。擁有著龐大的資本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沒有追逐星辰大海,而是不斷入侵原本是供很多普通人維持生活的行業,以「科技革新」為藉口與民爭利,企圖把每個行業的利潤都榨乾,甚至有可能威脅到人民的生計。

就比如網際網路企業對農產品領域的進攻,表面上來看他們整合了產業鏈,提高了效率,但實際上,菜販的生計被奪走,農產品的定價權被巨頭們掌控,群眾的利益被資本收割,這些都本不應該是網際網路企業們所追求的。

網際網路企業們應當做的是幫助人們實現夢想,通過技術的不斷積累對人類科技生活提供新的方式,而不是成為伏地的貪吃蛇,將人民的利益一點點吞入囊中。輿論反感網際網路「賣菜」,問題並非出在賣菜本身,而是我們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有著更高的期待。

更大格局,更多擔當

科技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是這兩年常被討論到的一個問題。近年來,補貼、壟斷和收網成為了網際網路企業們的盈利三板斧,在這三板斧的威力之下人們的利益被一波接一波的收割。

一開始,科技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隨著網際網路對各行各業的把控,壟斷逐漸發生,外賣的運費不斷漲價,打車的花銷越來越高,連移動充電寶都開始割起了「韭菜」,現在連菜價都可能受到影響,這與我們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期待是相悖的。

一邊,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還在不斷加劇升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更是一直加大力度進行科技研發,從短板出發布局晶片製造,致力於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為中國在科技領域上的發展自由抗爭。任正非更是親自下煤礦進鋼廠,深入基層考察。

而在另一邊,網際網路巨頭們卻為為了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爭得頭破血流。在美國最新公布的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BAT等網際網路企業均未上榜,可見它們並不具有足以威脅到美國的核心技術。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手持資源與技術,卻並沒有用於科技創新,增強國家的競爭力,與華為相比它們實在是缺乏格局與擔當。

更何況,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股東或投資方,有相當一部分是境外投資機構,網際網路從人們手中奪取的利益很多會落入到這些機構手中,這意味著用資本收割用戶是一件損己利人的事情,必須要警惕。

只靠壟斷和資本收割獲利終究是行不通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或許應該重新思考自己對於國家和人民的責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京東、阿里累計佔比超80% 網際網路巨頭已佔據數位化採購市場「超級...
    京東、阿里累計佔比超80% 網際網路巨頭已佔據數位化採購市場「超級入口」 過去幾年,C端市場幾經跌宕。
  • 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度與溫度
    近年來,教育懲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有共識,具體如何實施教育懲戒才是最大問題。對此,《規則》細分了教育懲戒的類別,還分別明確了各類懲戒的具體措施,使教育懲戒有法可依且具備可操作性。比如,一般教育懲戒中包含「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嚴重教育懲戒中包含「給予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換言之,曾經爭議較大的罰站、停課、停學等被納入懲戒手段之列。
  •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之一– 從時間尺度看餐飲業的數位化前生今世
    Tony哥說餐飲數位化最近幾年,企業數位化轉型熱度快速升高,特別是自2016年11月,阿里巴巴馬老師首次提出包含新零售在內的五新理論後,到2017年,零售業數位化在阿里、騰訊兩大巨頭的大力推動下雖然今天,餐飲企業數位化已經逐步形成行業的共識,但Tony哥想,我們不能在山看山,還是從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來看一下數位化這個話題吧。讓我們將時間尺度放到到一個三十年的維度,回看二十年並向前十年看看所謂數位化的前生今世。
  • 傲林科技劉震稱企業數位化轉型是網際網路的「星辰大海」
    傲林科技劉震稱企業數位化轉型是網際網路的「星辰大海」    鈦媒體12月18日消息,由鈦媒體和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聯合主辦的2020T-EDGE全球創新大會,在北京大興正式開幕。    劉震在演講中表示,數位化轉型這個萬億美元市場中,數位化服務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這裡面有傳統的自動化供應商、有資深的信息化供應商,也有新興的網際網路巨頭,甚至還有不少初創公司。這些企業當中一定會湧現出新的行業巨頭,這對中國軟體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機遇,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的軟體行業創新,打造中國軟體創新的「星辰大海」。
  • EMBA課程丨聚焦產業網際網路趨勢 攜手數位化轉型升級
    伴著今冬北京的第一場雪,11月22日150餘位EMBA同學圓滿完成為期四天《產業網際網路與數位化轉型》課程的學習。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究竟有什麼不同?該如何理解數字經濟?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浪潮下,企業該如何把握時機,完成數位化轉型?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在課堂上聆聽了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以及多位網際網路行業資深人士的授課。
  • 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如今類似螞蟻這類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弱化金融色彩、強化科技屬性已非新鮮事。一方面,從定位和發展戰略上,「螞蟻們」業務已擴充到包含金融在內的全面數位化服務,更名是順勢而為;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業務監管趨嚴,估值走低,無論是業務空間還是為後期上市考慮,升級為科技,都更符合「螞蟻們」的戰略和價值。   更名螞蟻科技   螞蟻低調更名,正式回歸科技。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將加快全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這意味著,網際網路巨頭做保險也必須遵從在自營的網絡平臺上這個基本原則。據業內人士分析在過去,網際網路巨頭經營保險業務一般是通過設立或者收購保險代理子公司獲得牌照,然後與子公司籤訂協議來完成的。未來,網際網路巨頭可能需要在營業範圍裡添加網際網路保險,成為類似銀行的兼業代理人,當然,這還需要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許可。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人民日報12月11日發表評論文章稱,網際網路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位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不僅是為企業發展儲蓄技術,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所在。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事實上,從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的談話和內部信已經能窺探出,他不停地學習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產品模式、收費模式。另一方面,視頻賽道不容易形成壟斷,內容視頻化意味著網際網路底層結構的重構,可能會誕生仰望星空的科技業務,如視頻化的搜索和分發,王冉判斷巨頭一定在布局。因此,在直播帶貨這件事上,巨頭還是有部分模式創新的成分在。
  • 為何要收拾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
    虛擬平臺的出現降低了商品的價格;價格下降了,購買的人就多了;購買的人多了,企業的生產規模就擴大了;企業規模增加了,就需要招收更多的工人;工人增多了,都有工作了;大家都有工資拿了,又回頭去購買商品,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從而帶動了經濟的繁榮……誠然,網際網路平臺的出現傷害了實體店的利益,讓大量的中間商失去了生存的空間,但是它也增加了很多的工作崗位
  • 反壟斷一吹風,網際網路巨頭兩天狂跌2萬億,好日子到頭了!?
    我們這幾年看到了在很多經過網際網路「金手指」點上的行業或者賽道,一開始創業公司往往百舸爭流、萬箭齊發、野蠻生長再到一些項目悉數開始倒閉,一些優質項目拿到VC或者流量平臺巨頭的融資,無論是市場上創業項目強強聯合、還是創業公司被巨頭併購都是充滿一些財富自由的氣氛,似乎市場競爭之中的廝殺和爭奪都為了這一刻而有了奮鬥的意義。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不斷增長的網民數量就意味著持續擴張的網際網路市場,因此過去30年的網際網路世界,必然是充分競爭、大浪淘沙,每年都有網際網路公司從0做大,也總有原本的巨頭被大浪淘沙。甚至,由於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地位,他們的產品已經具有了類似基礎設施的公共屬性,現在的我們,已經很難離開淘寶、京東、拼多多的電商網站,離開蘋果、谷歌的手機系統,離開微信、QQ的社交平臺,離開抖音、今日頭條等的信息交互。只要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在其壟斷產品中設置障礙,就已經能扼殺掉其他新生公司的生存空間。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
    因為天冷,她還沒出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最近有關社區團購的巨頭們瘋狂補貼的傳言,於是就打開了一個巨頭的APP,想看看到底有沒有羊毛可薅。 最典型的,就像網際網路巨頭俯下身子去賣菜。 按理說,網際網路巨頭那麼高的技術,那麼大的財力,他們應該幹一些與科技的未來、人類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的大事才對啊,他們為什麼盡往這些低端行業衝,難道他們除了賺錢,就沒有更大的理想嗎?
  • 當網際網路巨頭「惦記」你我家門口的菜攤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蛋殼」?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
  • 張曉:把握數位化轉型機遇 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大數據輔助分析、管理、決策和服務系統,可以助力經濟社會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的數位化、智能化水平,有助於重構、變革與升級經濟社會體系。二是數字經濟將驅動產業升級普惠發展。
  • 網際網路巨頭入侵酒旅業目的何為
    我們注意到,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酒旅行業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進入了空前的高速發展時期。酒店集團的大範圍布局搶奪市場,單體酒店和民宿也在加速跑馬圈地。而享受型消費的興起和消費者高漲的旅遊熱情讓酒旅業的繁盛發展成為可能。 針對2020年行業現狀,有業內人士如此解讀,受疫情影響,酒旅業今年經營慘澹已成定局。
  • 古巴期待中國企業在古巴數位化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
    大會主題是「數位化轉型」,旨在滿足社會需求、響應數字能力在流程和產品中的應用。作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最重要的博覽會之一,包括中國信息學專家在內的眾多業界頗具聲譽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也將參會。此外,博覽會贊助商中也包括華為、普天和海爾等中國企業。 古巴駐華大使米格爾·安赫爾·拉米雷斯指出,「很榮幸能邀請到中國企業參與和支持此次盛會。
  • 後疫情時期,美年健康探索數位化布局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都開啟了「宅家」模式,網上購物、在線學習、遠程辦公、線上問診已經慢慢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了。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居民對健康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更多共識認為,在無針對性藥物治療前提下,只有構築健康的免疫力系統,遠離危險因素,提早發現疾病隱患,才能更好保護自己健康。
  • 積極謀變把握數位化轉型新機遇
    對於銀行業而言,積極謀變,數位化轉型時不我待。推動建立以線上渠道為載體、以經營的線上化和線上渠道經營為兩翼、以保銀協同和數據驅動為引擎的「一體、兩翼、雙引擎」線上化數位化經營轉型新格局,就是我們立足本職本崗實現價值創造和高質量發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服務宗旨的工作使命。要把握數位化轉型新機遇,讓線上化數位化的經營和管理成為銀行經營和管理新常態。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利好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業內期待配套...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刷屏保險圈。多名受訪保險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一致點讚稱,《辦法》的出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將加速推進保險業的數位化和線上化轉型,廣大保險消費者也將獲得更加便利的服務。「我們也期待《辦法》在明年2月1日的正式施行,以及配套細則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