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行業生態、探討行業痛點,這是《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兩個落點。
「熟悉的環境,這是攝影棚風格。」
「像片場,真的像片場。」
10月2日,《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上線。燈光亮起,一個集風機、高臺、蘋果箱等設備的錄影棚躍然螢屏,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依次「就位」。
隨導演一同「就位」的還有演員——40位演員帶著來自業內給予他們的S、A、B市場定級,步入模擬真實行業生態的搶角和競演之中。
隨著新一期節目的更新,《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思路更加清晰:「演員搶角」取代「導演選角」,四位導演以引導者和合作者的雙重身份點撥演員的表演技能、專業發展,還原行業生態的同時也嘗試為行業「發聲」。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依據市場反饋將演員劃分到「待遇」不同的三個區域。節目之外,等級劃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演員的市場評價;節目之內,等級劃分更像是一張權限不同的入場券,越是排名靠前的演員越是能有機會「搶」到自己心儀的角色。看似「不公平」的殘酷賽制背後,折射出的是真實的行業生態。
「我還需要被市場再一次認可。」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曾包攬華鼎、飛天、金鷹「三料」視後的女演員馬蘇透露,自己兩年前還是個可以接到大把劇本的女演員,「經常演完一部戲就得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劇組。」而這樣的局面如今出現逆轉,在最近播出的一部電視劇中,她卻只出演了一個五番開外的女配。
「需要再次被認可」的還有唐一菲這類「新人」。2010年,唐一菲憑藉在古裝劇《紅樓夢》中飾演秦可卿一角受到更多關注。事業上升的關鍵時期,唐一菲結婚生子、回歸家庭,漸漸淡出了大眾視野。站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舞臺上,唐一菲坦言:「十年沒有演戲,觀眾也已經不記得你了,十年有很多很多新人都出來了。」言語間看似平靜,卻也不乏無奈。
如節目發起人大鵬所說,如果把《演員請就位》看作是職場真人秀的話,大家的職業就是演員。節目中,觀眾會目睹40位演員的個人成長,有人也許從S級掉到B級,有人可能從B級努力向上攀越,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集群總經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監製邱越表示:「這種定級的『不公平』其實恰恰是公平的」。
放眼影視行業,很多優秀的演員缺乏好的機會、好的角色,同時很多導演希望能夠看到更多新鮮的面孔,挖掘更多有能力、有潛質的演員。《演員請就位》便搭建起一個平臺——一個能夠讓真正對表演保持初心和使命感的演員展現實力、找到機會的平臺,同時也是一個讓導演看到青年演員嶄新面貌的平臺。
基於此,《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也在努力將演員置於真實的行業生態中,更好地聆聽專業的聲音、接受專業的指導,從而收穫成長。
首輪競演中,胡杏兒便顛覆了自己一貫的螢屏形象,選擇挑戰陳可辛導演的影片《親愛的》中李紅琴一角,不僅得到原出演者趙薇的蓋章認可,還收穫了陳凱歌發的S卡。
《被偷走的那五年》片段競演之後,演員劉芮麟的表現受到了陳凱歌的質疑——尚未進入角色。節目現場,劉芮麟坦言,成熟演員很難在現實中聽到「真實」的聲音,周圍人給予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挺好」「不錯」。但《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則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平臺,透過這個平臺可以真正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裡、需要發力的方向在哪裡,更加明確自己努力的目標。
回顧第一季收官,包括牛駿峰、金靖、王森、張哲瀚等在內的青年演員獲得了導師的認可和市場的肯定——為演員提供公平的機會和平臺,節目同時在嘗試為行業輸送更多優秀的多元化人才。在此基礎上,《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更對行業顯現的各類熱點問題加以呈現和討論,交流碰撞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路徑,助力行業在探討中形成共識、取得進步。
因在熱播劇《想見你》中飾演莫俊傑而被大眾熟知的施柏宇,一度被冠上「流量演員」的標籤。另一位偶像出身的時代少年團-丁程鑫也提到,自己在轉型演員的過程中遇到過許多困難。對此,陳凱歌表示,「我不把流量這件事和演技畫等號,他們說有流量等於不會演戲,這樣對這位演員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你問我,我就覺得我能告訴你的是,我的心會告訴我誰最合適。」爾冬陞也提到類似的觀點,「流量也不一定演技不好」——這就是說,演技與流量可以並存。
讓導演和演員各就其位,《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以「培訓班」的方式幫助演員一道成長。同時節目並不刻意迴避現實問題,它將行業中真實存在的、亟須改觀的客觀現狀加以投射,比如「中年演員的危機」「跨界演員如何轉型」「流量和演技是否衝突」等,並在觀點碰撞中提出解決方案,為助力行業良性發展,做出積極地嘗試。
-END-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一一
編輯:一一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