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與智慧】• 司馬光的故事

2021-03-02 和敬書院

文字  |『 和敬書院 』圖自網絡

☛㊣文

  馬光曾講過,一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告人者」。司馬光的光明磊落得益於孩童時父親的教育。司馬光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他要給胡桃去皮,他不會做,姐姐想幫他,也去不掉,姐姐就先行離開了。這時旁邊的丫環拿來一碗開水,把胡桃放進水裡。胡桃經開水泡後,皮就很順利地被剝掉了。司馬光的姐姐從裡屋出來,看見一大盤胡桃的皮都被剝完了,好奇地問:「胡桃皮是你剝的?」司馬光說:「當然是我剝的,我想了個辦法,用開水一泡,這皮就剝下來了。」正在這時,司馬光的父親走進屋來,訓斥他說:「小孩子怎麼敢說謊話!」原來,丫環用開水燙泡胡桃的事,父親在窗外看得一清二楚。司馬光知道自己錯了,馬上低下了頭。從此,他牢記父親的教誨,再也不撒謊了。司馬光年長之後,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還看過這張紙。

 

司馬光曾經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清人陳宏謀說:「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也是一個「誠」字。(完)  

•    卍    •


敬請長按此處圖中二維碼

進行關注 或搜微信

公眾號: hejingshuyuan

相關焦點

  • 司馬光的故事不僅僅是砸缸,還有許多
    從司馬光19年孜孜不倦編著宏篇巨製《資治通鑑》,看出他做事的堅持與堅守,幼年時的砸缸故事,更看出他做人不但是智慧,更是有勇氣、有擔當。其實,歷史上的司馬光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司馬光其人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訓儉示康》收入高中語文課本。 司馬光的故事之砸缸英雄
  • 司馬光砸缸救人背後的故事
    ——《宋史·司馬光傳》以上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說我們耳熟能詳,從小就聽說過這個故事,這段小文言文現在還入選了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但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司馬光的機智救人,卻忽略了被救的人。那麼這個被救的人是誰呢?他為何掉到缸裡出不來呢?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叫上官尚光。如果去網上搜索的話,很多網文說上官尚光也是北宋宰相。
  • 思想者|姜鵬:司馬光砸缸是假的,但為何這個故事值得講?
    人們常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能啟迪智慧。今人學習歷史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史學經典。史學經典汗牛充棟,怎樣讀才是正確的?今天的演講,我就圍繞這一點和大家作一下分享和交流。為什麼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是假的?我們經常講起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這個歷史故事,它有可能是假的?
  • 都知道司馬光砸缸,可被救的人是誰?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
    學生時代,想必大部分人都學習過一篇課文叫做《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可是在這篇課文中,大篇幅都是在將司馬光的救人過程,對於司馬光所救之人是誰隻字未提,那麼,司馬光砸缸救的是誰呢?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是誰?後來混得怎麼樣?我們需要後續的故事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讓許多人銘記於心,他的機智果敢和臨危不亂的作風被寫進了教科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或許是這個故事太有震撼力,導致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司馬光的身上,以至於這麼多年來很少人會問,那個被司馬光救下來的小孩是誰?這件事的經過和結果又是如何的?
  •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戶曉,砸的真的是缸嗎?
    」的故事家喻戶曉,因為太過耳熟能詳,人們往往忽視了其中的一些疑點。  砸的是「甕」不是「缸」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雖廣為流傳,但「缸」的深度並不足以溺死孩童,這一點引也得到馬未都等學者的認可。如果「司馬光救人」的故事是真的,那又是什麼導致了危險發生呢?有學者經過考證,發現了「司馬光救人」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北宋詩僧惠洪著有《冷齋夜話》,內容為論詩,間雜傳聞瑣事。
  • 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故事!(看完恍然大悟)
    1先來看一個故事。唐太宗問許敬宗:我看滿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賢能的一個。02北宋曾經有兩個宰相,一個叫司馬光,一個叫王安石。兩人的主張相差十萬八千裡,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後來王安石獲勝掌握了實權,司馬光從宰相寶座上被趕了下來。這時,皇帝詢問王安石他對司馬光的看法,想不到王安石大加讚賞,稱司馬光為「國之棟梁」,對他的人品、能力、文學造詣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 司馬光砸缸真相,流傳了千年的經典故事,竟是大臣拍馬屁杜撰的
    這時,司馬光一聲不響,從旁邊撿起一塊大石頭,狠狠地向缸砸去。只聽「咣」的一聲,大缸被砸開一個大洞,水奔湧而出。這下禍闖得更大了,大家都埋怨司馬光。司馬光笑著說:「別怕!只有這樣,老員外才不會讓我們賠呢。」司馬光拽過那個孩子,說:「一會兒你鑽到缸裡,只要把衣服沾溼就行,然後就說你不小心掉到了缸裡,我為了救你,就把缸砸破了,不然你就非淹死不可。」
  • 從鑿壁偷光到司馬光砸缸,細說傳統歷史故事主角的生平
    回首幾千多年的中國古代歷史,有許多勵志故事生生不息,至今仍具有不可忽視的教育意義。但是,你知道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經歷了怎樣的人生嗎?他們取得怎樣的成就,又擁有怎樣的結局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歷史第七期,共同認識傳統故事的主角。
  • 【黃老師講故事】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真實的司馬光
    的故事時間段:00:10:59-- 00:31:56    『司馬溫公』就是司馬光,這個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我們來介紹一下他的生平。清朝的一位也是非常有名的人,叫陳宏謀,他說,司馬光的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所以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是一個字,誠。這個誠老法師有講,至誠心,這個誠之一字,其實它是相應菩提心的。  第三點,大家都耳熟能詳,司馬光破缸救友。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在後院裡玩耍,院子裡面有一口大水缸,裡面都裝滿了水。
  • 馮夢龍《智囊全集》諸葛亮智慧故事:治理天下應該公正,仁德之心
    我以前也不知道 馮夢龍《智囊全集》這本書,尤其是在今年做了文化領域後,才知道馮夢龍整理了一本《智囊全集》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智慧全部匯集在這本書裡。這本書智囊,的確是提高人們智慧學的一本好書,這本書是全民閱讀的好書,智慧全集,這本書,雖然沒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那樣有名氣。
  • 在司馬光砸缸的背後,小孩子之間的事為何流傳這麼廣?
    小時候我們會被灌輸一些國學經典,其中不乏一些宣揚我們國家傳統美德的故事。其中司馬光砸缸就是一個人人口口相傳的故事。在這個事件裡面,主人公的智慧,勇敢,冷靜在和其他小朋友的對比下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會被後人記住的一個原因。
  • 說起司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但是背後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下面四叔就講講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解析為什麼這個故事傳播得人人皆知,他救出來的小孩到底是誰?為什麼老師從來都不介紹他?
  • 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真相在這裡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司馬光砸缸救出來的是誰?他又是怎樣對待司馬光的?為啥知者甚少?司馬光砸缸:憑什麼司馬光流傳千古,那個小孩的感恩之舉,少有人知?相信「司馬光砸缸」的歷史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即便是不知道,也會有所耳聞,然而那個被司馬光救出來的小孩是誰,如何報答司馬光的,卻所知者甚少!這就是歷史所特有的偏見,對待普通人太過無情,寧可在「司馬光砸缸」的原文中,佔用大量篇幅,來描繪司馬光如何聰明機智,喜歡閱讀、學習《春秋》一書,也不對被救者是如何報答司馬光的行為,進行記述。
  • 司馬光砸缸,知道他救出的小孩是誰嗎?怪不得老師從未提起
    另外一個熟知司馬光的故事應該就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了。在故事中,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在一起玩,其中有個小孩不慎掉進水缸中,那時候的的水缸多是為了防火,下雨的時候接雨水裝滿的,平時沒人會在意它,只有發生火災時,大家才會來找水救火。救火可不是三盆兩桶的水就可以處理的事情,可想而知,水缸的容量有多大。
  • 司馬光真的砸過缸嗎?
    作者 宋宇晟製圖 張艦元絕大多數中國人童年都聽過一個叫「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 司馬光到底有沒有砸缸?真相應該是這樣的-歷史,司馬光,砸缸,甕...
    前日恰巧於某節目中看到兩位文博專家竟因為「司馬光砸缸」這一「常識」展開了唇槍舌戰:一位從文獻資料論證,司馬光確實砸了缸救了人,一位從考古文物考證,宋代壓根兒燒不出能淹死人的大缸,司馬光沒法兒砸缸。然後那位說砸了缸的:北宋晚期南宋早期的湖北襄陽檀溪宋代壁畫墓中的壁畫有就有水缸的形象,這就可以證明北宋生活中儲水大缸的存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司馬光砸的不是缸?
    說起少年司馬光,「砸缸」是一個繞不過的關鍵詞,經常有好事者質疑司馬光可不可能砸缸、砸不砸得動缸、砸的是什麼缸,甚至還有人為此進行了嚴肅的考證:有文物專家認為,宋代造缸技術還不成熟,司馬光是不可能接觸到缸的;有考古專家卻發現了宋代缸的殘片,認為司馬光砸缸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過究其本源,司馬光砸的可能真的不是缸,而是甕。
  • 《陽光普照》藏在水缸的司馬光
    看完之後,感觸到這部電影在用一種平靜的方式,講述一個暴雨般的家庭故事。家中優等生阿豪對喜歡他的女生講過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在玩捉迷藏,所有躲藏的小孩都被找到之後,司馬光卻堅持稱還有一個小孩沒有被找到,不罷休地要繼續找……找啊找……找啊找……最後這群小孩在樹林中發現了一口大水缸,大家都十分興奮篤定地說:「那個沒有被找到的小孩一定在裡面!」
  •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應該叫司馬光砸甕,在這個故事的原文裡是可以看到的,司馬光和幾個小孩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孩很調皮爬到甕上去了,結果一不小心失足掉到大甕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