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花一分錢,帕金森病患者在家做康復鍛鍊
帕金森病藥物和手術治療是關鍵,但康復鍛鍊也不可或缺。康復鍛鍊能減輕症狀、減輕功能障礙的程度,藥物治療配合長期的康復鍛鍊可以減緩疾病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帕金森病患者關心的幾個問題?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怎麼辦?試試中醫藥調理
其實帕金森病除了這些運動症狀外,一些非運動症狀包括便秘、多汗、尿頻、失眠、抑鬱等也同樣是帕金森病的表現。其中「便秘」可以說是最讓帕金森患者最為苦惱的問題之一。便秘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大約60%-8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表現大便次數少,大便乾結、或者大便並不乾結,就是排不出。
-
什麼是帕金森病 帶你了解帕金森病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
帕金森病患者的飲食到底有哪些講究?
帕金森病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目前,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約500萬,預計到2030年患者將達900萬。在中國,65歲以上人口中約1.7%患有帕金森病,目前全國患病總人數已接近250萬,佔全世界一半。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的第三大殺手。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
-
什麼是帕金森病的藥物蜜月期?過了蜜月期,帕金森病患者何去何從
帕金森病患者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就是帕金森病的「蜜月期」,那麼究竟什麼是帕金森病的蜜月期呢?一般把新婚的第一個月稱「蜜月」,主要指的是新婚夫婦充滿柔情蜜意的一段時間,讓人倍感甜蜜。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就是腦部分泌的多巴胺細胞減少,腦內多巴胺濃度降低,當補充左旋多巴製劑後,會在腦部轉換成多巴胺,藥物治療主要就是通過外源的方式補充腦部的多巴胺不足,患者症狀會得到明顯改善,因為這個時期,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就被稱為「蜜月期」。一般「蜜月期」為3-5年,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藥物治療的效果長短也不一樣。
-
帕金森的早期症狀 吃它可以改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中約有40%—55%會出現抑鬱,表現為易疲勞、興趣減退、食慾減退、缺乏自信、情緒不穩等症狀。抑鬱可出現在帕金森病的任何階段,但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就是在疾病的初期,抓住這個早期信號對於帕金森病的防治非常重要。7、睡眠障礙。70%的帕金森患者存在各種睡眠障礙。包括白天過度嗜睡、夜間覺醒和睡眠時出現拳打、腳踢、大叫等猛烈的動作。
-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
【關注】帕金森病患者腰直不起來該怎麼辦?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內科應用肉毒毒素技術治療軀幹姿勢異常、流涎等各種帕金森病併發症,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複雜性痙攣及肌張力障礙高選擇性肉毒毒素治療技術,相關成果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項。謝老伯患帕金森病7年餘,平時定期看醫生,規律服藥,堅持參加鍛鍊,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很好。然而近來謝老伯發現自己彎腰越來越嚴重,已經快彎到了90度,行走不穩,而且腰背部疼得厲害。
-
帕金森病患者怎麼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
由於帕金森病的進展性,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重,在疾病早期階段的病程進展較後期階段要快,因此,一旦早期診斷,即應儘早開始治療,爭取掌握疾病的修飾時機,對今後帕金森病病的整個治療成敗起關鍵性作用。 但是,帕金森病的治療不僅要立足當前,更需要長期管理,以期達到長期獲益。
-
帕金森病患者長期僵硬對身體的危害
帕金森病患者下肢僵直常伴有陣發性痙攣,行走時可伴有足趾痙攣並伴有疼痛。腰背部疼痛的患者常伴有屈背樣站立姿勢,當站直或躺下後,疼痛緩解;坐位背部前傾常更加明顯,伴有疼痛加劇,這反映出身體姿勢和肌肉僵直是疼痛的主要原因,還可以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頭痛、手臂酸痛。
-
帕金森是什麼病 這些症狀是帕金森的預兆
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症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帕金森病,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60歲發病率約為1‰,70歲發病率達3‰~5‰。我國目前大概有170多萬人患帕金森綜合症有這種疾病,全球有超過400萬患者。
-
帕金森病患者關心的8個問題,你知道是哪「八個」嗎?
天氣突然轉冷正常人也會感覺身體有僵硬感,帕金森病人就能感覺到身體的不適,比平時要嚴重。其實這不是病情加重的表現,是天氣變冷身體的自然反應,不必加大藥物用量,不必緊張害怕,提高室內溫度加強鍛鍊即可。
-
帕金森病,最全康復訓練指導!
如今,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之後的中老年第三大「殺手」,然而人們對於帕金森病卻知之甚少。 據統計,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目前帕金森病已成為了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後我國中老年人的又一常見病,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質量。
-
危害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第一(沙)手」
吞咽困難、嗆咳是帕金森病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吸入性肺炎、惡病質的主要原因,而吸入性肺炎常常是危及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帕金森病患者自覺吞咽功能障礙者較少,僅佔9%~23%,但吞咽造影檢查95%的患者顯示異常。
-
帕金森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我們知道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震顫、強直、動作減少、動作緩慢和姿勢平衡障礙,這些症狀會極大程度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肌肉強直可能使患者出現頭部前傾、軀幹和下肢屈曲,嚴重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疼痛;由於患者肢體感到僵硬無力,日常生活會比較遲緩,穿衣、吃飯等動作難以完成;病情持續加重,部分患者起步、轉彎都很困難,甚至需要輪椅、或臥床。目前有研究證實,儘早開始運動鍛鍊,可以有效的緩解部分運動症狀,延緩病情的發展。
-
帕金森患者有哪些表現症狀
> 1、應注意患者的營養膳食: 在護理帕金森患者的工作上,帕金森的飲食尤為重要,對帕金森患者的應營營養配依照患者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
-
帕金森病患者音樂情緒認知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對於帕金森病患者情緒認知的研究, 迄今為止,絕大部分都是針對面孔和韻律情緒認知展開的, 而對其他形態的情緒認知領域甚少關注。音樂是一個強有力的可激發人類情感反應的工具。把音樂作為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情緒認知的工具會是一個更佳的選擇, 國內尚無相關報導。近期我們藉助音樂對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緒認知進行了研究, 以期明確其受損情況、與執行功能的關係及其影響因素.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主要的症狀是出現靜止性震顫,全身的肌肉強和出現運動的一系列障礙,這些症狀在表現的時候是比較明顯的。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帕金森病這種疾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