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向我抱怨,在網上搜索凱爾特人出來的總是一些球賽隊名。其實這些隊名無非也是為了紀念凱爾特人的歷史。現如今許多奇幻故事創作也會運用到凱爾特的元素,例如《納尼亞傳奇》、《指環王》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凱爾特人從哪裡來,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從愛爾蘭島到伊比利亞半島都有凱爾特文化的身影,更遠甚至延伸到了黑海。
黃色:公元前6世紀,最早發現凱爾特文化
淡綠:前275年,最大分布範圍
深綠:至今使用凱爾特方言
凱爾特人的故事因為其信仰的特殊性,大多是口耳相傳,並不做文字的記載。現有的文字記錄大多是與這個好戰民族交過手之後所留下的隻言片語。
直到羅馬帝國入侵之前,凱爾特人都盤踞在歐洲大陸上,是一支不可低估的軍事力量。在公元前286年,凱爾特人曾經一度佔領了羅馬城,直到羅馬付出大筆的贖金才結束了佔領
凱爾特人的曾大規模的遷徙,無處不在。由於凱爾特族群所處的位置幾乎在一個必經之地,凱爾特神話也幾乎受到了各地文化的影響,但是同時也加速了融合同化的過程,
他們曾經與古希臘人來往經商;與古羅馬人奮勇作戰,攻陷羅馬;他們將製造鐵器的技術帶往歐洲各地;他們是戰士、是藝術家、是工匠、更是商人;得天獨厚的的條件孕育了獨一無二的社會制度與文化,他們就是凱爾特人。
第一篇關於凱爾特人的書面記載是在公元前59-49年凱撒大帝徵服了高盧之後,寫下的《高盧戰記》。書籍以羅馬人的視角,記錄了記載了自己與凱爾特人短兵相接的內容。從內容上我們看到這部分凱爾特人,他們金髮碧眼(通常我們似乎認為凱爾特人有一頭紅髮),他們不說希臘語,僅僅使用希臘拼音字母。不過從發色上來說,可以猜測凱爾特民族也許不是一個單一種族的稱呼,而是泛指使用凱爾特語活躍於歐洲大陸中部到西部的那麼一群人。
凱爾特人比起歷史上其他的族群最為特別的一點就是,他們是已知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男女平等的族群。
凱爾特女子,驍勇善戰,而且可以擔任部族中的任何職位。不僅可以成為皇帝,也可以成為宗教長老(大德魯伊),這在任何其他的族群中都前所未有。
稍加留意你就能發現,凱爾特女神權柄尊崇,地位顯赫。體現了許多母系氏族的特徵。
古羅馬人曾經諷刺的形容「即使是一支軍隊也無法抵擋一個凱爾特人,特別是在他叫上自己的老婆來幫忙的情況下——凱爾特的女人可是非常壯實的悍婦」
凱爾特人的社會大至分為四個階層:德魯伊、貴族、平民、奴隸
德魯伊的字面意思就是「熟悉橡樹的人」,他們享有免除稅款和免服兵役的特權,同時他們也壟斷性的掌握了知識。
德魯伊需要主持一切祭典,需要知曉諸如天文、醫藥、哲學、教育並進行司法裁決。除了最高宗教領袖之外,也是部族的法官與醫生。
德魯伊大多是貴族中選舉產生的,但是因為德魯伊的培育極為困難嚴苛,所以即便不是貴族子弟的有能力者,也有機會成為德魯伊。
他們每年會在卡爾奴德斯(Carnutes)選出最高領袖。一般來講會由地位最高的人擔任,但是如果出現地位相仿的情況,就會由選舉產生。極少的情況有武力爭奪的現象。
德魯伊有一套系統的培育方式,他們會背誦詩歌與民間的歌謠來講述歷史故事與傳說。德魯伊也是只採用口耳相傳的方式,並不適用任何文字記載,但是這也導致了歷史傳說的殘缺。
凱撒在高盧戰記中寫道:「想成為合格的德魯伊教徒,恐怕至少要修煉二十年啊!
主流的資料,一般會以較為完整的愛爾蘭神話為主,經過基督教時期僧侶的記載,以保留了下來,讓我們得以窺探到凱爾特人神秘文化的一部分。
1 達奴神族的往事與深海巨人族的鬥爭(Tuatha Dé Danann against Fomorii)
2、庫丘林等英雄為主的阿爾斯特傳說(Cuchulainn and other Ulster heroes)
3、芬恩與菲奧納英雄們的傳奇故事(Fionn mac Cumhaill and Fianna)
4、亞瑟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