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大餅裡,卷的到底都是嘛?

2021-02-17 天津人

提起天津人的吃,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煎餅果子、包子、炸糕、麻花……這些美食知名度高,外地人來天津是非吃不可。

可真要提起天津衛的麵食,還得從烙大餅講起,雖然它看似普通,也沒有網紅身份加持,可這東西絕對算得上是天津衛的「美食祖宗」。

這話說出來肯定有人說是小題大做。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天津人對大餅的重視其實早就深入骨髓了。

遠了不說,往天津人最愛的相聲裡找,煎餅果子再有名,我能想到的就是《糾紛》裡丁文元那句「您了受累給買兩套煎餅果子行嗎?

可這烙大餅提起來是沒完沒了

「二他媽媽,給我烙倆糖餅!」——高英培《釣魚》

「一會拿上來給你們看看,娘娘給皇上烙得發麵餅」——馬三立《黃鶴樓》

「烙點螺絲轉兒餅,撕著吃還解悶兒!」——馬志明《報菜名》

「初一的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高英培《論吃》

「你這叫烙餅卷炸丸子,架炮往裡打!」——馮鞏《暖冬》

……

天津人對大餅為嘛對大餅如此重視?

其實這和天津千百年的漕運文化有關。

早年天津作為南北糧賦的中轉站,大量的碼頭工人聚集在這裡從事體力勞動,吃飯自然必須以快捷、實在為主,即便一手拿著食物往嘴裡闖,另一隻手也不會影響幹活。所以你您看煎餅果子、包子、炸糕,這些天津名吃無一不是既易果腹,又易攜帶。

別看天津大餅是平民食物,就覺得它簡單低端,其實做起來,一點不比其他小吃裡面的學問少。

首先是得加燙麵,二是得用密封的劑子擀成,這樣面軟水分大。烙的時候也不像其他地區一樣喜歡加蔥、撒鹽。咱只抹一層薄油,為的是能散出蒸汽,好分出層次

就因為這層油,餅在鐺上一翻個就能迅速膨脹,而夾層裡的蒸汽就像個高壓鍋,大餅瞬間就熟。所以天津的大餅實際上是半烙半蒸而成,這也造就了外焦裡嫩的綿軟口感。

天津的大餅沒有味道,只有淡淡的油酥香。如此一來,就不能白口吃了,必須要搭配著點帶鹹淡味的「配菜」。不同於發麵餅的外強中乾,死麵餅其實更實在,而且它薄軟的特性,正好可以把配料卷進去。

我最愛吃的是大餅卷果篦兒,本身我口兒輕,餅軟果篦脆,搭配在一塊鹹淡也正好,一口咬下去,先焦、再軟、再脆,麥香撞油香,一口比一口香。

老天津衛吃大餅,卷的東西更是花樣層出:

炸河蝦,天津人從小到大就從沒吃膩過。可這炸蝦有一點不好,容易扎嘴。那怎麼辦?配大餅!大餅卷河蝦!天津人就好這口!熱乎乎剛烙好的大餅,卷上噴香酥脆的河蝦,這熱氣一呼,蝦也不會扎嘴了,這口就是香!

大餅卷雜樣兒,愛吃葷的離不開這口。

紅腸、粉腸、蒜腸,再加上心、肝、肺、肚兒各種雜碎組成的雜樣,一股腦的塞進餅裡,包好之後就跟小棉被似的。這東西,小姑娘舉著絕對不協調,非得是膀大腰圓的天津老爺們,狼吞虎咽的往嘴裡塞,才能符合這種食物的氣質。

要是又想吃葷,又想優雅、秀咪一點,那推薦吃大餅醬肉。天津人卷醬肉,尤其推崇豬頭肉。上乘的豬肉,講究肥三瘦七,肉外裹著層凍子。醬肉改好刀,不像雜樣那種亂卷一氣,必須一片片的均勻鋪開。卷進熱餅,肉外的凍子立刻化開,滲入餅裡,連佐料都省了。

可這醬汁要是順著手腕子流下來,可千萬別舔,弄不好大餅就燙了後腦勺……

豬頭肉中單拎出來要說的,就是豬鼻子,天津人叫它「拱拱」。豬鼻子口感不肥不瘦,活肉一坨。切片夾餅,極致奢華……

有葷,就有素。素食裡,大餅夾卷圈則是傳統搭配。爽脆鮮嫩的豆芽菜,王致和的醬豆腐,裹上鮮豆皮,之後下鍋油炸,裹裡大餅裡,吃起來豪爽。但是後來鮮豆皮太貴了,漸漸地,都改成了餛飩皮。

大餅卷松花蛋,不少人說這是黑暗料理。其實這還就是老天津衛吃法。

松花蛋在天津人心中是好東西。天津人的年飯酒席上,除了各種火腿醬貨,涼拌松花或者皮蛋豆腐算是保留節目。但不加佐料直接吃整個,我以前確實是咽不下去。

不過人的口味會變,長大之後不知不覺就變了。有一次和外地朋友聊起熱大餅卷松花蛋這種操作,外地人簡直不能相信,直呼接受無能。因為皮蛋不管怎麼吃,總要加點東西遮味,加醋、加姜、加豆腐,不論加什麼,都是為了去腥。

而熱大餅卷皮蛋這種吃法確實足夠硬核。吃的就是原汁原味,還要熱氣騰騰,烘託皮蛋的那種騷味兒

如同有葷就有素,有騷,也有臭。

臭豆腐,天津人講究吃溼的,拿香油把豆腐澥開了,抹在熱大餅上,就為了拿那熱氣吧臭味散開,嗬,這邊吃著,三丈之內沒人能靠前。

但即便如此,天津人也不習慣吃南方的油炸臭豆腐,臭都不大大方方的臭,就像自己放了屁還要捂著鼻子瞅別人一樣。

不過這熱大餅卷臭豆腐,可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享受了的……

上述的不完全整理,幾乎都是老天津傳統大餅料理,但最近這些年,愛吃的天津人在傳統大餅料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發明了大餅炒雞蛋,進而又演化成了「大餅夾一切」

據說這個注意最早是一對下崗夫妻想出來的,他們深知天津人對大餅的熱愛,又發現學校門口的大餅夾雞蛋、大餅夾香腸,然後從香港車仔面那裡獲得靈感,最終誕生了「大餅夾一切」,各種配料20多種:

茶雞蛋、雞蛋、雞排、牛排、魚排、蝦排、雞柳、薯餅、火腿、烤腸、裡脊、全貝、蟹棒、茄夾、藕夾、豆角、辣子、素卷圈……

現如今這五個字的招牌,已經遍布天津街頭巷尾的早點攤和外賣窗口前,所夾的內容也比之前更加豐富,只有咱想不到的,沒有人家卷不進去的

這也體現了天津人像大餅一樣的兼收並蓄,甘為一切做陪襯的厚道勁兒。

大餅卷茄夾

大餅卷炸串

前兩年,李亮節專門出了首歌,就叫《大餅卷一切》

大餅卷炒雞蛋好吃又好看

大餅果子配豆漿是味道特別濃

大餅卷上燉牛肉它怎麼吃都吃不膩

大餅卷素丸子它架炮往裡轟

……

大餅卷上皮皮蝦他怎麼能夠不扎嘴

大餅卷炸螞蚱還為民除害蟲

大餅他卷手指頭是自己吃自己

大餅麻將和白糖專治肚子疼

可以說,李亮節的歌詞,是對「大餅卷一切」這種天津衛吃物兒更透徹,更幽默的解讀。

從最初樸素的大餅炒雞蛋、大餅卷素丸子;到重口味的大餅牛肉,麻醬白糖、卷炸螞蚱;再到皮皮蝦、手指頭這些荒誕吃法……

其實最終卷的是人生百味,一切盡在不言中。

相關焦點

  • 正宗天津人到底都吃嘛!
    天津的文化,天津精神,似乎都融入在這一個個食物中,從孩童到成人,不管過去多少年,不管離家多遠,懷念的,永遠是這個味道。正宗的天津人一定吃過這幾樣東西!拿大餅卷著果子吃,這才是正宗天津人的吃法!♥ 糖皮兒
  • 大餅卷炸蝦,天津名吃,特點——扎嘴
    無論是酥脆爽口的卷圈都可以一餅以卷之,在這琳琅滿目的選擇中,炸河蝦,絕對可以算是其中的異類 。本來一切都沒有問題,這應該是一道流傳全國的名菜,直到它到了天津,直到它遇到了大餅……酥脆的河蝦被卷到餅裡之後,依然保持著他們的桀驁不馴,蝦頭橫七豎八的對準各個方向,你永遠不知道一口咬下去,會扎到牙床還是上膛……捲起來的河蝦,以粗為美,卷的越粗,說明裡面的料越足,當然扎到的危險也就越大。
  • 千萬別跟天津人吃飯
    趕上公交車的打工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發現今天的公交還是如往常一樣擁擠;步履匆匆的社畜穿梭在人潮洶湧的地鐵裡,只希望能趕在打卡前到達公司...可儘管每一天的開始都如同「困難模式」,但天津人卻無暇顧及,大家只有一個念頭——今天吃嘛?甚至就連見到朋友同事的問好也離不開吃。一句「吃了嗎?」
  • 揭秘丨天津人到底為嘛下午結婚?
    在我們那下午都是二婚啊。」天津人微微一笑:「在我們這中午才是二婚呢。」▼新郎非常實誠地說:「主持人我告你,好木,我太樂意了,我等這天都等了20多年了,你知道嘛。」天津婚禮一般於晚上8點左右結束去鬧鬧洞房這時間正合適完事也不耽誤兩位新人數紅包這一天下來感覺天津婚禮這時間安排太完美了▼
  • 在天津,一張大餅可以擁有無限
    在能吃、會吃的天津人心中,其實大餅才是不可缺少的餐桌美食,如果你不信,那就去相聲裡找答案。「二他媽媽,給我烙倆糖餅!」「大餅卷著饅頭就著米飯吃」「窩頭沒有?你受累給買兩套煎餅果子行嗎?」而死麵餅則不需要發酵,一般用高筋麵粉製作,油不能太多,做出來的大餅紮實有嚼勁,除了作為主食單獨食用,還能卷各種食材一起吃。天津大餅一般都會卷三類食物,一是油炸食品,二是主食,三是肉。這三種食品不僅美味,還非常抗餓哦。大餅雞蛋這種傳統吃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還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早上在車站等車時都會買一份大餅雞蛋。
  • 天津20多年的雲吞店,一天能賣800碗,卻被店裡燻肉大餅搶了風頭
    雲吞有人也叫餛飩,每個地方的叫法不同,但是吃法都大致相同,用皮兒將餡料包裹,下到鍋裡煮熟,用高湯勾底,放上紫菜,蝦皮兒等佐料,湯鮮餛飩味美,特別是在冬日裡吃一碗熱熱乎乎,暖心又暖身。天津這家20多年的雲吞店,生意一直不錯,人氣很旺,一天能輕鬆賣出去800碗,卻不料被店裡的燻肉大餅搶了風頭,因為燻肉大餅更受客人歡迎,反客為主成了主角,而雲吞則是成了配著燻肉大餅的湯。
  • 天津人的靈魂「大保健」,看完整個人都蕩~漾~了~
    在天津,人們吃的不僅僅是早餐,它更是一種講究,是一種天津人對生活的態度!大清早,滿街都是油炸的香味兒,熱氣騰騰的煙火氣迎面而來,小區周邊而生意好的早點鋪子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為的就是那口最耐的早點。津粉@海都_gqs想吃卷圈?話不多說,排隊!
  • 日子 | 大餅卷春天
    滿廣場都是剁肉的聲音,真是壯觀啊。室內還有好幾層,基本上也都是農貿產品,有一些糖酒和廚房用具,偶然看到有一家賣廚房雜貨的臨時賣春聯啥的,趕緊把今年的窗花啥的買了。好了,直接進入美食博主環節。西洋菜學名豆瓣菜,雖然叫西洋菜但其實本土就有,秋天是自然成熟季節,不知道你們還記得去年國慶我們去白羊溝,溪流裡就儘是豆瓣菜,不過野生的長得矮小一點。
  • 100張照片,告訴你天津人是怎麼吃早點的!
    談起天津的早飯,可能是比較容易被人忽略的,要是有異地的朋友來天津旅遊,想知道天津有什麼特產,有什麼美食,大多介紹的也都是狗不理包子,貓不聞餃子,十八街麻花,似乎沒有人提到天津的早點,但是這早點卻是天津人最為看重的一餐。
  • 我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再曖昧的告白只要到了天津人嘴裡,都讓人仿佛置身德雲社。視頻戳 ↓同理,天津話更不適合恐怖片,想像一下嘴比煎餅還大的貞子耷拉著腦袋從電視機裡鑽出來,問你「今天吃點兒嘛」……我就恨不得趕緊給她一巴掌摁進去。
  • 天津人為嘛耐吃麻醬?看完您就明白了!
    如果你問一個天津人鍋巴菜、撈麵、麻辣燙、火鍋、涼皮...最不能少的是嘛?那麼問題來了:天津人為嘛嫩麼耐吃麻醬?說到燒餅就免不了天津燒餅裡的頂級「紅人」——芝麻燒餅。酥脆芝麻粒粒分明,燒餅內部一層一層都是麻醬香,二者相輔相成,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是一個字——香。無論早晨、中午、晚上,都能當主食吃,不少天津人都好吃這一口。
  • 西安很隱蔽的燻醬大餅,一個大餅裡卷2兩肉,用果木和茶葉燻肉
    西安這座古老的城市,藏有太多的美食,從早餐到夜宵,可選擇的食物品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生活在西安是件很幸福的事,想吃什麼樣的食物都能吃到。燻醬大餅,聽著這名字就特別誘人,想想燻醬味十足的肉,撒一點韭黃卷在油餅裡,吃到嘴裡的那種感覺,是不是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 城事 | 天津煎餅和山東煎餅到底有嘛區別?
    攤的到底是嘛煎餅呢?您了仔細看!網友@阿虎_AH說道:小哥兒嫻熟的手藝一點兒毛病沒有,臉上自信的表情讓人看瞭望而卻步,介是嘛?嚯!煎餅果子啊!顯然這位網友對這小哥兒攤煎餅的手藝是讚賞有加!然而……這!並!不!是!天津煎餅果子!
  • 說起吃麵食,我大天津人就沒輸過誰!
    說起「吃」,那天津人可是行家,您了嗦這「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哪個不能進天津人的嘴?就連吃「麵食」天津人都能吃出花來!
  • 天津人,哭了?
    當大壯媽媽拿起勺子給他盛辣油的時候……呼啦一下,大壯那眼淚跟下雨一樣譁啦譁啦的往下掉,但一點表情沒有,低著頭一口大餅加果子,一口老豆腐。想家說真的,作為一個天津人,總被人說戀家戀家的,說的都煩了,可戀家的程度是嘛樣的呢。也許就是出了天津,在外面待些日子,每天早晨看見人家吃著自己家鄉的早點、小吃,總感覺怪怪的。當在外地的時候,才能切身感受回家的欲望。如果在上海,出門就是「曉得啦,好伐。」
  • 對於熟食的熱愛,天津人從來都有話說
    天津人心中的美食地圖裡,除了主食包主食,應該還有一份是留給熟食的。
  • 在天津能吃到的這100種老味兒吃食,沒吃過不算正宗天津人
    寒冷的冬日裡,是不是經常想念一碗熱乎乎的羊湯?仙味十足,還滋補養生!這個不算天津特色,但酥皮燒餅、麻醬燒餅絕對深刻地融入天津的日常生活!大餅夾一切在這個城市強到嘛程度?在「KFC」裡也有改良版的大餅萬物,大餅夾一切精神是融入到了這座城市的脈搏裡了吧?饅頭太單調?那你就錯了!咱天津的棗饅頭那可是人人愛!
  • 西安好吃的燻醬大餅,果木茶葉燻肉,一個大餅卷2兩肉出攤就排隊
    燻醬大餅由於味道出眾,因此備受各地食客們歡迎,西安有不少家燻醬大餅店,這些小店位置偏僻,環境簡陋,卻因為燻醬大餅的好味道而引得客人們天天排隊。西安這家位於北郊的燻醬大餅店,位置很隱蔽,他家堅持用傳統的果木和茶葉做燻肉,老闆是一個很捨得給肉的人,一個大餅裡的燻醬肉大概有二兩重,出攤後就排隊。這家店就是西安很有名的老焦燻醬大餅店,他家人氣很高,位置偏僻也不影響生意好,在西安的北郊算是數一數二的人氣小店。
  • 《大餅卷一切 · 我要當演員》複賽完整版視頻來了!
    由安丘市融媒體中心和山東紫星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景芝酒業獨家冠名的《大餅卷一切》演員選拔賽自啟動以來,受到了眾多懷揣演員夢想的表演愛好者的關注和參與。4月26日,《大餅卷一切》演員選拔賽複賽在市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精彩開賽,全新的比賽方式給選手們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 煎餅、烙饃、絲娃娃……給中國人一張餅,我們能把世界捲起來
    春餅、煎餅、手抓餅、燻肉大餅……發展到極致,便是可甜可鹽、可葷可素,並且還十分可口的——大餅卷一切。01餅從哪裡來?既然要把世界捲起來,首先得有餅。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把很多麵食都叫做「餅」。湯餅類似麵條,蒸餅接近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