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中風是冬天的專利,其實氣溫時常飆高、室內外溫差大的夏天也是中風盛行的季節。血管供應全身組織、器官氣氧與養分,可說是最重要的系統;但隨著年紀慢慢老化,動脈血管內壁有可能出現脂肪斑塊沉積而失去彈性、變硬,造成血管內空間變小、血流量減少;當血管的硬化、阻塞發展到一個程度,若碰到溫差大的極端天氣,輕則手腳血管梗塞,重則心肌梗塞或腦中風,造成遺憾。
以下提供4個小方法,可初步檢測自己的血管健康,若檢測結果有異樣,最好提高警覺,必要時刻到醫院做更專業的檢查。
只要按壓指甲,就能得知末梢血液循環的好壞。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在「健康2.0」節目中表示,可藉由按指甲後放開,看變白的部分能否在3秒鐘之內恢復紅色。江醫師表示,一般希望3秒內恢復紅色,才是正常的。
除了指甲,觀察手掌血色也是很好的檢測方法。新光醫院教學部副主任、心臟內科權威洪惠風醫師在「健康有方」節目中教大家如何做簡易血管檢測:
1. 手緊緊握拳。
2. 另一隻手(或請別人)將握拳那隻手的橈動脈與尺動脈都按住。
3. 握拳的手張開,此時手掌會呈現白色。
4. 放開按住橈動脈或尺動脈的手。
5. 如果手掌能在7秒內恢復血色,代表橈動脈或尺動脈的血液流通正常。
不只頸部與手腕可摸到脈搏,其實下半身的腳也有可明顯可測量的脈搏,比如腳背動脈。根據《臺灣新生報》的採訪報導,腳背動脈在腳背繫鞋帶處可摸到脈搏,而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柯傅仁表示,如果摸不到腳背的脈搏,可能代表著下肢血管阻塞。
若腳麻、痛、冷的情形不明顯,還有另一種測試下肢血液循環的方式 ─ 走路。腳部循環不好的人走路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出現跛行(即跛腳)的狀況;那是因為腳的血液循環變差,所以走路容易痠、累;但休息一陣之後,重新恢復血液循環,又可以繼續行走;接著走了一陣子之後又再次痠、累,如此不斷反覆,稱為「間歇性跛行」。
人身體所有的器官與組織都會退化,所謂養生就是儘量減慢身體退化的速度,其中供養全身營養的心血管系統更是值得重視,攝取充足的營養、定期運動是長保血管年輕的不二法則。部分有助於血流暢通的食材,平時可多加攝取,比如餐桌上常見的洋蔥,以及許多人喜歡的飲料 ─ 咖啡。
《寫給怕老族:從現在開始儲存健康資本》一書指出,洋蔥能促進脂肪代謝, 降低動脈硬化的機率。而洋蔥所含有的檞皮素、山奈酚等類黃酮素,也具有抗氧化效果。去除導致血管老化的活性氧,讓血管內壁變得有彈性。
至於咖啡,《逆齡密碼》的作者汪國麟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發現咖啡中的綠原酸都有益於心血管。根據希臘雅典大學的研究發現,一天喝3杯咖啡的人的血管,比起不喝咖啡的人還要柔軟。如果希望綠原酸的效果能持續,建議儘量選擇不含糖、牛奶的黑咖啡比較好。
※左右腳各做3~5分鐘即可,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但特別建議在睡前1小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