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唱片店Vol.3---
如果你來過我們的唱片店,應該會知道這裡和一般唱片店不大一樣:它在外灘,還在商場裡。
樓上是寫字樓,樓下是美食街,隔壁則是電影院。這註定了我們常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路人。
——其中大多數對唱片都一竅不通,看到黑膠唱片時總是帶有一絲驚詫與不解。
作為一個唱片店員,我最常聽到的話不是「電影院在哪?」就是「現在還有人玩這個?」
不過這倒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我們希望有更多本來不是這個圈子的人也能接觸到唱片,哪怕是買回家當家具也是極好的。
正因如此,我們一直希望做點沒什麼門檻的事情,讓 「圈外人」進來坐坐。
恰好在店鋪隔壁有一處空閒的場地,挑高3米、淺色木地板、空曠明亮,可能因為某種裝修材料,裡面總有一股杏仁露的味道。
商場為其取名為「展演空間」,有一次商場負責人找到我們,希望我們能在裡面做點有意思的事情。
於是我們決定在這舉辦唱片分享會,時間定在每周三12:33分,至於名字,我覺得不用太繁瑣,就叫它「黑膠午茶」。分享會內容無非就是聽幾張唱片,然後再講點小故事:從披頭四到皇后樂隊、從唱片的歷史到收藏、從李安再到王家衛的電影原聲。坦誠點講,一開始其實沒什麼人來,後來我們備置了些懶人沙發,隨著沙發越來越多,聽眾也逐漸多了起來。可能是因為在午後的緣故,人們都懶洋洋地走進走出,尤其是樓上寫字樓的白領,總會來這「蹭」沙發。捲起的襯衫袖子、掛在胸前搖搖晃晃的工牌、人手一杯咖啡,越來越多的白領來到分享會,一坐就是一小時,還有幾個人最喜歡睡覺。好在他們不打呼,也不嫌吵,只不過恰好有個地方可以打盹罷了,也可能是我的聲音格外催眠,不過無論怎樣總比上司開會時的聲音好聽一點。其中有一個略微發福的中年人幾乎每天都來,中層模樣,戴著金邊眼鏡、鬍子剃得極其乾淨,坐上沙發前總會把束在腰帶裡的襯衣拉出來,生怕坐下時不夠體面。和他一起來的還有位身形消瘦的女生,看起來二十歲出頭剛畢業不久。他們一般都結伴來聽我的分享,女生喜歡窩在角落的沙發裡打瞌睡,中年人反而精神很好,雙手環抱、聚精會神,是為數不多從頭至尾都會和我互動的聽眾之一——只不過大多數互動都不在點上。我記得有一次講到披頭四的時候,中年男人問了我一個問題:那次分享會結束後我邀請他們來到店裡,我隨手抽出一張唱片,給他們演示著唱機的使用,順便搭話:我有點尷尬地笑了笑,心想可真是一次失敗的搭話經歷。在此之後,他們幾乎每天中午都會來店裡坐會,一邊看著我整理貨品、把黑膠拿進拿出,一邊嘻嘻哈哈說些閒話,我不可避免地會聽到一點對話,大抵是一些辦公室政治的雞毛蒜皮。他們也偶爾會翻翻那些完全不懂的唱片,尤其喜歡抽出封面稀奇古怪的那種來研究一番。這三張唱片幾乎總是能精準命中路人的耳朵,無一例外。這樣的狀態維持了一段時間,我最後一次見到那位中年男人,是一個月後周五的午後。我記得自己正趴在收銀臺打盹,夢見身處高考數學考場,猛地驚醒時看見他一個人杵在試聽區看著唱機發呆。「人也許有一天,會和唱片一樣停下吧。」 他只是盯著轉動的唱片,頭也不抬地答道。「完全沒有,被裁掉了,最近生意不景氣,但我壓根沒想到會拿我開刀。」「難啦,四十多歲一身貸款,還不好找工作。」中年人抬頭瞥了我一眼。「她啊,小實習生,進了一個新組跟新領導去了,我讓她早點去熟悉,別吃虧受排擠,」中年男人伸了個懶腰繼續說道:「年輕真好啊,大把的時間和機會。」「今天就是來和你道個別,這段時間在你這還蠻開心的,以後我可能不會常來了,住在青浦過來太遠。」說到這,唱機播完了最後一首,我抬起唱臂,把唱片翻了個面,然後對他說:「唱片有兩面的,A面放完,還可以聽聽第二面。」中年男人摸了摸自己的胡茬,笑著說:「年輕人,少看點日劇。」「是啊,你還好嗎?你領導中午來過了,」我停下手中的活,頓了頓補充道:「前領導。」 「一臺唱機,還有之前你常放給我們聽的那幾張唱片,」她停頓片刻,「畢竟也在你這裡一起渡過了很多個午後。」說罷,我拿出她想要的唱機,還有之前常放給他們聽的唱片,用包裝紙包好,用絲帶打了結,算了一個稍微便宜點的價格給她。在做唱片店員之前,我做過很多工作,每到一處我便會固定在周圍的某家包子鋪吃早飯,一來二去總能和攤主混個臉熟,什麼餡的包子、吃煎餅要不要醬,攤主總是了熟於心。每次離職的時候,我都想著未來哪天一定要抽空回去再吃一次早飯。但是直到今天,我卻從未回去過。不知道對於這位中年男人和他的實習生來說,唱片店是否也是這樣的所在。如今快過去一整年了,那個展演空間被改造成了一家吵吵鬧鬧的KTV式酒吧,邀請我們去「展演空間」的商場負責人也早已離職。雖然黑膠午茶保留了下來,但因疫情直到最近才重新開始。——人世中絕大多數事情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默然改變,毫無預警。不過,我想那份離職禮物應該還躺在中年男人家裡的某個角落,想必失業後翻了面的忙碌中年人並不會有大把空閒時光來靜靜聽完幾張唱片。但假使他能在某個午後的12:33分再次瞥見這些物件,也許會記起1年前的黑膠午茶、那個身形瘦削的女生,還有他的披頭四冷笑話。在這個偌大的城市中,每個人都像座孤島,懷揣著無處安放的情感,又總是被數字時代的高牆隔離開來。去年4月份,我們開了一間獨立唱片店,到今天大概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發生了許多故事,有的溫暖、有的悲傷,唱片店無形之中成為一個情感的容器,海綿般吸納了太多人與人的際遇。我擔心它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遺忘,於是記錄了一些下來。以後的夜晚,我偶爾會來講述一則故事,它發生在浣熊不是唱片店,有關唱片、音樂、還有人與人。姑且叫它深夜唱片店吧,興許以後還會換個名字,看心情。浣熊唱片周末,每期各有不同!實體店:浣熊不是唱片店上海市中山東二路600號BFC北區文創裡B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