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看的電影是《我和我的家鄉》。
直到昨天才看這部電影,原因是一直在等公司組織,結果很多人都看了,公司準備組織看別的,我這才去了電影院。
看名字就知道是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同樣獻禮主旋律題材,同樣的短片薈萃,同樣的群星聚集。這兩部影片相比較,從豆瓣評分上看,《我和我的祖國》80萬人打出了7.7分,高於《我和我的家鄉》30萬人給出的7.3分;但從周圍人和我自己的評價來說,《我和我的家鄉》要優於《我和我的祖國》,這個優於是整體質量相較。之所以豆瓣評分和感知有出入,我想可能是《祖國》開創了這類型電影的先河,而《家鄉》只是延續,創意上、新鮮感上失了先機。
第一部短片是寧浩的《北京好人》。延續了《祖國》的人物故事,葛優大爺飾演的張北京妥妥是北京大爺的化身,普通的小老百姓,普通的工作,一樣的北京式貧嘴,還有一股小聰明,人物的形象愈加豐滿。張北京好不容易攢了錢準備買車,這時老家來的表舅患病找他借錢,於是兩人上演了一出「騙保」的鬧劇,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歌頌了國家的醫保好政策。寧浩導演功力確實厲害,葛優大爺正常發揮,表舅很懷疑是本色出演,倆人一正一反很有看頭,另外飾演護士劉敏濤的出場很讓人驚喜,自從被她的紅色高跟鞋洗腦後,平添了幾分喜劇效果,感覺她以後可以走喜劇路線。
第二部短片是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貴州的鄉下出現了UFO,帶動當地發展起外星人特色旅遊,「再進科學」欄目組王寶強、劉昊然前來尋訪真相,在村長王研輝、商人王迅的配合下,經過一番調查發現是本地科學家黃渤所為,目的是為了加速物流彌補年輕時錯過的愛情。故事的主旨是為了展示我基建狂魔的成績吧,一座座雄偉的大橋、高架、高鐵將天塹變通途,鄉村旅遊也是扶貧的內容之一。很多人不喜歡這個短片,一方面是不喜歡導演陳思誠,出軌後拍片還拉上老婆自我洗白,另一方面故事最後落在了愛情上,格局有點小了,沒能烘託起整部電影的主旋律。
第三部短片是徐崢的《最後一課》。遠在美國教書的範偉因腦梗得了老年痴呆症,口中不時說出「二加二得幾」、「顏料」等等不著頭腦的詞語,原來他的記憶留在了當年在中國鄉下教書的時刻。為了幫父親找回記憶,徐崢帶範偉回到當年教書的地方,事先讓人布置了當時的教室,讓範偉上臺講課再現當年的場景。在上課時,範偉逐漸發覺不對,孩子的畫畫是有顏色的,鞋子是精緻漂亮的,一切都和記憶發生了衝突,慌忙跑出教室,看到外面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從一個人的經歷,讚揚了當年付出巨大犧牲的鄉村老師們,以及現在農村的巨大變化。
第四部短片是鄧超、俞白眉的《回鄉之路》。溝裡村小學周年慶,當年的學生紛紛回校慶賀,大師姐閆妮已經成為了一名成功的直播商人,在飛機上遇到了油腔滑調、十分可疑的師弟鄧超。一路上,鄧超不停在推銷自己的沙地蘋果,卻像騙子一樣一次次被打臉。真相在校慶當場揭開,原來鄧超在外面賺了大錢,為學校捐了不少錢,還帶領鄉親們種植蘋果,卻因質量問題破產,這次終於成功研發沙地蘋果,卻苦苦沒有銷路。閆妮被鄧超為家鄉的付出感動,同意答應他直播帶貨,又是皆大歡喜。這個短片應該是反映我國治沙的非凡成就,短片最後播放的治沙英雄贏了不少人的眼淚。
第五部短片是閆飛、彭大魔的《神筆馬亮》。藝術家馬亮放棄去俄羅斯列賓深造的機會,瞞著懷孕的妻子到鄉下扶貧,為了瞞住妻子的視頻通話,一次次夥同全村「欺騙」,有很多次險些露餡,都通過假裝信號不好躲過。當妻子來到自己扶貧的村子拍孕婦照時,馬亮如臨大敵,躲在大鵝玩偶中暗中觀察,意外和妻子拍了照片。在自認為巧妙瞞過時,妻子發現了一切,眾人以為萬事皆休,妻子不但原諒了馬亮還極為稱讚了他的行為。這個短片反映了我國當下轟轟烈烈的扶貧攻堅戰,扶貧幹部真的很辛苦,點讚。沈騰和馬麗的組合,簡直就是天作之合,倆人一亮相就是就自帶笑點。
五部短片簡要介紹完了,各有優缺點,如果非要比較出高下,我個人的順序是《最後一課》、《神筆馬亮》、《北京好人》、《回鄉之路》、《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中範偉的演技可以封神,改造學校的長鏡頭也印象深刻;《神筆馬亮》笑點十足,主題烘託的剛剛好;《北京好人》就是傳統、正統的喜劇,人物立住後可以拍長片;《回鄉之路》整體還是不錯的,王源有突破形象的表演;《天上掉下個UFO》呢,就像是為《唐人街探案3》的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