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屬於人人字幕組——上海警方2月3日公布,「人人影視字幕組」因盜版視頻被查,涉案金額超1600萬元。
實際上,從1月4日開始,人人影視字幕組APP就無法使用了。人人字幕組PC版網頁曾發布公告稱:「正在清理內容,(回歸)估計需要一段時間」。
緊接著,1月9日,豆瓣鵝組出現一篇名為《人人影視字幕組真的涼了》的帖子:「QQ群管理員掛的通告,說要大家記住今天,以後人人也不會有了。有點想哭了。」不少用戶留言「這個中國最大字幕組怎麼了?」
直到今天(2月3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召開「全力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發布會,通報了近期偵破的侵權假冒類案件,其中就包括人人影視字幕組網站案件——「人人影視字幕組App及相關網站各埠應用軟體刊載影視作品20000餘部(集),註冊會員數量800餘萬……目前,警方抓獲以梁某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查處涉案公司3家,查獲作案用手機20部和電腦主機、伺服器12臺,涉案金額1600餘萬元。"
實際上,人人字幕組自2006年前後成立至今,十幾年時間裡經歷過無數次整改、關停的生死時刻。老用戶可能都記得,2014年11月,美國電影協會發布《全球音像盜版調查報告》,將「人人影視」列入盜版下載網站「黑名單」,這也直接導致當時的人人影視網站被勒令關停。但是2015年2月,人人影視宣布「重生」,轉型美劇社區更名為「人人美劇」,相應APP也隨後上線——只是現在,它還是徹底走到了終結。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人影視字幕組的關停似乎是可以預見的——從誕生之日起,字幕組就一直處於模糊的「灰色地帶」,也引發了諸多爭議與討論。
一方面,字幕組的翻譯和傳播行為大多沒有獲得影視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涉嫌非法侵權;但另一方面,人人字幕組沒有直接收取用戶費用,其成員大多是為愛發電的翻譯愛好者。正因為此,很多用戶都紛紛在表達「緬懷」之情:「再見,人人字幕組!」「煩躁,以後去哪兒看呢?」
人人影視PC端網頁,資源下載站已經無法打開
一則關於人人字幕組被查的知乎高贊回答,或許更能夠代表很多人的心聲:「盜版當然是錯的,混跡的各種論壇也逐漸關停,從音樂到書籍,從影視到沒有引進的美劇,輪到人人是早晚的事。可是,說心裡話啊,喜歡看外國影視劇的老網民們,哪個沒受過字幕組的恩惠……我知道盜版是不對的,我不是什麼壞人,我會支持正版,但我很難過。」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發文,強調草根字幕組幫助一代年輕人打開眼界:「歷史上,有四次翻譯活動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是古代以玄奘、鳩摩羅什等為代表的佛經翻譯。二是近代以嚴復、林紓為代表的對外國文化的翻譯。三是文革後以三聯、商務印書館、上海譯文等出版社為代表的對世界現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統翻譯。四是新世紀草根字幕組自發組織的對海量影視和網絡學習材料的翻譯。致敬在所有的時代幫助我們打開世界大門的人!」
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盜版的合法性向來爭論已久。
《紐約時報》一篇關於盜版影視的文章中分析道,停止非法下載的障礙就是——人們想在任何時候訪問所有的東西,幾乎沒什麼能夠阻止他們。媒體分析公司 Tru Optik 執行長安德列·斯旺斯頓分析說:「即使你把 Netflix、Hulu Plus、Amazon Prime、Sony Crackle 和其他所有服務加在一起,合法的內容還是會比非法的內容少。盜版的流行和成本無關,只和能否訪問有關。」
瑞典就有著名的「海盜灣」盜版資源站,引發了關於文件共享、著作權和公民自由等法律的爭議和討論。從內容保護的角度來說,版權方的立場完全正確,付出勞動的人理應獲得合理的回報。但是諸如海盜灣這樣的公司則站在「自由」的角度,認為網際網路的原則就是分享,大公司的版權規定,尤其會將一部分無法獲得資源的民眾排除在外。
在內地,正版電影資源相對稀缺,因而盜版下載滿足了不少人的需求。多年以來,「盜版下載」成了諸多影迷獲得電影的重要途徑,而網絡盜版也在一個灰色地帶裡維持著生命力,它們大多是個人愛好者建站,依靠廣告維持網站運行。
對於國內網友來說,早在2010年以前,BT下載搜種子、磁力搜索等渠道都堪稱「上網基本技能」,甚至各大主流視頻網站上的盜版影視也都隨處可見。經過近年來的版權治理,這些網站紛紛清理盜版資源。
時至如今,我們已經能夠通過一些購買方式,「名正言順」地購買正版資源。遺憾的是,正版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大家的胃口。正如網友的抱怨:「很多資源在大陸都不是完整版,甚至大陸根本就沒有正版資源,只有盜版的,想看完整版的話只能看盜版的。」
比如說騰訊雖然正版引進了HBO的爆款劇集《權力的遊戲》,但是內容卻經過了不少刪減。這也使得想看「18禁」內容的成年觀眾,不得不通過盜版的方式去補齊,這也算是被逼無奈的後果。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對於盜版的態度確實非常複雜,情感的天平忍不住向盜版提供者傾斜。
還記得2014年,由於臺灣導演蔡明亮向版權局申訴,導致知名電影下載網站「藍影網」關停,這件事就曾引發過網友的質疑。當時對於有人疑惑的「沒有盜版很多電影看不到」,蔡明亮回覆:「一個人想看電影而看不到的時候應該怎麼樣呢?等呀。等環境慢慢改變,等有機會在國外看到,等努力賺點錢在巴黎的博物館看到。這個不容易,但是是對未來的一個播種。」
然而,對於很多內地觀眾來說,蔡明亮的這番表態顯然過於虛無縹緲,甚至聽起來有點「飽漢不知餓漢飢」。
騰訊視頻版《權力的遊戲》
諷刺的是,盜版資源的背後同樣也得到了正規資本的扶持,而是否會被「盯上」似乎也不會同一而論。人人視頻5年之內完成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小米科技、今日資本、辰海資本、百度投資部等頭部投資機構——事實證明,「看好」盜版的甚至不只是用戶。
然而,「版權」問題同樣是懸在人人視頻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如今版權治理不斷收緊的形勢下,沒人能夠保證它還能安全多久。
只是,即使明天可能把盜版平臺全部關閉,也肯定還會有新的共享方式蹦出來,因為需求在那兒擺著,矛盾也一直存在。
正如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所說:「我們的社會文化,包括法律觀念、意識的演進,常大大滯後於現實變化的速率。知識經濟、智慧財產權(即在中文世界中遭遇大幅變形的所謂IP)的熱度在歐美世界已持續了幾十年,其中的關鍵議題就包括:如何保障創作者/著作權人的權益(而非大公司/版權持有者的利益)?如何平衡它與公眾共享權益?網際網路如何成為反壟斷而非強化壟斷的空間?可惜類似的討論並未能真正落地中國本土,引發思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