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與馬珂:從「信馬由姜」到分道揚鑣,兩人這些年都發生了什麼

2020-08-30 粉衣玫瑰

日前,馬珂擔任出品人的《三叉戟》已經完結了,憑藉著出色的劇情和老戲骨們精彩的演繹,這部劇獲得了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同時也讓馬珂的名字再次回到公眾的視野中。

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曾經「站在姜文背後的男人」,如今已經很久沒有和姜文一起合作作品了,而「信馬由姜」的典故,也逐漸地塵封在了電影的歲月中。姜文與馬珂,他們之間究竟都發生了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他們的故事,首先要從姜文缺錢時開始談起。

在1992年的時候,姜文第一次動了自己拍電影的心思,於是就在劉曉慶的家裡,和好友文雋、王碩一起討論著小說《動物兇猛》,想要把它改編成電影。由姜文當編劇和導演,文雋負責找資金,王碩當顧問。

很快,姜文就獨自一人把劇本寫了出來,並且還將電影的名字也給起好了,命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並且還將只有6萬字的原著改編成了9萬字。

複雜的劇本,再加上姜文嚴謹的態度,為了這部電影,姜文燒掉的膠捲足足有25萬尺。巨大的成本讓投資人文雋感到有些絕望,為了躲避姜文找他要錢,甚至直接玩起了失蹤,躲到香港就是不來劇組。

正因如此,缺乏資金,姜文的這部電影只好一拖再拖,一直到1995年9月才正式上映。

因為上映日期一拖再拖,有人便譏諷姜文,讓他把電影名改成《大約在冬季》,為此,姜文還差點和這個人打起來。

雖然,他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上映後大獲成功,拿下了當年票房冠軍,但是也讓姜文深深地品嘗到了沒錢的苦惱。

而彼時,卻因為這部處女作,讓姜文多了一位正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念書的小迷弟。

1997年,馬珂從學校畢業後,便進入了了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擔任起了製片人的工作。隨後在五年後,又組建了北京金盾信通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總經理。在影視圈混得可謂是風生水起。

對於馬珂來說,姜文足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偶像,他相信姜文是最好的導演,導出來的片子都稱的上是偉大的作品,自己有責任有能力去幫助姜文。

2005年,經過友人的牽線搭橋,馬珂找到了姜文在太廟的工作室,兩個人相聚甚是投緣,在一起暢聊了兩個小時。

據姜文後來的回憶:當時馬珂所說的,精準的打動了他。

然而,此時的姜文,卻已經答應了楊受成,一起合作拍《太陽照常升起》,因此馬珂的這次造訪只能悻悻而歸。

《太陽照常升起》最初的預算是1600萬人民幣,而最初的投資方太合影業也非常大方,直接就給了姜文1800萬。但是,這1800萬卻很快地就被姜文給花光了,而片子卻才拍了一半。這時候楊受成出現了,直接2200萬砸進去,就這樣,才讓姜文拍完了這部片子。

可是,《太陽照常升起》最後的票房卻不甚理想,很多觀眾都表示,這部電影「看不懂」。

票房上的受挫,讓願意和姜文合作的製片人越來越少,此時,沒有辦法的姜文只好拿起手機,給馬珂發去了一條簡訊:「老弟可好?」署名是:「太廟老薑。」

很快,馬珂就表示願意前來幫助姜文,將他的不亦樂乎工作室升級成不亦樂乎影業公司,馬珂入股佔四成,一起合作影片。兩個人合作的第一部影片,便是《讓子彈飛》。

在馬珂的幫助下,徹底地解決了姜文的資金問題,讓姜文在回憶起《讓子彈飛》的拍攝經歷時,語氣中不乏激動:「那次資金相當正常!」

2010年,《讓子彈飛》的票房邁過了2億大關,有記者去採訪擔任製片人的馬珂,和姜文在一起合作怎麼樣?馬珂則回答:「姜文信我,我由著他。」自此,「信馬由姜」的典故便流傳於江湖。

在公眾的採訪面前,姜文與馬珂的合作似乎十分愉快,但是實際上,兩個人對電影的分歧卻早已顯露無疑。

在《讓子彈飛》的鴻門宴那場戲中,姜文、周潤發、葛優三個人表演得可謂是相當精彩。然而,在拍攝的時候,馬珂原本是想在這場戲中植入一個酒的廣告,給三個人桌子上的酒貼上標籤。

據馬珂說:「好幾個百年老字號的白酒品牌都想植入,報的價格高達千萬元,競爭激烈的時候,有三家願意一起上,每家安排一位大哥喝,也就是說僅這一場戲就可以賺三千萬元。」

然而,對於這三千萬,姜文卻堅決不要,理由就是,如果桌子上的酒帶標籤的話,擔心觀眾會因此跳戲。

為了這件事情,兩個人曾爆發過激烈的爭執,並且一個月沒有說話。直到後來票房大賣之後,這事才算翻篇。

然而,或許是因為對彼此才華的欣賞,再加上第一次合作的成功,讓兩人在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都曾對對方讚不絕口。

記者問馬珂:「除了姜文之外,還會和其他導演合作嗎?」,馬珂則笑著說:「一個都忙不過來啦。」

隨後,姜文和馬珂趁著《讓子彈飛》的這波熱度,很快又合作了《一步之遙》,這是兩人的第二次合作,然而卻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

由於上一部電影的成功,大家都對姜文的《一步之遙》懷有很大的期望,而姜文更是為了這部影片,花掉了將近3個億的製作成本。只可惜,《一步之遙》失敗了。

這部光製作成本就超過3億的影片,算上宣發費用等,總成本差不多快7個億了,然而最終取得的票房,卻僅僅只有5.15億,兩人差不多賠了兩億元。

不僅票房上失敗,《一步之遙》在口碑上也不盡人意。再加上兩人對待電影的分歧,姜文與馬珂便逐漸分道揚鑣。

後來,姜文又拍了一部《邪不壓正》,擔任製片人的,則是姜文的妻子周韻

如今,馬珂依舊活躍在影視圈,憑藉著「金牌製作人」的稱號,他參與的不少影視劇都獲得了出色的成績。然而他和姜文這對曾經「信馬由姜」的黃金搭檔,卻早已畫上了句號。

相關焦點

  • 姜文在賠了2個億後, 活活逼走製片人,「分手」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那麼,究竟是什麼,一手讓姜文這個票房毒藥,在不失口碑的情況下,轉身成為了票房神話?這一切,不禁要提到他身邊的另一個男人——馬珂。當然,這一切,都要從1992年的那個冬天說起。在他手握田壯壯、張藝謀這些大導演邀約的時候,要知道,所有和他同期剛畢業的學生,基本都還在一般的劇組靠&34;討飯吃。於是乎,在他姜文的世界裡,似乎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
  • 姜文:下山後,讓子彈飛(全文)
    作為對手,姜文和葛優挑不出什麼毛病。不過他倆一合計,很快又接出了後面這一句,終於還是把戲給搶回來了。姜文尊重對手,但他是個不服輸的人。無論做演員還是做導演,他都是天生的主角。作為一個有26年演員經驗、17年導演經驗的人,2010年12月,姜文推出了他的第四部導演作品《讓子彈飛》。他說:「我不打算把它拍成一個複雜的東西。這是一個比《太陽》簡單得多的東西,一個看得懂的東西。」
  • 姜文:《太陽》是上帝送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觀眾的禮物
    2007年,姜文找到了自己的張偉平。那年秋天裡的一天,34歲的電視劇製片人馬珂收到一條簡訊:「老弟,可好?」他回過去:「對不起,沒存電話,您哪位?」對方回了四個字:「太廟,老薑。」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前身是皇室太廟。馬珂趕緊進宮,面見姜文。馬珂是姜文的陳年影迷。聊完以後,姜文邀馬珂一道,帶《太陽》去了威尼斯。
  • 《中國式關係》出品人馬珂:好戲都不是便宜活
    《中國式關係》去年末開拍,但加上創作周期,其實整個《中國式關係》的籌備時間有三年之久,馬珂說,「《關係》這個劇本整整做了三年,就是從創意開始,到開機到拍攝一共用了三年的時間,好戲都不是便宜活,得前面花足夠的時間去做這個基礎的工作,後面才能看到好戲,當然導演,演員,主創,宣傳,發行都很重要,但決定至關重要的是題材和劇本,題材決定了你的受眾觀眾要看什麼,這是基礎。」
  • 《三叉戟》製片人馬珂:披荊斬棘的大叔怎樣俘獲年輕觀眾的心?
    這些年我一直在找好的文學作品,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本身就少,這個太難得了。我了解呂錚的背景,他寫的人物和一些案件都是他親身經歷過的,我自己又是做公安題材比較多,所以馬上就買了。」馬珂透露,當時拿下這個版權的價格「不算貴」。馬珂認為這個故事以三個人物為核心,開發成影、劇都很合適。劇版找了劉海波做導演,電影版由高群書做導演。
  • 雄心姜文:三部曲的終結
    北洋,姜文的絕對空隙    2010年,《讓子彈飛》上映,姜文正式從神壇上按下雲頭,成功憑藉商業片復出江湖,而且一出手就賺得6.61億票房,一舉翻身。在上海電影節上,連楊受成都趕到他的電影派對,親自表達對姜文的敬意。在《讓子彈飛》之前,姜文的作品雖然屢獲大獎,但是在商業領域上並不成功,《太陽照常升起》讓投資方賠了不少錢。而他的《鬼子來了》更是遭禁,令投資人噤若寒蟬。
  • 馬珂 |《忘年之交》譯後記
    坦率地講,在我1987年9月以一個新聞記者的身份參加在西安八辦紀念館舉辦的由安危一手策劃的「海倫·斯諾在中國」圖片實物展以前,我居然孤陋寡聞到不知道海倫·斯諾是誰。展覽中耳聞目睹的一切,包括所有參加開幕式的國內外嘉賓都強烈地震撼著我那個敏銳的新聞神經,開幕式上,我採訪、錄音、拍照,忙得四腳朝天。
  • 馬珂談《光榮時代》好演員在一起搭戲:一件幸福的事
    總製片人馬珂因此接受了媒體的專訪,揭開了這部還在緊鑼密鼓拍攝,以建國初年第一代公安為群像背景的故事的神秘面紗。馬珂說,張譯與趙立新是他心中最適合兩位主人公的演員。劇本當初給出之後,兩人都相當有興趣,但檔期都需要調整。之後他拍案決定延遲開機,最終促成了兩位高質演員首次螢屏合作。已經看過粗剪樣片的馬珂表示:「他倆這回是第一次合作,都是演技好的演員,起到了很強的化學反應,拍出來特別好。好演員在一個好故事裡面,能夠出來特別不一樣的感覺。
  • 2014 年度面孔 姜文 時勢英雄 堅硬如水
    他的上一部電影《讓子彈飛》出現在2010年,贏得極佳的觀影口碑,最終票房6.7億,是他目前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4年時間,中國電影銀幕數從6000塊增長到2萬塊,快速擴大的市場吸引了眾多的參與者,電影質量卻無法一蹴而就,爛片高票房的情況屢見不鮮。姜文的回歸像一次儀式,觀眾樂於見到一個藝術家在商業時代獲得尊重。《一步之遙》故事的原型是發生在1920年代的一起命案。
  • 姜文:霸氣外露?能不能換一新詞兒?
    在距離影片原定上映日期的十天時間裡,《一步之遙》需要再做修改,取得龍標,製作拷貝,再運輸到影院,儘管有製片人馬珂的一句「公映日期不變」做擔保,仍然讓所有人捏了一把冷汗。一時間,華語電影圈成為預言與傳言的舞臺,「2014年的內地總票房超300億就此無望」、「2014年全年華語片票房口碑無法兼得的情況將成定局」的說法層出不窮……   12月12日,離《一步之遙》公映日還剩六天,在幾乎無人看好的情況下,馬珂終於將龍標從廣電總局帶回了不亦樂乎,中影的發行團隊也做好了用「人肉快遞」方式將拷貝運送到各家影院的準備。
  • 為何姜文鏡頭下的女人都如此迷人?姜文:女人是用來欣賞的
    姜文電影中的女人:或者狂野、或者神秘、或者冷豔、或者世故、或者淳樸、或者神神叨叨;有著各式各樣的性格,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女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她們不依附也不隨波逐流;男人只是她們生命中的過客;或者是一段旅途中的同行者;她們不受男人控制和影響。
  • 姜文說:別急,讓子彈飛一會
    隨後兩人在被子中滾成一團。6、葛優(湯師爺):世界上本沒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7、姜文(張麻子):不好色的縣長不一定是好縣長。8、發哥的人假扮麻匪的人,強姦了民女,民女告狀到了姜文那裡。姜文和一幫兄弟坐在一起。小弟甲: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我從來不仗勢欺人,我喜歡被動!小弟乙:大哥,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是我的話,還會有活人來給你告狀嘛?
  • 「信樂團」信分手了?戀愛長跑17年終分道揚鑣,原因曝光引熱議
    「信樂團」信分手了?戀愛長跑17年終分道揚鑣,原因曝光引熱議12月23日,臺媒報導稱蘇見信和女友WeiWei早在8個月前就已經分手,,兩人愛情長跑17年,最終卻還是分道揚鑣,消息曝光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 喝醉了,我誰都不服,就服姜文
    那些年,沒有男人不粉劉曉慶,誰看到劉曉慶都會心水一漾,爭取絕對不抽,姜文沒頂住,就抽了。 姜文是典型的北京爺們,說話做事講究奔放毫爽,霸氣外露。閱人無數的劉曉慶見了姜文這款,也覺得稀有。好奇,詫異,到後來了解,又開始欣賞,理解。 戲裡,兩人演患難情侶,喝交杯酒;戲外,兩人似知己,徹夜暢飲米酒。日久生情,姜文也無法拒絕這個全中國男人眼中的女神。
  • 劉曉慶、陳國軍26年恩怨始末:姜文無意間成了最大的導火索?
    直到1982年,陳國軍在影片《心靈深處》中表演細膩真實,收放自如,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這一年,也是劉曉慶跟29歲的有婦之夫陳國軍狹路相逢、恩怨纏身數十載的一年。兩人緣起是從合作的電影《心靈深處》說起的,當時陳國軍來到長影招待所309房間,第一眼看到劉曉慶時,就感覺冥冥中註定要和這個女人發生很多瓜葛。
  • 1999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周星馳王晶這對黃金搭檔徹底分道揚鑣
    那麼,1999年的那一天,周星馳與王晶到底為何事鬧得不歡而散,兩人就此分道揚鑣,此生再也沒有合作過?,若沒有他,我可能什麼都做不了。」隨後,兩人嘗到了甜頭,便開始了連番的合作,如《整蠱專家》、《鹿鼎記》等等,那段時間,周星馳主演王晶導演成為了票房的「代名詞」,只要電影一問世,就不用憂心票房問題。而剛好那個風雨飄渺的時期是香港黑社會盛行的時代,不少當紅明星都被逼迫著演電影,更有甚者性命都難保。
  • 【獨家專訪】四年打造《刑警隊長》 出品人馬珂為藝術也因為責任
    馬珂:全部都是真實的,二三十個案子有三分之二是顧瑛身上發生的,另外的三分之一是其他刑警隊的案子,我們移植過來放到裡面的,綜合了一下。但是案子的烈度我們控制了一下,不做太大的案子。比如說「劃屁股」這種案子,點到為止。
  • 陳國軍收到一封匿名信後,把劉曉慶背到山上,勒令她上吊
    「假如我到了人生百年時,我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拉著劉曉慶的手,對她說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唯一、最用心愛過的人。」時隔26年,陳國軍再次與劉曉慶相遇提及過往,從前的種種恩怨都隨風飄散。劉曉慶輕輕摸著他的臉,含著淚花的雙眼裡儘是溫柔。
  • 姜文:「我女兒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看完照片後,網友:我信了
    姜文:「我女兒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看完照片後,網友:我信了姜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個演員和導演,看過他年輕時候的照片大概都能知道姜文的外形條件是非常好的,並且他現在的妻子也是非常漂亮。不過也許很有人知道他還有一個前妻,是一名法國人,並且兩個人還有一個女兒叫做姜一郎。
  • 姜文的四個女人,個個都是極品
    中戲畢業之後,姜文被分配到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做了一年多的話劇演員。就在他自覺沒有出頭之日的時候,《末代皇后》的陳家林找上門來,點名讓姜文出演溥儀。姜文也是性情中人,打小就是爺們兒做派,走到哪兒都惹眼。所以這兩人能看對眼,倒也不太稀奇。再看看這些年姜文電影裡的女主,陳衝、寧靜、許晴……哪一個不是成熟的大女人?據說當年兩位主角在雨中酣暢淋漓的拍完一場情緒戲之後,謝晉導演抱了一大壇米酒送給了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