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南京大屠殺的禍首送上了絞刑架,老來卻被叫去掃廁所

2021-02-07 法律先生




「南京馬路上屍首累累。

有時要先移動屍體,汽車才能通行。」  

                       

這是79年前南京的今天。

這段話是《紐約時報》記者德丁記錄下來的。

但79那一年的今天,

東京街頭卻掛上條幅,慶祝我們的死亡!

也是從那一年的今天開始,

日本人在進行了40多天瘋狂屠殺!

300000同胞慘遭殺害!

其中,

向井敏明野田毅這兩個大混蛋,

更以比賽砍殺我們同胞為榮,

稱誰先殺到100個誰就是民族英雄。

《東京日日新聞》,即現在的《每日新聞》

上還大幅刊登了他們的新聞:

手持鮮血淋漓的刺刀,

面目猙獰、得意洋洋。

他們一定想不到,

當時一個看著這報紙氣得發抖的法學教授,

在10年後,終於將這兩個王八蛋送上絞刑架,

同時被送上絞刑架的,

還有南京大屠殺的始作俑者:松井石根。

這位當時的法學教師名字叫:




70年前,東京大審判,

他代表中國參與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以堂堂正正的法律方式,

替中國人贏回了尊嚴。

所以,當他解放後從香港回國,

周恩來讚美為人民辦了件大好事,

為國家爭了光,全國人民都應該感謝他。


是的,所謂好好感謝,

就是在他垂老之際,

把他打倒,並順便去幹掃廁所的工作!


1946年,梅汝璈(右)在東京審判現場

 

 1904年,那一年,

廣安人鄧紹昌生了一個兒子:鄧小平

南昌人梅曉春也生了一個兒子,

這就是後來的梅汝璈。

梅汝璈讀小學的時候,

是一個地道的武俠迷,

甚至要去峨眉山拜師學藝,

結果走到半路錢被小偷偷走了。

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

剛上初中就在《清華周刊》發表文章,

表達對國家命運的牽掛。 

12歲入讀清華學校。

20歲就赴美留學,

先讀斯坦福,後讀芝加哥大學,

24歲就拿到法學博士。

留學期間與同學組織了中山主義研究會,

響應國內發生的北伐革命行動。

畢業後,不被國外的繁華所羈絆,

回到當時水深火熱的祖國。

 

初回祖國,

梅汝璈就開始了「教書先生」的生活,

先後在山西大學、南開大學、中央政治學校、

復旦大學等大學擔任教授職務,

講授英美法、政治學、民法概論、

刑法概論、國際私法等課程。

1946年,

在時任外交部部長的王世傑推薦下,

梅汝璈終於以明恥」——

他登上了赴日本的飛機。

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期間,梅汝璈身著法袍留影

 

開庭前,

時任國民政府教育次長

兼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的顧毓琇,

將一柄尚方寶劍贈予梅汝璈。

 

梅汝璈覺得自己受之有愧:

" 『紅粉送佳人,寶劍贈壯士』

可惜我非壯士。」

顧毓琇說道:

「你代表四萬萬五千萬中國人民和千百萬死難同胞,

到這侵略國的首都來懲罰元兇禍首。

天下之壯烈事,以此為最。

君不為壯士誰為壯士!

就這樣,梅汝璈帶著壯士的悲壯,

站上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顧毓琇(江澤民的老師)


但到法庭的第一場戰爭,不是針對日本人的。

因為戰後的中國滿目瘡痍,

在各戰勝國裡自然不受重視,

中國的法官被排在了英國後面。

 

梅汝璈認為這種對中國的排序,

對中國人而言極其不公平。

於是憤而抗議,脫下黑色的法袍,

拒絕參加,最終使中國回歸在第二的位置。

梅汝璈(前排右二)與

其他10名法官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合影照片

 

在最後量刑的時候,

一些白人法官沒有遭受過日本人的侵略與踐踏

不贊成對戰犯處以死刑。

10年前,日本人僅在南京就瘋狂屠殺30萬華人,

那時,這些英美法官的文明在哪裡?

現在要審判這些王八蛋了,

這些文明就回來了?

梅汝璈和他的助理幾乎不眠不休,

日以繼夜的整理日本軍人的殘暴證據,

他說,要不把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這樣的畜生,

簡直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惟蹈海而死而已!


最後,在梅汝璈等人努力下,

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

終於將東條英機7名罪行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絞刑架!

告慰了千千萬萬的死難同胞。

判決書統一書寫?

Excuse me?

"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的部分,

中國人受害最深,最明白自己的痛苦,

因此,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

說罷,梅汝璈隨即親自操刀,

將堆積如山的證據記錄在判決書裡。

長達10萬+的字數,字字數數都是對日軍的控訴。

回國的梅汝璈受到英雄般的禮遇。

這畢竟在國際法庭上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國民黨政府送來「司法部長」一職,

他託詞不歸,轉而去了香港。

新中國建國後,梅汝璈喬裝北上,

回到了他畢業的城市:北京。

一開始,周恩來、陳毅等人禮遇他,

事業一路開掛,擔任外交部顧問,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人大法案委員會委員。

遠東軍事法庭上外國律師發言

但是,他很快就發現,他很尷尬:

學術照搬蘇聯,

他這個美國法學博士幾乎毫無用處。

而且他忍不住批評蘇聯的法律系統,

結果,很快1957年「反右運動」開始,

他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不僅被人遺棄,還遭人踐踏。

他被、抄家、羞辱,

甚至,讓他去打掃單位廁所,

他感覺自己像一本「破爛過時的小字典」

夾在時代的風暴眼裡,不知所從。

但他都一一沉默以對,

對命運的乖戾,漠然受之,

他沒有怨恨鬥他的人,

也沒有考慮曾經的決定是否正確。

只是,偶爾,在午夜裡,

他會枯坐在椅子上,哼唱當年清華的校歌: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立中央……


 

因為在一次公開會議上,他發言稱要防止再出劉青山、張子善這種貪官,光靠個人自覺不行,還得靠制度。這句話被看成是他『舊法觀念』未除的標誌。」梅汝璈成了「靠邊站」的一類人。

 

當時梅汝璈寫的《關於谷壽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殺事件》也遭到了莫須有的指責,被扣上煽動「民族仇恨」、「鼓吹戰爭報復」,還有人甚至從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責文章誇耀侵略者的勇猛,為軍國主義張目,跡近「漢奸」、「賣國賊」。

 

「造反派」闖入他的家中,

抄家搜出那件他曾在東京審判時穿過的法袍,

居然認為這是「反革命罪證」的確切證據,

並試圖將其燒毀。在那一刻,他才難抑激動:

這TM是中國人驕傲的象徵!


 

他兒子回憶父親時:

生命的最後歲月裡,他從來不提及過去,

孤獨,沉默……

1973年的春天,北京的桃花還沒有盛開,

在沉默中寫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還沒有完成,

梅汝璈在沉默中逝去,

或許,他只是回去,回到

那個最令他難以忘懷的東京審判法庭,

在那裡,他在沉默裡爆發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聲音:

我要為我們中國人爭口氣!


 

2009年。梅汝璈逝世36年後,

當年唯恐與他扯上關係的清華大學,

設立了「梅汝璈法學講席」……

一 END 一

直接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2016年中歐律師·海牙論壇」完美謝幕》

《就你這點自控力,難怪幹不成大事》

《創新、聯合,讓我們律師為世界做得更多!》


戳「閱讀原文」 看看「法律先生」都推薦些什麼?

相關焦點

  • 他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戰後被判死刑,在絞刑架足足掙扎了12分鐘!
    同年11月淞滬會戰結束,日軍佔領了上海,後又向南京進犯,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後,南京於12月13日淪陷,而侵華日軍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揮下,對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
  • 他才是南京大屠殺的主犯,卻逃過東京審判
    誰在南京下達「殺掉全部俘虜」命令?誰是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 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處決現場:渾身顫抖,空中掙扎了12分30秒
    淞滬會戰失利之後,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進犯。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四十多天的大屠殺,而進行這場殘忍屠城的總指揮官就是圖片中的松井石根。只要看見中國老百姓額頭上,有戴軍帽壓出來的痕跡,手上有老繭,肩上有老皮的,一些青壯年,統統抓起來殺掉。這一行動,直接導致十四號到十六號,大屠殺以來的一個高峰。照片中松井石根正在舉行入城式,看起來志得意滿。而就在入城式進行的同時,無數個中國無辜百姓倒下日軍的刺刀下。
  • ...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南京|日軍|甲級戰犯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後,立即對手無寸鐵的民眾和放下武器的中國軍人進行瘋狂屠殺,並伴隨著搶劫、強姦、焚燒。松井石根明知部下犯有暴行,不僅沒有阻止,反而予以縱容。在南京期間,上海派遣軍司令朝香宮親王頒布了「殺掉全部俘獲人員」的命令。松井石根執行了這一命令,並目睹了日軍暴行和南京慘況。日軍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實行了非常嚴格的新聞封鎖。
  • 日本友人清明節來南京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日本友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朱曉穎 攝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4月1日電 清明節將至。4月1日,26名日本友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尖利石子路圍就的祭場內,長明火隨風跳動。巨大黑色無字碑前,懸掛著白底黑色「奠」字。「日本第31次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植樹訪華團」26名日本友人,身帶「和平之花」紫金草標記,在祭場敬獻花圈、默哀。
  • 南京大屠殺的主犯,被國際法庭判處了死刑,他被吊了12分23秒才被吊死
    當松井石根聽到這個判決後,很平靜的接受了,他並沒有選擇上訴。 松井石根在14年的侵華戰爭中,犯下了滔天罪行。特別是在南京大屠殺中,作為這次大屠殺的主犯,松井石根更是罪孽深重,天理難容。 其實,松井石根原本是日本一個普通的商人,在當年的日本軍國主義戰爭論的不斷蠱惑下,年輕力盛的松井石根,忍不住誘惑,就應徵入伍了。
  • 黎陽:馮瑋是如何證明南京大屠殺「有理」的?
    來斥責侵略者的蠻橫霸道和荒謬絕倫。但是在「公知」嘴裡,殺人就是「有理」,連南京大屠殺那樣的大屠殺都「有理」——復旦馮瑋就不但證明了南京大屠殺有理,而且借日本人的嘴讚美南京大屠殺是「在世界歷史上永放光彩」的壯舉。馮瑋是如何證明南京大屠殺「有理」的?
  • 刻在中華民族內心的傷痕,張純如和《南京大屠殺》
    1968年張純如出生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是第二代美籍華人作家,童年時代,她就從父母那兒得知,1937年,在大洋彼岸的祖國,在一個叫南京的城市,日本侵略者對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了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那段慘無人道的漫長歲月裡,濤濤江水被鮮血染成了紅色,曾經繁華的六朝古都南京,變成了人間地獄。
  • 南京大屠殺中,為什麼那麼多老弱婦孺被殺害?一位倖存者講述了原因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
  • 對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批評
    「南京大屠殺」這個概念,最早出現東京審判上,當時中國送交了30萬的數字,但最終結果是認了20萬。從80年代起日本就不斷提出要和中方合作調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具體人數,都被中方以「沒必要」「已經定了」為理由加以拒絕,對於南京大屠殺的死難人數,新中國從來沒有進行過任何系統的調查,不是因為調查起來有難度,而是根本就沒心思做,30萬這個數字隨口一胡扯就出來了。
  • 魏特琳:南京大屠殺中的挺身而出的國際友人
    他們後來都被安全送出南京,成為抗日力量。外國友人還用他們的筆、照相機、攝影機等,記錄下他們親見親聞的日軍暴行,向世界公開和控告。早在1937年12月15日,貝德士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新聞稿《南京一瞥》。美國記者德丁等人以這些材料為基礎,寫成新聞稿,以「美國傳教士敘述的南京恐怖統治」為題,發表在1937年12月22日的《紐約時報》上,成為最早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的報導之一。
  • 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實習生 於樂瀛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 攝11月25日上午,天氣陰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牆」前舉行。
  • 南京大屠殺中,為何有那麼多老弱婦孺被害?一倖存者說出了原因
    即使到了今天,每每提起南京大屠殺,很多人都忍不住會咬牙切齒。有這麼一個現象,在南京大屠殺之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遇難者都是老弱婦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名叫做路洪才的倖存者說出了其中的原因。路洪才是為數不多的經歷了南京大屠殺還尚存於人世的人之一,當南京大屠殺發生的時候,他僅僅六歲而已。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 | 我們當如何記住南京大屠殺?
    他說:「我們常常說納粹殺害了600萬猶太人,日本兵殺害了中國南京30萬人,實際上是以數字和術語的方式把大屠殺抽象化了。」在他看來,這些數字雖然看起來很觸目驚心,但以這種概括的方式去總結歷史,大屠殺真正意義反而在數字的抽象中被淹沒。
  • 日本廣島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系近20年來首次
    據悉,這是近20年來廣島首次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中方參與在廣島舉辦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現代快報特派記者對展覽開幕式進行了全程直播,超過3萬網友圍觀這場海外的直播。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張瑜 文/攝  紀念  開幕式上,全場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城,在隨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血腥屠殺30萬手無寸鐵的平民與放下武器的士兵,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 五本講述南京大屠殺的書,可能這輩子都沒有勇氣翻開
    我們能做的,便是始終銘記這段歷史,銘記這份苦難,不辜負她用生命去換來的真相。二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給自己拉貝作為西門子中國南京分公司經理,在中國生活了整整30年,對中國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深厚的感情。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他被推為南京安全區主席,在南京大屠殺時,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收容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裡的安全區內,他和他領導的十多位外國人,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
  • 南京大屠殺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管光鏡生於1917年4月,1937年親眼目睹日軍飛機來襲轟炸,他躲在溧水東河沿邊大石頭底下才僥倖生還。南京淪陷後,他還多次目擊日軍在南京郊區屠殺當地無辜百姓。 她叫張純如。一位華裔美國人。她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 90歲的她,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夢魘,如今美得驚豔!
    與拉貝飾演者合影趙振華說,「這不是演戲,是真的經歷。"日本人進城,直接把刀放在我爸爸頭上,嘰哩哇啦說了一大堆日語,『興教興教』,我爸爸講,是的是的,我姓趙我姓趙。這是一個巧合,我們姓趙,救了我爸爸一條命。日本人一聽,嘴裡說了一句『呦西』,就把刀拿下來了,沒有劈下去。」趙振華說,後來才知道,日語「興教」的意思是答應把什麼東西送給他。如果說不是姓趙,「不姓趙」,就一刀劈下來了。「當時我們都嚇死了,站在爸爸旁邊。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帖子被認為是年輕一代牢記歷史的方式全文如下:「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我真是個魔鬼。」
  • 《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自殺的背後.
    關於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世人心中一直存在很多謎團和誤解。1994 年年底,她參加了在加州庫比蒂諾舉行的一次會議,並在那裡看到了許多南京大屠殺的照片。一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張純如正是因為見了這些照片,才在彼時彼刻決定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著作。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但與事實恰好相反。在張純如還是個小女孩時,她父母講述的南京大屠殺就令她大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