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的她,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夢魘,如今美得驚豔!

2021-02-12 中國新聞網

只看照片,你很難想像

眼前這位老太太已經90歲了

她叫趙振華

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夢魘

如今她有自己的微博

走上T臺,穿高跟鞋

參演《南京!南京!》

.

年齡老去,愛美依舊

90歲的她,活得優雅自在

把日子過成了詩

曾經歷一個恐怖的童年


電影《南京!南京!》截圖

陸川拍攝《南京!南京!》時,「群頭把我的照片發給了導演。」趙振華被一眼看中。於是,她以83歲高齡參加了拍攝。

飾演拉貝的演員說,「趙奶奶哭的太真實了,把我的眼淚都哭出來了。」

與拉貝飾演者合影

趙振華說,「這不是演戲,是真的經歷。那個感情太逼真了,就像以前小時候,日本人進城,拿著刺刀在後面追我們。」

《南京!南京!》一下子掀開了她童年所有的恐怖回憶。

《南京!南京!》劇照

「我很愛美。」趙振華說,自己從小就愛美,留著「童花頭」。曾因為頭髮被剪壞了而嚎啕大哭。

趙振華兄妹五人,自己是家裡的「寵兒」。原本,父親做小買賣,趙家在南京過得豐衣足食。

南京大屠殺期間,趙振華才8歲。1937年12月,日軍進入南京城,日本兵在南京城裡肆無忌憚地大肆燒殺搶掠,見人就殺,見物就搶。所有女孩都把頭髮剃掉了,臉上還塗上鍋菸灰。

高圓圓跟她合影后籤名

趙振華回憶,「那時候我爸爸講日本人來了,連小女孩都不放過,你趕緊把頭髮剪掉了,我就把頭髮剪得光光的,像個男孩子,也不哭了。

"日本人進城,直接把刀放在我爸爸頭上,嘰哩哇啦說了一大堆日語,『興教興教』,我爸爸講,是的是的,我姓趙我姓趙。這是一個巧合,我們姓趙,救了我爸爸一條命。日本人一聽,嘴裡說了一句『呦西』,就把刀拿下來了,沒有劈下去。」

趙振華說,後來才知道,日語「興教」的意思是答應把什麼東西送給他。如果說不是姓趙,「不姓趙」,就一刀劈下來了。「當時我們都嚇死了,站在爸爸旁邊。事後我們全家想想都後怕。」

「後來我們到了一個大的難民區,十多個人住在一個大房間裡。白天讓我們全部下樓,看到戴帽子的就一刺刀刺死。我爸爸一夜白髮,被抓去挖坑,挖了坑以後埋那些被殺的中國人,然後日軍就殺挖坑的人,我爸爸死裡逃生,逃回來了。」

趙振華的姐姐叫趙振剛,那時候14歲,父母送她去金陵女子大學避難。那裡全是老小、婦女,大家都認為去那裡就安全了。

但是日軍常常不分晝夜地闖進來抓人。「不是人過的日子,都不知道以前的日子怎麼支撐過來的。」

愛美的她出門前總要精心打扮一番

由於趙振剛在難民區裡面看到那些慘無人道的事情,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她在自己的回憶錄裡面寫:「稀裡糊塗地過了這麼些年,我與誰去傾訴我內心的痛苦。」

趙振華成立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子女。但是姐姐趙振剛始終無法走出創傷,婚姻生活不幸福,一直都沒有小孩,所以趙振華就把大兒子過繼給姐姐。「我也不是養不活我要給人,她畢竟是我的姐姐,也不是別人。」

在微博上,趙振華對中小學生說,「銘記歷史,不忘國恥,不是為了冤冤相報,而是為了教育我們的後代,要自強,不斷地壯大國家實力,不要讓歷史悲劇重演。」

優雅地老去,把餘生活成彩色

模特表演樂此不疲

在江蘇省老幹部活動中心

我們見到了90歲的趙振華奶奶

這位南京年齡最大的模特

她身姿挺拔、滿頭銀髮

精神矍鑠,看著隊伍訓練

不時參與指導

合影

在這支模特隊中

隊員最大90歲,最小55歲

年齡差有整整二十餘歲

「趙奶奶用『青春』引領我們的隊伍。」

隊長笑著說

參加比賽

八十年代

趙奶奶加入由陳鍾秀創辦的

南京市第一支中老年模特隊

開始學習模特表演

通過刻苦練習,再加上天資聰穎

她很快就在T型臺上脫穎而出

捧得「優秀模特」、「最佳儀表」

「最佳壽星」、「松鶴夫人」

等全國各種獎項

獲「終身成就獎」及「松鶴夫人」大獎

2012年,因為腿部受傷

她休息了近7個月

腿走起來有點不利索

趙奶奶認為自己

可能無法再走模特步了

便轉向幫助更多的老年人

通過模特表演改變自己

她還謀劃著要辦一個

專門為老年人牽線搭橋的婚介所

「人不能閒著,一定要幹點事。」

在微博分享表演照片

「潮人」趙奶奶有自己的微博

她堅持通過口述

並讓女兒代發的方式訴說歷史

與網友互動交流

並圖文並茂地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拍攝《江湖正道》

除了《南京!南京!》

趙奶奶還參與拍攝

《老嚴的女兒不愁嫁等》

《江湖正道》等影視作品

參與《全家脫口笑》節目錄製

年輕時被撞出腦震蕩

診斷出心臟病而安裝起搏器

腿多次摔傷裝上支架.

很難想像

在趙奶奶滿面笑容的背後

藏著過去多少艱難坎坷

在劇組休息期間表演模特步

「我身上的炎症多,年輕時被醫生稱為『多炎幹部』。醫生現在看到我,都說你不得了了嘛,年輕時候病歪歪的,沒有想到能活到現在,還那麼風採。」說完,趙奶奶爽朗地笑了起來。

優雅地老去

「還小呢,90歲。」

曾經的一段採訪裡

趙奶奶這麼回答年齡

「你咋保養的,有什麼秘訣?」

每當有人向其「取經」

她總是樂呵呵地回答

「秘訣就是不生氣,自足常樂。」

戴著白色貝雷帽,墨鏡

現在,「閒不住」的趙奶奶

每天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

她免費擔任多個中老年模特隊的顧問

「有人說自己太胖、太矮,我都說沒關係,這些都是自娛自樂。以前不能美、不敢美,現在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用力地美。」

面對歲月的侵蝕

她毫無畏懼,優雅如初

每一次亮相都驚豔眾人

感染了身邊很多人

趙奶奶,請您一直美下去


原標題:《90歲的她,經歷過南京大屠殺的夢魘,如今美得驚豔!》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

作者:徐珊珊

編輯:谷夢溪

相關焦點

  • 90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T臺走秀,美得驚豔了全世界!
    90歲能活成什麼樣?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能活成什麼樣?
  • 對張純如《南京大屠殺》的批評
    大屠殺派認為這本書硬傷太多,要出版的話可以不作修改,但必須和他們修訂的一本小冊子捆綁銷售,但張純如不依啊,她書裡序章就寫在日本研究大屠殺是要掉腦袋的(可見弱智到什麼程度),大屠殺派在她眼裡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說來說去還是軍國分子,什麼硬傷太多,不就是想否定南京大屠殺?當下斷然拒絕,於是日本又給國內的FQ們撈到把柄了。
  • 她讓全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著她自殺
    網上有一個問題:「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1997年,一個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用震驚世界的一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小生活在美國的她,把南京大屠殺,深深地烙印在了年僅36歲的生命裡。 於是她放下原本計劃的題材,決定用自己的筆,去探尋那段家族經歷的浩劫。 其實很久以前,張純如就在圖書館裡尋找過這段歷史的記錄,卻始終一無所獲。 她的心裡對這一段慘無人道的黑暗歷史,產生了無數個疑問。 那時候的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什麼會有如此非人的屠戮發生?
  • 她為30萬冤魂奔走,讓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她自殺
    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可以見到日軍當年暴行的痕跡。去年剛剛上映的那部「二十二」,就是我們中國人在那段歷史中苦難的縮影。而很多歷史學家、有志人士也在用他們的行動來告誡後世,即便你沒有真正經歷戰爭,也不該忘記。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女性,用自己無可挑剔的努力和勇氣,直面了人類歷史上那一段慘絕人寰的記憶,將南京最痛苦的記憶記錄了下來,而她自己卻停留在了36歲。
  • 731部隊 黑太陽 南京大屠殺!7部合集! 電影+紀錄片
    這是2005年南京大屠殺紀錄片《南京夢魘》在美國首映時的情景。隨後,製作人約瑟夫與助手吳海燕帶著這部電影,先後在美國加州、紐約與華盛頓引發50餘場震動。如今,在南京大屠殺過去69年後,他將《南京夢魘》中、英文版上傳到網絡,供網友免費下載,甚至還「鼓勵盜版商盜版」。據YouT ube與google提供的數據,到目前為止,這部紀錄片已被下載了100餘萬次。
  • 她是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第三十萬零一人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一角,佇立著一尊雕像,但雕像所刻之人並非嚴格意義的中國人,也沒有經歷過這場災難,但沒有她的存在,或許直到現在,西方人民還不知道南京大屠殺。雖然張純如出生在美國,也不曾經歷過戰爭,但張純如的父母給她講過很多中國人民抗戰的故事,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屠殺,為了更多了解南京大屠殺一事,張純如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卻發現找不到任何與此相關的信息,於是她去問老師,但老師也表示一無所知,甚至在整個美國的歷史教材中都沒有南京大屠殺的描述。
  • 【薦書】她讓世界知道南京大屠殺
    我是學歷史的,但南京大屠殺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只是個概念。是這本書,把一個概念催化成為活的記憶。此書是一部完整、全面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和前因後果的權威性著作。作者張純如是一位華裔美籍作家,她對西方世界長期漠視南京大屠殺這一慘痛歷史深感震驚,為此查閱了大量的文獻、檔案,赴中國實地採訪大屠殺倖存者,寫成此書。
  • 「我經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影像記憶素描
    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熊淑蘭的大媽被日本人輪姦,第二年,大伯也被殺害。她曾親眼看到,江東門的橋被炸毀後,日軍用中國百姓的死屍堆成一座又高又長的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 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獻上鮮花表達追思之情。實習生 於樂瀛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萬程鵬 攝11月25日上午,天氣陰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哭牆」前舉行。
  • 猛士 張純如:寫書揭露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卻36歲被迫自殺
    她不堪忍受精神折磨,在36歲那年開槍自殺,結束了英勇而壯烈的一生。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讓我們在悼念同胞的同時,也記住這樣一個美麗的名字:張純如。她打電話告訴父母:「必須把南京大屠殺作為下一本書的主題,這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也是受害者們應得的公道。」那一年,張純如26歲,風華正茂。她拿起手中的筆,化作一把長槍,勇敢地投入到戰鬥中去。
  • 南京大屠殺80周年 | 我們當如何記住南京大屠殺?
    上世紀90年代末,在張連紅做倖存者的口述歷史之前,只有少數個人做過倖存者採訪。1985年,南京軍區作家徐志耕採訪過100多名倖存者,徐志耕回憶當時的採訪,充滿了艱難:「大屠殺紀念館整理的小冊子上只有倖存者姓名,沒有地址,每個人也只記錄了200多字,找他們要地址,他們只肯給六七個人的地址。」
  • 向西方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的鬥士——張純如
    但在張純如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之前,很多西方人甚至不知道這件事的存在。2004年11月9日,一聲槍響,年僅36歲的張純如在車內飲彈自盡。《紐約時報》稱她是「60多年首次打破中、日、美的沉默,用英文向全世界詳盡地揭露日本當年的獸性」。
  • 南京大屠殺為什麼和你有關係!
    士兵還刺傷了另一個8歲的女孩,當時她和她的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個4歲的女孩在毯子下面待的時間太長,差一點被悶死。由子缺氧,她在以後的一生中一直遭受嚴重的腦損傷的折磨。這真可怕,我簡直成了動物並幹了那些無人性的事。實在難以用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暴行。我真是個魔鬼。」這是永富角戶,曾經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話。張純如在寫《南京大屠殺》時,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很難想像,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撐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紀,每天與南京大屠殺那段殘忍血腥的歷史為伴。
  • 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她,究竟因何而死?
    」聯繫在一起,她寫下的《南京浩劫 被遺忘的大屠殺》,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2004年11月9日,這個曾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呼號的女子,將自己的白色轎車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後掏出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張純如是美國華裔女作家。她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將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帶到了西方的記憶中。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一開始她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給她做過20餘年翻譯的常嫦說,松岡環不僅承受著「日本國內右翼分子的攻擊」,還面對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對日本人的戒心」。今年7月,她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她的身邊坐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老人。
  • 《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自殺的背後.
    關於張純如寫作「南京大屠殺」,世人心中一直存在很多謎團和誤解。1994 年年底,她參加了在加州庫比蒂諾舉行的一次會議,並在那裡看到了許多南京大屠殺的照片。一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張純如正是因為見了這些照片,才在彼時彼刻決定寫一本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著作。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但與事實恰好相反。在張純如還是個小女孩時,她父母講述的南京大屠殺就令她大為震驚。
  • 南京大屠殺和你我有什麼關係?
    如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不足百人。而就在12月10日,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南京淪陷後,他還多次目擊日軍在南京郊區屠殺當地無辜百姓。在老人90歲那年,他曾進入紀念館展廳參觀、悼念遇難同胞。
  • 華裔女作家向全世界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卻在36歲時舉槍自殺
    喪心病狂的日軍在中華大地上製造了很多大屠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京大屠殺。然而戰爭結束後,日本部分人企圖掩蓋這段歷史,甚至歪曲、編造歷史,拒不承認他們當年在南京犯下的暴行。有一位女性,不辭辛苦,向世界揭露了日軍在南京虐待、凌辱中國婦女、屠殺中國人的行為。因此,她被日本人威脅。最終,日本人的騷擾讓她精神崩潰,選擇開槍自殺,年僅38歲。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接著士兵們剝光這兩個女孩的衣服並輪姦了她們:16歲的女孩被兩三個人輪姦,14歲的女孩被3個人輪姦。之後日本人不但刺死了那個大女孩,而且把一根竹竿插進她的陰道。那小的一個只是被刺死,這才沒遭到她姐姐和她母親遭到的暴行,」一個外國人後來寫到這個場面。士兵還刺傷了另一個8歲的女孩,當時她和她的4歲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個4歲的女孩在毯子下面待的時間太長,差一點被悶死。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記住歷史 珍惜當下 珍愛和平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 泱波 攝石秀英老人的身體相當硬朗。天氣日漸寒冷,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將至。在家人的陪同下,她開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一些公祭日前的活動。這也是她和家人多年來的慣例了。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不足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