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縣這家人精神值得傳頌,捐獻了器官,延續了生命!

2020-12-22 商丘資訊

小編在一媒體平臺看到在今年12月10日,夏邑縣桑堌鄉蔣樓村該村年僅33歲的劉向陽因車禍去世,。經過商議,家人們一致同意無償捐獻兒子器官的想法,劉長領撥通了浙江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表達捐獻意願。雙腎、肝臟、心臟捐獻給了5名患者。

生前劉向陽在海寧做義工

據向村裡人了解到,劉向陽有兩個妹妹。劉向陽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懂事、聽話,非常孝順。

劉向陽過世後,留下妻子和4個孩子,孩子大的不到10歲,小的才兩歲,而他的父母也沒有經濟能力了,往後的日子如何維持,成了這一家人要面臨的最大難題。

在歌頌這種精神的同時也呼籲愛心人士在夏邑縣桑堌鄉蔣樓村這家人未來生活的道路上能給予幫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愛心傳遞下去。

信息來源:商丘政事兒

如涉侵權,聯繫刪除。

柘城一學校被家長送錦旗,難道又是幹啥啥不行?

2020年河南省網際網路企業十強出爐!

柘城一個村是真管:不光有《村志》,還有村博物館!

千年的商丘古城牆,滄桑歷史的鑑證

相關焦點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男童生前懂事、孝順,家人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相信天上的他一定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他的器官將拯救5個孩子9日上午8時許,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電梯大廳裡氣氛凝重。在家人的護送下,小宇被送往手術室進行器官獲取手術。時間一點一點地逝去。小宇的家人慢慢將悲傷轉為了欣慰與期許。他們深知,小宇的生命已經在延續。10時30分許,小宇的器官獲取手術結束。醫護人員拉著器官轉運箱分別奔向直升機和救護車。
  • 器官捐獻:一場生命的接力與延續
    同時,自2013年開始,武警總醫院大力開展了器官捐獻協調事業,對達到心腦死亡標準的患者家屬開展工作,勸說家屬捐獻患者去世後能用的身體器官,以拯救他人生命。2017年,武警總醫院器官捐獻協調組共完成捐獻協調191例。
  • 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
    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陳相果生前照片(資料圖)「媽媽,雖然您離開了我,但您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
  • 生命是一首歌,器官捐獻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接力
    每一個生命都如同一首歌,當這首歌中途戛然而止,你是否願意讓它繼續傳唱?器官移植在衛生醫療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意義,不僅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延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王偉林表示:器官捐獻實際上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通過一個人的器官來拯救另外一位患者,是一個生命送給另外一個生命的禮物。
  • 浙江「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 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浙江省紅十字會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24日電(錢晨菲)24日,浙江省紅十字會在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主題宣傳暨浙江省紅十字「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開園活動。在杭州的各移植醫院代表、器官和遺體(組織)捐獻者家屬、志願者、遺體(組織)接受單位負責人等100餘人參加,頌揚器官捐獻大愛。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   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生命是一首歌」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在京啟動
    「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活動中,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對外發布官方徽標,徽標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設計。為推動精準健康扶貧,助力國家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動計劃。
  • 陶一軍:夢想總會照進現實|陶一軍|生命如花|器官捐獻|紀錄片|大愛...
    這是一部關於生命的紀錄片。生老病死是一切生命的自然規律。如果出生意味著生命的開始,那麼死亡是否意味著生命的終結?人生一世,你又如何證明曾經來過這個世界?紀錄片《生命如花》將以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告訴我們生命的美好與延續。
  • 「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珠江醫院 受捐者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近日,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在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她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她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不同的人生。媛媛的事跡得到了各大媒體的關注和報導,感動了無數人。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父親最終做出決定,男孩捐出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角膜,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還讓盲人重獲光明。作為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死亡,是劉源繞不過去的話題。他每日奔走各地,尋找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向家屬宣講器官捐獻政策。在即將失去親人、陷於悲痛中的家庭面前,他一開口,迎來的可能是質疑、冷眼和咒罵。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妮妮的媽媽忍不住抱了抱獻花的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 大愛跨越生死,1000例背後是1000個家庭含淚的選擇,是3000多個患者「重生」的故事。在活動中,捐獻者家屬代表和受捐者家庭站上了舞臺,講述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
  •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河北邯鄲舉辦系列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受傳統思想的約束,很多人對器官捐獻還抱有不理解的態度。我國每年有約3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但僅有1萬人能夠實現移植延續自己的生命,供需嚴重失衡。因此,從多方面宣傳器官捐獻知識有助於增加大家對捐獻工作的了解和認識。正值「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宣傳季,河北省邯鄲市紅十字會舉辦了一系列器官捐獻宣傳活動。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經歷突如其來和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0.6/1000000的器官捐獻率 | 為愛延續,你願意嗎?
    「90後小夥車禍不幸身亡,家人捐獻全部器官,四名患者生命得以延續」「這個天使般的女孩兒走了,把光明留給了人間」「5歲病重孩子做器官捐獻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餘華「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
  • 「我覺得爸爸還活著」,他們是器官捐獻困難家庭的孩子,他們值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盛燕丹 葉思意 杜雪梅「我爸爸的器官,捐獻給那些還可以活下去的人,是有意義的。」小王芳的爸爸在她8歲時因突發腦溢血去世,其捐獻的一肝兩腎及一對眼角膜,促成了多個生命的延續。一直和爸爸相依為命的小王芳,在爸爸離開後只能和姑姑一起生活。和小王芳一樣的器官捐獻困難家庭子女,還有很多。他們的親人在離開人世的時候,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陌生人,而自己家庭陷入窘境。
  • 南平市今年實現7例器官捐獻 歷年來捐獻最多
    記者昨日從南平市紅十字會獲悉,2020年,南平市實現7例人體器官捐獻,挽救了24名患者的生命,為8名患者帶去了光明。今年是南平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實現捐獻最多的一年。  器官移植是生命的接力,在每一個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都蘊含著另一個生命的光輝和使命。近年來,南平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
  • 深度|中國器官捐獻調查
    能做移植手術的醫院都有人排隊等器官捐獻人體器官,被譽為「獻上生命的禮物」。如此「貴重禮物」挽救他人生命,成就的感人故事不少。然而,仍有很多患者在苦苦等待中去世。不久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移植中心2名病人,就因等不到合適的肝源離世。我國是世界第二器官移植大國,但公民自願捐獻器官率較低。2015年起,我國全面禁用死囚器官。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 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妮妮的媽媽忍不住抱了抱獻花的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
  • 探杭州生命禮敬園:致敬「無言良師」 生命在愛中延續
    中新網杭州12月6日電(錢晨菲 汪旭瑩)移植受者代表李志軍在生命禮敬園中向著紀念碑深深鞠了一躬,這是他對「無言良師」——遺體捐獻者們的由衷致謝。6天後,便是他「新生」的一周歲生日。在各醫學院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