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引發爭議,主課老師:千萬不要給佔課機會

2020-12-22 喬治和媽咪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作用在於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未來將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大中小學都將設立這一必修課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將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作用,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將開設相關專業。

同時,教育部也提出,將把勞動教育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重點工作來抓。

多年來,勞動教育已經不是新名詞,不過此次《意見》首次提出,要構建體現時代特徵的勞動教育體系。

大中小學都必須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每周不少於一小時,學校還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學校必須設立勞動周,時間可安排在學年內或寒暑假,以集體勞動為主。

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託課程,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高等學校可安排勞動月

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有關勞動精神等的專題教育課程不少於16學時。

內容方面,小學低年級注重勞動教育啟蒙,高年級則注重衛生、勞動習慣養成,初中應增加勞動技能、知識,適當參加生產勞動;高中則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使學生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高等學校則要圍繞創新創業。

此次《意見》中還提出:「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看到一些網友的評論:

@是檸檬水鴨:希望是有意義的勞動,不是形式主義還浪費時間。

@叢靈:這個舉措是好的,關鍵還是要看怎麼落實,要防止變成形式主義,更要防止變成學校錄取的腐敗漏洞。

@直直真人:仿佛看到了老師讓你「自願」給哪裡哪裡打掃衛生的有力說辭。

@你擋住我眼睛了:只要高考中考這個指揮棒在,上面下發什麼文件下面都有對策。

2018年開始,西安市臨潼區尖角小學正式開設勞動課,全校六個班級的180多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種植向日葵、韭菜、萵筍、玉米等農作物,豐收後部分農作物將用作學校食堂使用。

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有一門《勞動》課,但是回想起來,好像都上了語文和數學了。倒是每年秋季開學,因為學校那個時候操場還是那種土操場,暑假雜草瘋長,於是我們都要帶鋤頭、鐵鍬等去學校進行除草。

對於勞動、體育等課程被主課老師佔用,很多網友都表示有過同樣的經歷,但是這次在留言裡,我也看到了主課老師無奈的呼聲:

@一去不復返2020:主科老師表示雙手雙腳贊成,千萬不要給我們佔課的機會啊,不然學校領導開會時又會說「這個豆油科又不考,或分很低又不重要,你們主科老師抓緊點舍,要想辦法哦」。然後你就會看到主科老師去佔各種課。然後其他小科老師其實很高興,反正佔的課課時還是記小科老師上,何樂而不為呢?

@LIUyyyyyyF:真以為主科老師喜歡上課啊,我們班期末前副課老師有的時候自說自話就不來了,莫名其妙只能班主任頂上,班主任也要休息,有的時候只能和其他主課老師分一下。

因為從小生活、教育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現在大中小學學生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普遍薄弱,加強勞動教育非常有必要,但是也有幾點引人深思:

不進行分數量化,不能引起學生和家長以及學校的重視?

有網友提出質疑,如果不進行分數量化,會不會導致不能引起家長和學生以及學校的重視?

記得我自己學生時代的實驗課,每次只是期末的時候,根據老師黑板上的實驗報告自己摘抄下來,根本沒做過任何實驗。個人認為,如果勞動課形同虛設,只是一些拍照、寫感悟等形式主義,那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但是如果分數量化,我有一點擔心是,勞動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勞動教育應該是基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是常識教育的一部分,而常識教育,主要應該來源於家庭教育。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從小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麼為了學分或者成績、評語,在學校課堂「表現」幾下,生活依舊是「伸手黨」,這樣的勞動教育也是失敗的。

勞動教育,起點應該是家庭啟蒙教育。

在兒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我就會讓他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從小,我對他的教育理念是,家務勞動,應該是所有家庭成員有各自的分擔,而一個cool boy,首先能學會照顧自己,下來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

如今,兩歲半的兒子,我做飯,他會幫忙摘菜、洗菜、端飯、收拾碗筷;我擦地,他會收拾地上的玩具;自己洗臉、刷牙、洗澡、洗襪子等,因為從小的習慣,他覺得做這些事是正常的,像每天的讀繪本一樣正常。

能照顧好自己,將生活環境打理得乾淨、整潔,也是高自尊人格的一部分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做家務會耽誤孩子學習知識的時間,但是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發現,我兒子絕大多數的「知識」,是勞動中獲得的。顏色、大小、形狀、材質、冷熱、方位、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是和媽媽一起幹家務中獲得的,在這一過程中,他也明白了,做家務不是女性的義務,男性也應該承擔。

相關焦點

  • 大中小學都將設勞動必修課,是升學的重要參考依據
    攝影/龔普康)  勞動教育成必修課:重返「學工學農」時代?  本刊記者/徐天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簡《意見》),勞動教育也成為教育領域頗受關注的熱詞。
  • 大中小學將設勞動必修課 成為升學的重要參考依據
    根據《意見》,未來將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大中小學都將設立這一必修課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將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作用,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將開設相關專業,而勞動素養也將成為評優評先、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教育部提出,他們將把勞動教育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重點工作來抓。未來,這一《意見》將進一步細化。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勞動教育如何細化落地?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簡《意見》),勞動教育也成為教育領域頗受關注的熱詞。  根據《意見》,未來將構建勞動教育體系,大中小學都將設立這一必修課程,家庭、學校、社會都將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作用,有條件的師範院校將開設相關專業,而勞動素養也將成為評優評先、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 大中小學將多加一門必修課!
    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並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在勞動時間上,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
  • ...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天津北方網訊: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勞動教育體系、加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加強勞動教育實踐資源建設、構建校內外勞動教育協調實施機制、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完善勞動教育保障機制……近日,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若干措施》,通過21條舉措,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
    最不起眼的「小三門」——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正在學校教育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話來說,「開始逐步跟我們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  與之相適應,評價體系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
  • 體美勞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與主課地位有持平之勢
    「小三門」與主課地位價值有持平之勢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這「小三門」,開始逐步與過去所說的主課的地位和價值以及受重視的程度,有了持平的傾向。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中考中,體育分值都會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較大。
  • 大中小學新增一門必修課
    教育部今天公布《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勞動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大中小學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 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後來又推出五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養讀本》(包括4門本科生必修課和研究生課程),從高校教學要求看中學知識準備,包含教學銜接和重點難點問題處理等內容,幫助教師既把握課程教學,又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兩套系列叢書的編制和使用培訓的過程中,為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抓手,推進了大中小學思政課課程教學有機銜接。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意見"出臺,勞動教育、素質教育用英語怎麼說?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近日出臺。《意見》強調,通過勞動教育,學生應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 跨國用工引發勞動爭議 北京二中院:勞動關係確認成爭議難點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達千萬人次,跨國用工類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為從源頭減少糾紛發生,妥善解決跨國用工糾紛,12月3日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據披露,近五年二中院及轄區共審結跨國用工勞動爭議案件44件,勞動者與國內企業籤訂勞動合同後被直接派遣至該企業國外項目的勞動爭議案件有40件,佔總案件數九成。
  • 廊坊市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近日,廊坊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各單位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
  •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怎樣實現一體化
    在制定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各學段的銜接性,不僅要從整體上確保勞動教育目標的完整性,同時還要考慮勞動教育目標的階段性與遞進性。既要考慮不同教育階段勞動教育目標之間的相互聯繫,又要注意勞動教育目標與教育目標、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之間的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分層遞進、螺旋上升的勞動教育目標設置,將使大中小學各學段勞動教育的具體目標更具操作性。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成立教育部大中小學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
    (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精神,加強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思政課建設分類指導,推動新階段學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教育部決定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
  • 江西省大中小學新增一門課程 勞動素養評價將作為畢業依據
    將勞動教育與紅色基因傳承相融合,培養學生勤儉、奮鬥、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 高校設性教育課引熱議 中國校園如何普及性知識?
    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呂春榮)近日,四川一所高校將性教育課列為必修課,此事經媒體報導,引發了社會熱議。其實,在中國的高校中,開設性教育課程並非新鮮話題,一些高校的性教育探索甚至已有20多年的歷史,但是,性教育始終沒有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普遍推廣開來。讓性知識大踏步地走進中國校園,這一主張雖被呼籲多年,卻遲遲難見進展。
  • 一針一線 一餐一粟 河南鄭州中小學開設勞動教育課程
    選種、播撒、澆水、除草……「一方田」裡,河南鄭州市金水區南陽路三小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忙得不亦樂乎。  按照教育部統一部署,今後,大中小學都將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學生們不僅要上滿課時,考核結果還將作為畢業依據之一。
  • 馬克思主義學院方德靜老師:給學生上網課成為我的一門「必修課」
    在備課準備中,她準備了筆記本電腦,桌上型電腦以及兩部手機上網課,但是設備多也沒有讓她的課程變得輕鬆一點。方老師說:「上網課特別花時間。」以前在教室上課前,準備資料和文字稿不是特別詳細,因為在課堂上老師會根據同學們聽課的情況進行講解和拓展。
  • ...美育被納入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成必修課 教育「體美勞」 越來...
    「十三五」期間,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體育課,不再被片面地理解為「有活動時間」「增強體質」,而是「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正逐步完善。據介紹,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