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後,我「丟下」孩子去讀博了.

2021-02-18 募格科聘
已經9月中旬了,這既是大多數學生新學期的開始,也是我人生新一站啟程十分重要的一個階段。朋友們用「拋夫棄子」四個字戲謔我做出的這個「任性」的決定——沒錯,已經結婚生子、當上媽媽的我,在工作五年後,毅然決定回數百裡之外的母校攻讀一個法學博士學位。這是我對自己人生發出一次重大挑戰,也是老公和其他家人們送給我的三十歲生日禮物。作為2019級博士新生,在開學典禮上聽到校歌奏響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回憶起五年前的碩士畢業典禮。本以為碩士生涯的終結也意味著自己校園生活的終結,誰知當年拍下學位證書照片所發的那一條朋友圈配文「XX大學,講不出再見」竟一語成箴。兜兜轉轉,我終於又回來了,回到象牙塔來了。其實早在本科階段,我就立志畢業後回屬於五、六線城市的家鄉參與建設,後來因為成績優異而讀了兩年碩士研究生,「報效家鄉」的底氣就更充足了。一方面,家鄉有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人,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另一方面,高考當年我就跟青梅竹馬的同級男學伴約定,一旦我倆二人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就正式確立戀愛關係,求學階段結束後,我們一同回家鄉發展,落地生根。後來,所有的這些誓言和盟約都一一應驗了,就跟偶像劇一樣,恐怕這也是呆呆的金牛女僅存的浪漫了。回到家鄉後,我緊接著考進了事業單位磨鍊,優秀的學歷是我最大的競爭優勢。當時還是男朋友的他,履歷各方面比我更閃亮,順理成章進入了家鄉的政府機關。兩年後我們「按部就班」結婚了,隔年兒子出生了。這段故事講出來沒什麼波瀾起伏,工作順順利利如人願,但生活平平淡淡反顯真。前幾年工作的過程中,我遇到不少機遇,也逐漸發現自己的「短板」,內心十分擔憂「瓶頸期」的提前到來。我開始調整戰略,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該考的證書一個也不想放過。除了應對職稱考核和評定之外,我最心心念念的就是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了。特別是兒子出生後,我想通過系統地複習的法律知識來武裝自己,同時為將來的工作的晉升創造踏板。那年的法考說難也不難,只是剛好在兒子出生的第一年,所以老天給了我雙重的挑戰。整個備考過程,我仿似剝了一層皮,掉了好幾斤肉,順帶做產後身材恢復了。最後雖然法考成績通過了,但我必須客觀說一句,這當中的難度絲毫不低於寫一篇碩士論文。闖過重重難關後,我對自己發出「知乎式」的提問:既然這麼難我都挺過來了,那麼寫一篇博士論文又是什麼樣的體驗呢?這個忽閃而過的念頭,沒想到在我心中逐漸生根發芽了。

我的老公也是碩士畢業,我倆的學歷算是「門當戶對」了。在我正式決定讀博後,朋友們也詫異:為什麼不讓理工男的老公去讀博,反而派文科出身我我去讀?這個問題十分關鍵,我樂意不厭其煩地給老公吹起彩虹屁。

首先,老公一直都是無條件理解我和支持我的,就算我讀博三五年脫離「母職」,老公也不願我拋棄自己的「博士夢」,他說,我首先是周嵐自己,其次才是他的妻子和兒子的母親,沒有什麼比我自己的追求更重要。所以在幾乎所有家裡長輩反對和指責我的情況下,老公主動給長輩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自己可以感受到長輩的態度由堅決反對到軟化,最後慢慢妥協,甚至支持和鼓勵我,這方面老公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其次,也是出於現實層面的考慮。老公目前在經濟收入方面是家中名副其實的「頂梁柱」,而我的收入不少,卻未如他貢獻大。甚至,在我讀博期間每月的補貼和其他兼職收入加總起來,可以追評之前的正職工作。一再衡量之下,我們三口之家派出我去打這場「讀博攻堅戰」。

最後,是關於我和老公的愛情結晶,也就是兒子。慢慢的,兒子快三歲了,已經夠年齡進幼兒園了,啟蒙教育開始從家庭教育過渡到學校教育。我和老公發現了兒子面對上學表現出畏難和懶惰情緒,幾經開導才慢慢步入正軌。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佳的榜樣。小孩和我們有了約定,要像優秀的小朋友學習;我們也答應小孩,要向優秀的大朋友學習,這讓我在學歷上更上一層樓的想法愈加堅定。

其實在考慮回新校園讀博之初,令我猶豫和動搖的點又很多,但夫妻感情倒不是考慮的第一位。畢竟我們夫妻之前在讀書時期也經過了六七年的異地戀,所以關於這一點我還是很自信的。更何況,常言道「小別勝新婚」,我謝謝我們的感情會歷久彌新,像美酒一樣越品越醇。

值得一提的是,我媽媽本來是已經退休享受人生的中學老師,為了我,她願意甚至主動提出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包攬兒子幼兒園的課後教育和接送工作,這一點我深受感動。

在家人強有力支持的後盾之下,我最擔憂的是錯過了孩子成長的寶貴瞬間,這一點是無可避免的。錢財可以之後再去賺取,但跟孩子的回憶是尋不回的。未來幾年我們娘倆也許只能在視頻通話中培養親子關係,也許兒子的隔代培養會呈現出某些弊端,但家人不斷給我打強心針,甚至給我真金白銀的「交通補貼」,讓我每月回家鄉短住數天,把讀博當做長途出差,這一點也是我意想不到的。

金牛座的孩子一直被認為是「一根筋」,不會靈活變通,而我從小到大也不曾被劃分為「資優生」。面對每次的任務和挑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做到最好,至於結果,無論好壞,做到問心無愧就夠了。

但這次,我想付出比「竭盡全力」還要大的力氣,因為想到家鄉還等著我、老公和家人在經濟上和精神上支持著我、兒子也在默默全程觀戰,我想有個好的結果,我想讓他們驕傲一回。

倘若沒有家人的同意、支持和關愛,我的讀博之路將走得一點也不輕鬆。無以為報,只能在遺憾和憧憬著不斷鼓勁加油,跋涉前行。「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各位祝我好運吧!

 


熱門招聘(點擊下方關鍵詞進入)

最新崗位推薦

生物/醫藥 | 材料/化工化學 | 機械

  北京 | 上海 | 廣州 | 深圳

相關焦點

  • 我放棄讀博選擇去工作時,在想什麼?
    而我卻剛好相反,入學剛選導師我就告訴了他自己想要讀博的念頭,並且他也給了我很多指導。 這也是我自認為面對的第二個心理矛盾,總覺得老師給予了自己很多幫助,突然放棄跟著他讀書,會有些愧疚。雖然,老師對我這個決定表示贊同,也玩笑說以後不想工作了再回來考,但是我自身也猶豫了良久。
  • 我讀博士的五年
    我是典型的中國教育制度的犧牲品,從小就在填鴨式教育環境中成長,加之父母的關愛,總習慣有人能告訴我需要做什麼、怎麼做,完成課後作業、複習備考,這樣的學習生活是我擅長的,但讀博卻是另外一回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做實驗,一切都要靠自己,沒有主觀能動性對讀博是致命的。通常讀博可以從兩個方面突破:一是完全掌握一個科研領域,二是在這個領域開創新理論。
  •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但也不可否認存在某些個例,因為讀博過程中的一些主觀客觀原因,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不光白白耗費了自己的青春時光,嚴重的甚至對個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 讀博讀「廢」了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又有什麼讀博的「潛規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度過博士生涯呢?
  • 山大研究生校長獎王朋:碩士畢業後工作4年,重返校園讀博
    2013年他從浙江大學碩士畢業後,在泰安一家企業工作了四年。四年之後,他選擇了報考博士研究生,來到了山東大學。「我有一個博士夢」「我選擇讀博有兩方面的原因。」王朋說。「一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有讀博士的夢想,在工作階段也未曾遺忘。
  • 讀博五年間都沒有發paper是怎樣的體驗?
    這個問題我關注很久了,今天來回答一下吧。先給大家看一下我讀博五年間收到的13封拒稿信,估計馬上還會有兩封,供大家學習一下拒稿模板。從17年到現在,我一共投出過4篇文章,從會議到期刊,從頂會到一般,屢投屢拒,屢拒屢投。
  • 計算機視覺|哥大讀博五年總結
    開始讀博時候,我也去找類似的讀博經歷分享,令我收益良多的,如熊輝老師,田淵棟和李沐大牛的總結,林達華老師的blog;但可惜只有這寥寥幾篇,讀博又是一個複雜的事兒,當時的我並不能清晰地看見前面的路,遇到一些事亦因缺乏經驗借鑑,走了彎路。於是當時便想著,等我畢業了,也得記下我學到的經歷,希望能幫助到剛開始讀博,像我當年一樣迷茫的科研新人。
  • 博士讀完30多了,你還考慮讀嗎?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後悔一輩子!
    決定讀博士那年我已經27歲了,研究生畢業已經兩年了,這個年紀對一個男生來說應該是結婚成家,步入事業發展的階段,但是我沒有。吳京在《戰狼》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想說的是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博後悔一輩子。博士宇宙最高學位,人類知識的高峰,在碩士畢業之時我就知道博士肯定是要讀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預計是工作兩年後。
  • 獨家|婆婆騙我把孩子生下來後,我五年沒有去她家
    我很理智,自認為三觀也很正,就和婆婆仔細分析這件事。我說了我們的收入,每月的開銷,瀋陽的房價。也說了在城裡養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若是要孩子我就不能工作了,家裡就少一分收入,多一份開銷。因此暫時不打算要孩子,等過了幾年攢下點家底再要孩子。那時候我也能徹底駕馭文案這份工作,並且積累了一點人脈,即便在家也可以接私活。那時我自己就能帶,還不耽誤賺錢。
  • 考研熱度居高不下,然而讀博人數寥寥無幾,過來人:並非不想讀博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每年報名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都非常多,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研究生畢業後選擇讀博的學生卻非常好,難道是因為博士沒用了嗎?而研究生畢業後,這些學生大部分卻不會選擇繼續讀博,據權威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超80%的研究生畢業生,不會選擇讀博。為什麼考研熱度居高不下,但讀博人數卻寥寥無幾,過來人:並非不想讀博。為什麼報考研究生的人數這麼多?
  • 讀博不想做研究,就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有什麼不對嗎?
    我留意了以下勸說不要讀博的人他們的觀點有以下幾個來源:一、讀博士年紀太大不行除了那些年紀輕輕由本科直接升到博士的「直博」以外,還有大量的考生,是從本科畢業之後工作了幾年,對自己的專業和現在的工作不是太滿意,所以選擇了考研。
  • 向現實妥協,我放棄讀博的7條理由……
    現如今的就業壓力以及工作門檻,使得考研乃至考博再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尤其在大城市、大單位,研究生已經滿大街了。在這種情況下,考博的難度、畢業的嚴格程度,一直都是穩中有升,關鍵是畢業之後,博士學位的「敲門磚」分量也大不如之前。我曾經看到過身邊無數的同學朋友,尤其是對學術有真正志趣追求的男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了讀博,暫時放棄了他們所熱愛的學術。
  • 碩士畢業後,讀博和不讀博,10年後發展有什麼差別
    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後,繼續攻讀博士,或者是不讀博、及時找工作,10年之後,彼此的差別有多大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捋一捋這個話題。繼續讀博:專業上的提升更大繼續攻讀博士,對於大學生個人來說,在專業上的提升,很顯然是更大的。
  • 85後小夥放棄讀博照顧母親:書還能讀親不能待
    中新網鄭州5月13日電(師紅壘)河南安陽85後小夥子趙瀟2011年就被武漢大學推薦留校碩博連讀,就在他躊躇滿志準備讀博的時候,傳來母親患癌的噩耗,認為「博士還有機會讀但媽媽不能等」的他放棄了深造,毅然選擇要帶著母親去就業。
  • 讀博的3W法則:Why、What、How
    不論是在讀博前,讀博過程中,還是博士畢業後,很多人都會問我這個問題:為什麼選擇讀博?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之所以選擇讀博,是因為我熱愛科學研究,無論是否能夠拿到博士學位,我都希望我能一輩子在自然、生物、數字和數字所反映的自然規律中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地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 怎麼讀博才能有尊嚴?
    什麼是有尊嚴地讀博士?怎麼讀才能有尊嚴?在我看來,尊嚴最重要的首先得有錢作為支撐,沒錢談尊嚴會很沒底氣。因為但凡讀博士的平均年齡都二十六七,超過三十的也不在少數。都而立之年了,不但不能掙錢養家,甚者還要父母繼續資助,這擱誰都不是件光彩的事。我記得我二十年前在香港讀博士的時候,獎學金就有一萬三千多,是我父母工資加起來十倍都多。
  • 為了繼續進監獄,我就去讀博了
    剛才看前面的講者跟觀眾有互動問題,我就在後臺問一席工作人員,要不要問問大家有誰進過監獄?他們說還是算了,那我就不問了。我為什麼會接觸到監獄戲劇這樣一個很奇怪的領域呢?2013年我在英國讀研,學科叫應用戲劇。
  • 給你50萬讓你放棄清華大學讀博,你願意嗎?
    今天這個話題的引出,其實是很多家長在後臺都諮詢過我的一個問題——就業已經不錯的情況下,還要不要繼續讀個博士學位?懷著這種願望的家庭小孩,要麼是普通本科-985/211研究生這樣的背景,也有一直就是985背景,家長和學生對是否繼續讀博有點猶豫不決。為什麼會猶豫不決呢?
  • 五年讀下來,我深深覺得這是中國最好的兒童詩歌讀本 ...
    花友@jenny是一位兒童閱讀推廣人,她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堅持朗讀《日有所誦》已經快五年了。五年的時間,讓她深刻明白了這套書美在哪裡,好在哪裡,怎麼用孩子會喜歡 … 花友們說,看了這份攻略,會覺得《日有所誦》是一份人人都能用的寶藏。@jenny說:為什麼是《日有所誦》?因為《日有所誦》,是適合兒童的經典,這也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兒童詩歌選本。
  • 不要丟下我!
  • 家長點燃孩子的練習本並丟下樓……
    說起給孩子輔導功課許多家長都有一堆槽點平時心平氣和可一看到孩子作業就氣不打一處來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日前上海一小區就上演驚險一幕一名家長輔導作業孩子屢不聽勸後父親勃然大怒居然點燃孩子的練習本並丟下樓去所幸最終只是虛驚一場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本子燒掉後從上面扔下來時掉到了別人家的衣架上面而據孩子的父親說當時他覺得這本練習簿快要燒沒、幾近熄滅時才將練習簿扔到樓下沒想到戶外風力較大本子發生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