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幸福的人交朋友
【韓】孔枝泳 著
薛舟 徐麗紅 譯
(孔枝泳是韓國最受讀者歡迎的著名女作家,多部小說被搬上銀幕,比如《我們的幸福時光》、《熔爐》等)
蔚寧,現在放假了,然而你還是每天都要去學校,是不是感覺很辛苦?而且最近總是下雨,天氣潮溼,使你的這個夏天過得更辛苦。這個炎熱的夏天,媽媽重新拿出了那本久違的《熱情》。媽媽每天都把這本書放在包裡隨身攜帶,有個朋友看到了,就對媽媽發牢騷說,「你(她說的是媽媽)的熱情和那本書的題目,再加上今年夏天的炎熱,讓我看一眼就覺得熱」。但是,這本小說遠比想像中更悽涼。大概是十幾年前吧,媽媽第一次聽到有關這本書和陌生的匈牙利作家馬洛伊·山多爾的介紹,當時受到的衝擊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每個人發現好書的時候大概都會這樣吧,媽媽也是,媽媽向很多好朋友介紹這本書,還送給他們做禮物。朋友聚會的時候,這本書和這個作家的名字多次成為討論的話題。馬洛伊·山多爾是一名流浪作家,終生沒能回到自己的祖國匈牙利。他無法忍受共產主義的專制體制,離開了祖國。他在那本題為《一個市民的自白》的書裡這樣說道:
在有能力寫作的最後瞬間到來之前,我想宣布悟性對抗衝動的勝利,我想證明存在著相信精神抵抗力可以戰勝死亡憧憬的時代。
(匈牙利作家馬洛伊·山多爾)
他最終也沒能回到自己的祖國,流浪在異國他鄉,八十九歲的時候以開槍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媽媽並不認為這能證明他在悟性與衝動的對抗中失敗了,也不認為他在與死亡憧憬的搏鬥中失敗了。不能因為他最後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而認為他的全部生涯都屈服於死亡。用他的話說,人生不是瞬間,而是要用全部生涯去回答。媽媽認為他在與命運的抗爭中贏得了勝利。哎呀,只有二十歲的你,能理解這句話嗎?媽媽的意思是說,戰勝命運的唯一途徑就是接受命運。一艘被洶湧的波濤席捲的船,要想穿越波濤,唯一的方法不是否認波濤的存在,拿木板遮住臉頰,而是越過波濤,步履蹣跚地向前行進。媽媽這麼比喻,你應該更容易理解吧?
正如所有優秀的作品,這部小說的內容也很簡單。兩個親如兄弟的朋友,從小到大,二十四年,他們始終像雙胞胎那樣親密無間。小說講述的是他們分別四十一年後重逢的那個夜晚。四十一年前的某一天,主人公發現自己深愛的朋友和自己的妻子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從那之後,朋友銷聲匿跡了,他的妻子也自殺了。
你還年輕,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世界名著中已經講述了太多關於生與死、愛與背叛的故事。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本質,媽媽這樣認為。
有件事非常奇怪,媽媽建議你讀這本書的那天,你來到媽媽身邊,對我講了你的朋友的故事。你的女朋友也像這本書的主人公,發現自己的戀人和朋友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看完了你不經意間向她推薦的這本書,她臉色蒼白,渾身顫慄。坦率地說,那個時候媽媽有點兒驚訝(二十出頭的孩子竟然已經遇上了這樣的事情,我的女兒會不會也遭遇過呢?媽媽有點兒不安),很想對二十歲就經歷這種事的朋友說些安慰的話。當時媽媽說,對不起,你可不可以轉告你的朋友,這對她來說也許是某種祝福?當時媽媽要去釜山演講,帶你去了。我們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是在海邊,坐在看得見大海的酒店客房裡,一邊喝啤酒,一邊說這些話(媽媽很想去海邊喝啤酒!)。
你用驚訝的目光望著媽媽。媽媽對你說,年輕時受到的苦難會使人變得豐富。然而你並不同意這句話。
「不過,這種事情還是不發生更好,不是嗎?媽媽你不是也希望我不要碰上這種事嗎?」
當然,蔚寧,的確是這樣。人世間哪有你我願意承受的苦難?可是蔚寧,你聽媽媽說啊,苦難公平地走近每個人。不,也許是不公平。因為不管是善良的好人,還是無惡不作的壞人,都要公平地承受苦難。但是,一個蓋三層樓時碰到颱風,房子倒塌的人,和另一個順利蓋完四十層高樓,然後被颱風摧毀了房子的人,他們的情況完全不同。三層樓倒塌的時候,那個人接受了房屋倒塌的現實,重新建造房屋。另一個人從來沒遇到過這種事,這樣的兩個人是不同的。坦率地說,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除了思考,沒有別的辦法。一次又一次,反反覆覆,絞盡腦汁思考三天三夜,要是沒有這種事,那該多好多好。最後終于振作起來,對自己說:
「不管怎麼樣,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必須冷靜,好,現在我該怎麼辦呢?」
可是,媽媽的朋友們讀過這本書後,也都覺得很心痛。媽媽和媽媽的朋友們,並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那又為什麼會被這本書講述的命運和背叛,以及友情的沒落深深打動呢?你也知道,媽媽的朋友們都比媽媽幸福得多,然而他們也能理解這部作品。因為背叛並不僅僅來自他人或客觀狀況。
主人公對朋友這樣說道。他沒有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結果怎麼樣了?」而是說了下面這番話:
每個人都要用整個生命做回答。以前說過什麼話,樹立怎樣的原則為自己辯解,這些真的重要嗎?當一切到了盡頭,面對世界糾纏不休地拋給我的問題,我要用整個生命做回答。你是誰?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在哪裡守信,又在哪裡沒有守信?你在什麼地方勇敢,又在什麼地方卑怯?世界向你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可以,每個人都會做出回答。至於是不是坦率的回答,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一生去回答。
主人公說,他等了朋友四十一年,心裡始終在想著這個朋友。
從我們開始交往的瞬間,你就恨我。因為我擁有你沒有的東西,所以你恨我。那是什麼呢?你總是比別人懂得更多,不管你有意無意,你總是班裡最優秀的學生,你是個勤奮的模範生。然而你的靈魂深處卻隱藏著矛盾,隱藏著想要成為另一個人的憧憬。對於人類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難熬的磨難了。想要成為不同於今日之我的憧憬,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憧憬。
(孔枝泳)
媽媽曾經因為這句話而痛苦不已。當時,我並不知道希望自己變成另一個人的憧憬是多麼痛苦的懲罰。你怎麼樣?你能接受你的一切,你愛自己嗎?很難回答,是吧?不管你是二十歲,還是一百歲,這個問題都是人生向你提出的大問題。
還記得你因為朋友的事情而痛苦的時候,媽媽對你說過的話嗎?
媽媽讓你和幸福的人交朋友。當時你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望著我。媽媽俗不可耐地繼續說道:
「蔚寧,只有幸福的人才可能成為你真正的朋友。」
是的,蔚寧。因為媽媽知道,真正像馬洛伊·山多爾說的那樣「憧憬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被嫉妒迷失了雙眼」的人最終只會傷害自己,傷害友情。你也知道吧?他們希望自己不是自己,那麼他們就不可能為了擁有更美好的明天而準備參加資格考試,或者為了改變自己的錯誤習慣而痛下決心努力拼搏。所以,你應該和那些可以真心為你的「喜悅」感到喜悅的人交朋友。
人們常說,在你遇到不幸時來安慰你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不過我覺得,這句話似乎更適用於政治和官職意味著全部的男人們的封建世界。當然了,媽媽的意思並不是說當你遭遇你悲傷和不幸的時候,當你處於險惡境地的時候看也不看你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人們常常會錯把感嘆他人的不幸當成是對這個人的安慰。真正的友情在於能否真心為對方的成就和成功感到喜悅。只有那些「喜歡做自己,為自己感到幸福」,並以樂觀心態看待自我和人生的人,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我們再回到小說本身,好嗎?朋友離開四十一年,妻子自殺了,他也垂垂老矣,這時候他知道別的答案不再有任何意義。到了痛苦生涯的結局,他這樣說道:
你是不是也覺得,我們人生的意義在於某一天穿透我們的心臟、靈魂和肉體闖進來,燃燒不止的激情?如果能體會到這點,我們就沒有白活,對不對?
蔚寧,就像所有優秀的小說一樣,這部小說也沒有做出結論,整篇小說都是巨大而美麗的問題,徑直拋給了讀者。你有激情嗎?如果你有那種寧願讓心臟為之燃燒的激情,說明你還年輕。如果你毫無怨言地接受自己的履曆書,接受人們對你的評價,也許你已經老了,或者永遠不可能再擁有青春爛漫的時光。親愛的女兒,挑戰去吧,和貪圖安逸的自我搏鬥吧!你只能做你自己,而且不斷思考,探索和追尋自己的想法、語言和行動的理由。即使有一天,你苦心積累的建築不留痕跡地崩潰,你也不要害怕。人生的路,遠比我們想像的漫長。
請你轉告你那個因為悲傷而臉色蒼白的美麗的朋友,「即使我們的憧憬在有生之年未能實現,即使我們深愛的人沒有像我們期待的那樣愛我們,即使他無情無義地背叛我們」,有一天人生也會靜靜地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必然。那一天,你走著走著,突然輕鬆地停下腳步,啊哈,臉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所以你讓她不要害怕,晴朗而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等到某個瞬間,你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將以整個生命回答你們所有的疑問!
希望今天是新生活的第一天。媽媽也希望今天能夠成為開始遊泳的第一天。
好了,今天有個好心情!
(本文選自隨筆集《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我都為你加油》,中信出版社,2014)
(電影《熔爐》海報)
(電影《我們的幸福時光》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