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爆
個人認為生活是在時間的伴奏下產生的共鳴。
時間是個永不停歇,不折不扣的加班狂魔,從不知疲倦不堪和瑣碎,更像是一頭扎進稻田的耕牛,低下頭默默付出真心的勞動。
這篇稿件我想寫一些關於在忙碌的生活狀態下怎麼去堅持寫稿件。每天本來就很累了,再抽出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寫稿件,堅持到底真的很難得了,一些心得體會和個人見解和你們分享。
我相信刷到這篇文字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也是選擇兼職自媒體作為副業的,看到也是緣分,因為大數據讓我文字傳達的內容和大家見面,這是多大的幸運呀。
有哲人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水擠擠總是會有的,這話說的沒毛病。源源不斷的文字輸出,不亞於一場高強度不間歇的體力勞動,甚至比體力勞動更讓人腦門發熱。
文字的輸出其實也是知識,個人閱歷,三觀,學習能力的輸出。表面是文字的排列組合,這只是載體,傳達出的是思想意識。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寫出的文字沒有營養價值,是枯燥乏味無趣的。
每天都身心俱疲,我們可以通過哪種途徑來獲取有趣的思想和知識儲備呢?
記得和有趣的人聊有趣的故事,腦容量不夠,可以用筆來湊個熱鬧,和有思想的朋友進行一場知識頭腦風暴,讓自的大腦洗個澡,蒸個桑拿,多爽的事情呀。
口袋裡隨身裝個漂亮的筆和紙張,以便能夠實時記錄下來有價值的思想和文字。長期積累,就會有豐富的素材源源不斷的知識更新和擴充。
可以攜帶手機的話,語音錄入是個不錯的功能,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進行整理歸納總結,同時加入自己的感悟。我的天呢,長此以往,腦袋裡裝滿了東西,真是越來越越充實了。
也可以在書中尋找答案。讀到書中打動自己的語句時,摘抄到筆記裡,寫下這些文字傳達出的內容自己在寫那方面的稿件可以用得到,將這些文字彙編成集。
日積月累,你會發現這不再是簡單的讀書筆記,而是屬於自己知識框架下的一本寫作指南。每到寫相關的稿件的時候隨時來查閱相對應的類別,展開的將是密密麻麻深深淺淺的記憶碎片,隨手拈來,用起來得心應手。
上下班期間等公交,地鐵,電梯的時候隨手寫一段所見所聞的文字,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一段就保存起來,有靈感就繼續新建一個便籤繼續創作。
我想如果能做得到,那堵車,等公交,等地鐵,等電梯的空閒時間豈不是沒有了,我不用焦慮了,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裡會出現源源不斷的靈感。哇塞,原來原本焦慮的情緒沒有了,變得佛系了,變得充實了。
如果環境不允許用手打字,隨手一拍,用相機記錄一下眼睛看到的美好事物,與此同時也定格了精彩的生活。
深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時候,翻翻筆記,瀏覽一下美美的隨手拍,趁他精神飽滿,氣定神閒的輸出一篇稿件,也體會不到失眠的感覺了,真好!
心情快要炸了,心態快要崩了的時候,拿出手機,記錄下這沮喪的感覺。當負面情緒轉換成文字表達在手機屏幕上的那一刻,手機也充當了傾聽者的角色,寫出來沮喪也消失殆盡,真的好嗨喲。
看來文字真的可以治癒一切不開心,你認同嗎?
就在前一個小時,和手機屏幕聊著天,當然全程都是我在說它在聽,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文字是可以治癒所有的。
因為這一篇將近1000字左右的文字敲打成功後,我忘記了失眠的感覺,體會不到時間在慢慢流逝,文字的力量真的無窮大哦,希望你也能找到這種感覺。
以上和諸君分享,歡迎大咖們評論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