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醫生,有女患者喜歡你腫麼辦

2021-02-12 健康界

7月31日晚八點,張強醫生做客健康界醫言堂訪談。訪談偵查小分隊前往北京和睦家醫院手把手、面對面幫助張強醫生操作訪談後臺,答廣大網友提問。後方編(hua)輯(chi)痛哭流涕,堅守崗位,錯失與男神合影的機會。現在小編摸幹鼻涕眼淚,將昨夜男神與眾網友的互動匯總整理,聊以安慰。

張強醫生集團目標:建100個專科團隊

Redwriter:張強老師,醫生加盟是合伙人還是股東,還是打工?什麼樣的合作方式是既有吸引力又沒有風險的?

張強:在國外,很多醫生集團是採用合夥制,而且很多醫生也是集團的股東,我也考慮過,而且最終的目標也是如此。但是目前中國自由執業的土壤還不是太成熟。專家們從體制內出來本來就面臨著收入下降等未知風險,在此時讓他們投入資金不是太合適。所以在早期,集團會以扶持和幫助為主,減輕他們的壓力!

doctoriy:您的醫生團隊由首席專家、醫生、專家助理、客服秘書四種角色組成,醫生、專家助理、客服秘書具體的工作職責是什麼?團隊是按什麼樣的方式進行管理?首席專家既是技術上的一把手也是管理中的boss嗎?

張強:首期專家就是整個醫療質量控制、診療措施制定及實施者;醫生負責患者的日常管理、文書記錄和手術輔助;專家助理負責患者術前、術後的安排和隨訪管理;秘書負責專家的非醫療事務處理。這樣的團隊運轉效率是最高的!

樂樂:醫生集團的專科團隊一般由首席專家、醫生、專家助理、客服秘書組成,中間並沒有提及護士,護士是劃分到「專家助理」中嗎?您認為護理團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張強:我們的護士一定不僅僅執行醫生的醫囑,他們要深度介入到病人的管理,而且要和專家零距離接觸,這樣對他們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我可以預計,醫生集團的男護隊伍會是國內最帥、最陽光、最專業、最有成就感的男護組合!!

星星之火:醫生集團近期的計劃是什麼?

張強:目前我們已經組建了五個專科團隊,下半年的計劃是讓五個專科團隊能夠成功的運營並獲得社會的認可。

網友:您自己非常自信,也稱自己是精英,有什麼可以證明醫生集團的實力?

張強:哈哈哈,其實上帝讓你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秀之處。在我看來,所有人都應該成為精英,包括我自己。我相信,醫生群體成為精英群體的時候我們的患者才會得到最大的益處。

星星之火:醫生集團有哪些體制內沒有的優勢?又靠什麼能夠彌補甚至超越體制內的優越感和安全感?目前醫生集團剛剛起步,如果實際運作沒有那麼樂觀,不能持續吸引更多優秀的醫生進來怎麼辦?

張強:醫生集團的團隊模式,還有就是圍繞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會給醫生帶來最大程度的成就感,只有患者認可的體系醫生才有真正的安全感。張強醫生集團會吸引優秀中的優秀醫生來加入,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建立100個專科團隊,因此,會有數量上的限制,但是未來會有更多的醫生集團出現,會吸納更多的醫生加入。

網友:醫生集團如何分配專家們的收入,他們對自己的收入滿意嗎?

張強:首先,收入絕對不是自由執業醫生主要考慮的因素,如果從收入角度來看,這些專家在體制內可以過得很滋潤,並且沒有患者來源的壓力。自由執業的收入完全和醫生的服務能力相匹配的,醫生只要做好患者的口碑,收入是不用過多去考慮的。我相信,帶給他們更多的價值是全新的人生財富!

網友:醫生集團如何為自己爭取外部資源支持?比如器械、服裝等等,特別是保險問題。

張強: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外部的支持和鼓勵。我們非常幸運的告訴大家,已經有國內最好的醫生工作服出口商對我們進行全程的贊助,有跨國醫療器械公司將把國內最新的醫療設備提供給我們,還有著名的體檢集團和保險公司都關注並尋求與我們的合作,另外我們還得到了像健康界、福布斯、醫學論壇報等等知名傳媒機構關注我們的每一步進展。將來,還會有大量的社會資本給醫生集團的發展提供動力!

卡卡:您目前這種團隊超配模式,會不會有很大的運營壓力,有融資計劃嗎?

張強:其實有很多投資機構對醫生集團表現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目前沒有較大的融資計劃。不過,也有想法釋放較小的股份去嘗試和資本的結合,作為磨合和探索。

關於張強醫生

詩意的棲居:您有很多愛好,如果當初沒有做醫生,您會選擇什麼職業?在成為「自由人」之後是否有更多時間和機會來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了呢?

張強:我覺得我天生就是一名好醫生。興趣愛好對醫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減輕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成為自由人以後,其實有更多的不自由,時間支配上更緊張,不僅要做自己的專業,還要幫助其他的專家建立團隊、樹立品牌。所以,最近畫畫的時間少了,但體育鍛鍊還是要見縫插針。

網友:張大夫你長得這麼帥,要是有女病人喜歡你,怎麼處理這個醫患倫理問題?

張強:是的,有很多病人喜歡我,我也很喜歡他(她)們,哈哈。甚至從他(她)們身上我可以學到很多優秀的品質。

網友:張大夫你不能容忍自己的團隊裡面的人犯什麼樣的錯誤?如果你自己犯了這樣的錯誤你會怎麼做?

張強:我們會對過度醫療、紅包回扣、粗暴對待患者採用零容忍,包括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因為我們的品牌存在的基礎是給患者帶來最大的益處,如果做不到這些,醫生集團沒有存在的意義,浪費大家的青春。

雲淡風輕:您的成功源於通過微博樹立了個人品牌,找到了和公立差別不大的合作平臺。同時,血管外科的施行對平臺級別要求也不高。如果是心外,肝外,大內科醫師,自由執業的突破點在哪?

張強:第一,我認為醫生最大的品牌應該是他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離開這些,任何包裝和宣傳都是沒有價值的。第二,血管外科對平臺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選擇北京和睦家醫院,因為它具備國內最高標準的雜交手術室。目前也出現了心臟外科的私立醫院,如武漢亞心和遠大心胸醫院。另外,高難度的高風險的神經外科也有專家選擇自由執業,比如上海的宋冬雷教授。所以,未來的突破點還是在觀念的轉變和平臺的增加。

關於自由執業

萩原君_新浪:目前自由執業的主體是具有豐富經驗和高級職稱與學歷的醫師。對於各大醫院主治醫生,體制之內的他們不僅要一邊忙臨床,另一邊還有科研任務職稱考核,可以說他們是最想脫離體製成為自由執業者的群體,但沒有高級職稱的他們卻因如何「下海」並被市場承認而困惑?對於新生代醫生成為自由執業者有什麼建議?

張強:自由執業與職稱無關。我們的團隊將不設職稱,如果技術高超、患者口碑好就可以成為開業醫生。

網友:是否可以比較您和急診科女超人於鶯的不同,同是自由執業,但選擇不同。那條路更好?

張強:我和於鶯用不同的方式來探索自由執業,對未來的醫改帶來的一些信息會更有價值。於鶯注重於平臺建設,醫生集團在構建優質醫生資源,其實殊途同歸,都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醫療資源。

風鈴:您認為精英醫生在網際網路時代應該具備什麼素質?移動醫療給患者提供了諸多便利,您在您的醫生集團中有沒有這方面的創新?

張強:現代醫生應該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帶來的變化,我認為,網際網路給各個行業帶來的巨大影響是毋庸置疑的,醫學也不例外。網際網路和醫學的結合可以更好地服務病人。我們醫生集團和微信服務號「鄰家醫生」可以把患者諮詢和術後管理做得更好!

醫學生提問

T-G-Guo-GY_新浪:張醫生您好,我是一名大二的臨床醫學學生。原來比較想當一名臨床醫生,但是面對現在的醫療環境,我慢慢的對未來產生了一些迷茫,我不知道自己畢業後究竟要走向哪一條路。究竟是當醫生還是從事研究?當醫生又向什麼方向發展?不知道您對我們這種在讀的醫科大學學生的現在和未來有什麼建議呢?

張強:克服對未來迷茫的最好方式是用心做好和體驗當前的任務,否則一切都是想像和不切實際。真正的選擇是在你了解之後才會比較客觀。所以,我的建議是任何環境下都要抓住機遇,用心學習、提升自己。

張強:謝謝大家陪伴我度過一個美好的夜晚,希望下次再與大家分享醫生集團的下一步進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或者通過微信評論進行互動~

相關焦點

  • 張強談醫生團隊品牌建設 「醫生集團上市也可想像」
    這是因為,張強1年多的自由執業探路推動了醫生自由執業浪潮,帶動了醫生群體對職業生涯的思考。他離開公立醫院後,先後在上海沃德醫療中心和北京和睦家醫院建立了自己的醫生團隊,職業規劃和目標也越來越清晰。2012年,張強決定從公立醫院「上岸」。12月9日,張強在其微博這樣寫道:「2013年,我將離開體制執業,為中國善良優秀的醫生們尋找一條新路。
  • 張強醫生:我的人生,本色出演!中國首位外科醫生參演電影《內心引力》
    我不是給你潑冷水,這裡面還有個政策風險問題……」「剛剛離開體制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有人說,我會成為先烈。」這,是張強醫生在創業紀實電影《內心引力》中的臺詞,他說,這也是他這些年走過的醫療創業道路上的實實在在的心聲。作為全國首家醫生集團張強醫生集團的創始人,如今,又成為了第一個參與電影拍攝的外科醫生。
  • 中國醫生「飛刀」簡史:醫生到底是自由人還是單位人?
    反而,如果本院有醫生接到全國各地的邀請,去會診手術,對醫院來說,是一種很體面光榮的事情。」張強解釋,「說明這家醫院的實力很強,院長甚至會鼓勵大家出去。」 張強的的桑塔納是醫院職工中的第一輛汽車。買車,就是為了方便去「走穴」。碩士畢業不久,張強還買了手機,方便病人找到他。當時,全院只有五個人有手機,包括四位院長。張強的月薪約300元,西門子「大哥大」則要8000元。 醫生們通過「飛刀」積累了財富。
  • 醫生讓患者回家測血壓,患者喜歡去醫院測血壓,誰對誰錯?
    醫生讓患者回家測血壓,患者喜歡去醫院測血壓,誰對誰錯?(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不能忽略白大衣白大衣高血壓是指有些患者在醫生診室測量血壓時血壓升高,但在家中自測血壓或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時血壓正常。所以有一部分人在醫院血壓高,可是回到家血壓就正常;或在醫院血壓更高,在家血壓就稍低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 溫籍醫生張強本色出演 《內心引力》,成中國首位參演電影的外科醫生,為什麼會是他?
    在這7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中,有一位是溫州人——自由執業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他是全國首家醫生集團創始人,也是中國第一個參與電影拍攝的外科醫生。(張強劇照)離開體制 開啟自由執業旅程(出演畫面)張強是瑞安人,出身於醫學世家。他自幼習武、喜歡看家裡醫書。
  • 醫生一招「無中生有」幫忙男子圓生育夢
    原來,今年33歲的張強曾被診斷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自然生育的概率幾乎為零。6日,記者從省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獲悉,該院男科首次通過「顯微取精」,為這類無精子症患者圓了生育夢。他解釋,前者是指患者輸送精子的「管道」堵塞了,醫生可以通過輸精管道復通,或通過簡單的睪丸活檢結合試管嬰兒的方式使患者獲得健康後代。而後者是由於睪丸生精功能衰竭,這是男科醫生面臨的真正挑戰。不過,目前隨著顯微取精術的誕生,讓「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患者也看到了生育的希望。
  • 浙大醫學博士被指出軌多名女患者:作為醫生,能愛自己的患者嗎?
    醫生與患者,能戀愛嗎? 此次新聞所引發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是一個直擊眾多醫療從業者敏感神經的問題:作為醫生,愛上自己的患者,有錯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來看看影視作品之中是如何描繪這樣的感情的。
  • 上海一女醫生坐著輪椅做手術:讓患者做完手術安心過年
    原標題:上海一女醫生坐著輪椅做手術:讓患者做完手術安心過年圖說:坐著輪椅給患者做手術的萬美蘭醫生 院方供圖 「臨近春節,最近幾天當你走進美容美髮店,你會發現價格上升50%;走進街邊洗車店你又會發現價格上升到平時的兩倍以上……但當你走進醫院,和平時一樣,價格公開透明
  • 科創100|聯影醫療聯席總裁張強:海外訂單暫受影響 但CT國產替換已...
    我們有近300位工程師、服務人員、培訓人員在全國各地的醫院奔忙,僅在湖北一線,就有近100位員工,其中半數在武漢。」聯影醫療方面表示。在此期間,儲備已久但此前未在市場上廣泛應用的新科技得以大量運用。以聯影「天眼CT系統」為例,過去,患者在進行CT掃描時需要醫技人員從旁輔助,但在疫情期間,這種接觸是極其危險的。
  • 美院教授張強,找5個大學生當人體畫布,真是藝術瘋子
    美院教授張強,找5個大學生當人體畫布,真是藝術瘋子文/錢毛毛作為一位美院教授,張強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居然找來5位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充當自己的人體畫布,一時間引起了業界的普遍熱議。5位身材姣好的女大學生,與自己共同進行書法表演。
  • 男泌尿科醫生如何讓女患者不尷尬:謝謝導師為我上了一課
    在婦產科女患者遇到男婦產科醫生不是罕見,畢竟一些婦產科主任都是男性。
  • 張強香港風景油畫作品
    《家園—張強香港油畫》封面序《家園—
  • 女患者醫藥費沒結清便「逃離」醫院 醫生受連累被扣工資
    然而,有少數患者不知出於何種原因,辦理出院手續時,未結清醫藥費便「逃離」醫院,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樣的行為雖不多見,但損害了醫院的利益,傷了醫生的心。  昨日,在廈門某大型部隊醫院燒傷整形科上班的米醫生嚮導報記者吐露了一件煩心事。「這是我第二次遇到了,還好這次他們被我勸回來。」  原來,3月24日,米醫生接診了一名女患者鍾梨(化名),因為手部受傷進行了手術並住院。
  • 患者死亡 麻醉醫生成背鍋俠
    做過全身麻醉的女患者趴臥在手術臺上,臉孔蒼白,雙眼微閉,發出澈亮刺眼光芒的無影燈,冷冷地照著她。儘管手術室的室溫一直維持在 22℃~23℃,卻給人一種置身冰窖的錯覺,又白又冷,一片死寂,只聽到整理器具的金屬撞擊聲,以及護士來回走動的腳步聲。
  • 《中國醫生》:理解中國醫生,理解中國患者
    紀錄片一開始是朱良付對著鏡頭無奈、沮喪又不解地說,「曾經有個老太太,是一個老爺子的家屬,那個阿姨說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說我把他家老爺子給害死了。我跟那個老爺子我們在病區裡關係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腦高灌注症候群)發生。但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那個老太太一邊這麼說一邊還說,『我近來高血壓了,你再給我看看』,但是不耽誤她投訴你。」
  • 瀋陽北車站派出所執勤四大隊教導員張強:無奮鬥、不青春
    今天,我們來到瀋陽北車站派出所走近一名紮根基層、奮鬥在「五一」安保第一線的青年民警——  張強,是瀋陽北車站派出所執勤四大隊教導員。始終堅守崗位,在車站各個崗位總能看到他忙碌工作的身影。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責任和擔當,書寫著安保路上的勵志故事。
  • 聚焦·寬仁新星|第23期 唐映紅:努力成為患者喜歡的好醫生
    「唐醫生,是你啊,我好多了。」「那你還是要下床走一下,不要一直躺著不動。」……「張老師,我看你血壓現在是180/110mmhg,還是波動很大,後面我們會給你安排繼發性高血壓相關檢查。」「唐醫生,他還是頭暈。」「他的血壓太高,馬上給他調整降壓方案。」……
  • 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千萬別給我做手術!醫生:這是什麼玄學
    什麼潛規則:醫生生日不宜做手術?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行行好,千萬別給我做手術!」醫生疑惑:「這是什麼玄學?」那究竟是什麼「玄學」呢?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2020年12月,《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實施手術的術後死亡率的臨床觀察表明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的術後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時間。
  • 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千萬別給我做手術!醫生:這是什麼玄學?
    什麼潛規則:醫生生日不宜做手術? 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行行好,千萬別給我做手術!」 醫生疑惑:「這是什麼玄學?」 那究竟是什麼「玄學」呢?
  • 醫生未問診急診患者,轉診途中患者死亡,醫生是否構成違法?
    12月11日,蕪湖衛健委出具《調查情況及處理意見》,認為吳醫生未落實首診負責制度,對患者的病情和潛在風險預判不夠,涉嫌違法。在本案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醫生拒診並建議轉診,是否構成違法?因此,涉事醫生沒有履行自己作為首診醫生應盡的診療手段,未及時對急診患者進行準確判斷,履行救治義務——這是他在操作過程中違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