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盜墓神器洛陽鏟竟然是農具?丨看世界

2021-02-13 馮侖風馬牛

詩曰:「煌煌巨製帝王陵,奇玩異寶十殿驚。小鬼貪饞多染指,猖狂盜掘鬧洛陽。」各位看官,今天風馬牛要說說盜墓這件大有玄機的事兒。盜墓的歷史由何而來?盜墓真的有那麼神秘嗎?現在請出嘉賓司衛平,讓手拿洛陽鏟的他,帶著您洛陽古墓走一遭。

點擊上圖,觀看視頻

馮叔非常好奇為什麼洛陽會出現盜古墓的風潮。盜墓的緣起和洛陽的皇都地位有關。秦代之前,簡單來說,只有帝王諸侯「死有葬身之地」。平民百姓都是拋屍野外成為野獸口糧,到後來才有「蓆子一卷」下葬一說。夏商以後王侯是可以下葬的,但不能有獨立的陵墓,而是在皇陵中會有你一個坑,也沒有獨立的棺槨,屬於陪葬。

盜墓最早的緣起是因為「怕盜墓」,西周遷都洛陽,東周在洛陽建王城。當時王城不只是皇帝辦公的地方,也是埋葬皇家祖祖輩輩的地方。那個時候皇家的先輩都是葬在城裡,不像我們所了解的皇帝陵墓都選址在山間。

▲《盜墓筆記》丨盜墓最早的緣起是「怕盜墓」

歷史上記載一次水患叫「武洛鬥」,武水和洛水鬥起來之後,就把洛陽王城淹了。當時的周靈王看著城裡父親、爺爺的陵墓都給淹了,就決定把自己的陵墓一定要遷到城外風水好的地方。後來他的陵墓就建在了離洛陽 20 多裡地的周山,被稱為「中華第一陵」。

選好了地方之後,因為擔心陪葬的財寶被盜(以前建在王城內可以保護,現在建在城外很容易被盜)。於是,就在離洛陽六十多裡地的靈山,造了一個疑冢。這一真一假的兩座陵出現之後,盜墓也就開始萌芽了。因為你越是遮掩,大家的好奇心越重。

▲《尋龍訣》丨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

第一個被盜墓的倒黴皇帝是誰?傳說中是被項羽盜墓的秦始皇,但是大家都知道秦皇陵現在保存完好。所以根據史料記載的應該是光武帝的墓,是被董卓公開盜走的。董卓在盜墓之前斟酌了很久,前朝的秦皇陵他不敢去碰,能盜的只有西漢和東漢的陵墓,而他本身又是東漢的宰相,所以他只能編造一個故事來為自己的盜墓行為打掩護。

他說自己有個十分疼愛的孫女,可惜這個孫女是聾啞人。然後他命人放出風聲,說帝陵之中的陪葬品是治聾啞的秘方。為了醫好孫女,董卓就派呂布去找秘方,按照帝陵中皇帝死亡的順序,一個接一個地挖開。看上的陪葬品帶走,看不上的重新封回去,這就是史上第一起官方盜墓的記載

▲《九層妖塔》丨偉大的頭腦總是不謀而合

很多文學作品裡開篇都是說:「東漢末年曹操設定了摸金校尉」。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當時曹操盜墓的目的和董卓不同,他需要養一批軍隊。在財力不夠的情況下,設置了專門盜墓的機構,用來籌集軍餉。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據史料記載,曹操用墓葬裡的寶物,養活了手下的軍隊三年。

曹操手下的摸金派,大都單打獨鬥。但有規矩:

盜墓的另一門派發丘派則在行事作風上注重合作,利用團隊力量和周密的計劃行事,不是重大項目不輕易出手。據說正宗發丘派有祖傳的一枚銅印,上面刻有「百無禁忌」字樣以克諸邪。

為了謀財去盜墓,起於董卓。但是盜墓興盛於清晚到民國間。孫殿英算是盜墓名聲最響的軍閥。他在洛陽培養盜墓賊,邊打仗邊盜墓邊補充軍餉,這樣的官盜路線,專挑大墓下手。

普通老百姓的盜墓,多和清末的鐵路修建有關。1905 年清政府向比利時公司借款修築汴洛鐵路,鐵路通過邙山南麓。施工人員就地取土時,不斷挖出地下古墓。層出不窮的陪葬陶器,引起了外國技師的極大興趣。他們收集這些陶器並寄回歐美,導致西方的古董商紛紛前來洛陽重金求購。

▲《老九門》丨盜墓誤打誤撞成一種愛國行為

商人們為了得到豐厚的利潤,大索於邙洛之間,大規模的盜墓活動從此開始,洛陽古墓的噩夢也從此開啟。邙山這地方,有名有姓的皇帝就葬著 82 個。除了帝王將相,還有一個鄧氏家族也葬在這裡,元祖叫做鄧禹,這也是中國首個家族墓地,因為在此之前中國人不是一家人埋在一起的。鄧氏墓地中,按照現代的職位來算,埋了 31 個副國級幹部,13 個正省級幹部,地市級的大概 160 多人。其中還不包含皇后、皇太后,鄧禹的孫女鄧綏就是武則天的老師,粗略統計,這個家族出名或當幹部的超過千人。

盜墓有很多小規則,一般都是兒子下去爹在上面。如果爹在下面,兒子考慮到還得和爹分贓,很多時候兒子就選擇將爹埋了。兒子是爹的希望,所以爹在上面,就不會想著把希望給埋了。

除了規則之外,盜墓團夥的職業劃分也有趣「清堂」是進墓穴拿東西的人的稱呼。盜墓團隊常由 3 到 4 人組成。挖盜洞的叫做「下苦」,就是出苦力的人。盜洞打好了之後就有人下墓中清堂。清堂拿回來的東西都交給「支鍋」的,支鍋的還會下去第二趟轉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發現。支鍋的就是整個活動的總出資人,所以整個盜墓成果他佔大頭。這是在 1905 年盜墓風氣興盛的時候定下的規矩。

▲《地下墓穴》丨人類的欲望是原罪

很多文學作品裡說守規矩的盜墓賊,下去的話不能摸太多東西,不是說你想拿多少拿多少,這些都是藝術作品的手法。真實的盜墓和小說、電影裡的完全不同,真實的盜墓對陵墓的破壞性是極大的。

民間盜大墓的人很少,邙山中的帝王陵就很少有私人敢去開盜,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不是幾個人能幹的事情。而且在 1905 那個年代,工具也非常落後,都是斧頭、鋤頭等農具,盜墓和幹農活沒有兩樣。

▲《奪寶奇兵》丨盜墓並非考古

「洛陽鏟」其實是個被神話的東西,它並不是為盜墓而生的,而是早就存在的。過去在糧庫中,要檢查麻袋中裝的玉米小麥種子,看看是否有發黴變質,就用洛陽鏟扎進去,拿出一點樣品來看看,相當於半個農具。再一個功用就是檢驗施工標準,古代修城牆、河堤等官方工程,是每年國家財政支出佔最大頭的項目。所以對大項目的工程檢驗非常的嚴格,去驗收的時候,將洛陽鏟插進縫隙中,帶出的土樣裡,黏土層多厚,石灰層多厚,一目了然。因為洛陽鏟的這個功能,後來被盜墓者所喜愛。

洛陽鏟到了盜墓者手中,主要用途就是可以將地下的土層沒有改變地取出。從土色上判斷老土和新土,再判斷地下的情況。如今的洛陽鏟已經成為考古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並列入非遺項目。

中國人歷來敬畏祖宗和傳統。當時的邙山,這個觀念都消失了,人在大量的錢財面前迷失了錢財的能量有時就是這麼摧枯拉朽,為了圖財,可以衝擊舊道德,就如同開放必然帶來的陣痛和衝擊。盜墓的時候臉掉地下了,有了錢之後得把臉再撿起來,這個過程就叫做道德重建。

盜墓裡頭出現過比較偉大的人,而且是個外國人。他在當時的洋人名錄裡屬於前十的位置。他叫懷履光,是個加拿大傳教士。屬於「支鍋」的角色,而且是個支大鍋的。他第一次試探性的盜墓,就盜了一個東漢的王陵。當墓打開之後,懷履光在墓地一動不動地坐了一天,因為西方人的概念裡,從來沒有這麼大的墓和這麼多的陪葬品,他當時就驚呆了。

▲《古墓麗影》丨考古是責任

對於懷履光的評價有兩面性,站在國人的角度,他是個大盜墓者,將寶貝都盜走運往西方。反觀國內的盜墓團隊挖掘出來的寶貝,沒有人知道去向。懷履光帶走的珍寶,都清楚地分布在西方的各大博物館中,被奉為鎮館之寶,隔一段時間才被拿出來展出一次。在那個年代,真正對文物保護用心的還是懷履光。他還出版過一個《甲骨文考》,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發表的關於甲骨文的文章。

懷履光和郭沫若還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懷履光的考古研究也成就了郭沫若的考古知識底蘊,郭沫若沒有非常多的實戰經驗,但是有了懷履光的支持,他也成了研究甲骨文的專家。懷履光當時盜墓所做的工作,和現在我們的考古人員一模一樣。他會細心記錄每一件東西的位置,將眼睛可見的歷史活化了。

▲《木乃伊3》丨盜的是歷史也是未來

其實考古作用很大,它能把地下可見可觸摸的歷史,和書本上口耳相傳人們主觀臆斷和想像的歷史互相印證。

盜墓在我們看來是一件壞事,但是它在歷史長河中卻有積極的作用。看完邙山的盜墓故事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道德的開放與封閉,外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糾葛,我們都需要用淡定開放的態度來看待。

封面圖來自網絡

編輯|max  總編|喻瀟瀟   顧問|王淑琪

-商務聯繫-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

相關焦點

  • 考古傳奇丨一把洛陽鏟,刺破陰陽界
    身繞無數神秘光環,隨著近些年盜墓題材的盛行而名聲大噪,出現在各類電影、小說與遊戲中。你一定聽說過它的名字,它就是神器——洛陽鏟。如今的考古事業中,洛陽鏟屢建奇功。一個個舉世矚目的發現背後,都離不開它的身影。最輝煌的要數1980年的秋天,考古隊的鑽探隊員一鏟子帶出溼潤的黃土,埋藏在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銅車馬就此露出端倪。
  • ​漲知識No.16丨尋寶神器:洛陽鏟的前世今生
    提起洛陽鏟,喜歡盜墓題材影視小說的一定不陌生,中國古墓自明以後被盜者,幾乎案案不離洛陽鏟。
  • 【洛陽鏟】盜墓賊的傳家寶
    ▲各種洛陽鏟在現代考古鑽探中,考古學家們使用的洛陽鏟皆為鐵質,剷頭刃部呈月牙形,剖面作半筒形,有大小不等的多種型號,長度一般在20至40釐米,直徑5至20釐米。考古人員應用的剷頭多為30釐米,直徑6釐米。
  • 洛陽鏟文史知識
    洛陽鏟從何而來?如何演變?為古都百姓津津樂道。明代萬曆年間,浙江海寧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他週遊全國,見多識廣,寫了一本《廣志繹》,記錄各省地理風俗。這本書卷3說:「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轆轤汲綆有長十丈者。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
  • 《八佰》:餘皚磊刪減戲份曝光,「洛陽鏟」這個人物終於完整了
    一場交代了「洛陽鏟」的來歷,一場鋪墊了他身上狠勁兒的原因。「洛陽鏟」的身份不難猜,這個名字以及那句「本來學鬼谷子術是為了盜墓,結果卻跑到這裡來挖墳」,已經說明他是個盜墓的。四行倉庫的守軍,除了原有的國軍外,便是各處收攏來的雜牌軍,「洛陽鏟」也是如此。結合刪減戲份看,「洛陽鏟」原本還有個同行的侄子。他們與「老算盤」一樣,都不想參入到這場戰鬥中,所以被當做了逃兵。
  • 摸金符、洛陽鏟……潘家園文創添新元素
    復燒明代壓手杯、潘家園影壁牆冰箱貼、硃砂摸金符、洛陽鏟馬克杯……12月22日,第三屆「潘淘薈」年度發布會上,「潘家園禮物」再推一批文創新品。作為京城著名文化地標、全國知名文玩藝術品集散地,潘家園市場至今已發展28年。
  • 《八佰》破16.5億,但餘皚磊的「洛陽鏟」,戲份少到可惜
    這次在《八佰》中,餘皚磊扮演的「洛陽鏟」原本是個盜墓的,片中僅有一句臺詞「本來學鬼谷子之術是要盜墓,結果卻跑來這裡挖墳」(大意如此)。這裡的「戲」,一是說餘皚磊在極少的戲份中,讓「洛陽鏟」這個角色具有了吸引力。二是說「洛陽鏟」這個人物的不簡單。
  • 《盜墓筆記》電視劇再次更新,帶你領略真實的盜墓
    盜墓題材一直都是電視劇和小說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也有很多人喜歡看這種緊張刺激的情節,這不前幾天,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系列小說的最新網劇
  • 小說中的東西現實中竟然真的存在,那麼考古也能遇到粽子嗎
    說起盜墓人們總會產生各種好奇心,比如尋龍訣是真的存在嗎?古代真的有摸金校尉嗎?盜墓常見的洛陽鏟考古學家們真的會用到嗎?墓裡真的有千年的粽子嗎那為什麼考古學家沒遇見過?黑驢蹄子真的管用嗎?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大致解答一下一些比較靠譜的問題,同時讓大家對考古學能夠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超200萬:拎「洛陽鏟」發掘「文物」給文創什麼啟示?
    拆開一看不免失望——竟然是一個「土疙瘩」。不過隨盒附贈的一件東西又立即吊起了他的胃口——正是傳說中的「洛陽鏟」。「看過網絡小說《鬼吹燈》《盜墓筆記》的朋友,對這東西應該很有興趣吧!」「考古盲盒」配備「洛陽鏟」他開始照著說明挖開手中的土疙瘩,最後竟然扒拉出一枚銅錢:「分量十足不說,銅鏽也像模像樣。」
  • 盜墓這個坑到底有多深 |《老九門》
    (《七星魯王宮》)然而我國歷史上被長生不老迷惑了心智的帝王卻遠不止穆王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秦皇漢武,迷戀仙術,寵信方士,勞師動眾追求長生藥,被騙了無數次後,又以為人能夠死而復生,存活於另一個世界,所以大興土木修建王陵,埋下陪葬品無數。
  • 洛陽鏟專業廠家做的就是好用
    洛陽鏟專業廠家做的就是好用灌注樁。 電動洛陽鏟打樁機又名電動洛陽鏟打樁機,是由手工電動洛陽鏟打樁機演變而來,在繼承了原手工電動洛陽鏟打樁機的眾多優點的同時也驚醒了許多改革,比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直徑更大等特點。目前電動洛陽鏟打樁機主要用於建築樁基行業。在建築樁基礎中電動洛陽鏟打樁機,電動洛陽鏟打樁機是一種成孔工具,適用於含水量適中的粘性土成孔。
  • 《大千世界》盜墓筆記任務攻略 盜墓筆記任務完成詳解
    導 讀 大千世界這個遊戲中,有很多的任務,有的任務比較難,比如說盜墓筆記這個任務,很家不知道怎麼完成,那麼
  • 大千世界盜墓筆記任務怎麼過? 盜墓筆記任務快速過關解析
    大千世界盜墓筆記任務怎樣通關?經過自身尋找,關鍵物品獲取。手機樂園夏了夏天小編帶來玩法技巧,找到更多獎勵。 盜墓筆記任務快速過關解析 暗影森林的這個地方(左上角)點骷髏,然後搜索獲得《盜墓筆記》。
  • 此人盜墓30年,從未失手,唯一的遺憾是沒盜秦始皇的陵墓
    盜墓,是進入他人墳墓,作出不問自取的行為。提起盜墓,大家都會想到盜墓的祖師爺曹操。在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籌措軍餉,突發奇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這也就是考古界人士為什麼常說「漢墓十室九空」的原因。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可以說是盜墓高手,被稱為現代版的摸金校尉。
  • 「犯罪現場筆記.mp3」第三案:長沙最大盜墓案
    金鷹955電臺 長沙市公安局刑偵支隊 聯合出品 《犯罪現場筆記》帶你撥開離奇案件的重重迷霧穿透蛛絲馬跡鎖定狡猾真兇長沙最大盜墓案盜墓小說《鬼吹燈》講述了一個個精彩離奇的盜墓故事,其中的盜墓工具-洛陽鏟,出鏡率極高。
  • 摸金倒鬥尋龍訣——說說盜墓這件事
    烏爾善說這句「尋龍口訣」是本片設計的核心之重。電影裡為了配合這個口訣還有個神秘的羅盤。另外,摸金派還有一個重要物件:摸金符,不僅是摸金校尉的身份證,也是他們專屬的避邪之物。還有黑驢蹄子、鐵釺、洛陽鏟、竹釘、鑽地龍、探陰爪、黑摺子,都源於《鬼吹燈》、《盜墓筆記》一類的盜墓題材小說火爆網絡後成為熱搜詞。而這些概念,孰真孰假,真實的盜墓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 真正盜墓高手,考古學家都自嘆不如,他們定眼一看就知哪裡有大墓
    盜墓行為不僅使古墓遭到破壞,而且,還導致文物大量流失,讓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民間的盜墓技術五花八門,高深莫測。但是,盜墓畢竟是不光彩的事情,盜墓者還是會受到各種限制的,他們不可能帶著雷達、探測器等高科技的東西去盜墓,就是帶個洛陽鏟,還得想個辦法藏起來,所以說,他們盜墓還是有自己的一套辦法,總是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絕招。
  • 出自盜墓世家的盜墓者,涉案文物竟高達5億,這位盜墓高手是誰?
    自古以來盜墓都是被人們看作非常不好且極少有人做的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極為重視死後的葬禮,特別是皇室中的人,不到年紀就開始蓋皇陵,歷屆皇帝的皇陵無一不是又大又奢華,就連陪葬品也全部都是無價之寶。後來盜墓甚至演變成種職業,從找墓穴到盜墓、銷貨都有完整的體系。現在我們死後通常會火化,所以沒見過並且覺得不會有盜墓者了。但還是有盜墓者,其中最厲害的就是被稱為「現代盜墓祖師」的姚玉忠了。他會自己製作很多工具,並且用這些工具成功盜取暮雪中很多寶貝,經他手倒賣的那些文物甚至價值高達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