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這個產品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如今市面上已經充斥著大量的益生菌產品,調理結腸炎的雙歧活菌,提高寶寶免疫力的兒童益生菌,女性美容養顏的等等,比比皆是。因研究論證益生菌是比起藥物而言,無任何副作用且效果與藥物一樣,現在已是大多數家庭的常備物品了。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益生菌還有這十大作用,讓你越吃越想吃!
作用一:及時緩解腹瀉症狀
近些年來,微生態免疫療法對腸易激綜合症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調節內臟敏感性的藥物(作用於各級神經調節的內臟敏感性)為研製的重點,通過益生菌調整腸道有益菌群,減輕腹部不適症狀,益生菌中的雙歧活菌在腸黏膜表面形成雙歧桿菌保護膜,屏蔽有害菌、毒素、未消化食物對腸黏膜的刺激,及時補充雙歧活菌,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迅速增值體內益生菌,並抑制有害菌的生長,調節腸道菌群均衡,達到腸道健康。
作用二:有效調理排便困難
雙歧桿菌可以通過調整腸道菌群,並通過產生乙酸、乳酸等短鏈脂肪酸來抑制腸道腐敗菌的生長和有毒代謝物的形成,刺激腸蠕動,從而減少水分的過度吸收而緩解排便困難症狀。可以促進腸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抑制腸內致病菌,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對抗腸道感染,有效地保護腸道健康。日常補充雙歧活菌,就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腸道消化吸收,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作用三:緩解腸易激症候群
腸道的菌群失調導致的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的出現說明了腸道內的有害菌正在增長。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了益生菌與腸易激症候群的關係及療效。通過患者與健康人群對比,其腸道內的雙歧桿菌數量明顯減低。當發生腸易激症候群的症狀時,補充活菌能夠將腸道內的有害菌殺死,在腸黏膜表面形成雙歧桿菌保護膜,屏蔽有害菌、毒素、未消化食物對腸黏膜的刺激,及時補充雙歧活菌,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迅速增值體內益生菌,並抑制有害菌的生長,調節腸道菌群均衡,達到腸道健康。
作用四:調養食物不耐受症
有的人喝了牛奶會腹脹腹瀉,有的人吃了海鮮會渾身發癢、起紅疹,還有人吃雞鴨魚肉蛋也會拉肚子等等,這些都統稱為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指的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把進入身體內的某種食物當成了有害物質,針對這些物質產生了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從而引起所有組織包括血管在內發生炎性反應,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症狀與疾病。
食物不耐受一個常見的病因就是與腸道缺乏益生菌有關,當腸道缺少有益菌後,就會表現為腸道菌群失調。補充益生菌會消化乳糖和纖維質,可以先把喝進體內的牛奶中的乳糖或寡肽分解成小分子,把難以消化的物質先一步消化,因此乳糖不耐症患者服用超活性高含量活菌後再喝乳製品就不會發生腸胃不適的狀況,因為活菌已經降低乳製品自身的乳糖含量,身體就不會出現肚子疼腹脹的現象,因此,益生菌是可以有效解決食物不耐受症的。
作用五: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簡單的來說,就是血液裡的糖分過高,但是血液卻無法正確利用。腸內專家認為:有害菌在腸道內佔上風時,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肝臟為了幫助分解有毒物質,負荷會大大的加重。因為產生的胰島素的胰腺和肝臟密不可分,肝臟的負擔過大與也會影響胰腺對胰島素的分泌。益生菌非常喜愛葡萄糖,益生菌可以利用葡萄糖的組織,會吸收葡萄糖,從而吃掉它們,如果體內有大量的益生菌的存在,那麼在體內輸送的葡萄糖就會減少,血糖的指數就會下降,從而減輕糖尿病。
作用六:對抗冠心病
冠心病是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複雜併發症等特點的心臟疾病之一。在引起冠心病眾多的因素中,膽固醇是極其重要的原因。好的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會形成很多人體所需營養物質,但是壞的膽固醇喜歡附著在血管壁上減慢血液的流動速度,長時間日積月累就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會出現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的情況。
益生菌可以抑制攜帶膽固醇的膽汁酸在肝中的再吸收,並且可以將血液中的膽固醇通過糞便排出。除此之外,益生菌還可以增大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越多,比例越高,就可以防止胃腸功能障礙造成的膽固醇代謝異常,從而導致冠狀動脈狹窄,以免加重病情。因此一定要補充足量的益生菌,來調理腸道菌群,恢復腸胃功能,才能有效對抗冠心病。
作用七:緩解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常見的進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譜和死亡譜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就是長期的血小板囤積。益生菌相關文獻中指出:老年痴呆與腸道菌群失調有密切的關係,一旦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的微生態環境出了問題,腸道的菌膜屏障受到了損害,使沒有被消化的化學物質例如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等滲透進腸道內層,進入血液循環,致使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中毒,從而導致老年痴呆症。
攝入大量的雙歧活菌,能夠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修復腸道黏膜,並在黏膜上形成一道屏障,防止有害物質對血液的入侵,還可以將其中所含的酶吸收進入循環系統,讓許多有害成分如肽類在囤積和生成血小板之前被消滅掉,有效減緩老年痴呆症疾病的進程。
作用八:緩和孤僻症
孤僻症,又稱自閉症或者孤獨性障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大腦失調症狀,它是一種失調,而不是一種疾病,通常起於36個月以內。
近年來,醫學家們在對益生菌的研究中發現:益生菌能夠修復腸道黏膜,設置物理屏障,防止病原體入侵體內,從而促進身體的自我癒合能力。同時益生菌還能通過使用摩爾因子對有機汞進行排除毒素,通過將有機汞化合物轉化為揮發性或毒性較小的自然汞和無機汞來排出毒性。有研究認為:恢復抑鬱症患者健康的腸道功能可以改善其症狀,使用益生菌調理均取得了積極的臨床效果。
作用九:減輕唐氏症候群
唐氏症候群往往伴隨著某些胃腸道功能失調,包括胰腺不足、結腸擴張、脹氣等。唐氏症候群患者通常是這幾種症狀同時並發,一般都會很嚴重。
益生菌已經被廣泛運用於唐氏症候群患者普遍存在的腹腔疾病診斷中。其中的胍乙酸是少數的含有雙歧基因的益生元之一,它能夠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雙歧桿菌主要存在於結腸中,雙歧桿菌能產生丁酸鹽,能夠幫助吸收和排便,從而緩解唐氏症候群的不適感。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益生菌緩解唐氏症候群相關病例得出了腸與腦中發生的狀況有著聯繫,神經的發展與胃腸道的成熟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益生菌與唐氏症候群的調理是有證可循的。
作用十:阻止癌症的發生
隨著科學家對益生菌的深入研究,許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在防止癌細胞突變過程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首先,益生菌可以降解或吸附致癌物,從而減輕毒性;其次,可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抵制癌細胞的繁殖;同時,益生菌還能通過改善腸道環境,抑制腸內的腐敗菌的生長,從而阻止腸內致癌物質的形成;最後,益生菌能產生抑制脂瘤細胞生長的化合物,或殺死有害菌的新陳代謝物,益生菌的代謝物或提取物可以降低化學誘變的機會,可以降解糞便酶、亞硝胺等具有誘發致癌物的機能,還可以防止某些菌叢細胞破壞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