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小村的花兒(現代詩歌)

2020-12-22 奎先達坂西

□朱秀章

天是暖了

高坡上看不到雪白冰寒

只平原上的麥苗兒大綠

像綠色的海,託著美麗的鄉村小島!

啊,粉花依稀村頭了

像天真的小姑娘張望蒼天!

鮮,早春二月一幅畫。

我欣賞讚嘆!

村裡飄出一把傘兒,

傘是黃的,

我把傘兒看成黃花兒,

我笑,誰人給我送來詩的酒?

近了,我看到一個笑的女孩,

爺爺,下雨了你還不知道?

是孫女給我送傘來了。

我嘆,自己真的老了,

痴呆了,天上下雨竟然不知道!

孫女很美,美得像天上的月牙兒

孫女就是我的喜悅;

孫女很逗,經常叫我詩呆爺爺,

但我很喜歡,

她的天真引我年輕!

孫女臨走又給我挑皮:

詩呆爺爺你在這兒呆吧!

孫女黃傘笑回村去。

我有傘更沒有回村之意,

詩呆我望著村頭,

春雨飄飄灑灑。

詩呆我望雨中的孫女,

村前一朵黃花兒,

我們家的黃花兒,

本村的黃花兒,

這不正是我的美好,

這不正是我的小詩?

2020年3月11日(農曆二月十八)

作者朱秀章(天山牧者),河南虞城縣人,生於1955年,1974年12月入伍,現已退休居虞城李老家。

《青煙威文學創作苑》編輯:李勳修

相關焦點

  • 李延說電影——《早春二月》
    2005年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之際,中國電影資料館4K修復了一批老電影,《早春二月》就是其中的一部,我與《早春二月》邂逅於79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待到我與大家一起開始討論電影的時候,已經來到九十年代末,彼時影迷們討論得最多的是好萊塢大片,再談《早春二月》就有些不合時宜。資訊發達的時代,我也找了一些資料來翻閱,才驚覺《早春二月》是十七年新中國電影生產中最優秀的一部,公認為這期間的巔峰作品,沒有之一。
  • 重看《早春二月》
    重看《早春二月》人說,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回憶,也許,我真的老了,要不怎麼老喜歡看老電影?《早春二月》是我十多歲時看過的一部露天電影,現在回憶起來,只依稀記得孫道臨春節宅在家裡,在「學習強國」平臺無意看到《早春二月》影片信息,點開一看,中斷了幾十年的記憶仿佛倏然連接起來。巧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和我同姓,更增添了看下去的興趣。
  • 重溫經典影片《早春二月》
    【影評】重溫經典影片《早春二月》         題記:電影《早春二月
  • 電影《早春二月》的審美意趣
    儘管影片的人物關係、情節都比較單純,不過是蕭澗秋在芙蓉鎮一段短暫的經歷,但影片所反映的社會內容卻是深刻而普遍的,小鎮的風雨聯繫著社會的氣候,人物的命運折射出時代的苦難,善於在小橋流水、情感波瀾中去表現社會人生,去把握時代脈搏,是《早春二月》的又一顯著特點。《早春二月》人物塑造很成功,特別是蕭澗秋與陶嵐兩個知識分子形象,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 【流金歲月】當年看「壞電影」 《早春二月》
    【流金歲月】當年看「壞電影」 《早春二月》 2020-05-16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恰似早春二月——電影《早春二月》賞析
    在這個萬民欣喜的時段,一大批「文革」前被打入冷庫的影片得以重映,彩色影片《早春二月》恰似一朵瑰麗的奇葩呈現在億萬觀眾面前,以純美的藝術效果衝擊著觀眾的視覺感官。「太美了!這簡直就是電影藝術作品中的精品。」看過這部電影後,我由衷地發出了從未有過的讚嘆。當時,我還在林場工作,是回城休假時在南昌市工人文化宮看的。我簡直難以想像,「文革」前,我國的電影界竟能夠拍出這樣上乘的佳作。
  • 電影《早春二月》欣賞
    電影《早春二月》賞析    十年「文革」後,中國文化界掀起了一股文藝復興的颶風,人們從十年禁錮中解放出來
  • 【流金歲月】當年看「壞電影」 《早春二月》(作者:曹振華)
    近日,螢屏上又播放了電影《早春二月》,影片中清淡優雅的散文詩意的畫面,肖澗秋、陶嵐、文嫂幾個主要人物所演繹的哀怨曲折的劇情,將我又帶回到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的那個年代。那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當時在讀高中,聽說有一批「壞電影」要作為反面教材在內部放映,並作批判,《平春二月》也是被點名的壞影片之一。
  • 經典國產電影《早春二月》賞析
    拍攝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影片《早春二月》是一部佳片。影片由謝鐵驪執導,孫道臨、謝芳、上官雲珠、高博等表演藝術家聯袂主演。影片是根據「左翼」作家柔石的小說《二月
  • 90歲導演謝鐵驪去世,曾執導電影《早春二月》《紅樓夢》
    就在此時,謝鐵驪開始考慮改編《早春二月》劇本,也是這部電影,讓他的導演生涯走上了坎坷路。《早春二月》劇照       2006年,謝鐵驪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回憶,「當時我的《暴風驟雨》在1961年的新僑會議上放映,反映比較良好,這個時候廠裡為了好像獎勵我似的,讓我帶著家屬到北戴河療養,我就帶著一摞書去看書,這個都是五四以來的一些作品。最後我就感覺柔石的《二月》可拍。
  • 寫給年輕時的母親:令玉和電影《早春二月》by 一楠
    很多年裡都對某一些事物格外偏愛,而自己又是個執著的人,偏愛的事物便久盈於懷,「早春二月」 這幾個字,便是其中的一個。仔細想來,它最初與母親有關。上小學或初中的時候,有一回從母親口中聽到了《早春二月》這個電影的名字,孫道臨,謝芳,還有與之有關的柔石的同名小說。顯然這樣風格的作品,無論電影還是小說,都是母親的偏愛,學中文出身的母親,年輕的時候一定小資得很。
  • 電影往事:六十年代國民電影《早春二月》編導和演員們的人生結局
    這個曾經的熱血青年,後來的龍華五烈士之一,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值得大書特書一筆的人,就是小說《二月》的作者。而小說《二月》後來被改編成電影《早春二月》,成為新中國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烈士柔石柔石,原名趙平復,1931年被國民黨上海龍華警備司令部槍殺於龍華。柔石死後,魯迅曾寫詩悼念。新中國成立以後,柔石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 《早春二月》主演多已去世 緬懷孫道臨上官雲珠 八旬謝芳俞平健在
    枯木逢春》後,爺爺又為我推薦了另一部經典影片——《早春二月》。我早就聽說過這部大名鼎鼎的影片了。電影劇本由柔石創作的小說《二月》改編而成,謝鐵驪執導,這位大導演我們也看過他導演的多部作品,對他的實力非常放心。在當時,大家的消遣方式大多都是觀影,當這部電影在影院火熱上映時,甚至一票難求。
  • 經典老電影《早春二月》高清完整版
    肖澗秋聞言怒不可遏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讚賞    點按下面的「閱讀原文」觀看經典老電影《早春二月》高清完整版 全劇。
  • 「十七年」時期中國電影藝術審美賞析《早春二月》
    分享筆記之---《 早春二月 》謝鐵驪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原著小說的作者是柔石,這部電影是謝鐵驪基於他的代表作 《 二月魯迅所推崇的柔石的小說 《 二月 》,並使像 《 祝福 》那樣表現殘酷的生活,而是表現出了文人氣節,表現出知識者懷抱著理想卻抵不住現實的內在的殘酷。
  •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二月楊柳風,三月楊柳瘋?
    農曆二月的「楊柳風」已過,現在是三月的春風,叫做飛花揚絮「楊柳瘋」。自古以來,中國人將「楊柳」並稱,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現代植物學分類,楊樹、柳樹,都屬於「楊柳科」。《詩經》裡有一篇《採薇》,最有名的一句是這樣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採薇》,講的是徵人思念家鄉的故事。
  • 早春二月,我想在仙都遇見你
    雪的俏影芳蹤已成回憶,夏日的繁茂還在遠處蘊勢待發,我驅車從北國的春寒料峭裡,去尋夢南國二月裡的仙都水鄉,早春的純真與溫情,萌動並催生著一切美好的希望。期待,親歷一份仙俠奇緣,邂逅一次美的遇見……麗水仙都,我來了。美麗的麗,神仙的仙,傳說中的神仙聚集之所,軒轅黃帝軒轅劍,指點江山畢,跨龍遨遊天地間!麗水仙都,我來了。
  • 彩衣朗誦||二月,小草唱春風
    《二月,小草唱春風》朗誦:彩衣作者:煙雨蒼茫
  • 醉美人間二月天
    當青鳥銜來二月的花期,我聽見山風拂過,鳥鳴聲聲,我聽見花開的絕響,一抹新綠映入眼帘,載著明媚春陽,帶給我全所未有的喜悅和希望。枝上小桃紅不管不顧的開了,隱忍著二月早春的凜冽,和骨朵伸展時撕裂的疼痛,它要為二月的早春速遞第一縷芬芳。二月的渡口,小橋流水,新雨長亭,一切都是不動聲色的美。二月的詩,該是應了早春的花信,染了時光的芬芳。
  • 中華翠玉出深山 豔驚了早春二月
    早春二月,春回大地。在剛剛結束的2015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岫巖玉走進全國影視界最高盛會,博得了大家的稱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