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玉壺——竺娜亞的青瓷天地

2021-02-07 龍泉青瓷

        陸羽在《茶經》中曾提到「青瓷,如冰似玉,白瓷,類銀似雪。」如冰似玉,是青瓷的審美品格,似玉,也是文人君子一貫追求的品德,是中國藝術所追尋的氤氳澄明的狀態。青瓷是中國陶瓷史中的一門重要體系,它含納著中國傳統文化,傳統工藝以及審美。龍泉青瓷作為中國青瓷體系中的代表窯口,它承載了上千年的文化史與工藝史,並在這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將傳統的技術與審美得以傳承。釉色依然溫潤,質地依然清明。就像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提到:中國歷史上文學與藝術的最高表現,永遠是一種單微輕靈,直透心髓。青瓷,以其純淨的無有雜誌的釉色,單純的可以供使用與觀賞的器皿,以無言勝萬語,以空靈寫充實,一直散發出自身具有的寧靜的聲音。有人說,青瓷,單單看著它的釉就夠了,沒有任何的裝飾,只有純粹的青釉汁水,如春光般流淌,直透心髓。龍泉的青瓷是可以直抵心髓的。玉壺冰心,正是這樣的單微輕靈的代表,青瓷為玉,汁水為冰,一壺一天地,有匠心,有天巧。

        竺娜亞,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996年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從事青瓷藝術創作。當然,竺娜亞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女性工藝美術師,也固然會將一種源自於生命本有的清新與純真灌注在其青瓷作品中。早在藝術人類學中就有關於陶瓷是女性的藝術的說法。青瓷本身的細膩與溫純,就傳達著一種特別的情感。筆者與竺娜亞的交流中,也感悟到娜亞是一位溫婉聰慧的江南女子,至於她的作品,她更願意介紹她的器皿,壺系列的器物,上面有靈動的,帶著傳統紋樣的青瓷手工雕塑,這些青瓷的雕塑傳達文化與生命的氣息。

        通曉中國陶瓷史或者熱愛中國陶瓷藝術的人都知道,青瓷捏塑或堆塑在中國陶瓷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國人認為萬物有靈,他們用手裡的泥巴捏塑自己心中的信仰。如海上仙山的各種神靈走獸,它們是一種祥瑞的期盼,也是古代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對於此生長樂的一種終極追求。泥土中有生命。娜亞的青瓷捏塑中便可以見得。流暢的,帶有手工痕跡的捏塑,與壺體形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個濃縮的宇宙。所謂冰心玉壺,則是娜亞作品中所流露的氣質,對青瓷的愛,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愛,而這種傳統的文化也正是嫁接在一個西方的,帶有新文化脈絡的時代,然青瓷依舊是那個青瓷,因為青瓷的傳承有歷史的厚度,有文化的深度,沒人願意去破壞與解構它,只有被它深深地吸引與靜靜地駐足。娜亞的壺,自有一番天地,有傳統,有創新。娜亞手捏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些生命仿佛在傳統紋飾中哪裡見過,但又沒有見過。娜亞自己稱為青瓷的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新在新式的審美,新的時代,新的創造,新的表述。然而古典是一種美學態度,也是一個美學詞彙,古典是因為娜亞的青瓷得到了傳承,帶有歷史的厚度與寬度,古典,是因為娜亞的青瓷依然具有傳統青瓷所具備的溫潤如玉的品格,那也是一番清涼自在的天地。

《鳳陽山》

        冰心玉壺是青瓷的審美,冰心也是竺娜亞的匠心。是一顆細膩的,智慧的,工藝之心。工藝史人工所造的物。人工賦予了物的情感與生命,物不再是單純的表象,而是人的情感寄託,是人的工巧的造就。與日常的人生融為一片,包含著甚深的詩情畫意,尚含蓄不尚發露,尚自然不尚雕琢。正如本文開篇之始,是娜亞對於泥土,對於青瓷的感悟一樣。青瓷的捏塑是活的,帶著呼吸與光影的祥瑞之獸。這點點的匠心將壺體激活。壺是一個世界,正如《山海經》的傳說一樣。東海神山,雲纏霧繞,有祥瑞之獸,悠遊其上。壺是一個現實而又超現實的世界,帶著古典精神的新古典主義作品。泥巴是可塑的,藉助著那份人傑地靈,接納了龍泉窯的靈氣與地氣,在手中把玩的不是一把概念上的壺,而是一團物化的宇宙。這也是工藝美術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心物合一。

        芥子納須彌,中國藝術擅長以小見大,一花一草芥,一蟲一蜉蝣,小的事物依然納含百川,三千大千世界,虛空渺渺,人與物何嘗又不是蜉蝣呢。玉壺雖小,但依然可吐納天地,天地又在何方,自在本心,在如秋水般請澄清的青瓷,小物到無限,壺被一顆欣賞的心所放大,又靜若止水,婉潤如玉,冰心慧心爾。

《遠山》

《玉鼠壺》

《香音》

《牛》

《節》


竺娜亞,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1976年生於餘姚。1994年開始唐三彩壁畫創作,1996年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從事青瓷。

2005年《熱帶》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青罐》獲中國五大名窯展金獎;

2008年,作品《瓜形玉鼠壺》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瓷舟》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熱帶》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2008年7月參加中、日、韓三國大學文化交流,《湧泉》獲第一屆浙江省中青年青瓷創新評比金獎;

2010年,《香音》獲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 「天工藝苑杯」特等獎。



相關焦點

  • 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是什麼?玉壺又是什麼?
    除了前面提到那首《出塞》,王昌齡還有一首詩也非常有名,其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一句,以冰心和玉壺作比,訴說著自己高潔純淨之的情懷,一千多年來,被人反覆吟詠,餘味無窮。但每次讀這首詩,我們都不免要問,冰心和玉壺,到底是指的什麼?
  • 「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的壺中日月長,楚山似冰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一首仄起入韻,押平水韻「七虞」部的七絕。王昌齡,詩家天子,七絕聖手,在盛唐七絕的成型、推廣上和李白兩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七絕這種體式,題材、格式、修辭方法、文法走向都因為他而規範,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一片冰心在玉壺」中冰心和玉壺是什麼?讀懂後打心底佩服王昌齡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七絕,年年入選課本,有多少人因為這「一片冰心玉壺」7個字愛上昌哥,但很多人卻並不懂句中冰心和玉壺分別是什麼?當年上學時,以我們的閱歷也確實很難理解清楚。所以本期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來找找昌哥到底有什麼值得一幫兄弟都力挺他?
  • 玉壺冰心,至臻至美!
    唐王昌齡的喻己之詩——「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玉壺,均是高潔之物,冰在玉壺,兩廂映襯,愈顯純淨潔白。不但如此,古人對壺,還有一種神秘的崇慕感。因為這個故事,玉壺也時常被後世的文人墨客用來指代仙境。以至於天上明月,也時常被文人墨客們以「玉壺」代稱之。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詞: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其中的玉壺,所指的,就是明月。
  • 「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原名謝婉瑩,她的筆名取自唐人王昌齡的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這是詩人向朋友證明自己操守正直、玉潔冰清的表白。縱觀冰心一生,從不曾違背過這個名字的原意。我們常說這是冰心故居,實際上,這是燕京大學分給冰心的丈夫吳文藻的房子。冰心是燕大畢業生,1926年從美國留學歸國,回燕大做老師,不過燕大沒給她分房。
  • 古代以「冰心玉壺」入詩的詩人很多,為什麼只有王昌齡流傳千古?
    一首《芙蓉樓送辛漸》,千古流傳,一個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人人稱頌。但是,你真的讀懂這個千古名句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解讀「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一流傳千古、人人稱頌的千古名句。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古代以「冰心玉壺」入詩的詩人很多,為什麼你只知道王昌齡?
    一首《芙蓉樓送辛漸》,千古流傳,一個千古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人人稱頌。但是,你真的讀懂這個千古名句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解讀「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一流傳千古、人人稱頌的千古名句。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指什麼?「玉壺」又該如何理解?
    這首詩就是《芙蓉樓送辛漸》,其中有一句流傳千年的經典詩句想必大家都聽過:「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如果洛陽的親友問起我的近況,就說我依然像玉壺一樣清潔。自古以來的送別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為什麼王昌齡的這首這麼經典呢?原因正在於最後兩句話的解釋。作為一首送別詩,王昌齡在最後說自己的心像玉壺中的冰一樣純潔,感覺很奇怪,讓人摸不到頭腦。為何好端端的送別還要宣揚一下自己的高尚品格呢?
  • 《甄嬛傳》溫太醫表白甄嬛「一片冰心在玉壺」什麼意思?
    玉壺是溫家的祖傳之寶,也是溫太醫傳情達意的道具。溫家未來媳婦是玉壺的主人。溫太醫的表白極具殺傷力,手捧玉壺發誓:永遠事事以你為重,並且加上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一片冰心在玉壺」出自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齡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壺」,應該如何理解?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囑咐辛漸,你到洛陽之後,如果親友們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的心是澄澈透明、乾乾淨淨、表裡如一的!冰心玉壺,是比喻,也是用典。以「冰」來比喻心靈的純潔,鮑照有「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之句,用來比喻心靈的純潔,後世多用冰壺來比喻為官的清廉;玉,古人更是將其視為珍寶,用玉做成的壺,自然是晶瑩明亮的,而王昌齡此處,寫冰心入玉壺,是把自己冰一樣澄澈的心,放在了玉做成的壺中,無疑,這就是表裡如一、晶瑩澄澈、一塵不染的意思!
  • 「一片冰心在玉壺,一生只為你一人」冰心和吳文藻先生的愛情故事
    張愛玲圖片「一片冰心在玉壺」,就是冰心之名的出處,出自唐代意思是:請告訴他們我依然是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由此來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而我們認識的文學大家冰心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冰心和吳文藻當時冰心心中一震,當時吳文藻可是這樣對冰心說話第一人,當時冰心心中不悅但是轉念一想,古人云:忠言逆耳啊。冰心就在此刻暗暗下定決心,這個朋友交定了!
  • 唐詩七絕高手,「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王昌齡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詩歷來被認為是送別詩的範本,尤其是最後一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表達出朋友之間的不舍之情與對遠方故人的牽掛惦念。縱然時光流逝千年,詩句依然縈繞在人們心頭。這就是作品的魅力,能夠跨越時空,永留人間。王昌齡青年得志,中年落寞,晚年被貶嶺南,他一生的經歷很像戲文中的才子。
  • 湖南懷化:每日一景,玉壺冰心芙蓉樓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故芙蓉樓名揚天下,蜚聲古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黔陽辛丑狀元龍啟瑞將「一片冰心在玉壺」七個合篆成一「壺」狀字鐫刻於碑並立於亭中。
  •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冰心"指什麼?中獎網友公布
    請於1月5日前,將【冰心+真實姓名+手機號+郵寄地址】發送至郵箱:liusf2014@corp.netease.com,請注意:郵寄地址限大陸地址喲~~《[贈書]"一片冰心在玉壺"裡的"冰心"指的是什麼?》今天,北京又雙叒叕下雪了!朋友圈一片雪景。下雪天適合做什麼?在古代,人們喜歡雪天圍爐飲酒:「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 春風化雨育人才 玉壺冰心鑄師魂
    春風化雨育人才 玉壺冰心鑄師魂2020-12-15 09:37 中華泰山網 責任編輯:高睿為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引領、示範作用,通過優秀教師的傳、幫、帶,促使新教師在較短時間內適應崗位要求,近日,角峪鎮中心小學啟動了新教師拜師結對子活動。
  • 「步步驚心麗」冰心在玉壺︱你是我唯一的王后,樹兒
    冰心在玉壺︱大婚冕旒貫玉隱約遮蔽著昭的臉。豔若桃李冷若冰霜的俊面與大婚禮樂背向而馳。從天德殿門到龍座不過區區數步,他卻拖著滯澀步伐仿佛走過漫長一生……這不是我的婚禮,只是王的交易!靈魂似乎抽離了身體,麻木目光睥睨不屑的檢閱著一張張經過面前的王親貴胄、地方豪族的臉。志得意滿的他們,眉梢眼角炫耀著親手主導的這場政治聯姻。
  • 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心的溫柔來源——永遠淡雅的女作家
    冰心這首小詩也可說是這位與世紀同齡的女作家自己的寫照。她的筆如同春風「溫柔了」幾代人。傳記畫冊《冰心》(浙江攝影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可使讀者沿著歷史的足跡,讀遍這位跋涉了大半世紀的女作家的風韻。畫冊幾乎匯集了冰心一生中最重要的圖片資料,再現了眾多鮮為人知的家庭生活片段和女作家的情愛世界。
  • 《武動乾坤之冰心在玉壺》楊洋為守護蒼生的成長史
    《武動乾坤之冰心在玉壺》是張黎執導,楊洋、張天愛、吳尊、王麗坤領銜主演的古裝玄幻武俠劇。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
  • 共賞唐詩之美,王昌齡之一片冰心在玉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昨晚,我從洛陽來到吳地,只見滿江寒雨,動人心魂。天才破曉,我又得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他一走,令人感到此地的楚山也孤獨起來。他將到洛陽去,如果那兒的親友問起我的消息,麻煩請告訴他們,我此刻的心境就如一塊素冰放在玉壺中,清瑩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