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鳳冠那些事兒:不是後宮命婦,就甭想穿「鳳冠霞帔」

2021-01-12 江蘇保萊

前幾天#明朝貴婦的方形鏈條包#上了熱搜,引起眾多吃瓜網友的熱議。精湛的工藝,華麗的配飾,就算放到現在比起眾多奢侈品也不遑多讓,欣賞之餘不禁驚嘆古人的創意和工藝如此超乎想像。

活在明代時期的嬪妃貴婦可不僅僅只有金包玉包來打扮自己,一個小小的包都能做得如此奢華,何況其他珠寶首飾呢。

今天不說別的,就來說一說大家非常熟知的「鳳冠霞帔(pei)」。

或許有好奇的網友要問了,「鳳冠霞帔」這身裝備不是新娘子在成親之日才會打扮的嗎,什麼時候不成親也可以穿戴「鳳冠霞帔」了呢?

原來新娘子是沒有資格穿戴 「鳳冠霞帔」的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是,「鳳冠霞帔」本來就不是古代新娘的妝扮,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一些中式婚服,也僅僅是仿古禮服罷了。

但是現在很多人說到女子出嫁衣著總會想到「鳳冠霞帔」這個詞,其實古代新娘出嫁是沒有資格穿戴「鳳冠霞帔」的,那這「鳳冠霞帔」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鳳冠霞帔」是一個組合詞。男子為龍女為鳳,其實在唐代之前龍與鳳都是形容男子的,到唐代才開始將鳳凰的形象與女子結合在一起。

「鳳冠」原是古代後宮嬪妃頭髮上所戴的冠飾,上面綴有鳳凰形狀,表示地位的尊崇。到了明代,在後宮嬪妃中鳳冠是只有皇后在出席重大場合時才能戴的禮冠,以此彰顯母儀天下之美。

清代時期,朝中有品級有誥命的大臣夫人、皇親國戚出嫁時戴著鳳冠已經是常見習俗禮節之一,而民間女子婚禮時用的彩冠也叫作鳳冠。

明代時鳳、翟、鸞等各種不同的鳥代表著不同的等級,一共幾隻,羽毛幾根,形狀如何,都有著明確劃分。但是尋常人很難分辨,所以後來就把這類冠上有鳥的形態一律叫做「鳳冠」。

明代鳳冠是在延續宋代鳳冠樣式的基礎上,加入了「珠結」的元素。上圖畫中鳳冠的層次一目了然,最高層是龍鳳金雕左右對稱,接著是點翠所做的簇簇翠雲,翠雲之是金色鳳凰花樣,鬢角兩側是珍珠寶玉所做的長珠結,華貴相間,極盡皇室之風。

「霞帔」是什麼?

「霞帔」如果不是和「鳳冠」組合在一起的話知道的人並不多,也不明白它究竟是一件衣服,還是披肩。而「鳳冠」其實可以搭配多種服飾,但是當它和「霞帔」放在一起時就會處於嚴格的體系制度中。

以明代朝廷品級服飾制度舉例,「鳳冠霞帔」是高級禮服,只有皇妃命婦才能穿的。

「霞帔」其實就是上圖中的皇后身上如同綬帶般的兩條帶子,常見大衫黃色,霞帔深青色。

進入清代以後,朝代的更迭變化使明代原有的等級服飾失去依託,這導致了「鳳冠霞帔」不僅被濫用成災,還在原有的服飾上加入了許多清朝文化,與原來的「霞帔」大相逕庭。

說到這裡總結一下,「鳳冠」和「霞帔」的組合是作為一種表示命婦品級的服飾,一般新娘是不可以僭越穿在身上的。現代人顯然混淆了這其中概念,不過圖個好寓意也就這麼傳下去了。

相關焦點

  • 婚禮小知識,中式婚禮的鳳冠霞帔指的是什麼?
    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些鳳冠霞帔究竟是指的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中式的鳳冠霞帔吧,以及漢服嫁衣是否就是鳳冠霞帔呢?趕緊去看看吧。鳳冠霞帔1、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2、鳳冠霞帔是由鳳冠+霞帔組成的,而其中也有許多講究。比如一組鳳冠就包括:鳳冠、鳳簪、金簪。其中,鳳簪是用來點綴鳳冠的鳳凰形狀髮簪,金簪則是在鳳冠裡固定髮型用的。3、什麼人能穿?皇后和後宮妃嬪當常服來穿;命婦(大臣的母親/妻子)的禮服;尋常人家女子出嫁。只有這三種情況下是需要鳳冠霞帔的。
  • 冷知識:鳳冠霞帔不是衣服,也不是結婚專用,更不是誰都能穿的!
    然而真相,卻不完全是這樣,且聽小編慢慢道來:一、鳳冠霞帔不是衣服顧名思義,鳳冠霞帔是由鳳冠+霞帔組成的,而其中也有許多講究。比如一組鳳冠就包括:鳳冠、鳳簪、金簪。其中,鳳簪是用來點綴鳳冠的鳳凰形狀髮簪,金簪則是在鳳冠裡固定髮型用的。而一組霞帔包括:霞帔、帔墜、釣圈。湊齊這些東西,才算是一套完整的鳳冠霞帔。
  • 一日命婦:古代婚禮中鳳冠霞帔從禮服變成婚服的演變
    自古以來,婚禮上的新娘都是衣裝隆重、極盡奢華,但平民女子和后妃的身份、地位差距豈止是「九品十八級」,難道真的能夠在婚禮上穿著和命婦禮服一模一樣的的「鳳冠霞帔」嗎?而且,鳳冠、霞帔絕對算古代女性的奢侈品,無論其制式、工藝還是價值都非同小可,普通百姓有怎麼可以負擔得起呢?
  • 不同朝代的嫁衣和鳳冠霞帔,你喜歡哪個呢?
    ▲明制婚服-鳳冠霞帔到了明朝,因為天子開明,所以即便是平民,在結婚的時候也可以穿只有貴族才能穿的鳳冠霞帔,所以大部分明制漢服都是非常華麗的。兩分鐘時間,你會了解到:1、鳳冠霞帔不是一身衣服,2、古代結婚不一定穿紅色,3、皇后的鳳冠上有多少只鳳鳳冠霞帔不是衣服鳳冠霞帔顧名思義就由一組鳳冠,和一組霞帔組成。▌一組鳳冠包括鳳冠、鳳簪、金簪:
  • 中國僅存的4頂」鳳冠「,真是美得令人咋舌!
    林徽因和梁思成畢業之後,就在加拿大結了婚。由於對鳳冠霞帔有執念,因此即使身在異國他鄉,她仍然想在結婚時按照中國的傳統方式來。可是,當時的國外哪有賣這東西的商鋪,於是林徽因決定自己設計。嚴格來說,她的這頂鳳冠並不傳統,因為沒有「鳳」!真正的鳳冠到底是怎樣的呢?
  • 十裡紅妝的鳳冠霞帔,弄不好只是夢一場
    明代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有一篇《張廷秀逃生救父》寫道:花燭之下,烏紗絳袍,鳳冠霞帔,好不氣象!其實鳳冠霞帔在古代並非婚禮專用,而是皇宮后妃和官吏命婦(有封號的夫人)們的專屬穿戴。二十五史中共有十部撰有《輿服志》,即社會各階層不可僭越的服飾規定。
  • 鳳冠霞帔是如何成為現代新娘標配
    我們就來說說漢服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新娘喜服的形制鳳冠霞帔在古代,平常人家是穿不了的,畢竟,它代表著皇家的威懾,常人也沒有機會可以穿,但後來有不少資料說明一些,一些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在做新娘時可以戴上鳳冠,穿上霞帔。她們這樣做就難道就不越禮制、違反等級制度嗎?鳳冠霞帔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服飾而存在的呢?
  • 象徵身份地位的鳳冠霞帔,為啥平民女子也能穿?
    單提到霞帔,大家可能會感到陌生,但是,說起「鳳冠霞帔」,相信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一聽鳳冠霞帔,大家都會想到洞房花燭。其實鳳冠是古代貴族女子所佩戴的裝飾著鳳凰圖案的冠飾。那麼霞帔又是什麼呢?為什麼霞帔與鳳冠總是一起出現呢?今天,J先生就來聊聊霞帔。霞帔≠衣服霞帔又稱霞披,是一種從肩上披到胸前的彩帶,類似於現代的披肩。
  • 越中國越時尚,鳳冠霞帔美於婚紗,盤點那些極具中國文化的嫁衣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的嫁衣款式各異風格多變,相比於色澤單一的白紗,那些極具中國文化的嫁衣更加獨特。流傳至今的中式嫁衣中,目前主要以鳳冠霞帔、秀禾服、龍鳳褂為主,由旗裝傳承下來的旗袍也很受歡迎。天底下任何一位女子都希望自己的嫁衣獨一無二,在白紗如此盛行的今天,殊不知那些中式嫁衣才具備中國文化獨特的靈魂。
  • 鳳冠與霞帔
    什麼是「鳳冠霞帔」?先說鳳冠,顧名思義,就是冠上綴著鳳凰飾首的帽子,這樣的習氣在宋代已形成,並且在宋代被官方定下來,作為一種禮冠,有等級和禮制上的講究。到了明代,規定得更加嚴格。只有兩種情況下的女人才能戴鳳冠,一是后妃所戴,冠上綴有龍鳳裝飾,這是名副其實的鳳冠,如皇后的鳳冠有九龍四鳳。另一種則是朝廷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綴龍鳳,只綴珠翬和花釵,與皇后相比,等級上有一定的差別,但作為禮冠,習慣上也稱鳳冠。
  • 鳳冠霞帔是皇家服飾,為什麼平民也能穿
    雖然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流行著蓋頭的形式,但是他並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在南北朝的劉宋和南齊以後,這個風俗消失了一段時間,一直到宋朝才又開始流行起來。接下來就到了唐宋時期了,我們都知道唐宋兩朝可以說得上是封建王朝時期最鼎盛的兩大朝代了,所以他們的婚服也是和之前的有了很大的差別的。唐朝的婚服一般為紅男綠女,也就是說新郎穿紅色的,新娘穿綠色的。
  • 至尊至貴至美:中國古代女子鳳冠霞帔的由來與演變
    小編就買了很多相關的專業書,做了很多讀書筆記(畢竟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也做了一些以前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情。別被騙了,鳳冠霞帔不只是嫁衣!很多人誤以為「鳳冠霞帔」就是中國古代女子的嫁衣,以為古代女子出嫁時,會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腳踏紅繡鞋,滿身喜慶,以最美的姿態來迎接人生的重要時刻。其實不然,恭喜你被古裝劇誤導了。
  • 真正的鳳冠霞帔,是什麼樣的,我們該怎麼理解呢?
    很多人說到古代中國女子嫁衣的時候總是會提到一個詞「鳳冠霞帔」。那麼到底什麼是「鳳冠霞帔」呢?小編今天帶你看看真正的鳳冠霞帔是什麼樣的,可能我們對鳳冠霞帔的理解有誤會,怎樣才能理解真正的鳳冠霞帔。舊時富家女子出嫁時的裝束,以示榮耀。也指古代貴族女子和受朝廷誥封的命婦的裝束。
  • 林徽因、賭王千金都愛的「鳳冠霞帔」到底什麼樣?
    《還珠格格》裡,小燕子大鬧梁大人家的婚禮,這一身行頭,戴的是鳳冠,穿的卻不是霞帔,而是一件戲曲「雲肩」。 而且還有個硬性規定:「非恩賜不得服」:不是皇帝恩賜的人,不能穿著霞帔。 《明史·輿服志》中記載,一品用金繡紋,二品用金繡雲肩大雜花紋,三品用金繡大雜花紋,四品用繡小雜花紋,五品用銷金大雜花紋,六、七品用銷金小雜花紋,八、九品穿大紅素羅霞帔,沒有紋樣。
  •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明朝婚服裡的兒女情長
    明代時,男子婚娶被視為"小登科",為官者穿官服,而庶人則可穿九品官服。一般為綴補子大紅圓領和烏紗帽的搭配。帽子上額外插兩朵金花,肩上披一塊布叫披紅,顯得喜慶而隆重,而用色卻並未特定為紅色,用色不拘,如青綠色等。而女子婚嫁服飾則更為考究,出嫁當天,頭戴,假鬢花鈿,並遮紅蓋頭,身穿真紅色大袖衣或紅色羅裙等,腳上是紅色繡花鞋,端莊秀麗,隆重尊貴。
  • 明代女子鳳冠:綴龍鳳以耀軀,雍容華貴背後的時代取向
    鳳冠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向我們展現著明朝這個時代嚴格森嚴的封建等級,每一個裝飾都吐露著明朝社會精湛的工藝水準。萬曆孝端皇后鳳冠以其精美絕倫成為歷朝鳳冠的代表,而作為皇室服飾之一,成為明朝彰顯正統和威嚴的工具。鳳冠的龍鳳裝飾作為古代王朝圖騰崇拜的代表,也蘊含著希冀天下安寧的美好願景,彰顯藝術與政治的完美融合。
  • 古代姑娘出嫁為什麼要穿鳳冠霞帔,真相都在這裡
    結婚是件大事,《大話西遊》裡新郎官是這副裝扮,那古代姑娘出嫁都穿什麼呢?那自然是鳳冠霞帔。「鳳冠」是古代婦女高貴的李冠,原本只是以金銀打造成鳳鳥形狀的鳳釵。後來經過各代的改良,成為了今天我們看到的這種形式。鳳冠穿戴起來雍容華貴,是權利的象徵,也是古代宮中及管家婦女的頭飾。
  • 王公貴族的鳳冠霞帔為什麼平民可以佩戴?
    古代貴族婦女往往以鳳凰為冠飾,而帔是宮廷命婦的著裝,民間女子為何在結婚時可以享受鳳冠霞帔的殊榮?說法一: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時才可作鳳冠霞帔打扮——按照華夏禮義,大禮可攝勝,就是祭禮、婚禮等場合可向上越級,不算僭越。
  • 官場逢迎順口溜:文看禽,武看獸,后妃命婦看耳後.耳後看什麼?
    官場逢迎順口溜:文看禽,武看獸,后妃命婦看耳後。耳後看什麼?廟堂上的皇帝以及官老爺有各自的地位品級,朝廷為了讓眷屬更多更好地支持工作,會發給嫡母、正妻一個榮譽證書和榮耀身份——誥命。誥,即以告天下之意,命,即命令,因此被封誥命的官員妻子又稱朝廷命婦、誥命夫人,是古代女性望夫成龍、望子成龍夢寐以求的榮耀,她們跟後宮嬪妃共同構成了數量龐大的官場女性群體。
  • 《明朝那些事兒》裡面的歷史都是真的?
    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 當年明月先給你看看一段我的摘錄,再回答問題:01人性至善這之後的五年,紀姑娘的這個孩子一直在宮中生活。因為我始終相信,在那些充斥著流血、屠殺、成王敗寇、爾虞我詐的文字後面,人性的光輝與偉大將永遠存在。——《明朝那些事兒》02看完之後什麼感受?你的內心是不是有些柔軟的東西感覺被觸碰到了?你是不是對人性又多了些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