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女孩子都希望自己穿著潔白的婚紗,但還是有一些女孩子比較崇尚古代婚禮那種樣式,那種給人的感覺就是盛大,落落大方,威嚴感就出來了,尤其在古代,新娘都是戴上鳳冠,穿上霞帔,那麼,那它究竟是如何成為標配的呢?我們就來說說漢服與中國傳統文化中新娘喜服的形制
鳳冠霞帔在古代,平常人家是穿不了的,畢竟,它代表著皇家的威懾,常人也沒有機會可以穿,但後來有不少資料說明一些,一些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在做新娘時可以戴上鳳冠,穿上霞帔。她們這樣做就難道就不越禮制、違反等級制度嗎?鳳冠霞帔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服飾而存在的呢?
那我們就說說它的歷史淵源,鳳冠主要形成於漢代,自出現之日起,鳳冠就是身份尊貴女子的至尊禮冠的象徵,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場合,她們必須戴鳳冠。而另一件配飾霞帔也是女性的身份象徵:在明清時期,身份等級不同,霞帔的紋路、吊墜都有不同。象徵的含義也就不同
其實呢,事實上,因為封建社會等級分明,穿戴著雍容華貴的鳳冠和霞帔舉行婚禮對普通百姓家的女子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平常家百姓家的女子在婚禮上,只好假借「鳳冠」和「霞帔」之名,做出鳳冠霞帔的樣式來,是為了喜慶。但只不過,她們戴的鳳冠霞帔與真正的鳳冠霞帔相去甚遠,沒有真正的好看,尊貴就顯示不出來了
當然了,時代在慢慢的發生著變換,現在很多新娘子會穿端莊素雅、象徵著純潔的白色婚紗。而白婚紗是民國時期從西方傳入的,白色婚紗也被海外留學歸來的青年男女帶入國內,一時開風氣之先,後來逐漸被國人接受。
確實在中國古代,在服飾體系中,確實有鳳冠、霞帔的存在,不過,他們一直是高貴身份的象徵,一直被皇室的娘娘、嬪妃使用,至少也是要有品秩的官員家庭的女性才有資格穿戴,她們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穿在她們身上是為了顯示皇家的貴氣,也是為了彰顯皇室威嚴,她們其實就是代表
接下來讓我們說說霞帔,霞帔作為命婦的禮服,始於宋代。以狹長的布帛為之,上繡雲鳳花卉。穿著時佩掛於頸,由領後繞至胸前,下垂至膝。底部以墜子相連。原為后妃所服,後遍施於命婦,這其實就是它的構成,當然,庶民婦女用的只是「借用」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霞帔。皇室、命婦的鳳冠、霞帔與民間的鳳冠、霞帔不是同一個物品。其實說白了就是皇后、嬪妃、命婦的禮冠鳳冠與禮服霞帔,是真正意義上的鳳冠、霞帔
鳳冠與霞帔是中國古代女性的服飾,但不是一般普通女性的服飾,而是具有很強的專屬性和代表性,新娘戴鳳冠、披霞帔,是必不可少的禮節,也是中國女性出嫁時最嚮往、最風光的婚服。
不過,真正的鳳冠與霞帔都是非常精美、精緻的服飾品種,待我們去好好地觀摩,才可以真正的見解它的前世今生,我們要去了解的話,還是要去博物館,那裡的展覽不勝其數,也會讓你有種穿越到古代那時,看看我們的古代先人怎樣去穿戴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