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化名)今年3歲了,是個典型的自閉症孩子,出生以來從來沒有叫過爸爸媽媽,不會叫人也不會與人進行目光對視。
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廣州、上海等各地多家醫院做了很多檢查,都被醫生告知是自閉症,而且是一輩子也無法治癒的。
這對於孩子的爸爸媽媽來說,無異於是致命的打擊,再加上外面的一些風言風語,比如要養孩子一輩子之類的,讓孩子的爸媽幾乎陷入了絕望,兩人也因此常常發生爭吵。
幾經周折,來到我院後,經過醫生團隊共同討論後,我們為孩子單獨制定了一份詳細的康復幹預方案,包括物理治療和針對性、個性化的康復訓練等。
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在接受康復訓練1個月後便逐漸與人有了目光對視,家長叫她名字時也有了反應。
治療3個月後,孩子第一次發聲,開口叫了「媽媽」。
如今,孩子仍在我院接受康復治療,我也會定期跟家長詢問孩子目前的康復情況,以便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前幾天,孩子的媽媽寫了一封信讓院裡其他醫生交給了我。
來信內容
親愛的徐主任:
當我第三次走進醫院的大門、拿著這幾年來東奔西跑去廣州、上海華西檢查的厚厚的報告單時,我內心是絕望的,我的孩子,明明那麼可愛,卻始終不會講話,不會看人,每當我叫他的名字,他卻毫無反應,都已經快3歲了。我卻沒有等來一句「媽媽」。我和他的爸爸也因此吵過無數次架。所有的醫生都告訴我,我的孩子是自閉症,是絕症,讓我做好養他一輩子的準備。說他上不了學,可能他一輩子就這樣了。但是,當徐主任您,當(把)他厚厚的報告單,一張張翻給我看,一張張講給我聽,給我的孩子制定了詳細的康複方案,告訴我怎麼樣可以讓我的孩子,重新回到幼兒園。我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進入康復訓練一個月後,我的孩子終於可以回應我叫他的名字,雖然他依舊沒有聲首,但他會放下手中的玩具看我一眼。語言老師、感統老師、行為老師都會抓緊下課的空餘時間,一遍一遍的和我講解在家裡該怎麼去做訓練,怎麼和他互動。是您,在每次的複診中,一次一次地給我寫下家庭訓練指導,教我怎麼和我的孩子互動,怎麼引導他的跟神。
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我感受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和變化,直到那一天,孩子清清楚楚地叫了我一聲「媽媽」,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我等這句話已經等了三年了,我迫不及待的和他的爸爸分享這個喜悅的消息,爸爸終於從將信將疑到相信我、支持我,也相信我們的孩子,擁有第二種可能。
很多家長都稱自閉症的孩子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想謝謝您,謝謝您把我的孩子,從遙遠的星球帶回我的身邊,讓我更有勇氣和信心、帶領著我的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來!謝謝您!
相信對於任何一個家長來說,孩子的健康都無比重要。對於自閉症孩子的家長來說,孩子的哪怕一點點進步都足以令他們激動不已。
而作為醫生,對於任何一個孩子良好的康復情況,我們都倍感欣慰。
感謝張穎(化名)媽媽的來信,感謝對我及我院所有醫生的認可。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作為醫生的我們,都是孩子的領路人。
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我們必當竭盡全力,也希望所有不幸患病的孩子都能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