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孩子的25首中國童謠(2)

2021-02-20 丹媽讀童書

這期分享的童謠有點多,建議大家收藏好,列印出來,念給孩子聽。

一直以來,口口相傳的童謠,以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優勢,贏得孩子的喜愛。

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金波,就多次坦言自己是被母親用童謠餵大的。

他在《母親的童謠》裡也有寫:

夏天的夜晚

月光如水

我依偎在母親的懷裡

母親一邊為我搖著蒲扇

一邊輕輕地吟唱著童謠…… 

母親的童謠/是一條永不乾涸的河流

從母親的心裡/流進我的心裡。

在童謠中得到詩意啟蒙的金波,心中萌芽了一顆詩的種子,直到今天,這枚種子長成的大樹,依然碩果不斷。

令金波先生受益一生的童謠,到底有什麼魔力呢?一起來看!

 有 趣

把一首趣味童謠等同於是一個歡快的笑聲,一點兒也不誇張,不信來讀——

從前有個屁,

驚天動地,

穿過鐵絲網,

來到了義大利。

義大利的國王正在看戲,

聞到這個屁,

很不滿意,

全城戒嚴捉拿這個屁。

這首童謠,真是大人孩子都會念啊。

屁不再是「不登大雅之堂」無趣不可提的東西,相反,充滿趣味。相信孩子聽後會笑出聲來。

再來看下面這首——

稀奇真稀奇

稀奇真稀奇,

麻雀踩死老母雞,

螞蟻身長三尺六,

八十歲的老爺爺坐在搖籃裡。

這是一首顛倒歌。麻雀(小)怎能能踩死老母雞(大)呢?螞蟻又怎麼可能身長六尺呢?八十歲的老爺爺怎麼能在搖籃裡坐下呢?

從現實生活事物的反面去說,顛倒是非,幽默詼諧,令人捧腹。

下面這首河南經典童謠,也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顛倒歌——

小槐樹

小槐樹,結櫻桃,

楊柳樹上結辣椒,

吹著鼓,打著號,

抬著大車拉著轎。

蚊子踢死驢,

螞蟻踩塌橋,

木頭沉了底,

石頭水上漂。

正話反說,趣味十足。正對孩子的胃口。

更有意思的是謎語童謠,不僅是小孩,大人也會為之著迷。

一起來猜——

青石板,

曬芝麻,

日裡藏,

夜裡灑。

千條線,

萬條線,

落到河裡看不見。

一朵芙蓉頭上栽,

戰衣不用剪刀裁,

雖然不是英雄漢,

叫得千家萬戶開。

千隻腳,

萬隻腳,

站不住,

靠牆腳。

空中一隊兵,

哼哼不住聲,

棍棒都不怕,

就怕煙火薰。

兄弟七八個,

抱著柱子坐,

一時分了家,

衣服都扯破。

一個壇,

兩個口,

不裝油,

不裝酒。

孩子能猜到謎底嗎?大家又都猜對了嗎?

現在來公布答案:謎底依次是:星⇒月亮⇒公雞⇒掃帚⇒蚊子⇒蒜頭⇒燈籠。

這7首童謠,謎面就是童謠的內容,而謎底,同時也是童謠的標題。

謎語童謠,因為抓住謎底和謎面之間的某種聯繫,而以歌謠的形式敘說現象或事物的特徵,十分有趣。

既能吊足孩子的胃口,又能促進孩子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幫助他們做「善於發現」的人。

☟  益 智

有一種童謠,是典型的問答式的童謠,以下面這首為例,一起來讀——

桃樹和梨樹

這山望見那山高,

望見那山一棵樹。

你怎知道它是桃?

葉子尖尖樹不高。

這山望見那山低,

望見那山一棵梨。

你怎知道它是梨?

葉子團團樹又低。

在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去思考,啟迪他們的心智。

這首童謠在問答中,引導孩子去辨認果樹,為自己的「發現」欣喜不已。

下面這首《手帕歌》,讀後也讓人忍俊不禁。

手帕歌

葫蘆根,

葫蘆蔓,

不知小葫蘆

種哪塊?

種天上?

怕火燒。

種地上?

怕水澇。

種院裡?

怕人偷。

種屋裡?

害怕丟。

剛想要種立了秋。

遲疑不決,結果「錯過了今年,只能再等一年」

。那份遺憾可想而知,但那「猶猶豫豫」最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畫面,真覺有趣,像你,像我,恐怕也像許許多多人吧?

不過笑過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首短短的童謠,是充滿寓意的。

它告訴我們:做事不要瞻前顧後,要敢於嘗試。哪怕是在不斷地試錯,也好過從來沒有嘗試過。

看似成人化、高深的智慧,用童謠說出來,是不是更能啟迪孩子?

除了問答童謠,數數童謠也非常益智。

如下面這首傳統童謠——

一二三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頭,

七八九,拍皮球,

張開兩隻手,十個手指頭。

比起直白枯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相信這首《一二三》更能讓孩子記住各個數字的「出場順序」。

因為它巧妙地將數字變成了孩子們具體可知的形象了,化抽象為具體,能迅速提升孩子的數數能力。

如果你覺得數數童謠太過「小兒科」,那下面這首時序童謠一定能彌補缺憾。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

隔河望柳,

七九河開,

八九雁來。

九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按照時間的順序表現了自然景物的變化,這對如今生長在城市之中的孩子來說,不失為一場「及時雨」,讓他們輕鬆就能了解自然變化。

還有故事型童謠,比如下面這首——

唐僧騎馬蹬哩個蹬,

後面跟著個孫悟空,

孫悟空眼睛亮,

後面跟著個豬八戒,

豬八戒鼻子長,

後面跟著沙和尚,

沙和尚敲著鑼,

後面跟著個老妖婆,

老妖婆心最壞,

騙了唐僧和八戒,

唐僧八戒真糊塗,

是人是妖分不出,

分不出上了當,

多虧孫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放金光,

轉身掏出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

妖魔鬼怪消滅光。

《西遊記》原著是一部長篇巨著,但唐僧帶著三個徒弟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無不是這書童謠裡講述的「套路」。

讀這樣的童謠,既能激起孩子對原著的好奇心與閱讀欲,也能啟發孩子去發現故事發展的規律,甚至寫出自己的故事。

☟  品嘗音韻美

童謠主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有趣、好玩,孩子們感興趣。另一個就是語言節奏明快,朗朗上口,富有音韻美。

隨便選一首,基本都是押韻的。先來看下面這首——

錯了歌

剛過十二點,太陽就落坡。

鴨子逃上樹,貓兒進了窩。

蝙蝠天上飛,正把蜂蜜捉。

狗兒不怕熱,舌頭嘴邊拖。

飛來螢火蟲,把我手燙破。

蚊子嗡嗡叫,直往燈上落。

月圓星星多,怎能不唱歌?

請你想一想,唱錯沒唱錯?

這首韻律感極強,且內容非常豐富。

關鍵是,很多「知識點」真的錯了啊!

太陽十二點落山?夜晚出沒的蝙蝠捉得到蜜蜂?狗兒不怕熱為什麼要把舌頭拖在嘴邊?……

嘗過這首童謠的音韻美之後,讓孩子找出bug,親子共讀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哦。

接著來看下面這首——

中秋節

月兒斜,

中秋節,

又吃月餅又供兔兒爺。

穿新襪,換新鞋,

也跟奶,

也跟姐,

上趟前門逛趟街。

從頭(標題)到尾,這首童謠都在押「ie」韻。

它本身就簡短,配上同樣的韻腳,讀起來更加琅琅上口。

繼續看下面這首——

老鼠抬花轎

八隻老鼠抬花轎,

兩隻老鼠放鞭炮,

四隻老鼠來吹號,

「嗚哩哇啦」真熱鬧。

老貓聽見來賀喜,

一隻一隻全吃掉。

還有這首——

老鼠嗅著油豆香

油一缸,

豆一筐,

老鼠嗅著油豆香。

爬上缸,

跳進筐,

偷油偷豆兩頭忙。

又高興,

又慌張,

腳一滑,

身一晃,

「撲通」一聲跌進缸。

在童謠裡,小老鼠的形象經常出現,並且總是傻得可愛。就算不押韻,光讀上一讀文字,就能品嘗到閱讀的快樂。

長期被音韻美浸潤的孩子,語感強,對文字也會變得敏感。從這一點來說,童謠大概是親近母語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了。

☟ 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繞口令童謠,總是惡作劇般把一些發音容易混淆的字連綴成有一定意義的童謠,可以有效訓練孩子的發音。來試試看——

誇駱駝

◇錢德慈

駱駝馱著貨,

貨用駱駝馱。

伯伯牽駱駝,

一個跟一個。

穿過大沙漠,

不怕渴和熱。

伯伯誇駱駝,

幹活真不錯。

繞口令PK中,讀得又準又快者取勝。所以孩子能讀準還不夠,還要提升他們的迅速。長期加以訓練,孩子對聲母、韻母和聲調,都能準確發音。

下面這首傳統經典童謠,也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繞口令——

坡上立著一隻鵝

坡上立著一隻鵝,

坡下就是一條河,

寬寬的河,

肥肥的鵝,

鵝要過河,

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

還是河渡鵝。

「寬寬的河」「肥肥的鵝」這兩個形象放在一起本身就非常有畫面感,讓人看到就會「嘿嘿」一笑。

再配上「he」「e」這樣傻傻不分清楚的音,孩子讀起來還是比較有挑戰力的。

但一旦挑戰成功,不僅能糾正他們的發音,更能讓他們擁有一股莫大的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會讓他們對語言文字,有一種天然的好感與感知力。

☟ 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在這一功效上,最奏效的恐怕要屬連鎖調童謠了。

什麼是連鎖調童謠?看完下面這首你就瞭然於心了。

做習題

小調皮,做習題。

習題難,畫小雁;

小雁飛,畫烏龜;

烏龜爬,畫小馬;

小馬跑,畫小貓,

小貓叫,嚇一跳。

學文化,怕動腦,

看你怎麼學得好?

頂針的修辭手法讓童謠的內容逐句相連,環環相扣,節奏感非常強。

讀這樣的童謠,可以幫助孩子發散思維,「看了上一句,你想想下面會發生什麼」,這樣的思維訓練是開放的,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自由馳騁。

接著來看下面這兩首——

蓋花樓

蓋!蓋!

蓋花樓。

花樓低,

碰著雞。

雞下蛋,

碰著雁。

雁叼米,

碰著小孩就是你。

誰跟我玩

誰跟我玩,打火鐮;

火鐮花,賣甜瓜;

甜瓜苦,賣豆腐;

豆腐爛,賣雞蛋;

雞蛋香,賣生薑;

生薑辣,造寶塔;

寶塔高,剁三刀;

三刀快,切青菜;

青菜青,上北京;

上北京,去幹啥?

遊故宮,登景山;

再去逛逛頤和園。

雖然內容本身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但它卻像一個擊中水面的石頭,讓孩子的思維如水波一樣,一圈一圈漾開。

一個從小就懂得發散思維的孩子,長大以後一定也是一個思維活躍的人。

童謠的好處當然不止於傳播快樂和美感,提高孩子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它還能滋潤孩子的心靈,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讓孩子獲取知識……

所以,別再等了,一起跟孩子讀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歐美最流行的23首手指童謠,陪孩子快樂地玩起來
    上周為大家介紹的 5部孩子藝術啟蒙不可錯過的動畫片 大家喜歡嗎?我們這周匯總了23首最好玩的手指童謠,送給媽媽和孩子們。(PS:曾經有幼兒園老師,在後臺留言,說找不到較好的小朋友集體遊戲,這23個遊戲收藏好,肯定夠小朋友們開開心心玩足一個學期呢~)其實玩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 乾貨|這8首經典童謠,竟是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秘密武器!(附帶音頻)
    同時,在英語童謠的作品中,富於動感的語言能有效地喚起幼兒的注意,增強他們對內容的理解。英語童謠是思博樂運用於英語教學的模式之一,以此來陶冶孩子的性情,開啟他們的心智,從而促進幼兒英語聽說能力的發展。那麼接下來這8首風靡全球的經典英語童謠,是英語磨耳朵首選。家長和寶寶們利用這個假期一起聽起來,唱起來吧!
  • 50首聖誕精選英文童謠,這10首一定要聽完!(含歌詞)
    沒錯,當然是缺了聖誕節要聽的歌曲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是適合聖誕節播放的歌曲吧!01 Jingle Bells第一首當然是聖誕神曲,每當聖誕節一來臨,我們耳邊就會響起這段超級熟悉的旋律。當然這首童謠確實十分經典,十分好聽,所以也非常適合交給小朋友唱。
  • 拯救中國童謠
    目前採訪了200多位老人,從中提取了20多首不為人知、卻又好聽,可以傳遞給今天甚至未來孩子的本土童謠。「真正的童謠和最真切的愛有關。在消逝之前找到它們,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響,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輕人發生了自然的連接,
  • Wee Sing Fingerplays 第三專輯 53首 童謠集合
    現在為大家整合起來方便孩子磨耳朵!記得每天堅持講故事和磨耳朵,別偷懶哦!Songs)和手指遊戲(Fingerplays)兩部分,匯集了大量適合小寶寶的童謠、催眠曲和手指遊戲。以下是精選53首集合:01 Wee Sing 童謠| 和寶寶動動手指玩童謠02 Wee Sing 童謠| Clap Your Hands03 Wee Sing 童謠| 和爸爸邊唱邊玩手指遊戲04 Wee Sing 童謠| 幼兒園的孩子都在玩手指遊戲哦05 Wee Sing 童謠| 五隻猴子的手指遊戲居然可以這樣玩
  • 童謠進階篇——滋潤寶貝心田的35首英文童謠
    Tips1.應用:互動、手指謠、繪本《the very busy spider》2.這首歌很適合做手指謠,通過模仿蜘蛛爬的樣子,來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童謠中比較實用、美好的句子我也會特別記憶一下,比如Out came the sun and dried up all the rain.太陽出來了,雨水幹了。
  • 這首家喻戶曉的啟蒙童謠除了唱給孩子聽,還有超多玩法!
    老師還有爸爸媽媽都會選擇經典的兒歌來給孩子磨耳朵,但是單純的一遍一遍的放給孩子聽,孩子的英文表現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是要讓童謠融入孩子的日常。所以我們收集了很多經典童謠的多種資源提供給大家,形成好玩的學習方案,讓孩子們可以通過聽、讀、唱、看、玩等多種形式學習童謠,在說說唱唱,玩玩樂樂鍾激發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培養語感(文末附有相關童謠資源)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童謠是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 夠聽很久的了,3套400首經典英文童謠和兒歌MP3合輯
    、數數歌、繞口令、動物歌等,適合0-10歲孩子使用。1、鵝媽媽童謠 Mother Goose English Nursery Rhymes鵝媽媽童謠是著名的英國民間童謠集,西方最經典的兒歌之一。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是英美國家的孩子耳熟能詳的兒歌。
  • 開團 | 最經典的《鵝媽媽童謠》原版書,廖彩杏推薦,孩子英語啟蒙磨耳朵的最佳選擇,可點讀版哦!
    對剛接觸英文的孩子來說,有旋律的歌曲會好於故事,而歌曲裡面最適合的就是英文童謠。 童謠的特點一般是內容簡單有趣,充滿節奏和韻律,有不停重複的詞句,孩子聽著聽著可以自覺跟著唱出來。 二是「磨」得不僅僅是耳朵,眼和腦也要動起來。就算是最適合孩子聽的英文童謠,孩子也不能僅僅只是聽,還得給他們配上有圖畫的「歌本」。
  • 【Wee sing童謠】跟漠漠deer學童謠之第四十五首 Round the garden
    這冊書中匯集了大量適合小寶寶的歌謠,歌曲和催眠曲,包括配合膝上遊戲,呵癢遊戲,手指遊戲,指認身體部位,拍手等多種類的歌謠。這首Round the garden,就能給寶寶聽覺,觸覺,動覺,視覺等多感官的刺激,不僅是很多的磨耳朵的英文童謠,而且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 這些可愛的童謠,值得你和孩子一起擁有
    1950年,這首歌被翻譯成《小白船》傳入中國,歌詞大意沒有變化,但傳達出的意境卻不相同。《小白船》原曲,就是一首「安魂曲」,而本土化的小白船,桂花,彩雲等意向,卻一下子溫暖安詳了許多。本土化的小白船,變成了比較溫暖的兒歌在西方,同樣有著「恐怖色彩」的童謠,最經典的莫過於英國的童謠書《鵝媽媽童謠》。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One two three four
    這首Marry童謠簡單、押韻、有節奏,滲透了從1到8的數數,類似我們民間的歌謠,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玩童謠】1,讀數字時,打擊不同的樂器。很好的培養孩子的節奏感,增加趣味性。2,拍手童謠:這首童謠節奏感很強,很適合跟孩子玩拍手童謠。
  • 中國音樂圈鬼才歌手小河,拯救中國童謠
    目前採訪了200多位老人,從中提取了20多首不為人知、卻又好聽,可以傳遞給今天甚至未來孩子的本土童謠。音樂回到最本來的樣子,與人溝通,與天地溝通。而2018年開始的尋謠計劃,是他認為目前能做的最美好的一件事。「隨著一代代老人的離去,一首首童謠也在消失。真正的童謠和最真切的愛有關。在消逝之前找到它們,用今天的方式重新唱響,那一刻,老人、孩子和年輕人發生了自然美好的連接。」
  • 用這17首英美經典童謠,幫孩子從小接軌英語文化!
    如果我們懂得這些,帶孩子唱這些童謠,會感受到英語後面的文化。花友@萌萌麻麻Vicky做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功課,就是去探索這些童謠的「典故」。她整整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整理了17首著名英語童謠的背景故事。必須說,咱們的花友實在是太可愛了,有著不輸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萌萌麻麻Vicky整理的這些童謠,以及後面的故事,都可以直接聽哦!
  • 童謠:帶孩子向著明亮那方
    在短暫的六年半詩人生涯中,她留下了512首遺作。現在,這些作品就像植物被種在她筆下的花園裡,種在了眾多喜愛她的大人和孩子的心裡。    2「在童謠面前,願我們都是孩子。」這是中信版《金子美玲童謠集》序言的標題。「孩子,人類不能沒有你。」這是詩人、小說家蔣一談在最新出版的《童謠》扉頁上寫下的題記。
  • 毛媽2周年,兒歌童謠資源大贈送啦!
    大恩不言謝,小編為你們整理了兩年來所有的歌謠資源,希望對可以更方便孩子進行磨耳朵。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歌曲童謠吧~(按照字母順序分類,點以下歌謠名字連結,直接跳轉,需要哪首點哪首~)童謠集合: A ABCDEFG Song 字母兒歌  毛媽carol分享Are You Sleeping
  • 經典英文童謠,為孩子磨出英語耳朵!
    一方面,想著安妮鮮花老師說過既然中國的孩子學母語能從唐詩、宋詞、兒歌這些有節奏、韻律的素材開始,國外的孩子學英語也從鵝媽媽童謠開始,那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孩子學英語不從原汁原味的英文童謠開始呢?本版鵝媽媽童謠全書共收錄了82首童謠,延續了西爾維婭·隆一貫溫婉柔和的畫風。為了讓這本鵝媽媽童謠擁有獨一無二的氣質,西爾維婭·隆在圖書的編排上下了許多功夫。
  • 最適合啟蒙期磨耳朵的英文歌曲TOP18,叫醒孩子耳朵
    Bingo 是一首節奏活潑、語言簡單、旋律動聽的拼字童謠,傳唱了兩百年。怎麼樣,很簡單吧,快快學起來唱給孩子聽吧。這首歌還有別的版本,itsy bitsy, incy wincy, eensy weensy 都是「小小」的意思,是模仿孩子說話的方式。這首歌很適合做手指謠,通過模仿蜘蛛爬的樣子,來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
  • 這25首滬語童謠,全都知道的上海人不足10%!
    還記得小時候一起唱過的那首童謠嗎?以前聽過的故事千千萬,但若說能張口就來的,還是這些外婆、媽媽教唱過的童謠小調~如今,當再次唱起兒時那些旋律時就會喚起無數80、90後的上海小囡的弄堂記憶這些童年歌謠,你還記得多少呢?
  • 英文兒歌童謠專輯推薦
    或者給孩子們平時吃飯、遊戲時當背景音樂,通過寶寶們最容易接受的兒歌童謠開始輸入英文音頻。這套兒歌不僅適合一開始給寶寶們磨耳朵,更適合後期啟蒙教學時期老師或者家長帶領孩子一起蹦跳遊戲和學唱歌詞,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英語。來看一下它的歌詞:Sweet Dreams(Goodnight Song)Good night to you.Good night to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