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中所說畫理、畫情、畫趣,究竟是指什麼?

2021-01-07 藍鷹書畫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中國畫中所說畫理、畫情、畫趣,究竟是指什麼?

文/華勇

我們都知道,情趣代表著畫家自身的一種思想感情。中國繪畫上面主要注重的是寫意,而不是只是機械地對描繪的對象作出展示,而是要把畫作所描述的事物的精神,用自己的心境表達出來,達到感染觀眾的目的,

如果一幅畫內容,讓人覺得是非常好的,並不能足夠達到吸引人的目的,而只有通過情緒才能夠充分地走進人的內心深處,那麼如果想要用畫作來讓人產生動心的感覺,畫家自己就先要動情。

01王雪濤主張對畫作融會貫通

王雪濤就非常的重視筆墨,而且對其他一些名家的畫都有著非常精心的研究,從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他的這種認真鑽研的精神,而且他運用筆墨的技巧也隨著時間以及他的畫作的提高而展現出來,

他不是只是單純的追求對畫作的練習,也不是故意的去賣弄筆墨,所以他曾經追尋了這些大家的技術,在數10年中不斷的臨摹古人的墨跡,但是也不是只是拘泥於單純的臨摹,他主張能夠將畫作融會貫通。

王雪濤認為畫作之中所要展現的事物都是有靈性的,這並不是只是人類所單純的具有的,這就讓他的這種信念在他的畫作中一直都在展現著,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02作畫的基本功紮實

基本功要非常的紮實,尤其是花鳥畫,是通過對花卉以及禽鳥的創作來表現自然的一種欣欣向榮的生命力,給人非常健康的藝術感受。

寫生,不是只是去畫花鳥的標本,不是要做到對畫作的形象的描寫,而是要進行概括以及捕捉所要描繪的對象的瞬間,所以筆者經常以速寫來這樣要求自己做到手眼能夠敏捷地完成畫作。

03作畫要傳達作者精神

默寫又要比速寫要更重要,因為速寫只是局限於一時,而默寫則是認真觀察以後,將事物在腦子中的場景更加形象地運用在筆中。

臨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要關注作品畫法的問題,也要研究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精神,那麼筆墨技巧又要非常的自然。這樣經過天長日久的練習,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

在總的方面來說,中國繪畫就像是京劇一樣,不只是對事物作為簡單的描繪,而是整體上對事物進行把握,著重創造意境,

那麼我們常說中國畫理,畫情,畫趣,如果想要創作出一幅好畫,就需要能夠運用情境來打動人的內心,從而給人一種無限回味的思想感情。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中國畫講究畫理,畫情,畫趣!
    臨摹是重要的,主要是要理解畫理,即可忠實於原作,取之於精華,在臨摹時,自然而然地要求以努力忠於原作的畫法去體會畫家的用心。筆墨是為表現對象服務的,要自然形成,什麼筆鋒都可變通,只要較好的表現對象即可,日久天長,自已的筆墨風格也就會自然形成。筆墨掌握的難易順序是筆、墨、水。其實,水分淋漓的畫法是較易表現的,而乾枯見筆處才真正需要琢磨。
  • 中國畫的筆墨風骨——著名書畫家、指墨畫大師朱祖國談中國畫藝術
    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從原始社會時期陶器上的繪畫,到南北朝的壁畫,再到唐代二李的山水,以線造型是基本手法。中唐以後,「骨法用筆」在文人畫與書法中得以不斷強化,「骨法用筆」成為匯通繪畫與書法的橋梁,是中國畫與書法最為獨特的基因,也是區別於西方繪畫最為重要的元素,被潘天壽先生喻為「東方繪畫的精髓」。
  • 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畫的寫生中國畫人像
    畫家強東昕繪畫筆記中午,可能別的老師都睡覺了,我利用這個時間段,找有時間喜歡老師畫他們的學生來,快速的畫一幅人物國畫寫生。四尺三開大小宣紙,在畫架上展開,固定好以後,我毛筆直接沾墨,仔細全身觀察好以後,毛筆線條斬荊截鐵地畫起來了,從頭部開始畫,在臉部輪廓線定下來以後,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及耳朵依次畫好,畫畫強調整體感覺,每畫一處都要整體看,整體畫,捨棄孤立的觀察和描繪。
  • 中國畫與西洋畫最高的境界是一樣的
    來源:畫理畫外 1972年時任《華府報導》電視主持人的李得延在美國加州環蓽庵對73歲的張大千進行的獨家電視專訪實錄,極其珍貴!在這次訪談中,張大千以最為樸實的語言談了他對藝術創作的深切體會以及對西方繪畫的一些看法。
  • 畫景畫人難畫心,畫山畫水難畫情
    畫景畫人難畫心,畫山畫水難畫情,都說書畫千古事,宋風海陽一心拼!骨質瓷瓶,圖片提供:蔡雲藩,孫壁龍繪中國畫中人物、山水、花鳥三科與空間表現關係密切的是山水畫。中國幅員遼闊,山巒逶迤,江河縱橫,祖國壯麗的河山和數千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是產生偉大藝術——中國山水畫的客觀條件和基礎。
  • 畫雖一藝,其中有道,畫道體現中國畫規律,是中國畫技法內在依據
    然而,道家哲學思想與中國繪畫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在長期的繪畫歷史進程中,道家思想起到重要的內在作用。把哲學史和繪畫史聯繫起來,我們就會發現這一點。本文對道家哲學思想與中國傳統繪畫美學內涵的關聯進行探討。東方哲學所探索領悟宇宙的本體,稱為「道」。世界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同一的,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說「道」既是宇宙的本體,也是文學藝術的本體。
  • 愛畫中國畫的以色列老奶奶
    法尼亞和她的中國畫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在以色列有一位98歲高齡的老奶奶,她1922年出生在中國大連,1952年回到以色列,卻在63歲的時候因為機緣巧合愛上了中國畫,成為了一名畫家。這位老奶奶和中國有著怎樣的故事?
  • 【NCAM•賞析】陰陽衝合,則圓月重生——解讀雷子人的畫
    作為60年代生人的雷子人,當下在畫壇也是非常具有筆墨話語權的一位,至於「能否開來」筆墨影響力,則要拭目雷子人此後的教有之功了。雷子人的畫,以色牽制墨,以墨規矩色,通透裡面有渾厚;所謂色墨無礙,隨心所欲不逾矩。。。墨是陽性的因素,色是陰性的物質,墨色陰陽相合的境界裡亦有色破墨、墨助色的幫扶因緣,拆開任何一方,都是不合畫理的。
  • 畫者神氣蓄之於平日,存之於胸中,當其揮灑作畫,才能運筆以行!
    張正恆認為在於其胸次高曠、學識淵博,對畫理、畫法研究極深。黃賓虹從觀察自然山川,到布局構思作畫,都能辯證地看問題,能在畫面上造出眾多矛盾,又使之歸於統一。黃賓虹說「縱觀山水間,既要有天馬行空之動,又要有老僧補衲之沉靜」,這動和靜、亂和不亂、不似和似、實和虛一對對矛盾,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而黃賓虹正是把抽象和具象這對繪畫中最大的矛盾,統一在一幅畫面之上,取得了繪畫藝術發展中的重大突破。
  • 名家講堂:孫其峰教授解析鶺鴒鳥畫法畫理
    孫其峰,當代著名畫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自唐人張彥遠倡導「書畫同源」之說以後,書畫兼精的藝術家,可以說是代不乏人,孫其峰就是一位書畫都很擅長的藝術家,當我們觀賞他的書與畫時,便能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交融和相輔相成。
  • 從石濤「一畫論」看當下中國畫的創作!
    「太古無法"與佛家的「法本法無法"的旨意相同,而「夫畫者,從於心者"與禪學的「佛在我心裡"之說有異曲同工之意。對於「一"的使用很顯然是石濤將老子的道家哲學思想納入他的話語體系中來闡釋「一畫"論的。石濤激情洋溢、個性鮮明的筆墨形式突破了董具昌及四王'等派所表現的情感內容及其筆器程式。發展和豐富了中國繪畫的筆墨技法·並將詩書畫密切結合的傳統文人畫推到一個新的歷史水平。中國畫產生形成於封建社會,是農業文明的精神產物。現代社會是建立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之上的,社會制度的改變直接導致人們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以及審美情趣與古人產生了截然的不同。
  • 魯剛:關於「怎麼畫」的幾點思考
    沙龍現場,魯剛結合當代中國畫畫家作品,著重強調了中國畫的師古圖今以及品格、人格和氣象精神,詳細闡釋了中國畫藝術表現手法、創作風格。魯剛認為,藝術肯定是直指人的內心,是一種對人與世界關係的發現,是觀察世界和體驗人生與表達內心世界的視角和品格,而不僅只是一般性的情感表現。
  • 孟哲中國畫創作:畫「新」,格「奇」
    中國美協主辦 「明德·和融」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諸城市博物館),諸城。 70、80中國當代著名中青年畫家學術提名展(丹鳳朝陽美術館),北京。 水墨齊魯——第四屆山東當代代表性畫家作品展(山東省美術館),濟南、杭州。 第六屆美術報藝術節之「明日之星——中國中青年藝術家推薦展」(杭州師範美術館) ,杭州。
  • 宋畫如酒元畫如醇——元代繪畫在畫史階段演進中的性質辨析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史研究中,一直流行著一種普遍的認識,即認為元代繪畫開始了一個畫史的歷史性轉折,此種轉折即從宋代的寫實性傾向轉向了自此以後開始的筆墨獨立表現傾向。因此,對元畫的評價出現了若干戲劇性變化。
  • 全國美展出現不少「照片畫」 中國畫創造力哪兒去了?
    全國美展出現不少「照片畫」 中國畫創造力哪兒去了? 不久前,「易烊千璽單車照驚現中國美術館」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原來有觀眾在觀看一檔大展時,發現易烊千璽騎共享單車的形象出現在展出的畫作中。畫中一群青年男女騎著共享單車疾馳而過,其中有一位青年,從人物表情到服裝髮型,乃至自行車款式以及車籃中的礦泉水等細節,都完美複製了易烊千璽的一張街拍照。
  • 筆墨融情,溫馨蘊藉——宋省予畫貓賞析
    祖父自幼受曾祖父宋賚臣指授,於書法繪畫詩文打下了堅實基礎,早年受任伯年影響,所繪花鳥澹宕雋朗、生動傳神,後結識張書旗及嶺南畫派高劍父、關山月等,相互切磋砥礪,融海派和嶺南畫派精華,於中年後逐漸形成了勁健雄潤、清雅超拔的獨特風格
  • 畫照片怎麼了
    「他的作品究竟是畫還是照片」的話題爭議不斷。如果打橫而言,無論是什麼,市場價值已經立起了一個flag,任何討論都繞不開市場對這件作品的認可。作品有沒有價值,跟藉助照片為工具,甚至畫得像照片,沒有必然聯繫。藝術從來都是百花齊放,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畫照片」惹來的爭議和連續不斷的口誅筆伐,讓筆者想起了「玩手機」。人們對於手機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愫,持續了幾乎20年甚至更久。
  • 葉淺予說,齊白石的畫達到一個頂峰,他的畫達到另一個頂峰
    這位張子蓮雖然當時在一所鄉村師範教美術,卻曾經跟隨吳昌碩學畫,而且是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畢業生。裱畫師傅劉金濤和齊白石交情匪淺。在這位劉師傅的引薦下,崔子範見到了87歲的齊白石。87歲的齊白石已經是花鳥畫壇的標杆人物,能夠得到他的指點是很多人的夢想。
  • 《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
    在中華文化價值體系中,國畫的規律性及其藝術特徵與社會人格理想有著無法割裂的關係。從根本上說,國畫是社會教化的一種高級實踐形態,是陶養君子人格、表現君子風範的文化手段。如荊浩所言「名賢縱樂琴書圖畫,代去雜欲」,國畫可謂君子存養克治、正心誠意的一種生活方式。作為修養人格的踐行之道,國畫在畫理、畫法、畫跡方面的種種講究,皆關係著中華文化所推崇的人格理想以及相應的素養要求。
  • 央美社團 | 琴中話 · 畫中情——淺看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琴
    彼時彼地,畫家們亦耳濡目染於古琴之玄音,由琴樂獲得啟示,將山水內在之律、林間細微之趣、或者是情感之微,灌注筆端,成就了富有生命力、令人感動的作品。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核心與中國其他門類傳統文化相互貫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雪竹圖》北宋 佚名在傳統國畫中,也常常可以找尋到古琴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