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布達佩斯大飯店》:人的這一生,遇到什麼樣的人真的很重要

2020-08-21 桃二之


每一個人平凡的日子裡,行行走走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緣際會。


我們無法預測自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但是遇見的人能讓你覺得不枉來這人間一趟,那你就是無比幸運的。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一直備受電影屆的推崇,其濃烈的電影色彩,極度對稱的鏡頭美學,無不令觀影的人讚嘆。


再一次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卻看到了折射到現實當中的平凡遇見。



D夫人:遇見古斯塔夫是她生命最後的一道曙光


在一個叫盧茨的地方,D夫人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寡婦。


年輕的時候,她的丈夫對她很是疼愛,在去世後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她。


自古豪門多宅鬥,身負巨款的D夫人從此身邊就沒有了暖心的人。


每一個接近的她身邊的人都是利益為先。


只有藉口去布達佩斯大飯店度假的時候,她才能休息一下。


也是在布達佩斯大飯店,她認識了飯店經理古斯塔夫,那個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給予她溫暖與慰藉的男人,陪伴了她19年的男人。



不同於其他人,古斯塔夫是懂她的。


懂她的脆弱與無奈,懂她的恐懼與孤單。


在她被謀殺後,她更是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古斯塔夫。


19年的時光裡,古斯塔夫也是愛著D夫人的。


在得知D夫人的死訊時,他第一時間趕去看她,吻她,如同昔日陪伴時的溫柔。


再反觀D夫人的家人們,她一走,他們就聚集在一起等待著律師宣讀遺囑。


我想,這就是D夫人執意要將所有財產留給古斯塔夫的原因吧。


因為只有這一個男人,是愛著她這個人的。



林清玄先生曾說: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


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邂逅遇上了自己心愛的人,這就是難得的遇見。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D夫人在人生最黑暗的時間裡遇見了古斯塔夫。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古斯塔夫成了D夫人絕望生命裡的最後一道光芒。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兩顆心彼此依偎,相互安慰。


有些人,在我們平凡的生命當中出現是為了給我們上一堂相遇的課,然後走遠。


而有些人,他的出現告訴我們:人間值得。



澤羅:心頭的硃砂痣阿加莎告訴我人間值得


澤羅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一位門童,阿加莎是著名甜點工坊的女工。


阿加莎經常要給布達佩斯大飯店送甜點,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相識了。


儘管阿加莎臉上有一道很難看的胎記,在澤羅的心裡,阿加莎是美麗的。


阿加莎是勇敢的,她利用自己的烘焙天賦,幫助古斯塔夫傳遞越獄工具。


可以說,在澤羅成為富翁的道路上,阿加莎是非常得力的賢內助。



他們的愛情是純粹的,兩個沒有經歷過愛情的窮苦年輕人,珍愛彼此的方式就是用自己最笨拙的方式愛著對方。


澤羅第一次給阿加莎送的禮物是一本書,雖然用了好看的包裝紙包裝,但是阿加莎一眼就猜出了是書,可澤羅的初衷是希望她猜一猜,當做驚喜的。


雖然知道了驚喜,阿加莎還是告訴澤羅我很喜歡,並且認真讀起了澤羅寫給她的告白。



古斯塔夫第一次見阿加莎的時候就調戲她,澤羅一改以往的卑微,強硬地斥責古斯塔夫:你不要調戲她。


在澤羅心裡,阿加莎是神聖且不可侵犯的。



林清玄先生曾說:


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總會有一次心動的遇見。


遇見你時,一切就像是早已相識似的。


無須華麗的語言,無須特別的安排。


你就這樣出奇不意地出現在我的面前,出現在我的平凡生命裡。



澤羅和阿加莎都是戰亂年代裡平凡的普通人。


因為特別的緣分而相遇相知相愛。


他們一路扶持,相互珍惜,即使深陷危機,也是互幫互扶共同度過。



古斯塔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楊超越曾在一個綜藝節目裡說:好工作比好的愛情還難找,深以為然。


誠然,澤羅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古斯塔夫。


澤羅是戰亂裡僥倖活下來的孩子。


在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當門童之前,他做過洗碗工,送報員等工作。


不幸的是,這些工作他都沒能夠做長久。


幸運的是,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當門童的時候,他遇到了飯店的經理古斯塔夫。



在當上經理之前,古斯塔夫也是一個門童。


也許是有過相同的職位經歷。


也許是同情澤羅的遭遇。


也許是覺得憨厚的澤羅有著自己已經隨歲月流失的純真。


他收了澤羅做他的學徒,教他很多工作上的事情。



後來,古斯塔夫含冤入獄,也是他左右逢源,幫助古斯塔夫洗刷了冤屈。


古斯塔夫洗刷冤屈之後就繼承了D夫人的所有財產。


歲月不饒人。古斯塔夫終究還是抵不過歲月的無情。


他去世後,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他心愛的小門童,澤羅。


我想,一生無兒無女的他,早就將澤羅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了。



有人說:


生命的厚度在於將心比心,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靈魂。


看似風流不羈的古斯塔夫,但是他的內心卻是良善的。


澤羅遇見古斯塔夫,成就了人生的巔峰,變成了人人羨慕的大富翁。


古斯塔夫遇見了澤羅,身陷囹圄的時候依舊有人守護在身旁,最終得以脫險。



人生的這一趟旅程,就是相互遇見的過程。


你贈我一支香玫瑰,我報你一灘清甜泉。



人的這一生,遇見什麼樣的人真的很重要


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旅程,每天都有很多的遇見。


遇見愛情,遇見親情,遇見滿心的真歡喜。



絕望昏暗的生命盡頭,有幸遇見你,如同一道光,照亮了我乾枯的生命。



羞澀懵懂的青春歲月,有幸遇見了你,贈我心愉悅,予我純粹愛情。


備受苦難的流離失所後,有幸遇見了你,給我安頓所,使我免流離。



佛說:


所有的遇見,都是天意。


所有的緣分,都是註定。


所有的愛情,都是緣分。


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遇見的不是別人,偏偏就是你。


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願你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都是最美好的相遇。



創作不易,如果你也喜歡本文,點個讚支持一下吧~~謝謝


本文作者:桃二之。感性浪漫,分享美好。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美
    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故事的開頭由一個作家對一個沉默老人的好奇展開,並以兩人共進晚餐的開始解決作家心中的疑惑而引申。
  •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
    從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聊到茨威格文/騷客vlog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如果把【布達佩斯大飯店】比喻成粉色的門德爾蛋糕(電影裡反覆出現的美味蛋糕,同時也是門童與糕點女郎之間愛情的象徵),電影的音樂便是其美妙絕倫的口味,亞力山大-迪斯普拉特也如願以償的在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捧到了他的小金人。
  • 重溫《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這野蠻的屠宰場,依然有著文明之光!
    在這野蠻的屠宰場的確存在著一些,文明的微弱光芒。在蘇臺德華爾茲山下的溫泉小鎮,有一個風景如畫,裝修精緻,曾久負盛名的大飯店——布達佩斯大飯店。我想你們中有人知道它。那天,一位作家叩開了這扇的飯店的大門,因緣際會下他通過飯店主人澤羅了解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飯店曾經的主人叫古斯塔夫,而年輕的澤羅在當時不過是一個追隨他的一介小小門童。故事開始於古斯塔夫曾經服侍的一位伯爵夫人——D夫人在家中慘遭謀殺。前往悼唁的古斯塔夫卻意外被律師宣布繼承D夫人最珍貴的遺產:名畫《男孩與蘋果》,這一舉動惹惱了她的兒子迪米特裡。
  • 長沙有座「布達佩斯大飯店」
    貝貝家就是以這種暖色色盤為靈感的,整體做出來的感覺,不是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照搬,而是融入了更多自己想法的另一種理解。貝貝: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主要以《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為靈感,還有《月升王國》、《穿越大吉嶺》。宅sir:他的電影配色很多都非常經典,《布達佩斯大飯店》吸引你的地方在哪?
  • 布達佩斯除了大飯店還有啥?
    看過甜蜜夢幻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簡直是對布達佩斯這座城市充滿了憧憬!
  • 《布達佩斯大飯店》:一部被片名耽誤了的佳作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歐洲著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的友誼。他們在經歷了愛情、兇殺、越獄、以及戰爭的考驗之後,將這所有的經歷都留給了作家來記錄發表。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去解析,為何《布達佩斯大飯店》能夠優勝於其他電影。
  •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假的!布達佩斯沒有大飯店,卻有這些比大飯店更值得的景點
    色彩明豔的畫面,流暢多元的攝像機位,傳奇的人物和荒誕的表演所營造的真實「夢幻感」~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看過這部以色彩出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當時看完這部電影,就對布達佩斯產生了深深的嚮往!於是特意去查了一下,結果發現原來這部電影不是在布達佩斯拍攝的,而且布達佩斯也沒有大飯店。。。
  • Art Nouveau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哈爾濱
    從《了不起的蓋茨比》到Tamara De Lempicka今天想來寫寫《布達佩斯大飯店》。日版《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桌子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牆上掛著,同樣是克林姆特的風景畫。哈爾濱老火車站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尾,這棟優雅妙曼的Art Nouveau建築被軍事機構徵用。在槍聲中,布達佩斯大飯店被打得彈痕累累,滿目瘡痍。
  • 《布達佩斯大飯店》-童話VS現實
    曾有人說過,如果從講述戰爭的電影來講,那《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一定是其中的美味珍饈,還是鑲嵌著葡萄瓊漿的慕斯蛋糕,讓人忍不住想要進來品嘗一下。我們都知道,在一部電影中,色彩作為一個構成影片的重要元素,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好的色彩運用總是在第一眼就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奠定影片的成功的基礎,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中,瑰麗奇幻的色彩運用無疑是它的亮點之一。
  • 《布達佩斯大飯店》最後的童話王國
    故事由一個女孩手中的一本小說引出,小說的名字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書的封底是已經離世的作者照片。 鏡頭切換,回到1985年,年邁的作者講述自己創作這本小說的靈感來源。繼而回到1968年,青年作者入住這座已經過時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遇到了這座酒店的所有者,老年的zero。這位有名的富豪在餐桌上娓娓道來,帶我們走進1932年,那個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黃金時代。
  • 解讀《布達佩斯大飯店》的「色」與「像」
    前幾天奧斯卡提名終於揭曉,《布達佩斯大飯店》包攬了9項提名,極有可能成為今年奧斯卡的大贏家。
  • 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一部讓人欣賞並喜愛的少見佳作
    本片導演魏斯安德森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之前的電影作品,老實講都是比較偏門的獨立製片類型小眾電影,我自己也只看過其中一部《海海人生》,當時雖然對於該片的攝影方式與劇情編撰印象還頗為深刻,但真的不容易就能夠輕易的去了解導演魏斯安德森,真正所想要表達的個人意念為何?
  • 下一站,《布達佩斯大飯店》
    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請作家共進晚餐,席間,他向作家講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飯店曾經的主人名叫古斯塔夫,而年輕的穆斯塔法在當時不過是追隨著他的一介小小門童。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一個無名的作家來到著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小住。古斯塔夫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經理。他一生的信條是四個字:優雅得體。他用自己的魅力讓住在旅館的客人們感到如沐春風。他對每個顧客需求的細節精心照料。他對歷史,音樂,美食,服裝,顏色的高雅品位,他出口成章的美妙詩句帶人進入一個曾經的美好世界。有了他,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粉色裝飾變得更加鮮明。在一切瑣碎中,古斯塔夫有他講究的原則。他要求酒店的服務細微貼心,但決不幹擾客人。他周旋於豪華和奢侈中,但每天在自己房間的狹小桌子上吃簡單的晚餐。
  • 《布達佩斯大飯店》夢境如此浮誇,卻忍不住熱淚盈眶
    影片通過兩個人物出逃引起的一系列事端,表現出大的時代背景下,成人世界的紛擾和責任感的缺失。《布達佩斯大飯店》同樣如此,由小的人物故事抒發大的情懷。影片分為四個時代,開篇是現代一位少女來到作家的墓前打開一本名叫《布達佩斯飯店》的書;之後便由書後這位作家的頭像照片,進入了這位作家的辦公室,又跟隨這位作家回到他的記憶,講述了他在1965年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結識了Zero,聽Zero講述了古斯塔夫先生的故事。
  • 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是目前美國新生代導演中最富有激情、創造力、文藝色彩和趣味性的獨立電影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他的巔峰之作,將他的美學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觀感上看,以紅、黃、藍為基礎的色彩,整體搭建了暖色調的復古氛圍;廣角鏡頭的廣泛使用,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色彩的氛圍感,產生了審美所必備的浪漫情緒。
  • 多變的色彩,荒誕的情懷:《布達佩斯大飯店》視覺盛宴中的美學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導演韋斯·安德森被譽為好萊塢的童話導演,是目前美國新生代導演中最富有激情、創造力、文藝色彩和趣味性的獨立電影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他的巔峰之作,將他的美學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觀感上看,以紅、黃、藍為基礎的色彩,整體搭建了暖色調的復古氛圍;廣角鏡頭的廣泛使用,又進一步深化了這種色彩的氛圍感,產生了審美所必備的浪漫情緒。
  • 《布達佩斯大飯店》:四層嵌套式敘事結構
    在影片的開始,一個戴著帽子的少女手中拿著一本名叫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粉紅色書來到公園墓地,書上印刷的作者照片成為下一層敘事的主要場景。第二層敘事第二層敘事是女孩手中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作者在鏡頭前娓娓道來,而敘事場景恰好是書中印刷的作者照片的同樣場景。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緬懷藍圖中的電影美學盛宴
    她正雙手捧著這位國寶級作家的書《布達佩斯大飯店》,眼裡充滿了崇敬與懷念。作者的緬懷接下來是老年作家亞瑟的緬懷,他向鏡頭前講述作家的人物和故事不是憑空想像的,卻被一旁的頑皮的孫子拿著槍打鬧或做鬼臉,生活化場景很強,卻開始懷念起青年時期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遇到的那些故事。
  • 豆瓣8.8《布達佩斯大飯店》| 舊世界的瑰麗,新世界的緬懷
    她正雙手捧著這位國寶級作家的書《布達佩斯大飯店》,眼裡充滿了崇敬與懷念。作者的緬懷接下來是老年作家亞瑟的緬懷,他向鏡頭前講述作家的人物和故事不是憑空想像的,卻被一旁的頑皮的孫子拿著槍打鬧或做鬼臉,生活化場景很強,卻開始懷念起青年時期他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遇到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