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鍾旭華博士獲肥料界「諾貝爾獎」

2021-03-05 農資導報

  諾曼·博洛格獎以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的名字命名,是國際作物營養與肥料學界的最重要獎項之一。該獎由IFA設立,用於促進高效、平衡和環境友好型施肥研究,被稱為肥料界的「諾貝爾獎」。

  本報訊 (記者 王軍)5月26~29日,第82屆國際肥料工業協會(IFA)2014年年會在澳大利亞雪梨舉行。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顧問、廣東省水稻研究所水稻所鍾旭華博士與他帶領團隊以水稻「三控」施肥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方面的突出成績,榮獲2014年度諾曼·博洛格獎(IFA Norman Borlaug獎,又稱「國際作物營養獎」)。鍾旭華博士應邀到會接受了組委會頒獎。

  據悉,諾曼·博洛格獎以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的名字命名,是國際作物營養與肥料學界的最重要獎項之一。該獎由IFA設立,用於促進高效、平衡和環境友好型施肥研究,被稱為肥料界的「諾貝爾獎」。1993年以來,每年評審一次,用於獎勵在作物營養方面取得顯著進步的研究工作,一般每次獎勵1人。這一獎項不僅關注科學研究水平,而且十分重視研究成果在生產上發揮的作用,特別是在作物增產、農民增收和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

  在此之前,共有4位中國藉學者獲得此獎項,他們是中國農業大學張福鎖教授,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金繼運研究員,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堡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的謝建昌研究員。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獲獎者面面觀:子承父業同獲諾貝爾獎
    在每一次諾貝爾獎揭曉時候,總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而縱觀諾貝爾獎百年歷史,也有不少有趣的發現,比如一人兩獲諾貝爾獎、子承父業也得獎、夫妻雙雙獲得獎項等。兩次獲諾貝爾獎的人居裡夫人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一生能獲一次諾貝爾獎就可謂功成名就,不虛度此生了。
  • 我們為什麼關注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歷經百年,截至2018年,已頒出590個獎項,共935個個人或組織獲獎。時至今日,諾貝爾獎一直都被視為各領域最重要的榮譽之一。「獻給令全人類獲得裨益者」是諾貝爾獎的宗旨,獎項背後的一個個研究成果,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和生活。
  • 2020諾貝爾獎已全部公布!
    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還獲了"諾貝爾獎"!!!
    在2017年諾貝爾獎開獎兩周前,「乍看發笑,過後深思」的第27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也正式揭曉,讓世界各地有趣的研究再次相聚美國哈佛大學。頒發「搞笑諾貝爾獎「獎盃。  今年,這個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捧起爆米花,一起嚴肅開獎。
  • 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女作家——拉格洛夫
    晚年,她會用她獲得諾貝爾獎的錢買回她父親的財產。拉格洛夫在那裡住了一輩子。她還完成了在皇家神學院的學業,並在父親去世的同一年成為了一名教師。1909年12月10日,塞爾瑪·拉格洛夫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她作品中所體現的崇高理想主義、生動的想像力和精神感知力」,但是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瑞典學院內部進行了激烈的內部權力鬥爭,瑞典學院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經常聽見一種說法,某人有超越自己諾獎之上的成就。如果有人問那為什麼沒有兩次獲諾獎呢?回答就是,諾獎委員會規定不給一個人兩次獎,你看,愛因斯坦不也沒有得兩次獎嘛。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和經濟學(Economic Sciences)六個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盤點日本百年間的諾貝爾獎得主
    「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迄2020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日本人為何能頻頻獲得諾貝爾獎?除了科學家善於自我反省和勤奮工作之外,日本的科研環境、評價機制以及經費保障等因素都功不可沒。日本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50年30個諾貝爾獎」計劃。可見日本十分重視教育科研。
  • 麥吉麗即將亮相「化妝品界諾貝爾獎」IFSCC大會演講臺
    2020年10月20日-23日麥吉麗即將應邀前往日本橫濱攜3篇學術成果亮相第31屆IFSCC大會向世界展示國貨美妝品牌科研魅力首次就有三篇演講獲得邀請足以證明麥吉麗對於研發的重視和技術上的領先本次獲邀登上第31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撰文 | 董潔林(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經常聽見一種說法,某人有超越自己諾獎之上的成就。如果有人問那為什麼沒有兩次獲諾獎呢?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感謝關注-認知常識叄-傳播常識,精選好文,與您共享。文章轉自網絡,向原作者與發布平臺深致謝意。若涉侵權,指正立刪。
  • 諾貝爾獎鳴鑼精準醫療受關注 歷年概念股盤點
    2015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於當地時間5日開始陸續揭曉。諾貝爾獎得主運用獎金的方法,有時和獲獎的成就同樣匠心獨具。今年諾貝爾獎5日起跑,最先公布出醫學獎,經濟學獎將最後公布。作為世界科學界最具權威性以及影響力的榮譽獎項,其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不僅是自然科學界的一場盛會,近年來更是成為資本市場的「點金神手」,但凡被諾獎點中的上市公司皆遭瘋狂爆炒。
  • 諾貝爾獎得主成海口高新區「智囊」
    本報記者 李漢仁 攝  14日上午,海口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方中裡向亞利耶·瓦謝爾教授、丹·舍特曼教授等四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頒授證書,聘請他們為高新區高級發展顧問。這是海口首次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加入「智囊」。  四位諾獎得主「專業對口」高新區  這次聘請的四位諾獎得主全部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 2020食品諾貝爾獎發布:美心恆香獲金獎,香港皇玥連續2年獲頂級金獎
    說到諾貝爾獎,人們都知道這是學術界的最高獎項,也是威信最高的國際性大獎。而在食品界,同樣有一個世界級獎項令人矚目,它就是有著「食品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獎」。日前,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 Monde Selection公布了2020年度獲獎名單,又有哪些品牌從中脫穎而出呢?
  • 東北石油大學校長獲「中國版諾貝爾獎」
    東油校長獲「中國版諾貝爾獎」   2013年度「何梁何利獎」評選結果於日前揭曉,東北石油大學校長劉揚斬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共有46位科技界傑出人才獲獎。 據了解,「何梁何利獎」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於1994年由何梁何利基金設立,每年評選一次,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三個獎項。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袁隆平、谷超豪等均獲過此獎項。這一獎項是目前我國規模大、層次高、影響廣,在國內外享有權威性和公信力的科學技術大獎。
  • 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了,搞笑諾貝爾獎
    這些獎項可不是那個,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而是由美國《不可思議研究年鑑》所欽點的「搞笑諾貝爾獎」。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今年9月13日再度登場。至今已有28年歷史的「搞笑諾貝爾獎」,英文「Ig Nobel Prize」的原意,其實與中譯的「搞笑」,有些許不同。這個獎項名稱的英文字源,是拆並 Ignoble(不名譽的)與 Nobel Prize(諾貝爾獎)兩字,所組成的雙關俏皮語。
  • 【頒獎】嘲諷界的業界良心:搞笑諾貝爾獎
    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 猶太人斬獲3項2020諾貝爾獎
    日前,2020年諾貝爾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截止目前已揭開了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文學獎以及和平獎的得主。其中在9位獲獎人員中,猶太人就佔有三位。Todd)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題目為《代數幾何學中的張量方法》。1965 年,彭羅斯與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劍橋大學證明了奇點(例如黑洞)可以從毀壞中的巨星體的重力坍縮現象中形成。
  • 孩子問諾貝爾獎成果有多牛?告訴他這些!
    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 會員動態:世界肥料日!中農控股王蓓入選肥料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卓越...
    中國有機肥協會提供最前沿的行業信息10月13日是世界肥料日,今年世界肥料日的主題為「關注肥料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卓越女性」。中農控股總經理王蓓作為中國肥料行業唯一入選的女性領導者接受了IFA(國際肥料工業協會)的採訪,她就全球糧食安全、行業技術創新、數字農業、疫情給行業帶來的變化與機遇等內容展開了充分交流。王蓓主修化學專業,大學畢業至今在中農公司工作20餘年,多年從事化肥進出口貿易及分銷工作,多次代表公司參加中國進口鉀肥聯合談判,對肥料行業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