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日的主題都是提線木偶。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其義由操作的弦線而來,也叫做線戲。舊時,閩南人逢吉慶盛事如婚嫁、壽辰、新屋奠基、迎神賽會等常邀請木偶戲來演出慶賀,故提線木偶戲又稱為「嘉禮戲」。
從清早的兩隻木偶亮相,到課上介紹提線木偶戲、木偶戲班奉祀的田公元帥雷海青、不同的木偶戲種.到上午的最後一部分——通過動手製作簡易木偶來了解木偶的運作原理。滿滿當當的課程與漫天飛舞的「能指」&「所指」的「木偶」,相信孩子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故鄉獨有的「嘉禮戲」!
青馬老師專門借來一隻猴子木偶給大家演示。此外,青馬老師還別出心裁的用各種廚房用品(如雞蛋殼做的木偶腦袋、筷子做的木偶手腳.)做了一木偶模型給大家做參考。
一開始要動手製作木偶時,孩子們似乎都沒怎麼進入狀態,有點不知從何動手的感覺,漸漸的大家動起手來,桌子上也陸續出現木偶的腳、頭、身子.
提線木偶的製作一直持續到下午一點多,期間很擔心孩子們會因為製作時長過久而半途而廢,然而大多數孩子都堅持著把木偶完成,甚至於還給木偶做了裝飾。
木偶製作的速度雖不快,但最後的成品早已顯示了孩子們的堅持與韌性。孩子們總有他們自己的節奏與吸收新知識的方式,作為大人的我們除了給他們儘可能地創造出合適的場域,設計恰當的課程,剩下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包容與陪伴。
耐心包容與陪伴、耐心包容與陪伴、耐心包容與陪伴——重要的事說三遍。
等一朵花開都需要足夠的耐心與時間來澆灌,何況孩子們。
下午,大伙兒一同去木偶劇院看木偶戲。老實說,嘉禮館的木偶戲真是十分精彩,現場觀眾時不時發出的笑聲和因驚奇和精彩發出的讚嘆聲就說明了一切。尤其是「鍾馗醉酒」那一段,至於如何精彩,您來感受了便知道!
據說,這孩子因這樣子讓她心水的遊學課,作文水平都突飛猛進了。(如上圖)
童言無忌歡樂多!
這來自右圖女孩(學妹)與她母親(學姐)的對話
學姐:說說看這兩天都認識了哪些泉州名人呀?除了歐陽詹和王十朋。
學妹沉默了一下下:還有李以健!認識他就認識所有泉州名人了。
新一輪暑期遊學班即將開始,有意向者可添加「一茶書房」私信號垂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