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福州路上的上海外文書店,收銀臺上,一款以素描風格的書店大樓為圖案的帆布袋頗為醒目。這個由店員自行設計的環保布袋最近半年售出了800多個。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昨天,「上書有禮——2020上海圖書銷售行業60款包裝禮袋展示」及相關評選在上海外文書店中外藝嘉文化空間舉行。評選以材質、色彩、尺寸、容量,拎襻的長短、寬度等為基礎,從是否環保、實用、耐用、簡潔、大方、雅致等視角出發,推薦20款包裝禮袋,向全市實體書店推廣使用。
帆布袋都有獨立主題
記者在評選現場看到,各品牌書店帶來的環保包裝袋,主要有紙品和布藝兩類。紙品包含腰封、包書紙、紙袋。腰封和包書紙一般免費提供給讀者。紙袋多用牛皮紙,亦有卡紙、特種紙、雙膠紙、銅版紙、包裝紙等,具有一定承重性,價格在10元以下,多數處於1.5元至5元區間;布藝主要是帆布袋,材質包括棉質帆布、滌棉帆布、亞麻布等,售價從18元至79元不等。
每家書店的帆布袋都有獨立主題。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帶來「閱」希望、「閱」人生主題包袋;南村映雪文化書店的主題是「日出東方」;上海圖書有限公司有兩款,分別為「桐陰論畫」「讀書·一輩子」;博庫書城的帆布袋繪有可愛的書袋熊;衡山·和集的帆布袋匹配書店的藝術調性;鍾書閣的環保袋主題包括泰戈爾詩句、名人名言、好日子、城市字母等,仔細看才能發現包袋邊緣的書店標籤。展示中還有一類是環保塑膠袋和PVC袋,如世紀朵雲與C』BAG品牌合作的「行走中的街區」主題系列,以4個回收PET塑料瓶原料製成一個會講故事的環保袋,目前已推出松江、徐匯系列,此後還有黃浦、浦東主題,恰好是朵雲書院、思南書局已經和將要落地的街區。
「書店提供的環保袋一方面要能承重,材質有講究;另一方面要有一定設計感,傳遞書店的品牌理念、文化感覺。」鍾書閣芮歐店店長原揚介紹,鍾書閣今年初起已下架塑膠袋,店內超過20種環保袋掛滿一面牆供讀者選擇。
推廣和環保「一箭雙鵰」
「3年來,沒有讀者因為書店不提供塑膠袋而發生不愉快,這也是上海市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上海外文書店主動「限塑」已經3年,總經理顧斌告訴記者,除了向顧客提供免費的腰封和包書紙,書店也將環保布袋作為一種文創開發。「書店『禁塑』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這些包袋的設計都是員工自己完成的,讀者的接受和喜愛讓我們特別受鼓舞。」
「年紀長一些的讀者或許還記得,若干年前在新華書店買書,營業員會用廢物利用的打包紙把書包起來,用麻繩或尼龍繩綑紮一下,遞給你。後來,紙質腰封取代了打包紙,用腰封把書攔腰一封,快捷又環保。」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副會長汪耀華表示,書店是文化的窗口,應該起到表率作用,「減塑不減服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頗具藝術氣息的包裝禮袋增加了讀者重複使用的意願,也讓書店本身得到推介,閱讀推廣和綠色環保「一箭雙鵰」。對讀者而言,在生活中使用書店布袋,代表著對書店品牌的認同。「我愛生活,我愛讀書」的城市宣言,或許就在街頭巷尾、讀者肩頭流動的書店環保袋上。
走進福州路上的上海外文書店,收銀臺上,一款以素描風格的書店大樓為圖案的帆布袋頗為醒目。這個由店員自行設計的環保布袋最近半年售出了800多個。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到今年底,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昨天,「上書有禮——2020上海圖書銷售行業60款包裝禮袋展示」及相關評選在上海外文書店中外藝嘉文化空間舉行。評選以材質、色彩、尺寸、容量,拎襻的長短、寬度等為基礎,從是否環保、實用、耐用、簡潔、大方、雅致等視角出發,推薦20款包裝禮袋,向全市實體書店推廣使用。(記者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