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網千園」,公園城市建設交出新答卷

2021-01-07 愛看頭條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月1日報導 元旦假期第一天,晨霧消散的城市翻開了2021年的嶄新一頁。剛剛開園不久的武侯生態體育公園。三三兩兩的市民正在綠道上慢跑健身。

67歲的市民張德祿剛剛跑完了一次3000米,精神矍鑠的他滿頭汗氣瀰漫,「我就住在附近的小區,以前這邊沒有可以鍛鍊身體的地方,現在公園建成開放了,連接公園和社區的『回家的路』也修好了,每天都可以來這邊跑跑步、打打球。」

「生態體育公園以全民健身和網球運動為主題,分為網球主題運動區、綜合運動功能區、富氧生態疏林區、兒童戶外活動區等四大區域,可以滿足附近市民運動休閒遊憩等多元化需求,開園當天就有1000多名市民入園參觀,各類運動設施也人氣爆滿。」公園現場管理人員表示。

武侯生態體育公園只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中,成都通過各級綠道串聯全市1100多個各種類型公園,「綠網千園」的生態格局對城市形態和市民生活方式都帶了巨大改變。

「2021年,隨著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全面推動,成都綠道藍網、天清氣朗的大美形態將加快呈現,有力形成面向未來的城市核心競爭優勢。」該負責人在接受採訪中表示。

從「點狀分布」向「全域公園」邁進

經過近三年晝夜兼程緊鑼密鼓的規劃建設,成都從公園城市的「首提地」演進成了「示範區」,與此同時一個個市民心嚮往之的新建公園開園迎客、一個個歷史傳承悠久的老舊公園舊貌新顏……

公園在城市的布局也從之前的「點狀分布」演進到了現在逐步呈現覆蓋城市鄉村的全域公園體系,「坐擁千園」的盛況也讓這座千年之城再次蝶變升級。

「川派盆景是中國盆景五大流派之一,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著稱……」,12月27日,正逢周末,在錦江之側的百花潭公園,一場川派盆景講座正在舉行。悉心聽講的查德·辛克萊爾在手中小本子上不時記下幾筆,這個在四川待了18年的加拿大人說:「成都的公園非常吸引我」。

對現在的成都人來說,公園已經不只是休閒喝茶、散步鍛鍊的場所,隨著「拆圍增景」「場景營城」等工作的深入推進,公園和周邊社區無界融合,有觸目可及的美麗圖景、便捷可達的生態場景、觸手可得的綠色服務,還有插花培訓、園藝講座等主題沙龍和「盆景展覽」「草坪森林婚禮」等消費場景,市民群眾有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每逢周末,在望江樓公園的婆娑竹影中,身著飄逸漢服的「同袍」們步履蹁躚,與紅牆翠竹相映成畫。在今年的「竹韻望江」漢服節中,500多名漢服愛好者濟濟一堂,「漢服第一公園」的品牌進一步叫響。

有傳統,更有現代。公園是展現成都古典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最好載體,沿錦江而下,城南的桂溪生態公園今年舉辦的一場「公園城市國際花園節」自開幕之始就成了全城關注的熱點,25個構思精巧、融匯古今的竹構花園吸引了數十萬市民前往拍照打卡。

27歲的成都市民林彩曾計劃利用周末時間探訪成都所有的公園,4月之後,她放棄了。她在朋友圈裡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腳步太慢,趕不上公園的競相開放!

據市公園城市局工作人員介紹,成都將持續推進打造覆蓋城區和鄉村的全域公園體系。

從「0」開始到「4000+」

規劃全長19630公裡、全球最長的天府綠道體系以每日更新裡程的速度在不斷延伸。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2日,當時的成都市建委向社會公布《成都市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方案》,次日,錦城綠道首期工程的開工標誌著天府綠道建設正式啟動。在3年的時間裡,天府綠道體系從「0」開始,至2020年12月中旬,總裡程已達4408公裡,位居全國第一。

據市公園城市局綠道建設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天府綠道體系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基本骨架,打造區域級、城區級和社區級三級綠道體系,錨定2021年大運會目標構建「綠道環」、串聯「公園鏈」、聯通「河湖網」。十四五期間,成都將每年建成「回家的路」社區綠道1000條,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1萬公裡。

2021年,更美好的成都,我們共同期待!

(圖片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局提供)

相關焦點

  • 公園城市建設交出新答捲成都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中,成都立足呈現更多可閱讀可感知可參與的場景業態,營造多元化體驗生活場景和詩意棲居生態場景,加快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天府綠道體系、錦城公園、錦江公園、全域公園體系等重大生態項目建設,通過各級綠道串聯全市1100多個各種類型公園,「綠網千園」的生態格局對城市形態和市民生活方式都帶了巨大改變。
  • 濟南擬打造黃河流域「綠廊、綠網、綠芯」擴建趵突泉、五龍潭公園
    沿黃「綠廊」、流域「綠網」、黃河「綠芯」提出打造黃河生態風貌帶《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溼地保護率達到70%,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綠化覆蓋率達到4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7平方米,城鄉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綠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意見》提出了九項重點任務。
  • 上海「十四五」期間將推進公園城市體系建設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介紹,「十四五」期間,上海將以「生態之城」建設目標為引領,著力構建「公園城市」「森林城市」「溼地城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綠色環境需要。一是推進公園城市體系建設。著力打造「千園」工程,中心城區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區公園或口袋公園,郊區實現「一鎮一園」、「一村一園」。全市新建綠道再增1000公裡,推進實施環城公園帶(一期)建設,形成外環「彩帶」。
  • 專訪新興區委副書記、區長宮玉和:開啟新徵程 交出新答卷
    專訪新興區委副書記、區長宮玉和:開啟新徵程 交出新答卷 2020-12-24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斷營造公園城市新場景 簡陽市大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按照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工作安排,簡陽市正緊緊圍繞6種公園城市形態,積極進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簡陽市總體建設規劃》編制,認真踐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理念,加快打造「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
  • 威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30年城市八成完工
    昨日記者從威海市住建局了解到,威海市《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出臺,為海綿城市建設畫出路線圖: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 廣東中山將打造親子公園、城市客廳,這裡將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濱河水利工程效果圖看這效果圖還是可以的,建成以後可以去散散步,解解悶,挺好的。據了解,目前翠亨新區已經把防洪(潮)建設標準提升為按100年一遇設計,並計劃投入58.7億元,打造一項融合景觀設計的濱河整治水利工程。翠亨新區濱河整治水利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海堤加固工程、河湧整治工程、水(船)閘及泵站工程、濱水景觀工程等,其中外圍海堤線長約22.95千米,內部河堤總長約33.68千米,新建6座水閘、2座船閘,1座泵站。
  • 雲南屏邊縣:一個「公園城市」的雛形
    新建成開放的屏邊縣三家灣花海片區又一次驚豔世人,遍地的格桑花與一路相隔的牧羊河溼地公園遙相呼應,緊緊地將黃牆青瓦的滴水苗城包裹起來。移步其間,溪水潺潺,鳥兒鳴囀,滿眼的紅黃藍綠交織出一幅園中有城、城中有園的和諧畫面。
  • 北碚:營造「近悅遠來」城市環境打造山清水秀「公園城市」
    新華網發(霍呂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22日(霍呂)建成城市公園10個,完成13個社區公園建設,新增停車位近5000個,建立「雙長制」工作機制……「十三五」期間,北碚區不斷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得到明顯提升,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加快建設「近悅遠來」山清水秀美麗公園城市提供堅強保障。
  • 豐臺這個地區建設五大城市公園群,今年開建兩個!豐臺這處生態修復也有消息了
    上周剛剛跟大家分享了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將建五大城市公園群,近日公園詳細的建設情況來了!麗澤金融商務區被納入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定位為金融科技創新示範區主陣地之一,而這個首都西南部發展的新地標,將建設成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
  • 河南斥資2億的公園,被稱「豫北第一園」,風景媲美山頂公園
    公園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可以說,公園是現代城市的象徵,是建設生態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舉措,同時,城市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成員之一,是城市文化旅遊的第一次旅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國大城市和小縣城都有公園,這說明公園已經成為與城市密不可分的主體,公園建設也是建設生態城市和文明城市的重要途徑
  • 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梨園文化休閒公園
    隨著城市副中心建設通州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這不,一個能感受「風吹麥浪」美景的新公園就要來啦~城市副中心將規劃建設「梨園文化休閒公園」 。公園位於梨園鎮大稿村,建設規模154畝。結合通州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城市森林作為公園主題,打造一池三丘、丘林溪谷、四季花谷等景觀,且保留原先的部分「網紅麥田」,讓市民在親近自然、享受綠色空間時,能繼續感受到「風吹麥浪」的美景。
  • 「公園裡的深圳」展現城市新樣態
    近年來,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建設世界著名花城為目標,積極推進全域公園規劃建設,打造高品質公園服務與文化品牌,努力構建一個覆蓋全市立體空間的綠色生態網絡,「公園裡的深圳」讓宜居環境越來越好。△鮮花盛開的深南大道是深圳花景大道的典範。
  • 簡陽以人為本 加快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在公園城市建設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簡陽深刻理解公園城市理念的時代內涵,切實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引領城市發展方式、經濟組織方式、市民生活方式變革,著力塑造「人、城、景、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加快建設「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活力文明城市,為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更多力量。
  • 通州主城區添13萬平公園,砸3600萬!
    此時此刻,我們再回顧一下翠景公園的模樣吧!本次設計方案遵循了北京市副中心的規劃建設要求,體現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提出了「雲祥景鴻」的設計主題。規劃將雲景公園打造成開放共享的市民活動公園和生態示範的城市綠色地標。
  •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公園城市美麗竹林...
    支持邛崍市建設川西竹類種質資源庫,支持望江樓公園國際竹品種成都登錄中心建設,為天府竹博園、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東部新區園林景觀建設提供優質竹種質資源。(五)提升竹產業基地質量。改造復壯低產低效竹林,將退化竹林修復更新納入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給予每畝不超過400元補貼。推動龍門山帶中小徑筍用竹和邛崍、蒲江、大邑、崇州、彭州等慈竹重點產區提質增產。
  • 城市副中心將再添一座大公園!臺湖萬畝遊憩園四期...
    在臺湖演藝小鎮,一座整體規模相當於2.5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大尺度城市森林景觀—— 臺湖萬畝遊憩園將於年底完成四期工程建設! 據介紹, 臺湖萬畝遊憩園是城市副中心西部生態帶上的重要景觀節點,是臺湖演藝小鎮生態功能的重要承載區,也是城市副中心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重要成果
  • 「人城產」融合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深圳光明又添一公園,佔地403萬㎡,森林上空的紅飄帶美呆
    虹橋公園總平圖佔地403萬㎡ 4公裡長虹橋是亮點據介紹,在深圳推進「雙區建設」之際,光明區緊緊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和使命,依託「山水田林湖」的生態優勢,制定《光明區公園建設專項規劃》,按照「一心五片四廊」的公園空間布局,做好山水文章,建設「公園之區」,在「
  • 巡禮「十三五」|美麗幸福新梁山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這五年,梁山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座小縣城,道路寬了,地盤大了,高樓多了,河水清了、街區綠了。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正迸發出新的活力、動力與魅力。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基本要素。十三五期間,梁山縣深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城市環境,切實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